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章 面君

第8章 面君

继天子位已三年有余的曹叡,在衮衮诸公心里是一位很好的帝王。

一者,他不似魏武曹操那般酷虐。

虽然因为年齿尚轻、偶尔也会控制不住脾气,以很小的事情将侍宦处死,但他绝对不会做出类似曹操冤杀崔琰、娄圭之事。

其次,他不似魏文曹丕那般褊狭。

相反,曹叡对功勋故旧很好,且有容人直谏的气量。

哪怕朝臣的进谏之时言辞或态度很激进,他都不会因此降罪。

最后,则是他很尊重朝臣的权力、不干涉朝臣的职责。

如有一次他车驾至尚书台,打算看下朝政文书时,被尚书令陈矫拦在了门外。性情十分耿直的陈矫,直接声称如何处理汇聚在尚书台的朝政文书,乃是他的职分,而不是天子该插手的事情。如果曹叡坚持要看,那就是觉得他不称职,请曹叡下令罢黜了自己;如若曹叡觉得他当尚书令称职,那就回去吧。

然后,曹叡真就面带惭色的回去了.

由此可见,现今的曹叡是略具明君风范的。

只不过,有气量也好,可接受犯颜直谏也罢,身为天子的他可容不得别人无礼挑衅!

他现在就觉得自己的天子权威,被夏侯惠蔑视了!

此子前番入阙就职不过五日便休沐、毫无勤勉之心也就罢了;如今入东堂不足一刻钟,竟毫不在意天子就在殿内便自顾昏睡了?!

安敢如此!

散骑,乃是当作社稷砥柱来培养的职位!

得位者日后必可显贵于世,多少人求之不得,此子竟不屑一顾邪?

有幸旁听天子与重臣议政,是何等殊荣!

而此子竟不思君恩浩荡、不悉心观摩以裨益自身,反而视若糟糠邪?

所谓朽木不可雕、粪土之墙不可圬,夏侯惠是也!

在看到夏侯惠于殿内垂头阖目、犹若假寐之时,天子曹叡在心中闪过如此念头后,满腔怒火随即盈满了全身。

君前失仪,轻者左迁,重者下狱问罪!

如夏侯惠这种在东堂之内打瞌睡、蔑视君主威严的行径,以罪徙千里或诛杀都没人胆敢有异议。

因而,天子曹叡瞬息间怒不可遏也很好理解了。

于东堂之内,所有人都会将目光聚集在天子身上,而当曹叡面露愕然、旋即神貌皆厉后,众人不免将也会循着他的视线,将夏侯惠当成了焦点。

或许,是有所感吧。

正在沉思的夏侯惠倏然间有一种如芒在背的感觉,诧异之下睁开双眼,然后发现自己不知为何成为了众目睽睽的所在。

呃!

为何皆瞩目于我?

一时之间,他满脸茫然,心里也琢磨不定是否要问一声.

而天子曹叡见他“睡醒”了,便再也遏制不住怒火,径直往铜台案前一指,厉声呵道,“夏侯惠,近前!”

无需分辨语气,只需从直呼其名的话语中,就能知道曹叡此时的怒气已然盈满。

也令东堂之内的众人皆悄然屏息、作肃容,以免自身被殃及池鱼。

但他们眼神却出卖了此时的心中所想。

诸如年长的刘放、孙资以及各侍中早就处事不惊,养成了泰山崩于前而色不变的气度,对这种小插曲兴趣缺缺、泰然处之。

而诸散骑与给事中则幸灾乐祸者有之、面露不虞者有之、匪夷所思者有之.

唯独没有关切担忧。

就连一路相谈甚欢的王肃,都眼神淡淡,不流露出半分神采。

“唯。”

恭声应了句,有些不明就里的夏侯惠起身,小趋步来到铜台案前端正跪坐、行稽首礼后,便挺直腰杆等着天子询问。

是的,对于天子直呼其名的怒意,他心中一点都不慌。

而是觉得有点烦。

因为他以为天子乃是佯怒、故作姿态在试探他,就如先前将他晾在司马门外以及遣毛曾同席一般。

而这种面君时的气定神闲,若是在平时还能被曹叡赞赏、觉得他气度非凡,但如今却是觉得他骄横无礼。

殿内昼寝、君前失仪竟不诚惶诚恐,且亦无请罪之辞邪!

竖子!

安敢如此放肆!

抑制着心中的忿恚,曹叡努力保持着天子威仪,沉声发问道,“方才,朕与孙卿所言何事?汝即刻一一道来!”

所谓师出有名、问罪有据。

他已经想好了,一旦夏侯惠答不上来,就以君前玩忽、大不敬之罪将他当场罢黜、驱逐出宫外。

看在谯沛元勋之后的份上,他不将夏侯惠以罪徙千里,但夺职废为民、永不叙用!

让其此生在山野终老罢。

“唯。”

闻问,夏侯惠应声,不假思索便朗声而道,“禀陛下,惠入东堂时短,仅是听闻方才陛下与中书令所言冀州各州郡邸阁余粮多寡、可征发徭役几多、可转运入雍凉有几多等诸事。中书令回曰,扣除预防今岁青黄不接时日的储粮外,冀州共有余粮.万斛、可征发民夫共.人。除去河间郡粮秣须供给幽州驻军,不可抽调之外,其余如魏郡、中山等郡可转运粮秣分别为.”

