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0章 廷议(二)

李鸿藻见王辰浩狡辩,干是又道:“你是他们的上司,手下人犯了错,你这个做上司的也有管教不严之责。”

王辰浩笑道:“李大人又抬举我了,刚才大家伙还在议论呢,我不过只是个次大臣,海军部可是恭亲王这位海军大臣掌管着呢!”

好吧,完成再次无耻了一把,把恭亲王奕这个法宝寄了出来。

恭亲王一直悄悄的呆着,冷眼旁观。见王辰浩把他抬了出来,当即心大骂王辰浩无耻,但却没办法,只好出列道:“启禀皇上,老臣无能,未能掌管好海军部,请皇上降罪!”

李鸿藻将奕出来说话,当即愣住,顿时给气得半死。

光绪心苦叹,暗道翁同he和李鸿藻二人白活了这么多年了,竟然拿王辰浩这个二十来岁的小青年没办法,还被人家耍的团团转。想到他自己也被王辰浩耍了好几次,心略微平衡了一下。

光绪看向奕,也不由得叹口气,海军部真正的话事人是王辰浩,奕只是摆设而已。但王辰浩却拿奕当挡箭牌,实在是太无耻了。

“〖日〗本人贼心不死,给他们些教讪也好。何况,当年丰岛海战,也是〖日〗本人无礼在先,现在我们这么做也是还施彼身!”

接着,光绪道:“这件事海军捋士们做的对!朝廷当重重有赏!”

满朝武百官当即大呼皇上圣明,这件事就算揭过了。

随后,光绪同武百官们商议〖日〗本对华宣战一事,以及英美两国对华起外交攻势该如何应对。

王辰浩力陈〖日〗本对华宣战不过是为了维护面而已,实际上〖日〗本海军没有力量威胁到清帝国沿海周边。而〖日〗本已经让出了朝鲜半岛,没有6军可以登6清帝国沿海周边因此不用惧怕〖日〗本的宣战。

光绪和满朝武大臣们也赞同王辰浩的看法,不过在是否向〖日〗本宣战的问题上再次产生分歧。

一部分朝臣们认为既然〖日〗本已经对清宣战了,那么清帝国就该反过来对〖日〗本宣战,不然还以为怕了〖日〗本人。但一部分朝臣也担心宣战并不是好事,一旦处于战争状态,各国列强将会宣布立,很对清帝国在海外的武器订单将会被冻结。

兵部尚书铁良出列说道:“启禀皇上目前朝廷在英国订造的几艘战舰当,两艘战列舰登云和踏云即将回国,这个时候宣战恐怕英国人会像甲午战争期间一样,冻结二舰的出关手续。”

军机大臣刚毅不赞同铁良的观点他说道:“现在的情况跟甲午期间不同了,英国更加看重跟我们的关系,而不是〖日〗本。因此不大可能扣押我们的战舰出关。同时〖日〗本的两艘战列舰也在英国建造,好像跟我们的战列舰差不多同时完工。如果扣押了我们的战舰,〖日〗本人的战舰也会被扣押。”

铁良反驳道:“战列舰具有决定海战的作用登云级战列舰作为当前世界海军强国最强的战列舰如果被扣押,吃亏的是我们。另外,俄国人虽然跟我们结束了战争状态,可是日俄关系现在越来越紧密,不排除俄日同盟联合起来。〖日〗本没有海军,但是俄国人有而且俄国远东舰队新增了四艘主力战舰,海军力量不比我们的海军弱。虽然俄国6军远在欧洲不方便来远东,但是〖日〗本人有。〖日〗本常备6军十个师团,只要俄国帮忙,就可以投送到朝鲜,攻击大清。”

王辰浩有些惊诧的看着铁良,暗道此人并非庸人,还是很有战略眼光的。当初把他赶出北洋6军那也是迫不得已,如果可能的话,收服此人为我所用应该不错。

王辰浩心如是想着。

铁良的话得到不少人的支持,光绪可没有他那种战略眼光,当即没了则,于是看向王辰浩。

“王爱卿以为呢?”

