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动区域协调发展_三、构建区域协调发展长效机制

三、构建区域协调发展长效机制

为适应新的形势变化和要求,构建区域协调发展长效机制极为重要而又十分迫切。构建区域协调发展长效机制,需要我们梳理总结实施区域发展总体战略实践,研究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的规划体系、政策体系和管理体制,积极完善市场机制、合作机制、互助机制和扶持机制,推动建立健全符合新时期发展要求的区域管理体制与利益调节机制。从构建区域协调发展长效机制的实施角度来看,要做好几个方面。

第一,加快推进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进一步消除行政壁垒,积极推进区域资本、技术、人力资源和土地要素市场建设,建设区域性产权交易平台、技术和人力资源市场,积极推进城乡土地资产市场一体化,促进土地使用权有效流转和优化配置。推进区域市场信用体系建设,制订和完善信用法规和标准,共同打造信用信息大平台,推进信用服务市场建设,共建市场信用监管体系。加快改革户籍制度,逐步取消依附在户籍上的福利特权和针对非户籍人口的歧视性规定,提高社会保障统筹层次,加快完善各类社会保险跨地区转移接续机制,进一步完善财政转移支付体系,更多考虑常住人口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要求。

第二,加强对城市群、经济带和重点经济区的规划引导。更好地发挥政府在规划编制、基础设施建设、公共服务提供、生态环境保护等领域的作用,重点对跨行政区、次区域进行规划引导。“十三五”期间,应启动若干重大区域规划的编制工作,如编制城市群规划和重点经济区的规划。编制黄河、淮河、松花江、辽河、汉江等流域的发展与合作规划,建立流域上下游生态补偿机制。在市县层面,编制多规合一的空间规划,避免规划之间的脱节和冲突,增强规划的科学性和权威性。在全国,构建上下一体相互衔接的空间规划体系。全国性的空间规划、区域性的空间规划、市县层面的空间规划的编制工作应作为“十三五”时期的重要任务。

第三,加大对特殊类型地区的分类指导和支持力度。更加关注空间布局分散、共性问题突出的特殊类型区域,进一步明确政策支持单元,完善差别化政策支持体系,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强化生态保护和修复,提高公共服务水平,逐步缓解问题区域的突出矛盾。切实改善革命老区、少数民族地区、边疆地区、贫困地区的生产生活条件,扶持贫困地区与扶持贫困人口相结合,提高义务教育、医疗卫生和社会保障等基本公共服务水平,保障贫困人口获得基本的生存权和发展权,提高贫困地区人口的自我发展能力。落实好对滞缓衰退型城市和资源枯竭型城市的相关政策和措施。加强对农产品主产区的支持政策。对重点生态功能区,要继续加大均衡性转移支付力度,建立横向和纵向相结合的生态补偿机制。

第四,健全区域合作互动机制。建立完善自上而下与自下而上相结合的区域合作模式,发挥各级政府、社会组织和企业等多元主体的作用,构建多层次、多形式、多领域的区域合作网络。鼓励和支持各地区开展多种形式的区域经济协作和技术、人才合作,创新区域合作方式,探索建立制度化的区域合作机制。进一步打破条块分割,鼓励成立各类区域性社会组织,明确区域性社会组织的法律地位,对区域性社会组织的产生、职责、权限、运行机制等予以规范和指导。支持社会组织和企业参与区域性公共产品生产和服务的供给。建立区域合作的服务体系,搭建各类合作平台,促进区域信息资源、创新资源、人才资源共建共享。完善发达地区对欠发达地区的对口支援制度和措施。鼓励发达地区采取多种方式帮扶欠发达地区,鼓励社会力量参与支持欠发达地区发展。

(本章完)

