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三章 孤家寡人(中)

刘威扬看着下面的文武百官,他们的面孔是那般熟悉,又是如此陌生。在恍惚间,百官的面孔于刘威扬视野中无限放大扭曲变形,重新拼凑组合,最终都变成了顾世维的模样。

到底是从什么时候开始,这些文武官员都唯顾世维马首是瞻?本以为自己文韬武略强爷胜祖,即便不如大燕太祖皇帝也相去不远,却连眼皮子底下发生的事都一无所知,当真是荒唐!刘威扬的手紧握成拳,眼前发花两耳轰鸣,胸中血气翻涌。

这一切到底是为了什么?自己对顾世维向来器重,这位老臣对自己也恭顺,为何今天突然发难?就为了无定城之败?还是背后另有原因?

他很清楚顾世维还不敢造反,自己有三征草原的赫赫武功,军队绝不会允许其他人取代自己。再说自己也没有兄弟叔伯,顾世维想找人取代自己也办不到。他闹这一出到底图的是什么?

脑海高速转动,脸上不动声色,刘威扬的年纪虽然不算大,但是也不至于愚蠢到把一切都写在脸上。他看向顾世维:“朕兴师是为了大燕的国体,也是为了无定城死难的军民,你们为何认定朕一定是为了荼妃?”

“臣相信陛下不会为了一个女子就擅动刀兵,可是这只是老臣的看法,百姓怎么看我们无从判断。恕老臣直言,这两年陛下对荼妃宠幸太过,已经引起物议……”

“这是朕的家事!”

“陛下为万民之主,家事便是国事!”顾世维寸步不让:“如今不管陛下怎么想,民间都会认为陛下是为了一个女子出兵。征粮拉夫势必引发民怨,一旦积怨变成变乱,便是生灵涂炭的局面。再者齐、楚等国虽然恭顺,但并非出于真心,而是畏惧我国兵威。如今我国锐气已折,如果再强行出征导致国内空虚,齐楚难免不生异志。若是他们趁虚进兵,臣恐大燕江山不稳!”

“够了!”刘威扬一拍御案,“你的心思朕已经明白,但是你有你的担心,朕也有朕的不得已。朕亲眼看着无数忠义将士血洒疆场,看着大燕百姓无辜被戕,这口气朕咽不下!不管外面如何评价朕,出兵之事都无可更易。鱼世恩,张士杰!”

张士杰身为燕国大将军,为武将之首,单以地位论还在鱼世恩之上。他的女儿张素素和刘威扬长子定亲,因此其既是武将也是国戚,算得上朝中一方诸侯,在军中颇有影响。虽然他刚才也跟着顾世维劝谏,但是刘威扬相信,只要张士杰脑子没坏,就不可能明着跳出来跟自己打对台。军中又素来讲究服从,张士杰听话,他手下的军官部下自然没人敢抗旨。

鱼世恩为边关梁柱,张士杰是朝中鼎石,这两人只要跟着自己走,征讨草原的命令就肯定能执行下去。自己本就可以为了荼盈,为了宸瑞拼上性命。何况现在的情况更是让刘威扬别无选择。顾世维等人之所以敢站出来反对自己,便是因为无定城之败,让自己的威信大损。自己只需一场大捷,就能让这些人魂飞魄散,恢复过去对自己的态度,绝不敢再像现在这么放肆。不管是为了爱人还是为了自己,刘威扬都必须北伐,且必须得胜。

两员大将出班行礼,刘威扬道:“朕决心挥师北伐,你二人可愿为朕统兵?”

张士杰想也不想,“陛下所指,即是臣剑锋所向!陛下若要出征,臣愿为开路先锋!”

“鱼爱卿你呢?”

鱼世恩沉默片刻,沉声道:“臣愿马革裹尸,战死疆场。”

刘威扬一愣,他没想到一路上一直劝说自己回京整顿人马报仇的鱼世恩,给出的却是这样一个答案。他听得出这句话里暗藏的机锋,分明是鱼世恩不愿意负担统军的职责,又不能公开抗旨,只能用这种言辞迂回。

无定城一战,禁军死伤大半,无定军的损失更为惨重。这些士兵乃是鱼世恩的袍泽部下,他自己更是几次死里逃生。一路行来,刘威扬已经见识到鱼世恩的忠诚,知道此人足以托付大事,而他和神狸之间仇深似海,绝不至于临阵退缩。此时鱼世恩出卖自己,不肯应诺又是为何?