王辰浩说道:“是有这种可能!”

满朝武大臣们当即哗然,不过王辰浩随即话锋一转。

王辰浩接着说道:“不过,这种可能xìng极低!就算日俄同盟,以〖日〗本和俄国的经济状况,目前都无法支撑。反过来,我们的海6军现在完全有能力同时跟日俄开战。”

奕问向王辰浩,道:“你不是说以我们现在的兵力,一个俄国都对付不了吗?”

王辰浩点头道:“没错!以我们现在的几万新军无法跟俄国几百万大军对抗,但还是那个老话题,几年内俄国人没精力跟我们作战。〖日〗本也不比俄国好到哪里去,他们也不可能派出军队登6朝鲜远征。

不过,三年或者五年后就不一定了,那时候〖日〗本和俄国都从经济危机缓过朝匕来,而且俄国修通了西伯利亚铁路,把军队运到远东,〖日〗本完成重建联合舰队的目标,那时候他们任何一个都是我们的强敌,如果联合起来嗯嗯!”

王辰浩嗯嗯两声,虽然没往下说,但是他的意思已经表达明白了,满朝武大臣们无不倒吸一口冷气。

光绪叹口气,道:“以后的事情以后再说,现在呢?王爱卿你的看法呢?”

“宣战!”

王辰浩斩钉截铁,底气十足的说道:“不出几个月,我就会让〖日〗本人跪地求饶!”

看着王辰浩底气十足的样,光绪打心里羡慕,同时也似乎有了底气。

“王爱卿看起来已经有足够的对敌策略了,不妨说与朕和众大臣们听听。”

王辰浩领命,于是说道:“对付〖日〗本很简单,〖日〗本是岛国,资源匮芝,明治维新后以输出纺织品等轻工业产品为主要经济来源。〖日〗本的商品依赖对我们的出口。宣战后,朝廷废除给〖日〗本的所有优惠国条件,废除与〖日〗本的一切条约,所有通商口岸禁止进口〖日〗本货物,禁止出口给〖日〗本原材料。这样,〖日〗本的经济将遭到重创。同时。〖日〗本海军现在非常弱小,我们的海军封锁〖日〗本各个重要港口城市,围困〖日〗本进出口贸易。

同时,海军攻击〖日〗本重要海岸城市,打垮〖日〗本国民的意志。这样双管齐下,他们坚持不了几个月时间,必然向我们求饶。”

王辰浩说的有道理,满朝武大臣们都听明白了。顿时符合王辰浩的话,改口支持对日宣战。

铁良也不再坚持,他更明白王辰浩的战略战术思想,这种以经济制裁为主,战争手段为辅的战略实在是高明,铁良不得不承认在他面前的王辰浩是一个然的军事家的存在,他顿时感觉自愧不如。

光绪也明白了矢部分,问向铁良和奕二人。

“二位爱卿以为如何?”

铁良和奕对望一眼,齐声道:“臣无异议!”

接着满朝武大臣们齐声道:“臣等附议!”

光绪见所有人都同意了,当即拍板。道:“军机处即刻拟旨宣战。

〖总〗理衙门也当立即考究言辞,通电全国,并取得各国驻华使领馆之谅解!”

军机处和〖总〗理衙门的几个大臣当即领旨。

接着,恭亲王奕再次询问道:“皇上,英国和美国方面提出严正交涉,老臣无能,实在不知道如何答复他们,请皇上明示!”

光绪一听这话当即很纠结,奕可是外交老手了,他都不知道如每答复英国人和美国人,光绪就更不敢献丑了。

光绪看向群臣,向找个能说会道的出来,但是所有人都把头放低,都不想出头。

一干武大臣们低头附身,光绪在上面往下看根本分不出谁跟谁来。但是,他可以认出来一个人,那就是王辰浩。

没办法,整个金鉴殿内,除了皇帝最耀眼之外,就属王辰浩的官帽官服最扎眼了。王辰浩的官帽上面可是三眼hua翎,其他武大臣们基本上是单眼hua翎,这王辰浩可谓鹤立鸡群。

“王爱卿有何建议?”

