130.第129章 原委始末,阴差阳错

许是到了八月的缘故,这一日过得格外地慢。

巡抚衙门外,巡抚梁梦龙率着一众官吏正在等候皇帝的圣旨德谕。

三司衙门挨得不远,也匆匆赶来。

梁梦龙不动声色向左右问道:“武冈王那边,去请了吗?”

湖广宗室这一圈下来,泰半都是戴罪之身。

要收拾局面,少不得楚藩配合。

更何况还有一出玷染宗脉的事,楚藩总得来个人接旨,领悟皇帝的意志才是。

左右连忙赔笑道:“说是焚香沐浴更衣完,在半道了,马上就到!”

梁梦龙不满地皱了皱眉头。

更衣就罢了,还焚香沐浴,又不是祭祀,弄给谁看?

这些宗室,难怪被整治得毫无还手之力。

也不怕耽误了接旨。

梁梦龙想到这里,似乎想起什么。

他又好奇地往衙门内看了一眼,冯时雨还在里面磨蹭什么。

……

外间吵吵嚷嚷,而巡抚大堂内,却是十分安静。

梁梦龙方才还念叨的冯时雨一言不发,与栗在庭无声对峙。

自从栗在庭问出那句“是否对陛下心怀怨怼”之后,气氛就这般陷入了凝滞。

栗在庭也不逼问,只是静静看着冯时雨,等着他的答案。

冯时雨则是别过脸看向一旁,恍若不觉。

过了好半晌。

直到外间的动静越发喧嚷。

冯时雨终于开口。

他仍旧没有直视栗在庭,只是别过视线:“彼时我上奏陛下,乞宥罪言,曰……”

“贪酷官员不过贬削提问,至于言官抗章上无非为国计,一触圣怒,即加诛杀摈逐,是狂戆之罪,反浮于贪酷之夫。乞恕胡涍等人之罪”

冯时雨这话,是在回答栗在庭先前的问题——他冯化之,是不是在怨愤皇帝。

此事牵扯到去年火烧慈庆宫,诛杀胡涍,流放沈一贯等一系列事。

当时上奏为胡涍求情的言官不在少数,冯时雨也在其中。

贪腐也不过削贬官职罢了,反而顶撞皇帝就要诛杀流放,到底孰轻孰重?

况且还是风闻奏事的言官,本心大多还是为了国家计,究竟凭什么呢?

只听冯时雨继续说道:“奏疏送上去后,陛下朱批八字曰,为国家计,非杀不可。”

“奏疏下内阁后,吕阁老亲自见了我,宽慰我说,相忍为国。”

“后来的事应凤也知道,胡涍被杀,我随即也被贬来了湖广。”

栗在庭默默听着并不插话,此事去年闹腾了这么久,他自然是一清二楚。

别人为胡涍求情也就罢了。

但冯时雨作为苏州府人,自然而然就被皇帝视为南直隶乡党。

事后还没有向申时行这个保皇派乡党靠拢,主动表示愿意支持皇帝跟内阁的工作。

政治上不表态,自然被视为反对,贬下地方才是合情合理。

栗在庭神色复杂,看向冯时雨:“所以,你便对陛下心怀怨愤?”

既然此前的岷王都能察觉到湖广之事,是有人在推波助澜,身在局中的几位钦差自然也不会毫无所觉。

事实上,在荆藩那位三子莫名其妙滑跪之后,朱希忠便立马知会了海瑞栗在庭二人。

很多事情,只要有心查,总有蛛丝马迹。

冯时雨听到栗在庭这话,仿佛听到什么笑话一般,忍不住笑了笑:“我的器量还没有小到擢升外放就要怨天尤人的地步。”

他看向栗在庭,正色道:“不错,楚王几个遗腹子未必亲生之事,是我告诉张楚城的,也是我诱他前去核查。”

栗在庭面无表情地点了点头。

虽说此事来前就已然有了推测,但从冯时雨口中说话,意义自然大不相同。

冯时雨眼神带着回忆,接着说道:“到了湖广后,我别的事都不在意,只有些许疑惑。”

“陛下口口声声为国家计,内阁谆谆教诲相忍为国。我作为南直隶人,乡人故里吃了亏,总是忍不住想,陛下跟内阁的大局,有几分真几分假。”

