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章 海关谈判(一)

德国派驻国的军事观察员是一个叫弗兰克的德国退役军官,年龄大概在将近五十的模样,显得十分精干。

穿着一身德**服,脖上挂着一个望远镜,在华东临时政fǔ的车辆接送下来到了鹰潭训练区域。

弗兰克之前已经亲赴汉口观观察过汉口保卫战,因此对于华东临时政fǔ的军事力量比较困惑。

这次华东临时政fǔ不知道出于什么原因邀请他去参观,不过让弗兰克很高兴,因为他可以近距离接触一下华东临时政fǔ的军队。

他对华东临时政fǔ在汉阳保卫战所使用的武器比较感兴趣,一种是法国速射炮,一种就是掷弹筒,还有冲锋枪。

弗兰克下了车,见到了了一个很年轻的军官在迎接他,握手之后,经过翻译人员的解释他才知道,眼前这位十分年轻的军官就是华东临时政fǔ的首脑人物。

之前弗兰克已经听说华东临时政fǔ的首脑很年轻,但没想到年轻到这种程度。夏钧与弗兰克握手过后,便将他请进了军营之。

弗兰克进了军营后大吃一惊,只见军营里整齐的停着大量的车辆、三轮摩托车,还有一门门蒙着黑布的火炮。

对于能有如此统一装束、装备的情况已经很让人吃惊了,而这些车辆显然有些超出了弗兰克的预想。

“给军队配备卡车、摩托车,叫做动力化部队。”夏钧对弗兰克说道,弗兰克点头说道:“这是一个十分领先的做法。”

接着弗兰克打听道:“在军队动力化之后,行军速度一般会有多少呢?”

“非常快,道路允许的情况下,十个小时可以疾行两百公里以上。”夏钧说道。

弗兰克惊讶得张大了嘴,不过想到卡车这种东西确实可以让部队达到这样的速度,而没有装备卡车的德**队,一般每日的行军速度只有二十公里到四十公里之间。

当然德军行军这么慢,也和他们的重装备比较多有关,机枪、火炮的移动速度都不是太快的。在行军途,这些重装备会使士兵较快的降低耐力,而在吃苦耐劳方面,欧洲人并不是很在行,战争比的是机器和军官素质。

而亚洲的部队则不同,日行军上百公里很常见,意志强悍的部队甚至能一日夜徒步两百公里以上,战争经常出现意志战胜了机器的现象。

随后弗兰克在军营里和夏钧等军官一起吃了饭,吃的是军营里的罐头,弗兰克在这此就餐对华东临时政fǔ军有了新的认识。

这支军队无论从表面上,还是细节上,都显得无比正规,而且还有许多超前的地方,正在一个落后国家来说,是十分让人惊讶的。

第二天鹰潭进行了一次步炮协同的演习,弗兰克看得有些目瞪口呆,在这此步炮协同,虽然说华东临时政fǔ的炮兵还不是太熟练,但他们的炮火却非常凶猛,而且侦查上还用上了飞机。

这些飞机的速度很快,比弗兰克见过的飞机都要快得多。

而且细心的弗兰克发现,华东临时政fǔ军在演习使用了一种很先进的战场通讯设备,他们的炮兵能在这种设备下迅速的做出整体协调,对同一目标进行协同打击。

事实太让人显得震撼,特别让弗兰克震撼的还有他们使用的枪械。

09式半自动步枪加兰德)、bz-26轻机枪、mg0815轻机枪、掷弹筒都是十分先进和优秀的枪械。

夏钧这时把mg0815轻机枪的图纸免费赠送给德**方,让弗兰克代交。mg0815是从德国的mg08马克沁重机枪上发展而来的,机械原理基本相同,只是改进的版本。

弗兰克拿到图纸后大喜,同时夏钧还向他透露,希望与德**方进行深度交流的意向,他手上还有更多的先进武器,愿意拿出来交换德国的军事技术。

当前德国一直未曾与谁签订盟约,和美国处于一样的状态,满清曾想促成、德、美三国联盟,不过显得有些异想天开,美国和德国始终不可能走到一起,国和德国结盟,也没有足够的实力。

