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推动发展_四、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推动发展的重要举措

四、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推动发展的重要举措

第一,加强党对立法工作的领导。党的领导同依法治国本质一致。党的领导是社会主义法治最根本的保证。我们党曾经有过不重视法治的教训。我们讲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有机统一,是因为这三个方面本质上是根本一致的,而不是相互排斥、相互反对的。把这三个方面对立起来、割裂开来,着力讨论谁大谁小、谁重谁轻、谁先谁后等问题,是表面和片面的。我们应当着力研究并努力在实践中把三者更好地统一起来。加强党的领导同依法治国更好统一的关键,是加强党对立法工作的领导,提高立法工作质量,使法的内容充分体现党的主张和人民的意志。对立法工作负有领导责任的各级党组织,应当将立法工作放到更加重要的位置。

第二,加快形成完备的法律规范体系。十八届五中全会强调,要加快重点领域立法,坚持立改废释并举,深入推进科学立法、民主立法,加快形成完备的法律规范体系。法治体系的提出,是中国共产党在复兴之路上的一次历史跨越。法治体系的提出,是中国共产党在总结历史经验中的一次文明自觉。从法律体系到法治体系,一字之差,却标志着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大跨越。这要求我们从“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的“有”,迈向“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的“优”,从而实现法治新常态。

第三,加强重点领域立法。一是内容全面。既包括市场经济、民主政治、文化事业、保障和改善民生、推进社会治理体制创新、保护生态环境等方面的法律制度建设,又突出强调了保障公民权利法律制度,以有利于实现公民权利

保障法治化。二是任务明确。在六大重点领域,都提出了立法任务。三是项目具体。比如,编纂民法典,制定国家勋章和国家荣誉称号法、社区矫正法等。四是要求更高。在立法工作中,要做到立法主动适应改革和经济社会发展需要,还要做到坚持立改废释并举,健全备案审查制度,保证法律体系的现实有效性、内部统一性。要按照中央部署,明确任务,落实责任,做好贯彻落实工作,推动各项立法工作顺利开展。

第四,坚持立、改、废、释并举。立法其实包括法律的制定、法律的修改、法律的废除、法律的解释等。谈到完善以宪法为核心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遵循的重要原则之一就是完善立法体制机制,坚持立、改、废、释并举。

第五,深入推进科学立法、民主立法。一是加强人大对立法工作的组织协调。既要发挥人大在立法中的主导作用,又要充分发挥人大代表在立法中的重要作用。二是完善立法协调沟通机制。这有利于充分发挥立法在表达、平衡、调整、规范社会利益关系方面的重要作用。三是完善法律案表决程序。对重要条款可以单独表决。对重要条款单独表决,有利于立法机关权衡利弊,也有利于立法过程更加公开透明。

第六,加强法治政府建设。法治政府建设是依法治国的组成部分。法治政府是按照法治的原则运作的政府,政府的一切权力来源、政府的运行和政府的行为都受法律规范和制约。法治作为一个与人治相对应的概念,最核心的思想就是通过法律遏制政府权力,政府必须受法律的控制,这也是法治政府与非法治政府的根本区别。非法治政府只要求人们守法,而自己不用守法;法治政府则不仅要求人们守法,更要求自己带头守法,即法

治政府最基本的特征就是把自身的权力限制在法律的范围内,以防止权力被滥用。深入推进依法行政,加快建设法治政府,是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基本方略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全面深化改革,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必然要求,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重要保障。“十三五”建议提出,要加强法治政府建设,依法设定权力、行使权力、制约权力、监督权力,依法调控和治理经济,推行综合执法,实现政府活动全面纳入法治轨道。

第七,深化司法体制改革。当前,司法体制改革已进入深水区,各种矛盾、难题不断涌现。各地各部门要切实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中央精神上来,以坚韧不拔的勇气、积极进取的精神、扎实细致的作风,直面问题、敢于担当,知难而进、攻坚克难,坚定不移推进司法体制改革,确保各项改革措施落地生根,让人民群众看到实实在在的改革成效。“十三五”建议强调,要深化司法体制改革,尊重司法规律,促进司法公正,完善对权利的司法保障、对权力的司法监督。

第八,弘扬社会主义法治精神。如果说法律制度是法治的身躯和骨骼,那么法治精神就是法治的魂魄和血液,法治中国建设只有从法治精神中获取理念统领和人文支撑,才能行之广远。在建设法治中国的实践中,法律制度体系在我国已基本形成,而孕育和培植与法律制度相适应的法治理想、法治意识和法治思维等法治精神,对于当下中国则更为重要和紧迫。“十三五”建议指出,要弘扬社会主义法治精神,增强全社会特别是公职人员尊法学法守法用法观念,在全社会形成良好法治氛围和法治习惯。

(本章完)