“是故,我便将楚藩玷染天家血脉之事,私下告诉了张楚城。”

“想看看是跟胡涍一样,为国家计,非杀不可。”

“还是跟当初宪宗皇帝处置一样,宗室犯法,罚酒三杯。”

面对冯时雨一番状若情真意挚的陈情,栗在庭的神情,一直没有太大变化,只是保持着温和的平静。

这与当初在京城,乃至初来湖广时的怒形于色,大为不同。

这一趟湖广之行,他最大的经验之谈,就是对任何同僚,无论什么同科也好,座师也罢,都要有所保留。

以往那般轻易表露喜恶情感的疏漏,他是不可能再犯了。

事情最是锻炼心思,反过来看事情也更为通透。

冯化之这番话,比起还在京城的时候,老道太多了。

其中的未竟之意与自我开脱,也全然在不言中。

冯化之没有直接上奏,反而引诱钦差去暗中查探。

这必然是因为,前者走的是布政司公文,是公开的奏疏,皇帝想捂着被子处置都做不到。

而张楚城作为皇帝亲信下来的钦差,必然会单独奏与皇帝知道。

只要皇帝愿意,且别说宪宗皇帝处置岷藩的故事,楚藩这次甚至连反省都可以省了。

可以说,这是故意在引诱皇帝息事宁人。

冯时雨嘴上说着想看看皇帝的大局,是国家,还是朱家,实际上,恐怕巴不得看到皇帝的私心。

这也意味着,一旦皇帝真的偏心宗室,冯时雨必然还有后话等着。

揣摩圣心,算计皇帝,不忠不孝啊!

偏偏冯时雨又是在拿小放大。

冯时雨看似在和盘托出,其实暗中又有为自己开脱的意思。

毕竟,要试探皇帝的前提,就是张楚城要把事情捅到御前,他冯时雨才能看到皇帝的反应。

按这个道理,他应该巴不得张楚城全须全尾回到京城。

是故,张楚城被害之事,与他没有半点干系。

姿态放得极低,但要命的事却摘了个干净。

“所以你之后又暗中提醒东安王,说张楚城正在调查此事,促使他痛下杀手?”

栗在庭仿佛没听出来冯时雨的意思一样,还是顺着其人的话,不无恶意地揣测。

冯时雨眼皮一跳。

他露出苦笑:“应凤,陛下既然视我为乡党,那我这种结党营私之辈,又岂会陷害同科党朋?”

“再者说,我既然希冀陛下知晓此事,又何必替东安王掩盖?”

“多半是张楚城行事不经遮掩,露了痕迹,也没料到东安王如此丧心病狂罢了。”

栗在庭不置可否。

下放地方之后,冯时雨无论是治政一方的能耐,还是这份官场老练的伪饰,都有了长足的进步。

如果冯化之真能摘得这般干净,那当初钦差来湖广的时候,此事就应该作为线索告诉他,而不是还惺惺作态在江边与自己对饮,试探自己。

所以,当真是给了机会,冯时雨自己不好好把握啊——无论是当初陛下给的,还是如今他栗在庭给的。

栗在庭想到这里,心里叹了口气。

他终于不再追问,反而自顾自说道:“彼时化之想借此试探陛下,几乎笃定了陛下的私心,认为陛下会包庇宗室,对此事秘而不宣。”

“所以,化之事先就做好了准备,用此事给陛下一个难堪。”

“又不肯自己出面,受陛下敌视,于是化之就串通了武冈王,让他借着与东安王争夺楚藩掌府事作为借口,准备好捅破此事,‘顺便’将陛下掩盖此事的私心,昭示于众。”

“孰料,武冈王有自己的算盘,暗中将张楚城的事,透露给了东安王。”

“这才让事态超出了你的掌控。”

他眼睛直勾勾,看向冯时雨,一字一顿:“冯时雨,本官说的,对否?”

栗在庭一番话语,既有掌握的实情,又以冯时雨方才的陈情做推测。

说得是有板有眼,宛如亲眼见证。

这次湖广之行,武冈王可谓不显山不露水,按理自然也不会怀疑到这位头上。

奈何政事总归是有迹可循——有实力的人中,谁获益最大,谁的嫌疑就最大。

那么引诱东安王做下这等蠢事,还能有谁受益?