王辰浩心想,这等麻烦事情还是不惹为妙,没啥好处。于是回答道:“启禀皇上,微臣哪有什么建议?一切全凭皇上做主!”

王辰浩又推给了光绪,摆明了就是不插手,让光绪自己解决去。

光绪很郁闷,这时奕突然道:“启禀皇上,王大人自幼生于海外,熟知洋人洋务,况且去年周游列国,深得各国政府欢迎。臣以为,跟英国人和美国人谈判解决外交争端非王大人莫属。”

光绪顿时乐了,也不给王辰浩机会,当即拍板道:“就依着恭亲王的建议,命王爱卿全权处理此事!”

王辰浩气得直翻白眼,暗讨这个恭亲王果然是个老狐狸,刚才吃了一亏这么快就报复了回来。

“皇上,微臣”

“怎么?王爱卿要抗旨不成?”

“微臣不敢,微臣遵旨!”

王辰浩生怕给了光绪借口飙,当肛领命。

6月3日,清帝国皇帝光绪下诏对日宣战,军机处妻至全国各地各省督抚知晓,但是并没有要求进行全国战争总动员,只要求沿海各加强戒备。

清帝国〖总〗理衙门大臣奕向驻北京各国公使和领事出通告:“帝国政府为使清日之间之争议合理解决,并使彼此关系永远协调,虽曾使用各种光明正大之手段,但迄今显然未奏其效。为解决此事,本大臣荣幸地通知阁下:帝国与〖日〗本国现进入战争状态。”

随后,清帝国〖总〗理衙门又6续向各国公使馆致送保护各国商民教士的照会,称:“现与〖〗国寻衅者只〖日〗本一国,此外有约各国悉皆交好如常。”

紧接着,〖总〗理衙门召开记者招待会,向全世界宣布废除于〖日〗本一切不平等条约、合约、合同,禁止进口〖日〗本任何产品,禁止出口给〖日〗本任何物资,废除与〖日〗本最惠国待遇,禁止〖日〗本侨民、商人在华行走,包括但不限于列强租界区。

与此同时,王辰浩也电令北洋6军进入一级战备状态。同时令在琉球王国的志愿军四个师加紧休整,做出登6〖日〗本作战的姿态。命令海军准备攻击〖日〗本沿海城市。

6月4日。从上海出的快船分别抵达那霸岛和奄美岛,分别向志愿军指挥部和海军舰队司令部传达了王辰浩的最新命令。

那霸志愿军接到命令后,立即向奄美岛开拔。而在奄美湾的邓世昌接到命令后,当即下令全舰队向〖日〗本出,途召开作战会议,制定袭击〖日〗本沿海各大城市的计划。

各国列强驻华代表按照国际惯例,在两个宣战国之间推行人权,纷纷要求清政府保护〖日〗本在华公民免遭虐待。对此,当天〖总〗理衙门复照各国公使和领事,同意保护〖〗国境内的〖日〗本公民免受凌辱。随后,欧美各主要国家,除俄国外。都先后声明局外立。俄国表示清日战争再次爆,恐bo及俄国远东之安全,因此俄国暂时不表态。实际上,俄国正在加紧跟〖日〗本政府进行磋商,商议结成日俄同朋共同对付清帝国一事。但是〖日〗本政府态度暧昧,迟迟不做回应因为〖日〗本担心一旦跟俄国结成同盟将会彻底把英国推向清政府一边,这对〖日〗本未来之亚洲政策是十分不利的。

英国和美国虽然选择局外立,但是英美两国都有所保留,正就清帝国海军攻击两国商船一事跟清政府〖总〗理衙门纠缠不清。

英国见俄国没有选择局外立,加上日俄两国最近走的很近来往密切,英国多个情报部门都侦则到俄国试图拉拢〖日〗本结盟对此英国很担心。清帝国现在的力量强大了起来,正是英国可以借助来对付俄国的重要砝码,因此英国当局要求尽可能的淡化这次外交冲突。

