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章 殊荣

第9章 殊荣

伴着小插曲过去,东堂殿内再恢复了原先的肃穆。

在刘放、孙资以及今日当值伴驾的侍中刘晔等人顾问应对,天子曹叡继续署理朝政,而诸散骑与给事中则是继续充当着听众。

时间在尚书台僚佐、各州郡计吏以及宗室事务上禀者的纷至沓来中悄然流逝。

第一次有机会入东堂的夏侯惠,也在悉心听政中发现了,如今魏国的士人权柄已然远远盖过了宗室与谯沛元勋,以及中书省的揽权之炙。

比如,在一些宗室事务之上,天子发问之余,皆是刘放与孙资应答的。

而并非是使人招来宗正,或者同样在殿内就坐的曹肇与秦朗等,且他们二人对此的反应是一脸坦然。

似是,已经习惯了?

这令夏侯惠感觉有些悲哀。

君主被拒在尚书台门外、宗室对朝政无有置喙之权

魏国建立不足十年的时间,士人的权柄就被九品中正制催生得如此之大了!

也不知道始作俑者,那个刻薄打压宗室、为了尊天子号而向士族世家妥协的魏文曹丕,若是在泉下有知,将会是什么样的感受。

此外,夏侯惠还发现了中书省的另一个弊端。

如天子曹叡在询问一些不算紧要的州郡上表之时,刘放等人同样不予诸散骑或给事中作答、历练的机会,直接便提出建议了。

可以说,除了以社稷老臣担任的侍中之外,中书监刘放与中书令孙资将东堂内其他人皆当作了可有可无的摆设。

老臣恋权,使新贵无所事,矛盾自然就会出现。

也难怪在原先的历史轨迹上,夏侯献与曹肇等人在即将获得权柄的时候,便迫不及待的对刘放与孙资放出狠话了。

想来,那是因被压制得太久了,所以才会忘形而口不择言罢。

当然了,纵使夏侯惠对朝中积弊心有所悟,但此时的他并没有改变的实力,就连进谏的资格都没有。

因而,他继续保持着恭顺的姿态,安之若素的听政着。

就是此时的朝政事务尽是一些无关紧要的人事调任、州郡上表春耕情况以及顺便歌颂功德等等杂事,连庙堂朝臣都不甚了解的夏侯惠,自然听得昏昏欲睡,索性阖目养神了。

而在铜台案后的天子曹叡也看到了,但没有再次动气。

相反,他心中还颇为赞许。

他以为夏侯惠又是因为距离太远而阖目凝神倾听了,且连这种琐碎杂事都能如此专注,勤勉任职的态度自是可嘉!

于不知觉中,便到了晌午时刻。

曹叡终于暂罢署事,转入东堂内侧的小殿用膳与小歇。

其中,有殊色深得曹叡宠爱的、寝止尝同的曹肇,不出意外被特殊照顾,一并入侧殿与天子共用膳了。

刘放、孙资与刘晔三位老臣,亦在众人的避道行礼中施施然离去。

在东堂内听政过的近臣都知道,如果他们此时离去了,也就意味着天子在下午的时候不会再署政了。如若下午的时候,天子不归寝宫,而是设宴或者前去巡查各司的话,于用膳毕时会让侍宦出来宣布孰人将留下伴驾,其余人则是可自行出宫归家了。

通常,这个人选都是秦朗。

除非天子有了雅兴,与众人设文会同乐。

这些不成文的规矩,都是在来东堂的路上王肃告知的。

对此,夏侯惠还心有愤愤然——先前没有伴驾之时,他可是一直在楼舍内等至酉时了,方敢离开宫禁的.无端多枯坐了两个时辰!

不过,等下出宫了,要去作些什么呢?

知道自己不可能被曹叡留下伴驾的夏侯惠,在起身舒展跪坐久了的气血不畅时,心思也在盘旋着。

以往,他有了闲情便会读兵书或者习弓马,偶来闲情也会郊游踏青。

但今日看到士族权柄已然如斯、宗室元勋式微如此后,他便有了结交亲朋好友、与权贵斡旋之心。

毕竟依如今的环境看来,他如果想做些什么的话,单枪匹马是不可能成功了。

必须要有志同道合者!

只是,孰人合适呢?

夏侯惠在东堂门廊侧缓缓踱步之余,眼角余光也撇入殿内的同僚们。

此刻,殿内的近臣或前去更衣、或坐等侍从送来饮食、或如夏侯惠一样起身踱步疏通气血。

如若细心一些,就会发现他们已然分作了好几个小团体。

如王肃、刘邵等人聚集在一起闲谈,夏侯献与秦朗携肩前去更衣、其余不认识的给事中也根据出身门第与性情三两靠拢一起同案而食。

唯有杜恕是异类。

既没有与人攀谈,亦没有用餐或者更衣,依旧保持着听政的姿势在席位上端正跪坐着,唯有的不同,是此时的他正在阖目养神。

看到这一幕的夏侯惠心中一动,但随即又踌躇了起来。

无他。

杜恕才能是不缺的,但他与其父杜畿都不受魏国天子信重。

杜畿被荀彧推举入仕,任职河东太守后政绩“常为天下最”,但却在郡守任上呆了十六年之久。魏武曹操不将他擢拔入中枢的理由,是河东郡乃“股肱要地、充实储备的所在”,唯以他镇之。

