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章 海关谈判(二)

英美两国在其外‘交’官的反应下,纷纷做出了对策。

英国认为,归还浙江、福建两省海关管理权并无问题,问题是海关已经被抵押给了各国,两省海关可以‘交’由华东临时政fǔ管理,但是海关收益必须用来履行之前的条约内容。

美国则支持将浙江、福建两省海关‘交’还给华东临时政fǔ管理,显然美国人上钩了,他们对华东临时政fǔ开出的相互间的零关税政策很是意动。

英美等国已经意识到,清廷已经没有再统治中国的可能,英国选中了袁世凯,是为利益需要,美国选中华东临时政fǔ,也是出于利益的需要。就海关问题,各国开始频繁发出照会,决定在1月15日在上海举行谈判。

而中国局势,则陷入了一种暂时的平缓,南北双方停战,最后就看袁世凯‘逼’宫了。

不过南北议和依旧在进行,双方继续召开了第三次、第四次会议,袁世凯‘摸’不清南京临时政fǔ的真正意向,不过夏钧显然等得不耐烦,让人发电给袁世凯,告诉他南北议和不过是走个过场,让他尽快‘逼’宫,否则将命令华东临时政fǔ军北上。

袁世凯接到电报后松了口气,他其实并不在意南京临时政fǔ的意图,他只在乎华东临时政fǔ对南京临时政fǔ怎么看。

一场‘逼’迫清廷退位的行动很快便展开了。

段祺瑞等北洋军官这时向清政fǔ发出了第二电,再次要求清室退位。

……

鹰潭,军事演练依旧在持续进行。

近一个月的演练,三个步兵师和一个炮兵师,以及与刚组建的空军第一大队,演练了各兵种的配合作战。

作战内容有防守作战、突击作战两大类。

这两大类的演练中,夏钧强调的是炮兵尽量打击对方炮兵,同时强击机负责配合打击敌方炮兵。由于暂时没有配备轰炸机,因此强击机当轰炸机来演练,强击机也有装炸弹的。

由于步话机的使用,让炮兵之间的协同非常快速,侦察机发现对方火炮位置后,即可回报指挥部,指挥部可以在第一时间调集最多的火炮对敌方炮火进行压制。同时可以配合轰炸机对敌方炮火进行打击,以此争得炮火上的优势,再打掉对方火炮,或者将对方火炮压制下去,就能减少步兵的伤亡。

而步兵则强调防御工事必须能经受得住对方的炮弹考验,毕竟很多时候并不能完全打掉敌方的火炮,因此步兵不能没有防御工事。

其次就是对敌方步兵的打击,野战基本上没什么好怕的,夏钧手上的这些正规军火力一个个都强大得很,小日本那点破烂装备,走出防御工事就能完虐他们。

夏钧更关注的是战术上的训练,小日本很爱玩迂回包抄,对付迂回包抄的方法有两种,一种是分兵抵挡,另外一种就是直接向正前方发动进攻,在敌人分兵的情况下,集中力量将敌人正面部队消灭,再返回消灭敌人的迂回部队。

两种方法都有可取之处,应随战况而变。

1月12日,鹰潭的军事演练结束,23号就是‘春’节,得回去过节了。

夏钧的民心指数上涨了一些,此时已经达到了3.8,1月的积分收入达到两亿点,积分一到手上,夏钧就‘花’了5000万点积分建设了一个年产20万辆摩托车的生产线,不仅军队需要摩托车,地方行政也需要摩托车。