对于美国来说,此时的美国政府正是具有侵略xìng的共和党上台。

美国经济的展,使得其国家形式从〖自〗由资本主义时代进入垄断帝国主义时代,美国经济经过半个世纪的封闭式展后,国内经济可以抗衡国际冲击,因此其经济开始转向出口,这就要求美国扩大海外市场。

而全球市场基本上被老牌列强们瓜分完毕了,美国急需要的海外市场几乎没有。这就要求美国政府对外扩张。

此时的美国政府其军方正在秘密策划对外扩张,随着美国大海军计划的全面铺开,美国海军一批批的新式主力战舰不断的下水,美国开始磨刀霍霍向软柿动手。而美国周边的西班牙殖民地是第一选择,〖〗国是第二选择。

随着清帝国海军袭击美国籍商船,美国政府深表愤怒,美**方内部一部分人建议可以趁着这个借口打通〖〗国市场。庞大的〖〗国市场自然令美国谗涎yù滴,但是此时的清帝国远比西班牙强大,更何况各国列强在华利益复杂,美国贸然插手进去恐引起麻烦。而西班牙的殖民地古巴和菲律宾就不同了,各国列强都默契的不对西班牙殖民地提出要求,这就给美国一个相对宽松的国际环境。侵略西班牙殖民地要比侵略〖〗国容易。

但是,美国也不想放弃〖〗国这块大蛋糕,因此美国政府决定军事侵略西班牙殖民地,但同时利用这次事件,迫使清政府对美国开放市场。

基于这种情况,美国将刀瞄准西班牙,为避免两线作战,四面树敌,美国对清帝国只是出口吓唬,因此也选择了局外立。

北京东交民巷段太医院御河旁,一座两层“工”字型西洋别墅,装饰豪华大气。别墅周围全是绿地草坪“工”型正面临街一排楼房是办公区,楼上是主人的书房、办公室和会客厅,楼下是保安、杂役工作区。后面一排楼是休息区,同样楼上的一排房间是主人和夫人们的休息室,下面一排房间,左边是奴婢丫鬟休息区,右边是卫队家丁休息区。

“工”型间是一条长廊,长廊两侧各有旋梯下行,长廊左边是一座喷泉,右边是一座hua园,里面种着各种hua簇,春夏秋冬开hua的都有。

整座别墅内外装饰富丽堂皇,内部各种家具器械极具奢华。耗资高达12o万美金,放眼十世纪末的〖〗国,除了皇帝之外,就只有王辰浩如此奢侈了。放在王辰浩的那个年代,12o万美金顶的上1.2亿美金了,

可谓级豪宅了。

王辰浩自己当然不会如此享受了,因为洛希尔住不惯式房,窗户糊着纸,怎么看怎么别扭。王辰浩也不太习惯,于是便琢磨着盖一栋现代房。但李幼仪对此并不乐意,以为是王辰浩宠着洛希尔才提出的。

王辰浩可是不想李幼仪不高兴,于是找了个借口,称在北京没地儿住,况且堂堂伯爵不想老住着李鸿章的房,于是李幼仪同意王辰浩在北京置宅,而王辰浩就趁机斥资修了一套西洋别墅。等李幼仪现时,房都修好了。

这次王辰浩来北京,洛希尔跟着,计划逛逛北京城。而自从王辰浩身边多了洛希尔后,李幼仪看得王辰浩更紧了,于是也跟着一起来到了北京。

一开始,李幼仪住不惯洋房,但她现王辰浩住在洋房里比住在远来的式房里高兴了很多。李幼仪于是只好迁就一下,试着接受西洋生活方式。或许是爱屋及乌,李幼仪很快就适应了,同时也跟洛希尔渐渐有了共同语言。

这不,喷泉旁,一个大大的太阳伞下,李幼仪也学着洛希尔一样带上墨镜,躺在长椅上晒太阳。二人语言不通,但大半年来的接触也都彼此懂几句话,有一句没一句的聊着,当然,大多数井还得旁边的女翻绎给她们解释。

楼上玻璃窗前,王辰浩看着下面二女有说有笑,心也宽松了很多。这要是放在他那个年代里,想要享受齐人之福,真是太困难了。

“大人,英国公使窦纳乐先生和美国公使田贝,以及新任美国公使查尔斯来了,正在客厅等着您!”