实施食品安全战略_二、提升食品安全法治化水平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_一、我国生态文明建设面临的形势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_一、我国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重大意义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_一、我国生态文明建设面临的形势大力发展服务业_三、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的着力点一、深化经济体制改革,主动适应和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保持经济中高速增长,实现产业迈向中高端水平_二、准确理解经济增长“7%左右”二、适应新常态、把握新常态、引领新常态必须要有新理念加快建设制造强国_一、中国制造业面临的机遇与挑战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推动发展_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必然是法治经济大力发展服务业_三、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的着力点促进人口均衡发展_二、二胎政策的实施和影响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_三、坚持绿色发展,着力改善生态环境深化教育改革提高教育质量,推进实现教育现代化_一、推动教育事业协调发展建立更加公平更可持续的社会保障制度_一、我国社会保障制度的历史沿革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_三、提高社会治理法治化水平推动区域协调发展_三、构建区域协调发展长效机制实施食品安全战略_三、确保新《食品安全法》的有效实施加快建设制造强国_一、中国制造业面临的机遇与挑战推动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融合发展_三、推进军民融合发展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_二、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的主要措施三、正确处理好政府和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关系一、深化经济体制改革,主动适应和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实施食品安全战略_二、提升食品安全法治化水平推动城乡协调发展_一、坚持协调发展,提升整体效能加快建设制造强国_四、我国加快建设制造强国的举措坚决打赢扶贫开发攻坚战_一、当前我国扶贫开发工作的现状保持经济中高速增长,实现产业迈向中高端水平_二、准确理解经济增长“7%左右”扎实推进“一带一路”建设_四、全面提升我国各地方开放态势大力发展服务业_一、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已成为国家发展的战略重点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_一、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重大意义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_一、我国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重大意义深化教育改革提高教育质量,推进实现教育现代化_一、推动教育事业协调发展大力发展服务业_三、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的着力点牢固树立安全发展观念,实施国家安全战略_三、国家总体安全观的丰富内涵坚决打赢扶贫开发攻坚战_一、当前我国扶贫开发工作的现状深化教育改革提高教育质量,推进实现教育现代化_一、推动教育事业协调发展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_三、全面推进公立医院综合改革牢固树立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_一、发展理念是发展行动的先导促进人口均衡发展_三、促进人口均衡发展扎实推进“一带一路”建设_一、“一带一路”战略的提出促进就业创业,缩小收入差距_三、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缩小收入差距牢固树立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_一、发展理念是发展行动的先导推动城乡协调发展_四、积极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实施食品安全战略_一、加强政府对食品安全领域的监管推动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融合发展_三、推进军民融合发展适应新常态、把握新常态、引领新常态_三、深刻剖析机遇挑战,积极引领新常态适应新常态、把握新常态、引领新常态_一、保持战略定力稳中求进,主动适应新常态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_三、全面推进公立医院综合改革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_二、进一步健全医疗卫生服务体系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职能的发挥深化国有企业改革_二、深化国有企业改革的原则和主要目标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职能的发挥二、适应新常态、把握新常态、引领新常态必须要有新理念牢固树立安全发展观念,实施国家安全战略_四、贯彻国家总体安全观,实施国家安全战略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职能的发挥深化教育改革提高教育质量,推进实现教育现代化_三、全面提高教育质量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_一、新时期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的必要性及基本思路一、“十二五”特别是十八大以来我国开放型经济发展取得的成就推动城乡协调发展_五、推动城乡协调发展的重大举措大力推进农业现代化_一、加快推进农业现代化的重要性和紧迫性保持经济中高速增长,实现产业迈向中高端水平_一、保持经济中高速增长具备条件扎实推进“一带一路”建设_二、“一带一路”建设的原则和主要内容促进人口均衡发展_二、二胎政策的实施和影响促进就业创业,缩小收入差距_三、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缩小收入差距一、深化经济体制改革,主动适应和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_四、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着力点适应新常态、把握新常态、引领新常态_三、深刻剖析机遇挑战,积极引领新常态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_二、进一步健全医疗卫生服务体系三、实现“双中高”必须充分挖掘内需潜力、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大力实施网络强国战略、“互联网+”行动计划、国家大数据战略_三、促进大数据发展坚决打赢扶贫开发攻坚战_四、努力构建扶贫新格局推动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融合发展_二、新时期统筹经济建设与国防建设的着力点牢固树立安全发展观念,实施国家安全战略_三、国家总体安全观的丰富内涵扎实推进“一带一路”建设_一、“一带一路”战略的提出扎实推进“一带一路”建设_五、加强与沿线国家的合作三、以新的理念引领“十三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_二、进一步健全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加快实施自由贸易区战略_二、加快实施自由贸易区战略的紧迫性和重要性深化国有企业改革_三、分类推进国有企业改革深化教育改革提高教育质量,推进实现教育现代化_三、全面提高教育质量深化国有企业改革_五、完善各类国有资产管理体制和健全国有资本合理流动机制实施食品安全战略_二、提升食品安全法治化水平促进就业创业,缩小收入差距_一、深入实施就业优先战略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_二、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的主要措施一、深化经济体制改革,主动适应和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_三、提高社会治理法治化水平深化教育改革提高教育质量,推进实现教育现代化_三、全面提高教育质量深化教育改革提高教育质量,推进实现教育现代化_二、促进教育公平加快实施自由贸易区战略_一、正确理解自由贸易区和自由贸易区战略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推动发展_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必然是法治经济推动城乡协调发展_四、积极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促进人口均衡发展_三、促进人口均衡发展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_三、加快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主要任务推动城乡协调发展_三、健全城乡发展一体化体制机制大力推进农业现代化_一、加快推进农业现代化的重要性和紧迫性促进人口均衡发展_一、我国当前人口形势和人口问题深化教育改革提高教育质量,推进实现教育现代化_二、促进教育公平促进就业创业,缩小收入差距_二、积极推进大众创业,以创业带动就业一、“十二五”特别是十八大以来我国开放型经济发展取得的成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