当然,孤证难立。

可偏偏湖广这次的事,有人暗中推波助澜太过明显。

武冈王世子的检举,荆藩三子被人授意关键节点的反水。

尤其本身都没查到楚藩这次狸猫换王子的事,竟然被胡氏娘家人自己揭发!

楚王之位空悬,几个楚子血脉成疑,这亲王之位,要花落谁家,立马就有了悬念。

两相对照,除了武冈王,难作二想。

冯时雨听了武冈王三字,眉毛抖了抖,再度陷入了沉默。

正当栗在庭以为又要等上半晌时。

冯时雨叹了一口气,露出颓然之色:“哎……”

“我还是接触少了,这些宗室的脑子,当真不能以常理揣度。”

“武冈王为克东安王,瞒着我将张楚城暗中调查的事泄露给了东安王,眼睁睁看着他犯下此等蠢事。”

“我知道的时候,亦是惊怒交加,悔之晚矣!”

按照宗室的常理来说,只是淫乱亲族而已,未必会受到实质性的惩罚。

武冈王为了彻底扳倒东安王,顺水推舟,便将事情往大了玩。

除此之外,还能借着这股风,让狸猫换王子的事,以更加令人厌恶的姿态暴露在众人面前,好好上上秤。

如此非但掌府事能十拿九稳,甚至于楚王之位谁来继承,都还要重新掂量一番。

甚至于,武冈王只是推波助澜,哪怕被人知晓也不怕。

这也是为什么冯时雨说的是“克”——罪魁祸首本身就是东安王,武冈王只是放任其犯案而已。

同样的道理,冯时雨做的事,也说不上犯案,最多只能说犯忌讳——透露线索给风闻奏事的言官,本来就是分内之事。

至多被皇帝所恶罢了,毕竟他已经被皇帝所恶了。

所以冯时雨几乎没做什么挣扎,最终还是将事情认了下来。

他看向一副不打算善罢甘休的栗在庭,忍不住开口劝道:“应凤,圣旨已经到外面了,湖广的事,已经了结了。”

“若是郁愤难平,想惩戒武冈王,不妨等回京从长计议。”

朝廷办事,总要讲规矩。

既然都给上下吃了定心丸,总不能再掀起风浪,让官场上下担惊受怕。

再者说,武冈王何罪之有?

透露个消息的事情,连教唆都够不上。

退一万步说,如今圣旨都到了,要为此事做个了结,还能如何?

栗在庭抬头看着天空,眼中似乎倒映着罹难的同窗好友。

他喃喃道:“是何异于刺人而杀之,非我也,兵也。”

……

巡抚衙门外。

武冈王焚香沐浴更衣之后,乘着轿晃悠悠来到了巡抚大门外。

“殿下。”

“梁巡抚。”

武冈王笑眯眯与巡抚梁梦龙、三司衙门诸官吏见礼。

旋即便与梁梦龙并肩而立,分列左右。

武冈王左右打量了一圈,将在列的官吏收入眼中。

而后一脸好奇道:“梁巡抚,怎么布政司衙门今日未来人?”

也不知道他在看谁。

梁梦龙客气解释道:“前些时日,荆州府地震,徐藩台跟郑参政亲自救灾去了,今日是冯参议来领旨。”

虽说是被迫跟着海瑞去的,但在外面面前,该给的面子还是要给。

武冈王恍然大悟,哦了一声,又四处看了看。

梁梦龙这才想起什么。

连忙吩咐左右:“快,进去请冯参议出来接旨,天使到了。”

左右作揖领命。

武冈王看在眼中,暗暗点了点头,而后便一同站在大门处翘首以待起来。

不消一会。

天使的身影终于出现在了街道尽头。

人头攒动。

旗帜、内使、仪仗,争相出现在众人眼中。

在场的官吏、宗室连忙整理衣冠。

武冈王一边整理,又忍不住忘巡抚衙门内看了一眼。

恰在这时,冯时雨姗姗来迟,从里面走了出来。

两人同时抬头,视线交错。

武冈王投去征询的神色。

冯时雨则很快移开了视线,面无表情地走了出来。

直到冯时雨从武冈王身旁走过时,后者才听到一声冷哼:“自作孽,不可活。”

