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无所事

第3章 无所事

“今便以参散骑之选,方使少在吾门下知指归,便大用之矣。天下之士,欲使皆先历散骑,然后出据州郡,是吾本意也。”

在设置散骑常侍、侍郎时,魏文曹丕曾专门下诏,如此解释散骑官职的意义。

而在设立之初,也正是“是时,散骑皆以高才英儒充其选”。

只不过,规矩就是用来的打破的。

在魏文曹丕时期,孟康就依靠郭皇后的裙带关系入选为散骑显职。

此举亦引发了朝野的不满,在事无可改之下,便将孟康号为“阿九”讥于市朝。

而当今天子曹叡继位后,同样出现了类似的情况。

毛曾乃是毛皇后之弟,出身于“典虞车工”之家,愚笨而粗俗、识字不满十,竟也能跻身散骑之列矣!

那时,被誉为“朗朗如日月入怀”的夏侯玄同样身居散骑,与之同座,时人谓曰“蒹葭倚玉树”,讥之。

此便是夏侯玄被天子曹叡记恨左迁的缘由。

因为在与毛曾同席共座之际,他深以为耻,愤愤之色溢于言表。

夏侯惠当然不会步入后尘。

又或者说,作为后世的灵魂,他并没有门第观念。

王侯将相亦好,黎庶百姓也罢,百年之后皆是一抔黄土,且大多生来富贵者死后还不得安宁,都埋了上百年了还要迎来被发丘开棺、尸骨曝于野的结局。

如此,自是没有什么好鄙夷的。

当然了,虽不鄙夷,但他也不会亲近。

明知对方不通文墨以及外戚身份,还要热情结交,那便是攀炎附势,会被士林悠悠之口讥讽的。

“失敬,失敬,毛兄请就坐。”

须臾间心念百碾的夏侯惠,含笑客套了一声,便步入右侧下席入坐,继续自顾自的阖目养神。

盖因天子曹叡的试探,也正是想看他性情如何。

比如,被晾在宫阙外多时,是面露羞恼之色还是安之若素,由此可断定他能可堪任事与否。

毕竟散骑乃天子擢拔心腹重臣之职。

而恰好,他与天子曹叡先前并无交集,且又离开了洛阳三年之久,早就没有了可供臧否品行的对应名声。

公署内只留毛曾一人,也是想看他如何对待毛曾。

如若他与夏侯玄一样自持身份,亦或者是故作亲近刻意结交,那不必说,不日曹叡便寻个缘由将他左迁闲置。而若他一如往常、淡然处之,便可继续留任在职,待日后品行彰显后再作决定。

只不过,夏侯惠对此亦心有不解。

贵为天子的曹叡,想试探臣下品行如何,应是不乏心术才对!

为何会用上这种上不台面的小伎俩呢?

且何必于如此汲汲呢?

难不成,骤然辟命我入朝为散骑侍郎,其中尚有波折乎?

只是昨日大兄并没有言及啊!

带着如此疑惑,夏侯惠一直枯坐至日暮宫门落锁时,期间除了一小吏送来膳食外,都不见有甲士或宦者前来传他前伴驾。

至于毛曾~

他仅是在楼舍里呆了半个时辰,便自顾离去了。

翌日,复入宫。

虽不再被宫禁宿卫堵在司马门外,但同样一直百无聊赖的枯坐等候着。

唯独不同的是,趁着毛曾在时,夏侯惠请问了取水、更衣处以及不奉令时活动范围多大等琐碎。

对此,毛曾知无不言。

也正是这种力所能及彰显“用处”的小问题,令他神色缓和了许多,不复昨日那般拘束,亦不再因为有夏侯惠在侧而如坐针毡了。

第三日,夏侯惠开始喜欢上了这种清静的闲暇。

不止是既来之则安之的心态转变,更因为他已然问过禁卫,可以携带些许书籍与个人物品进入宫禁了。

有事情可打发时间,自然也不再汲汲于天子召去伴驾。

反正,那是早晚的事。

且天子曹叡具体如何作想的,时间也会给出答案,没必要自扰心绪。

权当是依旧在桑梓谯县读书罢。

他带来的是汉中郡舆图以及雍凉风物录。

舆图很小,录在绢布上;也很粗糙,山川河流以及道路等只是以墨点与虚线体现,若是没有看过行军所用的舆图之人,断然无法辨别出来。

事实上,这是他离开洛阳之际,依着家中典藏的舆图自己摹绘出来的。

而雍凉风物录,则是类似随笔的杂言。

源于早年夏侯渊与夏侯荣皆丧在汉中郡,故家中一直有夺回汉中郡雪耻,以及迎归夏侯渊尸骨的夙愿。【注1】

所以家中累年收集雍凉风物志异录于书,以备他日有机会随征汉中时裨益。

夏侯惠也自抄录了一份,时不时拿来参详。

此举倒不是他有随征汉中之心。

至少在蜀相诸葛亮没有星落五丈原之前,他无论如何都不会生出这种念头来。

缘由无他,何必要不自量力的前去自取其辱呢?

