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动区域协调发展_二、区域协调发展的主要任务

二、区域协调发展的主要任务

“十三五”时期,要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决定性作用,同时强化政府的规划引导和宏观指导,优化国土空间开发格局,统筹东中西,协调南北方,促进经济要素在更大范围、更高层次、更广空间顺畅流动与合理配置,构建以城市群、经济带、重点经济区等为支撑的功能清晰、分工合理、各具特色、协调联动的多中心、网络化区域发展格局。

第一,加强群区耦合。提高城市群的辐射力和带动力。目前,我国已初步形成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长江中游、成渝、中原、哈长等城市群。下一步,需要在加强城市群内部基础设施网络化和生态环境联防联治的基础上,推进城市群一体化发展,强化城市群内部功能整合,提升城市群的整体国际竞争力,同时加强对周边地区的辐射力。要顺应城市群和经济区相互耦合的趋势,推进空间结构的优化。以城市群为核心,形成东北、泛渤海、泛长三角、泛珠三角、海峡、中部、西南、西北八大经济区。这种空间组织模式,既能发挥各区域自组织、自协调、自调整的能动性,加强相邻各省的经济联系与合作,中央政府也能发挥统筹协调能力,消除区域壁垒,促进要素跨区域流动,缩小区域差距。

第二,加强轴带引领。当前,我

国交通运输方式组合条件好,具有一定发展基础的一级开发轴带主要有沿海经济带、长江经济带、京广京哈经济带、珠江—西江经济带、陇海兰新经济带、包昆经济带等。这些主要交通干线形成了比较明显的经济隆起带,对统筹东中西、协调南北方具有重要意义。除上述发展轴线外,沪昆经济带、沿边经济带、汉江经济带、胶济邯经济带、大(同)太(原)运(城)经济带、呼(和浩特)包(头)银(川)经济带等可以作为国家二级轴带。

第三,加强开放合作。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强调,“开创对外开放新局面,必须丰富对外开放内涵,提高对外开放水平,协同推进战略互信、经贸合作、人文交流,努力形成深度融合的互利合作格局。”“十三五”时期,不仅要继续深化沿海地区的对外开放水平和对内陆地区开放的带动能力,还要加快推进沿边、沿江和内陆地区开放,通过开放促改革、促合作、促发展。同时积极构建国际区域合作机制与交流平台,全面促进国际国内区域和次区域合作。一方面,推进国际区域合作的战略重点是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经济带。十八届五中全会强调,“推进‘一带一路’建设。秉持亲诚惠容,坚持共商共建共享原则,完善双边和多边合作机制,以企业为主体,实行市场化运作

,推进同有关国家和地区多领域互利共赢的务实合作,打造陆海内外联动、东西双向开放的全面开放新格局。”另一方面,在加强国际区域合作的同时,要高度重视国内区域合作。应通过国际区域、次区域合作,拉动或引领国内区域合作,通过国内区域合作支撑国际区域、次区域合作。以开放促合作,以合作促发展。

第四,加大促进欠发达地区加快发展支持力度。对此,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深入实施西部大开发,支持西部地区改善基础设施,发展特色优势产业,强化生态环境保护。推动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振兴,促进中部地区崛起,加大国家支持力度,加快市场取向改革。支持东部地区率先发展,更好辐射带动其他地区。支持革命老区、民族地区、边疆地区、贫困地区加快发展,加大对资源枯竭、产业衰退、生态严重退化等困难地区的支持力度。”

第五,培育若干带动区域协同发展的增长极。十八届五中全会要求,“推动京津冀协同发展,优化城市空间布局和产业结构,有序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推进交通一体化,扩大环境容量和生态空间,探索人口经济密集地区优化开发新模式。推进长江经济带建设,改善长江流域生态环境,高起点建设综合立体交通走廊,引导产业优化布局和分工协作。”

(本章完)