第50章 截镫留鞭,如日中天第147章 磨砻淬励,文武相济第59章 惊雷炸响,摩拳擦掌第46章 杀人试锋,白虹贯空124.第123章 拨乱反正,黜昏启圣第31章 关于更新和追读第40章 扑朔蹊跷,作浪兴涛126.第125章 后继之人,连昬接晨第47章 夤夜闯宫,袒心剖胸154.第153章 挥金如土,开海经武70.第69章 风饕雪虐,摇山振岳117.第116章 承上启下第23章 哀哀君父,汹汹子民154.第153章 挥金如土,开海经武101.第100章 峻宇垂堂,魑魅魍魉第52章 南来北往,诈以邀赏156.第155章 西学中用,腾蛟起凤122.第121章 囊漏贮中,善始善终192.第189章 迁莺出谷,重整旗鼓163.第162章 宫禁邃严,密迩天颜122.第121章 囊漏贮中,善始善终72.第71章 方骖并路,纳新吐故第40章 扑朔蹊跷,作浪兴涛87.第86章 四季轮转,任重致远80.第79章 郢人运斧,折冲尊俎第4章 峥嵘初现,太子升殿71.第70章 好言相劝,猿啼鹤怨67.第67章 广开言路,竖眉瞋目第58章 应然归圣,实然归朕第8章 蛰伏待机,涓流以蓄193.第190章 四不两直,克尽厥职180.第178章 足蹑华峰,目观沧海131.第130章 职责所在,韩卢逐块176.第174章 抡才大典,笔削褒贬第50章 截镫留鞭,如日中天第40章 扑朔蹊跷,作浪兴涛第55章 有条不紊,心服首肯第50章 截镫留鞭,如日中天65.第65章 潜光隐耀,另起炉灶120.第119章 急转直下,心狠手辣85.第84章 树师徒友,垂耳下首77.第76章 鸣野食苹,夜尽天明100.第99章 比肩随踵,溘然殂薨165.第164章 复餗之忧,积羽沉舟第40章 扑朔蹊跷,作浪兴涛111.第110章 一箭双雕,鞘里藏刀第55章 有条不紊,心服首肯第39章 当轴处中,各显神通124.第123章 拨乱反正,黜昏启圣83.第82章 破屋朽梁,博采众长第53章 布帆无恙,万人空巷第7章 孝事两宫第58章 应然归圣,实然归朕69.第68章 声东击西,陶犬瓦鸡第37章 疾风劲草,稳中向好73.第72章 兴灭继绝,查漏补缺第30章 践祚之初,群然噪呼139.第138章 水土不服,矫世变俗159.第158章 普而遍之,研精致思91.第90章 席珍待聘,循序渐进154.第153章 挥金如土,开海经武168.第167章 犀角烛怪,严阵以待143.第142章 捰袖揎拳,进退两难第29章 日升月恒,居中平衡第41章 粉墨登场,豁然开朗129.第128章 谎彻梢虚,为王前驱第149章 枕戈待旦,兵荒马乱135.第134章 移忠作孝,诬良为盗第145章 纷繁复杂,悃愊无华第39章 当轴处中,各显神通123.第122章 吟诗作赋,褰裳躩步第48章 赦赏天下,云行雨洽78.第77章 惩前毖后,受国之垢75.第74章 荣辱与共,大局为重171.说个事情61.第61章 居京不易,螳螂亮臂第50章 截镫留鞭,如日中天162.第161章 金革无避,军旅从权115.第114章 社鼠城狐,如火如荼第147章 磨砻淬励,文武相济第27章 蛛丝马迹,风雨将至第150章 如锥画沙,踔厉骏发160.第159章 繁火内蒸,寒热交讧第26章 借题发挥,克爱克威144.第143章 白马非马,只鳞半爪156.第155章 西学中用,腾蛟起凤129.第128章 谎彻梢虚,为王前驱第38章 铢称寸量,分廷相抗99.第98章 克传弓冶,分化瓦解166.第165章 构会甄释,草野之士115.第114章 社鼠城狐,如火如荼115.第114章 社鼠城狐,如火如荼第36章 循循善诱,半推半就81.第80章 及锋而试,后人故智142.第141章 一波方平,一波再起117.第116章 承上启下96.第95章 阴风晦冥,恶贯祸盈127.第126章 蒲鞭示辱,脱胎换骨第145章 纷繁复杂,悃愊无华102.第101章 如期而至,小黠大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