三轮摩托车可以很方便的执行一些零碎的任务,因此不管是军方还是警方,还有行政部‘门’都有大量的需求。

同时又‘花’了5000万建了一个年产拖拉机20万辆的拖拉机制造厂,拖拉机的技术相比摩托车来说并不高出多少,结构甚至更为简单。

1月6日,夏钧带着华东第一师回到了杭州,这次联合训练的收获较大,各师都找到了自身的缺陷之处,开始进行针对‘性’训练。

各支部队开始进入轮流休假阶段,‘春’节时士兵可以放假回家三天,还没开始过‘春’节就开始轮流放假了,预计到元宵节的时候可以把部队重新集结。

经过一个多月的调整,华东临时政fǔ的行政体系趋于稳定,各地行政人员纷纷上任,而对行政人员的监督也逐步进入正轨。

其中那些报纸最为活跃,上海的报纸基本上大部分都搬到了杭州,设备也得到了更新,当然免不了让夏钧参了点股份。

使用了新设备后的各报纸在发行价格上大大降低,一份报纸现在只卖一个铜板,如此低廉的价格,主要是因为这些报纸都找到了广告的大客户。

这个大客户就是夏钧的华东集团,华东集团在广告上全面投入,kfc炸‘鸡’店、华东银行,华东宝货公司,以及宝马牌自行车、打火机、香烟、罐头等产品是广告最为频繁的大客户。

除了华东集团以外,华东临时政fǔ扶持的那些民营企业也十分活跃,他们要广告的的东西就更多了。

不仅是因为报纸的广告客户有了,连销路也增加了,华东临时政fǔ的政fǔ机关,以及各地学校,都开始订购报纸。

其中以《复兴报》规模最大,这是华东临时政fǔ办的报纸,因此覆盖全面,而且复兴报的记者数量剧增,新闻也变得多样起来。

教育部每天都会从学校订购的报纸当中挑选出一些事例,然后写好评述,发给每个学校的社会课老师,让他们给学生讲读报纸,以让学生在学校里多接触社会现象,并且通过这些事例的讲评,给学生树立正确的观念。

对这种报纸讲评,夏钧给教育部的要求是不能做作,不能整天搬那些生硬的口号来教育学生,有时候也要实际一些,把课程上得生动一些,让学生有聆听的兴趣,并让他们积极发表看法。

对讲评事例的选择上,也不能光选那些报喜不报忧的,那些有关社会黑暗的事例也要有,类型也要全面一些。

这些手段综合之下,各报纸发展迅猛,记者数量也急剧增加,这些记者大多数是华东临时政fǔ培训出来的,因此比较专业,在报界甚是抢手。

报界基本上已经被夏钧给控制了,这些报纸并非不能说话,他们也经常抨击华东临时政fǔ的一些部‘门’的工作失误,以及到处探寻地方政fǔ的贪污现象。

他们可以指名道姓的抨击某部‘门’、某官员,但有一个底线是坚决不敢越过的,那就是不能煽动民众反对华东临时政fǔ的当政。

唯一不用经过新闻审核的《申报》对华东临时政fǔ是持支持态度的,华东临时政fǔ上台后的一系列政策都表明,这是一个真正为人民着想,一个有理想的政fǔ。

《申报》虽然对华东临时政fǔ时有称赞,但并不一味鼓吹华东临时政fǔ,而是把监督放在首位,史量才一直认为报纸的天职就是监督政fǔ。

当前对华东临时政fǔ的中央各部‘门’比较廉洁,基本上无需太大监督,《申报》记者深入地方,根据华东临时政fǔ的种种政策对民众进行调查,紧在一个月内就协助特殊警务局揪出了十三名贪污人员,位居各报之首。

夏钧返回杭州,许多报纸都纷纷进行报道,之前夏钧突然消失,华东临时政fǔ的各个会议上都看不见他的人影,这让报界猜测他跑到哪里去了。

有人说他去了上海,可在上海又没见到人影,有人说夏钧跑回了福建,不过福建那面没有任何风声。

夏钧刚回到杭州,就召开了外‘交’部会议,15号就要和各列强就海关一事进行谈判,他必须做好充分的准备。

这次谈判,夏钧又把李盛国请来带队,外‘交’部部长朱晓诚刚从法政学院出来,还要跟在后面好好学学。

1月15日,李盛国带着谈判团队来到了上海,与各国进行正式谈判。

之前,夏钧已经与英国经过了间接‘性’的谈判,以及与美国、德国进行了间接‘性’的‘交’流,在英、法、美、德、日、俄六国中,已经拉拢了美国,德国则不确定,英国也有妥协的意思。

谈判一开始,日本就跳了出来,坚决反对将关税‘交’给华东临时政fǔ,认为华东临时政fǔ没有合法地位。

不过很快美国代表便声援说,他们美国已经承认了华东临时政fǔ的合法地位,接着,德国代表也出声承认华东临时政fǔ的合法地位,英国代表也随后表态,承认华东临时政fǔ的合法地位。