夏钧并非想和德国结盟,只是想和他们进行技术交换,例如他从兑换平台上买到这个技术,他可以和德国人换到另外一个技术,例如军事上的这种兑换,不涉及什么市场问题,双方也没有什么冲突的地方。

弗兰克很快就报告了德**方,为此德**方高度重视,德**方虽然很惊异华东临时政fǔ的军队竟如此正规化和拥有如此之多的先进武器,但这并不是重点,重点在于对方想与德国交换军事技术。

弗兰克在报告认为,双方的合作将是一场双赢,他们(华东临时政fǔ)的军工业十分缺乏基础,而这些基础才是他们所需要的,而这些基础并非德国独有,同时他们离我们很遥远,不会与德国的利益发生冲突,因此这是一场划算的交换,我们只需要付出不是独有的基础军工业技术,就可以换到许多先进的武器图纸,他们向我透露,他们的飞机、潜艇都要比现在各国的先进得多。

这会成为一场双赢,德**方很认同弗兰克的观点,并且毫不怀疑,因为几个月前日本海军就在宁德外海被潜艇击沉了数艘军舰。

这些技术都是德**方十分感兴趣的,很快就委派弗兰克邀请华东临时政fǔ军人员来德国做军事交流,同时德国也组织了一个交流团队准备前来国。

夏钧知道,此时双方还处于触及接触阶段,国家之间的友谊虽然脆弱,不过在一定条件下,还是可以保持的,最主要是没有利益冲突,他和德国显然没什么利益冲突,因此可以进行深入接触,于是便委派陈轩宇带领二十名陆军军官前往德国进行军事交流。

……

另外一边,朱尔典在建安的兵工厂里参观,他看到了一个十分先进的弹制造厂,还有步枪制造厂。

华东临时政fǔ生产三种步枪,一种是美国春田步枪,一种是德国毛瑟步枪,还有一种是他们正规军装备的09式半自动步枪。

朱尔典对这种新式步枪很惊奇,因为这种新式步枪拥有极强的火力,要说浪费弹那倒不至于,毕竟也是一枪一枪的打的。

接着朱尔典又参观了福建的民兵大训练,这次民兵大训练,从各地集结了民兵将近15万人,这15万人手人人有枪。

在一片人海,朱尔典震惊了。

15万人的军力对于英国等国家来说并不算什么,但这里是国,熟悉国形势的朱尔典马上想到,如果华东临时政fǔ要发动统一战争,见没有人能够阻挡他们,毕竟国其他省份根本没有这样的强悍实力,连他认为最有可能统一国的袁世凯,都抵挡不住华东临时政fǔ的脚步。

华东临时政fǔ自己能生产枪械,同时还能生产弹,只要给他们一定时间积累,那后果将更可怕。

到这个时候,朱尔典算是看出华东临时政fǔ的意图了,他们要收回关税的话,拥有这样的实力确实是可以做到的。

国的关税,在理论上还是国人的,只是因为赔款问题抵押给了西方国家,这些国家联合对国关税进行管理,每年收益要扣去赔款的一部分,而剩下的就叫关余,这些关余则交由国使用。

列强之所以要掌控关税,一是出于赔款上的考虑,满清政fǔ管理下的海关比较**,因此海关不会有太大的盈利,不一定能抵得上赔款数额。二是出于贸易,掌控了关税管理可以给外国船只更优惠的关税政策,以加大对华的商品倾销。

华东临时政fǔ的条件比较低,他们只要求收回福建、浙江两省海关,同时对外籍货物关税政策保持原样,而福建、浙江两省关税收益,必须交由国政fǔ使用。

这个国政fǔ指的就是新的华民国,只要英国人满足华东临时政fǔ的条件,华东临时政fǔ就可以协助袁世凯,迅速让国稳定下来。

如果英国不答应,那么华东临时政fǔ就会使用武力支持南京临时政fǔ,国将无法迅速稳定,而且到时候,英国人的那些条款,还不知道南京临时政fǔ承不承认呢!