推动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融合发展_三、推进军民融合发展推动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融合发展_一、统筹经济建设与国防建设取得的成绩推动区域协调发展_二、区域协调发展的主要任务适应新常态、把握新常态、引领新常态_二、科学认识新阶段新特征,正确把握新常态建立更加公平更可持续的社会保障制度_四、建立更加公平更可持续的社会保障制度促进人口均衡发展_一、我国当前人口形势和人口问题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_四、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着力点二、加快推进“互联网+”发展二、加快推进“互联网+”发展大力推进农业现代化_三、加大改革创新力度,加快农业现代化建设一、充分认识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性和紧迫性适应新常态、把握新常态、引领新常态_一、保持战略定力稳中求进,主动适应新常态加快实施自由贸易区战略_二、加快实施自由贸易区战略的紧迫性和重要性坚决打赢扶贫开发攻坚战_二、新时期扶贫开发工作的具体要求建立更加公平更可持续的社会保障制度_三、社会保障制度建设面临的新形势新问题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推动发展_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必然是法治经济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_一、我国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重大意义推动区域协调发展_三、构建区域协调发展长效机制推动城乡协调发展_四、积极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二、必须自觉运用法治思维和方式,坚持重大改革于法有据促进人口均衡发展_一、我国当前人口形势和人口问题实施食品安全战略_一、加强政府对食品安全领域的监管建立更加公平更可持续的社会保障制度_三、社会保障制度建设面临的新形势新问题促进就业创业,缩小收入差距_二、积极推进大众创业,以创业带动就业加快建设制造强国_一、中国制造业面临的机遇与挑战积极促进中小企业发展_二、积极促进中小企业发展的战略任务和重点大力发展服务业_三、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的着力点一、“十二五”特别是十八大以来我国开放型经济发展取得的成就一、充分认识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性和紧迫性继续扩大和深化对外开放_三、新时期深化对外开放的重大举措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_三、提高社会治理法治化水平大力实施网络强国战略、“互联网+”行动计划、国家大数据战略_三、促进大数据发展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_五、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促进人口均衡发展_二、二胎政策的实施和影响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_三、科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推动城乡协调发展_二、加快推进城乡发展一体化推动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融合发展_三、推进军民融合发展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职能的发挥深化国有企业改革_五、完善各类国有资产管理体制和健全国有资本合理流动机制一、充分认识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坚决打赢扶贫开发攻坚战_四、努力构建扶贫新格局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_二、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的主要措施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_一、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作用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_二、进一步健全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形成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的体制机制_三、变中突破,打造发展新机制促进就业创业,缩小收入差距_三、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缩小收入差距一、充分认识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性和紧迫性继续扩大和深化对外开放_三、新时期深化对外开放的重大举措扎实推进“一带一路”建设_二、“一带一路”建设的原则和主要内容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_三、加快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主要任务积极促进中小企业发展_二、积极促进中小企业发展的战略任务和重点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_四、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着力点推动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融合发展_二、新时期统筹经济建设与国防建设的着力点坚决打赢扶贫开发攻坚战_二、新时期扶贫开发工作的具体要求一、牢固树立安全发展观念,切实维护人民生命财产安全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_一、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作用扎实推进“一带一路”建设_三、“一带一路”建设的合作机制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_三、科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促进就业创业,缩小收入差距_三、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缩小收入差距二、适应新常态、把握新常态、引领新常态必须要有新理念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_三、全面推进公立医院综合改革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_一、我国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重大意义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职能的发挥一、从“网络大国”迈向“网络强国”坚决打赢扶贫开发攻坚战_二、新时期扶贫开发工作的具体要求实施食品安全战略_二、提升食品安全法治化水平坚决打赢扶贫开发攻坚战_三、新时期扶贫开发工作的政策举措保持经济中高速增长,实现产业迈向中高端水平_一、保持经济中高速增长具备条件推动城乡协调发展_四、积极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大力推进农业现代化_五、大力推进农业现代化的举措促进人口均衡发展_三、促进人口均衡发展适应新常态、把握新常态、引领新常态_三、深刻剖析机遇挑战,积极引领新常态扎实推进“一带一路”建设_三、“一带一路”建设的合作机制深化国有企业改革_四、完善现代企业制度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_五、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_二、深化文化体制改革保持经济中高速增长,实现产业迈向中高端水平_二、准确理解经济增长“7%左右”推动区域协调发展_一、我国区域发展现状三、正确处理好政府和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关系一、牢固树立安全发展观念,切实维护人民生命财产安全扎实推进“一带一路”建设_一、“一带一路”战略的提出三、把提升领导干部依法履职能力作为硬要求、硬标准、硬约束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_五、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推动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融合发展_二、新时期统筹经济建设与国防建设的着力点推动城乡协调发展_五、推动城乡协调发展的重大举措保持经济中高速增长,实现产业迈向中高端水平_二、准确理解经济增长“7%左右”推动城乡协调发展_五、推动城乡协调发展的重大举措三、以新的理念引领“十三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坚决打赢扶贫开发攻坚战_三、新时期扶贫开发工作的政策举措扎实推进“一带一路”建设_五、加强与沿线国家的合作一、“十二五”特别是十八大以来我国开放型经济发展取得的成就一、牢固树立安全发展观念,切实维护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牢固树立安全发展观念,实施国家安全战略_四、贯彻国家总体安全观,实施国家安全战略大力推进农业现代化_一、加快推进农业现代化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_二、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基本原则和主要目标深化教育改革提高教育质量,推进实现教育现代化_二、促进教育公平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_二、进一步健全医疗卫生服务体系二、必须自觉运用法治思维和方式,坚持重大改革于法有据推动城乡协调发展_一、坚持协调发展,提升整体效能加快实施自由贸易区战略_一、正确理解自由贸易区和自由贸易区战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