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章 士家

第43章 士家

京师洛阳,阳渠西端夏侯家坞堡。

才刚刚赶到的、风尘仆仆的陈泰与夏侯和带着满脸遗憾败兴而归。

他们是来给夏侯惠饯行的,结果相约联袂赶到后,却被坞堡的管事告知,夏侯惠已然在二日前离开洛阳了。

至于为何错过嘛.

倒不是他们二人来得太晚。

在有司转达的调令中,夏侯惠只需要在夏六月之前赶到淮南寿春的征东将军署报备,就不算失期。依着常理,有如此充裕的时间,他应该留在京都到四月下旬或者五月初,待与亲朋故友作别之后再启程也不晚。

然而,孰人能料到,他在调令刚下来的第二日便悄然离开洛阳了呢?

“唉”

策马缓缓的夏侯和,摇头叹息了声,“若不是我没有遣人先来问一声,也不至于让玄伯兄空跑一趟了。”

“义权何出自责邪?”

闻言,一直默然注视前方的陈泰,不由莞尔,“不过是稚权太过心切罢了。而且以我之见,稚权应是不愿见我等罢。”

呃?

不由,夏侯和侧头而顾,待看到了陈泰脸庞之上依稀有些感激的时候,心中便也就了然了。

他六兄是被左迁的。

且还是因为做了正确的事情而被左迁的。

故而,他心中也生出一缕愤慨来。

奸佞如吴质犹能恩荣归邸,而笃粹如陈司空竟被诋毁,直言如我六兄竟逐出庙堂!

我大魏立国才多少年,怎么就变成了这种世道?

或许,是隐隐有所感罢。

久久没有听到夏侯和出声的陈泰,也瞥眼过来,见其眉目紧蹙的作态先是讶然,随后便也悄然叹息了声,复用略显空洞的目光注视着前方。

同样也不再做声。

他阿父可是顾命大臣呢!

被诋毁了、在庙堂之上当众诏责了,换来的补偿不过是天子曹叡的随意夸赞几声以及赐下财帛。

莫要拿自己被辟为散骑侍郎来说事。

出身颍川名门且养望至而立之年的他,会在意区区一个散骑侍郎吗?

世人皆道先帝以私忿治罪魏武功臣曹洪、鲍信之子鲍勋乃是刻薄寡恩之举;如今看来,当今这位可是一脉相承、毫不逊色呢!

唉.

兖州,济阴郡。

在大野泽与雷泽中间的成阳县,是魏国最早兴屯田的据点之一。

也是典农校尉的驻点。

至于,明明济阴郡乃是大郡,负责掌屯田的主官为何不是中郎将,而是犹如小郡那般设校尉嘛~【注1】

兖州与豫州是最早兴屯田的。

各郡县各类军屯、民屯据点尤其多,魏国在期间为了防止典农中郎将职权过大,便将一些屯田佃户较多与土地比较肥沃大郡的屯田权一分为二,设立两位典农校尉分治。

如驻地在成阳县的这位校尉,管辖的范围仅是济阴郡的东部。

不过,整个郡的屯田事务,另一位校尉还是尊他为主的。

因为他姓夏侯名威,字季权。

早年好游侠、一直到魏文曹丕执政末年才出仕任职句阳县令的他,去岁二月时转为试守典农校尉,如今刚好改为真,可以食全俸了。

是故,他这一两个月都颇为意气风发。

许多早年结交的草莽匹夫或者寒门士子,皆趁着路过或者专程赶来拜访,让刚开始食全俸的他比先前更困顿。

而今日,他又复迎来了两位趁吃喝的。

且还是不远千里,特地从京都洛阳赶来的——为了见一见在外任职的四兄,夏侯惠带着扈从孙叔特地取道虎牢关,绕了半个圈子赶到了!

兄弟见面,自是很温馨。

得悉传报的夏侯威,快步出迎,远远在脸上泛起喜色,才刚走到跟前就一把抓住了夏侯惠牵着的马缰绳,欣喜而道,“好生神骏的良驹啊!”