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_三、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三、实现“双中高”必须充分挖掘内需潜力、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二、必须自觉运用法治思维和方式,坚持重大改革于法有据三、实现“双中高”必须充分挖掘内需潜力、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二、准确把握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科学内涵加快实施自由贸易区战略_一、正确理解自由贸易区和自由贸易区战略促进就业创业,缩小收入差距_二、积极推进大众创业,以创业带动就业适应新常态、把握新常态、引领新常态_一、保持战略定力稳中求进,主动适应新常态推动区域协调发展_三、构建区域协调发展长效机制加快建设制造强国_一、中国制造业面临的机遇与挑战二、必须自觉运用法治思维和方式,坚持重大改革于法有据促进就业创业,缩小收入差距_一、深入实施就业优先战略深化国有企业改革_四、完善现代企业制度大力发展服务业_一、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已成为国家发展的战略重点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_一、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作用推动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融合发展_三、推进军民融合发展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_一、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十分紧迫适应新常态、把握新常态、引领新常态_三、深刻剖析机遇挑战,积极引领新常态推动城乡协调发展_五、推动城乡协调发展的重大举措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_一、我国生态文明建设面临的形势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_一、我国生态文明建设面临的形势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_一、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重大意义实施食品安全战略_二、提升食品安全法治化水平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_一、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作用深化国有企业改革_三、分类推进国有企业改革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_四、推动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协调发展大力推进农业现代化_一、加快推进农业现代化的重要性和紧迫性保持经济中高速增长,实现产业迈向中高端水平_二、准确理解经济增长“7%左右”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_二、进一步健全医疗卫生服务体系推动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融合发展_二、新时期统筹经济建设与国防建设的着力点建立更加公平更可持续的社会保障制度_一、我国社会保障制度的历史沿革推动城乡协调发展_二、加快推进城乡发展一体化二、必须自觉运用法治思维和方式,坚持重大改革于法有据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_三、提高社会治理法治化水平扎实推进“一带一路”建设_一、“一带一路”战略的提出推动区域协调发展_一、我国区域发展现状二、准确把握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科学内涵促进就业创业,缩小收入差距_二、积极推进大众创业,以创业带动就业推动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融合发展_一、统筹经济建设与国防建设取得的成绩三、以新的理念引领“十三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大力实施网络强国战略、“互联网+”行动计划、国家大数据战略_三、促进大数据发展推动区域协调发展_一、我国区域发展现状积极促进中小企业发展_一、全面认识中小企业的基础地位和重要作用大力发展服务业_三、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的着力点促进人口均衡发展_三、促进人口均衡发展形成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的体制机制_三、变中突破,打造发展新机制继续扩大和深化对外开放_二、新时期扩大对外开放的新要求二、准确把握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科学内涵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_二、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总体思路及主要目标深化教育改革提高教育质量,推进实现教育现代化_一、推动教育事业协调发展牢固树立安全发展观念,实施国家安全战略_三、国家总体安全观的丰富内涵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_四、促进中医药和民族医药发展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_三、科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适应新常态、把握新常态、引领新常态_一、保持战略定力稳中求进,主动适应新常态保持经济中高速增长,实现产业迈向中高端水平_二、准确理解经济增长“7%左右”扎实推进“一带一路”建设_二、“一带一路”建设的原则和主要内容建立更加公平更可持续的社会保障制度_三、社会保障制度建设面临的新形势新问题一、牢固树立安全发展观念,切实维护人民生命财产安全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_二、进一步健全医疗卫生服务体系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_五、构建和谐医患关系一、从“网络大国”迈向“网络强国”促进就业创业,缩小收入差距_二、积极推进大众创业,以创业带动就业扎实推进“一带一路”建设_一、“一带一路”战略的提出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推动发展_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必然是法治经济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_一、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作用三、把提升领导干部依法履职能力作为硬要求、硬标准、硬约束深化教育改革提高教育质量,推进实现教育现代化_一、推动教育事业协调发展继续扩大和深化对外开放_三、新时期深化对外开放的重大举措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_一、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重大意义大力发展服务业_二、我国发展现代服务业的优势与不足促进人口均衡发展_三、促进人口均衡发展推动城乡协调发展_四、积极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实施食品安全战略_三、确保新《食品安全法》的有效实施实施食品安全战略_二、提升食品安全法治化水平三、以新的理念引领“十三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积极促进中小企业发展_一、全面认识中小企业的基础地位和重要作用实施食品安全战略_二、提升食品安全法治化水平坚决打赢扶贫开发攻坚战_三、新时期扶贫开发工作的政策举措坚决打赢扶贫开发攻坚战_一、当前我国扶贫开发工作的现状推动城乡协调发展_三、健全城乡发展一体化体制机制二、必须自觉运用法治思维和方式,坚持重大改革于法有据二、必须自觉运用法治思维和方式,坚持重大改革于法有据推动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融合发展_二、新时期统筹经济建设与国防建设的着力点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_一、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作用促进就业创业,缩小收入差距_一、深入实施就业优先战略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_二、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基本原则和主要目标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_一、我国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重大意义推动区域协调发展_二、区域协调发展的主要任务形成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的体制机制_二、加快构建发展新体制深化国有企业改革_五、完善各类国有资产管理体制和健全国有资本合理流动机制形成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的体制机制_二、加快构建发展新体制扎实推进“一带一路”建设_四、全面提升我国各地方开放态势促进就业创业,缩小收入差距_二、积极推进大众创业,以创业带动就业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_一、我国生态文明建设面临的形势一、牢固树立安全发展观念,切实维护人民生命财产安全三、把提升领导干部依法履职能力作为硬要求、硬标准、硬约束三、正确处理好政府和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关系三、以新的理念引领“十三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扎实推进“一带一路”建设_一、“一带一路”战略的提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