一言落,殿内静寂无声。

盖因夏侯惠不仅用事实说明了自己方才并非在昼寝,更是连孙资所言各郡县的粮秣与农夫数目,都一字不差的转述出来。

如此强识,虽算不上过目不忘,但已然胜却无数人了。

故而,原本坐等看好戏的诸散骑与给事中皆面露讶然之色,就连老神在在的刘放、孙资以及今日伴驾的侍中刘晔都不由撇来一眼赞赏。

至于原本打好治罪腹稿的天子曹叡,一时愣神。

此时的他,已然将羞恼之意抛却九霄云外了。

且还在心中为夏侯惠方才犹若假寐的行举寻了理由——或许,乃是他位于末席,离铜台案有些远,为了能听清自己与孙卿之言,故而才阖目摒去杂念专注倾听吧?

而言罢了许久的夏侯惠,因为迟迟没有等到天子出声,暗自想了想,还以为天子乃是等着他将先前给刘放的口谕也一并转述出来,便又继续开口道,“中书令言罢后,陛下乃如此作口谕.”

且转述罢了,还不忘加一句,“禀陛下,惠入东堂后所听所闻,皆已道罢矣。”

意思也很明显,让天子有何吩咐尽可说,别老是这么沉默着

亦令曹叡回过神来。

咳!

轻咳一声化解尴尬后,他轻轻颔首,“嗯。卿有若强识之能,亦悉心听政,甚好!不过,卿切不可自矜,听政罢了还需自作思虑,以期悟得朝廷诸公署政心得、裨益自身。勉之。”

此言算是将方才之事揭过,也顺势表达了赞勉之意。

依着朝堂之上的默契,君主口出勉励之言,亦是表示对奏已经结束的意思。

亮直之臣此时该恭声而应,自行归班列。

而机灵一些的臣子,也应该口出一些感恩戴德的言辞后归班列。

但夏侯惠却两者皆不是。

天子话语甫一落下,他当即便回道,“回陛下,惠方才有所思矣。”

呃~

顿时,曹叡语塞。

就算你出自武勋之家,又在桑梓闭户读书的时日久了,且甫入仕途,对侍君之道尚不熟悉,但性情也不需要如此直率吧

曹叡心中有些无奈。

但话头是自己提及的,再怎么无奈也得继续下去。

是故,他悄然叹了口气,按捺下心中不耐后,徐声发问道,“卿,何所思也?”

“回陛下。”

夏侯惠复行一礼,昂头说道,“惠所思者,乃我魏国此时不宜伐蜀也!”

噫!

此子不过弱冠之年,心思已敏锐如斯邪!

竟是仅听闻根据从冀州转运粮秣入雍凉,便能猜测到庙堂将要伐蜀之事了?

且还在须臾间便有了思虑,直谏不宜?

此时曹叡再也无法保持高山仰止的天子威仪,眼中异色连连;就连知道转运粮秣缘由的刘放、孙资与刘晔都不免眉毛一扬。

“职不过散骑侍郎,安敢妄自猜测军国大事!”

片刻惊愕后,天子曹叡连忙出声呵斥,以防尚未有定论的伐蜀之事被朝臣议论,“念你甫入宫阙,不谙法度,此番不罪,然下不为例!速归座。”

问话的是你,不让说的也是伱~

怎么那么难伺候呢?

我记得大兄先前有过赞誉,声称你明识善断兼有容人之器啊!

怎么今日看来却不一般呢?

对此,夏侯惠心中满是不解,恭敬应了声“唯”后便起身,保持躬身拱手的姿势后退了几步,方直身入自己的席列坐下。

(本章完)

第26章 可作誓第198章 旌旗犹魏第5章 欺以方第181章 京口督69.第69章 副职第138章 不语第134章 罢归第226章 臣惠斗胆51.第51章 犯忌第174章 尽私图第162章 飨将士第1章 楔子第30章 失东隅第211章 自作死111.第111章 首肯第31章 收桑榆第147章 争权84.第84章 临发第152章 莫求财第213章 茶余饭后108.第108章 鲜卑第162章 飨将士71.第71章 扈从第35章 门户计2112.第112章 潜锋芒78.第78章 直率第171章 留下90.第90章 引蛇107.第107章 静好第198章 旌旗犹魏第23章 卿之志第229章 图什么啊116.第116章 非不愿90.第90章 引蛇46.第46章 安分第156章 何惑哉115.第115章 私心63.第63章 死别第166章 归淮南第220章 莫争长短第152章 莫求财112.第112章 潜锋芒第170章 失计否第169章 小成第232章 入营第5章 欺以方第211章 自作死第156章 何惑哉96.第96章 小婢女第18章 恨晚第173章 示警第6章 求教第222章 就职第157章 且试77.第77章 视为人52.第52章 狼狈第40章 新岁第171章 留下72.第72章 诱惑87.第87章 质问57.第57章 以何战第39章 弗改第141章 发狠111.第111章 首肯85.第85章 识趣125.第125章 负气第17章 初见第162章 飨将士45.第45章 无心第141章 发狠第135章 招揽第182章 入瓮119.第119章 不争第194章 不归第179章 门户仇第171章 留下67.第67章 在我71.第71章 扈从66.第66章 有变第207章 大势翻篇77.第77章 视为人第178章 不识78.第78章 直率第223章 观兵48.第48章 无畏第195章 不取第149章 肺腑否第193章 邙山宴3第191章 邙山宴1第178章 不识第185章 死地第39章 弗改第34章 门户计第34章 门户计第168章 安下第8章 面君第135章 招揽第27章 动怒第12章 复哀之110.第110章 见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