且嘴里一直啧啧称赞着。

对着那匹乌孙良驹上下打量,怎么都看不够,但却许久都没有撇一眼依旧牵着马缰绳的夏侯惠。

被晾了许久的夏侯惠,满心欢喜的笑容凝固在脸上。

合着,在这位四兄眼里,数年不曾谋面的自己还比不上一匹西域良驹是吧?

带着心中愤愤,夏侯惠刚想出声抗议两句,但心念一转,便又露出笑容来,试声问道,“四兄可是喜欢这匹西域良驹?”

“嗯,嗯,颇心喜。”

将视线黏在战马上的夏侯威,依旧目不斜视,连连颔首。

而夏侯惠继续说道,“既然四兄喜欢,不若我将此良驹赠给四兄如何?”

“稚权此话当真?!”

猛然间,夏侯威昂起头,眼眸尽是惊喜有加。

“自是当真的。”

轻轻颔首,夏侯惠含笑徐徐而道,“只不过,此事还需一人应允才行。”

“哈哈哈~”

一阵爽朗的大笑后,夏侯威很是亲昵的拍了拍六弟的肩膀,不吝称赞之辞,“数年不见,稚权已然一表人才矣!不愧是我家才学最优之人!嗯,此良驹,还需孰人允许?”

“乃当今天子。”

朝着洛阳的方向摇摇拱手致意后,夏侯惠笑颜大盛,“此西域良驹原是陛下之物,后赐予我。四兄若喜欢,我便上表洛阳,声称奉命前往淮南寿春入骑兵营当职之际,还特地来四兄驻地拜访,一叙兄弟之情。而四兄对此良驹颇心喜,便让我留下战马,步行去淮南。”

呃!

此话语甫一落下,夏侯威脸上的惊喜皆化作错愕。

旋即,又变成了满脸铁青。

竖子无状!

我不过心喜这良驹而已,竟是以上表言我夺马来要挟?

待目怔怔了好一会儿,夏侯威陡然含恨甩手朝着夏侯惠的肩膀狠狠来了一记,声色俱厉的责骂道,“竖子不肖!竟不念父兄之仇,上疏反驳大将军伐蜀方略!”

且言罢,便拂袖转身往回走。

就连那神骏的乌孙良驹,都不屑多看一眼了。

不过戏谑之言罢了,我家四兄器量何时变得如此狭隘了?

吃疼的夏侯惠,呆呆的杵立着,有些愕然的看着夏侯威的背影渐行渐远。

而片刻后,他又看见其转身,指着自己大声呵斥,“呆愣着作甚!还不跟过来!难不成想我让为你牵马吗?”

“哦,来了。”

闻言,反应过来的夏侯惠将马缰绳交给孙叔,疾步追上四兄并肩而行。

且还不忘侧头笑颜加了句,“我自是不敢让四兄牵马的。只不过,若是四兄执意为之,我就只好却之不恭了。”

言罢,敏捷错身避开夏侯威挥过来的巴掌,爆出一阵大笑先行跑进公署里去了。

也让原本有些悻悻然的夏侯威,摇头叹息了声后便展颜欢笑。

家中诸兄弟,夏侯惠虽然与夏侯和的感情最好,但性格上却是与夏侯威最合得来。

因为夏侯威早年在山野民间混迹久了,身上有一股不耐繁文缛礼、不拘小节、喜怒笑骂皆真性情的江湖草莽作风,令他觉得很是亲切。

就连早年他归谯县隐居,于秋冬之际外出游侠之前,还特地跑到句阳县寻夏侯威,悉心请教外出游侠的事项呢。

类如今日这种戏谑为乐,自是日常不乏的。

设立在城外的典农校尉公署,其实就是个士家驻扎的营寨。

士家,也称为兵家,诞生于世兵制。

在前朝末年的黄巾之乱后董卓乱政,以致朝廷失纲、群雄并起,相互之间连年征伐无休,各州郡土地荒芜、人口锐减,再加上世家豪右趁机兼并土地、收徒附隐藏人口,让汉室以来的募兵制无法推行。

为了保持固定的兵源和恢复发展生产,魏国开始实行“世兵制”。

乃是强制将黎庶及其家属固定为“军户”,称为“士家”,与民户分开落籍登记。

士家的男丁终身为兵,父死子继,兄终弟及,不准更改;就算到了暮年的垂垂老矣,也不能退役,而是改为从事后勤运输等方面的琐碎。士家的身份低于平民,婚配只能限于军户,不准与平民通婚;士逃亡,家属要被连坐治罪。