如今他之所以对汉中郡如此上心,乃是在他的记忆中,曹真马上就要升迁为大司马,亦很快就要发起汉中之战了

虽然人微位卑的他,根本没有阻止这场战役发生的能力。

但他可以依托近臣的职责,寻找机会对此战事进言,让天子曹叡知道他有军略啊!以便彼日后对他不吝器异啊!

曹休已然丧亡了,曹真也时日无多了,亦是司马懿即将成为魏国军中第一人了。

不耍些心机,抓住为所不多的机会,他拿什么与司马氏斗!

时间在读书自娱中悄然流逝。

于不知觉中,他已经连续入宫阙了五日,亦迎来了“五日一休”的休沐日。

这几日内,就连毛曾都不来楼舍发呆了。

而终日枯坐读书的他,也只是遇见了另一同僚。

乃故尚书仆射杜畿之子,杜恕杜务伯。

杜恕是去岁被辟为散骑侍郎的,其人推诚朴质,不结交援,所以当夏侯惠行礼欲攀谈时,他只是通了姓名便不复言其他。

且他两番进出楼舍都形色匆匆,让二人交情止于点头致意。

还真是“君子之交淡如水”了。

无事且无人攀谈,夏侯惠在日头偏西之际便收拾了杂物,在给少府公署报备了一声后便归去享受翌日的休沐了。

他还记得先前与夏侯玄所说的设家宴呢。

哪怕明知道夏侯玄必然会托词不来赴宴,但别人来不来与他请不请是两回事。

丈夫有言必践,岂可无信哉!

翌日,建始殿。

结束听朝的天子曹叡,折道去东堂(皇帝日常署事之地)。

在车驾之上,偶将目光撇去随行在车后的侍中、散骑常侍、给事中、散骑侍郎等众,倏然想起一事来。亦冲着伴驾的骁骑将军兼给事中秦朗招手,发问道,“阿稣,似是夏侯稚权入阙领职数日了吧?”

——

【注1:张飞之妻夏侯氏乃夏侯渊从女,得悉渊丧,求得先主首肯,敛渊葬于汉中。渊家中另起墓于许昌,是为衣冠冢。】

(本章完)

第135章 招揽第225章 御驾来第12章 复哀之第206章 夜话第210章 分权第181章 京口督第177章 百骑第178章 不识71.第71章 扈从第148章 归宅93.第93章 言外意第214章 触类旁通第197章 时不我与47.第47章 威逼第3章 无所事第167章 同行91.第91章 当归第205章 将离第159章 鸿鹄志110.第110章 见策118.第118章 愿往否77.第77章 视为人第6章 求教第205章 将离118.第118章 愿往否第232章 入营第240章 猛士79.第79章 主次第169章 小成第244章 观沧海第221章 黄雀是也76.第76章 新军第241章 诚意58.第58章 恨迟也78.第78章 直率第179章 门户仇第221章 黄雀是也第175章 惊喜来100.第100章 魏阙第214章 触类旁通第185章 死地第7章 入东堂第149章 肺腑否第238章 必不恣意第187章 无裨130.第130章 当百第186章 穿胸127.第127章 冲突104.第104章 结发114.第114章 雁北115.第115章 私心第221章 黄雀是也第198章 旌旗犹魏第156章 何惑哉第247章 至辽第221章 黄雀是也87.第87章 质问第184章 竞速第135章 招揽49.第49章 逢时99.第99章 盖弥彰第197章 时不我与102.第102章 必惠也第152章 莫求财第164章 非莽夫第175章 惊喜来97.第97章 自择之110.第110章 见策第194章 不归第43章 士家106.第106章 恩出上122.第122章 义从第141章 发狠第215章 稚权何如131.第131章 临发第185章 死地101.第101章 当变第176章 不武108.第108章 鲜卑108.第108章 鲜卑第225章 御驾来112.第112章 潜锋芒132.第132章 破袭第155章 与宴第191章 邙山宴1第182章 入瓮49.第49章 逢时第7章 入东堂106.第106章 恩出上第191章 邙山宴1第37章 私召61.第61章 加官第226章 臣惠斗胆第4章 休沐第183章 或有诈81.第81章 不可伐第156章 何惑哉第16章 困顿83.第83章 皆学问第5章 欺以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