李冰进来通报,打断了王辰浩的思绪。

王辰浩收回心思,知道他们的来意,于是问道:“他们是一起来的吗?”

李冰点点头,王辰浩于是笑了笑,说道:“把他们分开,先半窦纳乐过来书房见我!”a。

第73章 工业与海上力量第407章 立花山之战第252章 科技大移民第377章 苏伊士运河冲突第641章 钢铁的碰撞(上)第704章 欧洲共同体第323章 强盗是这样炼成的第341章 第三次英布战争第46章 两处心思(三)第384章 对美日战略之迷惑第355章 升温的火药桶第75章 海关第604章 斯大林的求救声第419章 战国时代第313章 收复香港第704章 欧洲共同体第166章 大戢洋海战(上)第80章 练兵不忘办洋务(2)第191章 亚东海军军备竞赛第358359空中竞争第639章 黑压云域(一)第179章 小别胜新婚第549章 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第593章 外高加索坦克大战第222章 拿西班牙人先开刀第208章 九日战争(上)第44章 两处心思(一)第536章 制裁德国与世界经济危机第81章 沉船宝藏的启示第238章 英国屈服第695章 希特勒的救命稻草(2)第676章 台风行动之阿尔戈大空降第604章 斯大林的求救声第702章 中德冷战时代降临第117章 远东金融风暴(1)第258章 操劳过度第232章 争夺威克岛第249章 将计就计第521522章 二代 陆军装甲部队三剑客第47章 两处心思(四)第154章 火拼瑷珲(下)第575章 消耗战令德国再次陷入绝境第587章 终极战列舰对决之芬兰湾海战第65章 我的新军我的兵(1)第406章 博多登陆第264章 光华第586章 列宁格勒火拼第426章 整风行动 内修政治第493章 中苏博弈第64章 北洋三杰第504章 神坛上的中华帝国空军第501章 维和部队入南非第509章 黄金大掠夺第259章 以不变应万变第310章 澳洲内战爆发第297章 白色死神第243章 建威第271章 排华法案 中美外交大战第322章 疯狂抢劫之开普敦之役第212章 交涉第680章 台风行动之撕裂的大西洋壁垒第595章 法国沦陷(2)第219章 金融危机第666章 决战大西洋之洞悉阴谋第372章 对日策略第343章 救俄国一命第170章 对朝廷说不第463章 中美大西洋海战(十二)第467章 美军大溃败第30章 语不惊人死不休第427428章 太平洋风暴正在形成第680章 台风行动之撕裂的大西洋壁垒第499500章 爱尔兰内战和联合国军的成立第604章 斯大林的求救声第146章 几百张嘴等着吃他第355章 升温的火药桶第722章 日本导弹危机第342章 航空霸权是这样建立的第686章 冰是睡着的水第627章 复仇(2)第630章 复仇(5)第203章 中华人民自愿军(下)第258章 操劳过度第208章 九日战争(上)第118章 远东金融风暴(2)第664章 决战大西洋之终极战列舰的咆哮第543章 五国公约失效,全球大规模军备竞赛爆发第352章 51区第246章 股市监管第45章 两处心思(二)第546章 轰动世界的光华大帝号新闻发布会第49章 曲线政治第117章 远东金融风暴(1)第145章 瑷珲争夺战(1)第554555章 核讹诈与国际军火贩子第574章 中华帝国的攻击核潜艇问世第236章 风雨京畿(二)第179章 小别胜新婚第664章 决战大西洋之终极战列舰的咆哮第409章 九州陷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