且地方官府为了保持士家的数量,以及维护自身在位时的政绩,许多地方还做出了“生人妇”这种惊世骇俗之事。

是故,待两兄弟叙话完家常,夏侯惠声称自己一点都不在意被罢了散骑侍郎的官职,而是更欣喜被外放入军中历练,立志要在淮南战场上建功立业的时候,夏侯威默默的看了他好一阵,便带着他外出去看正在忙碌着春耕的士家以及其家眷。

也让夏侯惠变得异常沉默。

因为他看到的是一群“活死人”。

是啊,这些士家虽然还是活生生的人,但他们的心早就死了。

当一个人从出生开始,就已经被强制规划了人生轨迹与结局,且这种规划是无法挣脱的,那么这个人就已经死了。

在魏国天子与衮衮诸公眼中,士家不值得在意,也不需要怜悯。

因为他们与那随处可见的野草无异。

即使旱死在夏季、涝死在秋季、枯死在冬季了,待翌年当春回大地时,依旧会源源不断冒出来。

而适龄成为士卒的男丁,则是含苞待放的野花。

为了君主一统天下的野望、为了将率们的封侯荫子之志,他们以血肉之躯化作野花在某个地方刹那绽放、然后瞬间枯萎。

所以,这些知道自己命运的士家,也犹如行尸走肉般。

心中仅存的信念,是对九天之上的神灵祈祷,期盼着尽早迎来解脱;也向九幽之下的阴司哀求,但求往生后不复迎来如此命运。

是的,他们所期所求并不在人间。

因为将他们所期所求剥夺殆尽的人,就在人间且掌控着人间。

——

【注1:建安元年曹操兴办屯田,各郡国有屯田者置主官,郡国大者为中郎将(秩二千石),小者为校尉(秩比二千石),掌屯田事务,管理所部吏民,部内亦常设军兵。郡国太守、内史不得干预其事务。】

(本章完)

72.第72章 诱惑第149章 肺腑否第14章 臣无罪第192章 邙山宴2第218章 先以庙算46.第46章 安分118.第118章 愿往否117.第117章 来见第150章 心慰第142章 全赴第171章 留下119.第119章 不争第150章 心慰56.第56章 犹可否第32章 上疏108.第108章 鲜卑64.第64章 后事第33章 逐出71.第71章 扈从第176章 不武第226章 臣惠斗胆118.第118章 愿往否第197章 时不我与102.第102章 必惠也第142章 全赴第33章 逐出第32章 上疏64.第64章 后事131.第131章 临发71.第71章 扈从第14章 臣无罪第191章 邙山宴1113.第113章 后手131.第131章 临发第181章 京口督第170章 失计否第206章 夜话第155章 与宴第201章 唯勇气也91.第91章 当归56.第56章 犹可否111.第111章 首肯125.第125章 负气91.第91章 当归第237章 变幻59.第59章 难改第180章 放权79.第79章 主次115.第115章 私心第152章 莫求财第24章 人事第207章 大势翻篇120.第120章 不可避88.第88章 发冲冠第139章 当慎91.第91章 当归101.第101章 当变第224章 不公第12章 复哀之第194章 不归74.第74章 庙算第233章 默契第5章 欺以方56.第56章 犹可否第241章 诚意第245章 他日罢82.第82章 士載83.第83章 皆学问第7章 入东堂第225章 御驾来第158章 不自知第38章 何惧之第159章 鸿鹄志第238章 必不恣意第152章 莫求财117.第117章 来见第180章 放权89.第89章 诈关71.第71章 扈从第215章 稚权何如第168章 安下第231章 细语第179章 门户仇第177章 百骑第153章 乃我86.第86章 难彰功119.第119章 不争第24章 人事第181章 京口督83.第83章 皆学问60.第60章 不覆辙第160章 部曲第172章 没得选第14章 臣无罪62.第62章 厚颜第190章 可堪否47.第47章 威逼第31章 收桑榆82.第82章 士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