但庙堂重臣都知道,那是因为荀彧反对曹操称公,以致他被“恨屋及乌”了。

待到曹操封王,他才被征召入朝为尚书。

但一直到曹丕继位后,功劳卓著的他才被赐爵为关内侯,曹魏代汉后方进封为丰乐亭侯,且食邑仅仅百户。

对比其他臣僚而言,杜畿得到的待遇很不公。

尤其是,当杜畿被曹丕遣去监造御楼船、试水时溺亡后,曹丕竟然只是让杜恕继承了爵位,但于执政期间都没有让其萌荫入仕!

直到曹叡继位了,杜恕才被朝廷想起,召来洛阳任职。

如此情况下,杜恕对曹魏的好感自然就少了。

且更重要的是,杜畿与司马懿都是被荀彧举荐的,二人之间颇有交情,如今司马懿算是位极人臣了,夏侯惠不敢确信杜恕会愿意与自己一起谋算司马氏。

毕竟,杜恕又不知道历史的进展!

又或者说,即使他知道了,也未必就甘愿为曹魏登锋履刃、百死不辞!

唉.

若不,且先接触一番,看他心迹如何再做打算吧。

心中悄然做出定论,夏侯惠步归就坐,刚想出声招呼隔得不远的杜恕时,小殿内一名侍宦小趋步而出,轻咳一声吸引众人的注意力后,方朗声而道,“天子有诏,散骑常侍王肃、给事中秦朗、散骑侍郎夏侯惠午后伴驾,其余人可自行归府。”

“唯。”

众皆恭声而应。

没有被留下伴驾之人,自是起身散去。

也不免将一记羡慕的目光,投落在神貌惊愕不已的夏侯惠身上。

是的,惊愕。

他无论如何都没有想到,自己才第一次前来东堂听政,竟会被留下来伴驾了!

或许对于他人而言,这是求之不得的机会、天子恩宠的殊荣,但对现今的他而言却是一种苦差.

不止是还没有摸清天子秉性,担忧伴驾之余会触怒天颜。

更因为刚刚他光顾着自作思绪了,又觉得侍从送来的吃食太少太清淡,便打算归去自家再用餐。常年勤习弓马的他,长得很雄壮,食量亦是很大的,宫禁内配给近臣的食物并不能让他饱腹。

但如今,他想吃都没有了。

当侍宦刚宣读天子口谕罢,侍从们竟开始将所有吃食都收走了。

且随着众人陆续离去,那名侍宦见夏侯惠兀自端坐不动,便很好心的来到他跟前,轻声说道,“夏侯侍郎,还请随仆前去车驾前恭候,天子今日不小憩,很快便起驾了。”

呃~

好吧。

“多谢提醒。”

夏侯惠轻轻颔首,起身含笑道了声谢,大步往殿外而去。

不知是心理作用还是怎么的,龙行虎步之际,他开始觉得腹中一股饥饿感在袭来.

(本章完)

第203章 好甜第198章 旌旗犹魏120.第120章 不可避第177章 百骑第20章 可志同第193章 邙山宴3第37章 私召55.第55章 诏来第174章 尽私图93.第93章 言外意50.第50章 顺遂107.第107章 静好第164章 非莽夫第175章 惊喜来80.第80章 临风第205章 将离第163章 部将59.第59章 难改第232章 入营49.第49章 逢时第148章 归宅132.第132章 破袭121.第121章 算计117.第117章 来见第28章 穷也49.第49章 逢时第178章 不识121.第121章 算计133.第133章 私心74.第74章 庙算122.第122章 义从第140章 蹙眉69.第69章 副职48.第48章 无畏第12章 复哀之102.第102章 必惠也第32章 上疏69.第69章 副职第154章 似懂了第169章 小成第177章 百骑125.第125章 负气46.第46章 安分第173章 示警第44章 花明第193章 邙山宴3第198章 旌旗犹魏56.第56章 犹可否第37章 私召第195章 不取第213章 茶余饭后第165章 鸷鸟102.第102章 必惠也96.第96章 小婢女第215章 稚权何如111.第111章 首肯第135章 招揽105.第105章 蜜饯第208章 无心之举82.第82章 士載第23章 卿之志第150章 心慰第166章 归淮南第208章 无心之举第1章 楔子71.第71章 扈从151.第151章 易也66.第66章 有变第37章 私召101.第101章 当变第202章 贼兵退第162章 飨将士53.第53章 染征袍第35章 门户计2第148章 归宅第207章 大势翻篇第143章 晚矣82.第82章 士載第15章 如卿言129.第129章 改道第148章 归宅91.第91章 当归第144章 战捷115.第115章 私心93.第93章 言外意46.第46章 安分120.第120章 不可避75.第75章 取轻110.第110章 见策第225章 御驾来78.第78章 直率第219章 镇护方岳84.第84章 临发第30章 失东隅99.第99章 盖弥彰第187章 无裨45.第45章 无心96.第96章 小婢女第208章 无心之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