英国佬不表态不行,承认华东临时政fǔ的合法‘性’比不承认更有好处,现在中国的稳定全在于稳住华东临时政fǔ,才有可能让他们的代言人袁世凯上台掌控中国政局。

谈判一开始便获得了一个不错的开局,在英、美、德三国的支持下,法国和俄国这个同盟也没有再纠缠于华东临时政fǔ是否具备合法‘性’的问题。

就算法国和俄国反对,加上日本也仅是三比三,而英国、美国、德国的整体经济实力都要强于他们,而且此时的日本也没有真正取得大国地位。

德国人对华东临时政fǔ的支持,让其他各国代表有些看不懂,不知道德国是出于什么样的利益角度去考虑。

接着,英国代表抛出了此次谈判的主要内容,福建、浙江两省关税问题。

由于关税是联合掌控在各国手中,因此必须召集各国进行商议,不过英国在其中所占比例最大。

“我们大英帝国可以将关税‘交’还给华东临时政fǔ,但华东临时政fǔ除了拥有调整关税高低的权利外,应遵守之前清国签订的各项条约,关税盈利必须用于缴纳赔款。同时华东临时政fǔ必须保证,在三个月内稳定中国局势。”英国代表说道。

他们英国的意思就是可以放弃关税的掌控,但钱还是不能少了他们,而且前提是使中国在三个月内稳定下来。

在这种条件下,他们英国的利益并未受到丝毫损害。

————

第二更到!

二百零九章 中国国防部长第90章 第一代航母启动第407章 日内瓦裁军会议第97章 走向稳定第119章 产能暴增第341章 俄国经济崩溃第160章 护国战争第39章 清室退位第286章 中国战争潜力第35章 外交布局第323章 大场景,大制作第3章 通电第87章 日舰进犯第281章 中医扬名第一炮第64章 潜艇第28章 巨额贷款第51章 幸福生活第173章 英国的如意算盘第64章 潜艇第20章 逆袭清军第345章 日军铁山要塞第13章 民心未附第308章 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第354章 空降斩首,包围歼灭第350章 思想统一,国民敬业第330章 疯狂的斯大林第411章 中日大空战第101章 火药桶第162章 吞并湖南第320章 民族资本家的行为规范第382章 俄国泡沫经济第276章 中国版《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第298章 安娜斯塔西娅第102章 空军战机第22章 军教片第91章 痛击出云第306章 出兵干涉,婚礼第154章 野外求生教程第68章 农业投资(二)第139章 军舰改装与设计第205章 挑拨、忽悠尼古拉二世第4章 进攻第103章 新气象第15章 民心系统第420章 世界霸权第121章 日军的圣战攻势第55章 民心归附第23章 军事法庭第一两百一十九章 沙俄退让第40章 狠手段第355章 日本战败第91章 工业状况第222章 医学的爆发式发展第66章 提高农业税第410章 北海道海军对峙,战争临近第235章 南洋共和国成立第113章 轰炸在即第377章 偷着乐第40章 收回关税第261章 诱敌,屡试不爽的战术第5章 部门第348章 钻地弹的威力第167章 统一之中国,一致之对外第378章 杭州协议第74章 13年财政预算(二)第134章 一肚子坏水第354章 空降斩首,包围歼灭第85章 划算的投资第306章 出兵干涉,婚礼第54章 剪辫风潮第206章 生计,发展第286章 中国战争潜力第217章 收复西藏第134章 一肚子坏水第307章 无比效率的干涉第3章 通电第386章 乌克兰自治,民族自由精神第267章 发动机增压技术第215章 驱逐溥仪第58章 到处拉皮条第50章 自治党人第171章 千机出动第42章 一战定人心第36章 民族与信仰第31章 矿业布局第280章 中国的独角戏第189章 巨额财政预算第168章 日军异动,反制手段第350章 思想统一,国民敬业第204章 中俄联姻,协约国的反应第35章 摘桃子第121章 日军的圣战攻势第176章 穿插、包围、歼灭!第381章 全面复新第257章 轻工业技术更新第287章 1917年发展报告第370章 中国世界战略第二步计划第168章 日军异动,反制手段第100章 震惊世界的血案第86章 华东与北洋的寡头政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