至于满清,已经被袁世凯和华东临时政fǔ内定出局,南京临时政fǔ就更不用说了,他们和华东临时政fǔ一样,是反清的。

虽然华东临时政fǔ没有说得这么明白,但朱尔典已经看明白了。

很快,朱尔典接到了南京临时政fǔ发出的信件,信件表示,支持华东临时政fǔ收回福建、浙江两省关税。

朱尔典在给英国女王写的信报告说:“国人收回浙江、福建两省关税的意志非常强烈,不论是袁世凯,还是新成立的南京临时政fǔ,他们甚至都达成了一致。

就以大局利益来说,只要我们大英帝国放弃对此两省的关税掌控,便可以换取国的迅速稳定。如果我们不这样做,局势极有可能向反方向发展,因为华东临时政fǔ已经在武力上凌驾了袁世凯和南京临时政fǔ,但他们也有让国快速稳定下来的意图,只在于大英帝国是否愿意将关税归还。”

第一更!

第200章 华东王,建威将军第59章 卷烟厂第19章 民愤滔天第360章 猫玩老鼠第80章 农村变化第220章 全面蚕食第398章 第三世界联盟反倾销预案第336章 交趾汉化进程第298章 安娜斯塔西娅第13章 民心未附第85章 首脑会谈第69章 与张自忠将军的第一次谈话第421章 美国投降第81章 内战将起第34章 新武器第397章 走向帝制第413章 世界第一海军第387章 负债累累的帝国政府第238章 军国主义与资本主义间的抉择第59章 卷烟厂第214章 军情二处第58章 到处拉皮条第131章 强悍的备战计划第32章 大练兵的前奏第78章 春播第300章 营救尼古拉二世,摸营夜袭第68章 农业投资(二)第110章 追丢了?第291章 中国武力干涉,请君入瓮第394章 战争疑云,中国资本抽逃第381章 全面复新第280章 中国的独角戏第81章 修铁路第52章 巨额借贷扯皮第1章 革命爆发第273章 美国参战,帝国中立态度第83章 配备军犬第45章 技术互换与贷款第204章 国宴,周易第24章 寂寞似雪第148章 第二届远东运动会第343章 战争一触即发第2章 土匪袭村第30章 基础工业第217章 收复西藏第32章 情绪很稳定第264章 缅甸动乱,中英扯皮第281章 中医扬名第一炮第230章 战列舰下水第23章 军事法庭第104章 改组第205章 吊丧,拜访第236章 印尼宝库第346章 上蹿下跳的美国第374章 恐慌的美国第223章 养第263章 逗你玩,冲锋第301章 战斗结束第5章 部门第89章 炮台第297章 完美计划第168章 日军异动,反制手段第35章 外交布局第49章 阎长官的狐疑第360章 猫玩老鼠第377章 偷着乐第279章 医学博览会开幕前奏第146章 春节临近第258章 秋收结束,农业冲击第102章 革命在即第35章 摘桃子第189章 巨额财政预算第339章 特拉斯第82章 行军演习(一)第277章 安宁与繁荣第160章 护国战争第93章 威压第82章 夏钧宣战第47章 仆内门公司的噩运第37章 海关谈判(二)第382章 俄国泡沫经济第40章 收回关税第350章 思想统一,国民敬业第55章 民心归附第62章 不务正业的委员长第256章 列宁动向,沙俄革命前奏第95章 出征东北第328章 春季大反攻,奥伦堡大捷第408章 原子弹试爆成功第258章 秋收结束,农业冲击第181章 切腹!第2章 土匪袭村第326章 二十年发展纲领第331章 中南半岛危机第328章 春季大反攻,奥伦堡大捷第215章 驱逐溥仪第311章 华人黑手党第33章 财政有压力第362章 第三世界联盟第410章 北海道海军对峙,战争临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