刘威扬再如何聪明,也无法在真么短时间内猜出鱼世恩心思。可是此时朝堂上看似平静,实际是君臣角力到了最为关键的时刻,刘威扬挟君威以及武人的支持展现自己对朝堂的控制力,让顾世维以及百官不敢生轻慢之心。稍有差池满盘皆输,皇帝便是个一败涂地的局面。此刻明知鱼世恩话里有话也只能装作不知,更不敢给顾世维发言的机会,挥手道:“好!出兵之事就此决定,退朝!”

赤忠亦是乖觉之人,蝇甩一挥高声道:“退朝!”两人之间配合默契,不给群臣开口的机会。

刘威扬并没回后宫,而是一路来到御书房,等到来到书房之内左右再无外人,他的脸色陡然一变,咬牙切齿低声诅咒:“顾世维……朕饶不了你!”

“陛下!”赤忠轻手轻脚地来到刘威扬身边,“陛下千万保重龙体,此时……可千万不能生病。”

这句话里包含的含义让刘威扬心里打了个突,朝赤忠点点头:“你有心了,朕明白你的意思。”

这时,一个太监走进来行礼:“陛下,鱼将军求见。”

赤忠哼了一声:“他一个边关外臣,有什么资格独自面君?造膝密陈是宰辅之权,其他大臣没这个资格。路上是路上,回了京就得守规矩,鱼世恩怎么连这个都不懂了?让他回去写本章,想说什么只管写就是了。”

刘威扬道:“慢!鱼世恩一路护驾有功,何况朕北伐神狸正要武人效力,且破例一次也无妨,让他进来见朕。”

平身,落座。一套流程很是自然,刘威扬并没有明确表现出自己的怒气,仿佛没察觉鱼世恩刚才话里藏的机锋。经历了顾世维的背叛之后,刘威扬的耐受力明显提高了一大截,至少在表面上可以维持一个假象。

鱼世恩倒是开门见山,落座之后直接把话挑明。

“陛下一定在怪臣出尔反尔,在金殿上临阵退缩形同逃兵,如果按军法,臣的头此时已经被砍下来了。”

刘威扬不置可否:“鱼爱卿忠心耿耿,朕相信你那番说辞必然有自己的苦衷。如果爱卿见朕只是为了解释这些就大可不必,朕不怪你。”

“陛下仁厚,臣却不能不分说清楚,臣确实反对在当下发兵。”

“鱼爱卿路上可不是这么说的。”

“此一时彼一时。臣是武将,对于朝廷的事所知不多,以为朝中兵精粮足准备充分,自然认为该对胡人大张挞伐,以血还血。今日在朝堂上臣才知种种不利,依顾相所言,此时确实不是出兵的好时机。”

“别被他的混账话吓住!朕每次出征,他们都能找出一堆理由,可是每次不都是乖乖照做?这次也一样。”

“陛下容臣多说一句,往日陛下出征,可曾有群臣集体反对之事?”

刘威扬没作声,但是这个态度已经说明答案。鱼世恩离席跪倒以头拄地:“陛下,臣身为武将,从披甲上阵之日,就已经做好战死沙场的准备。马革裹尸战死沙场是武人最好的归宿。可是臣希望死在对面的利刃之下,而不是被背后的匕首夺去性命!”

“你是说?”

“臣斗胆请陛下想一想,如果我军孤军出塞千里远征,后方粮秣接济不足,到时候死的便不是一个鱼世恩,而是十几万忠心耿耿的将士。挂孝哭灵的就不是几百个妇孺,而是大燕全国百姓。齐楚等国又会如何动作,臣不敢想,也不忍想。”

刘威扬被惊得目瞪口呆,一时不知该如何作答。他之前从不曾怀疑过顾世维,每次出征都会把后勤重任交给这位相国负责。可是今天金殿上的一幕幕,让他不敢再相信这位重臣,也不得不考虑鱼世恩的担忧。打赢一场战争需要很多因素,输掉一场战争往往一个因素就够了。迟到的粮草,迷路的援兵,或是调度上的小小失误,都足以酿成一场惨祸。

鱼世恩原本以为君臣同心,自然主张出战。看到顾世维及百官的反应后生出另一种心思,也就顺理成章。刘威扬并不怪他,反倒是有些欣赏他,欣赏他的直率,更欣赏他的无私。

只听鱼世恩继续说道:“无定军元气已伤,想要再建成军,非数年光景重新操练不可。如果这些从无定城死里逃生随驾归来的老兵也折损殆尽,就等于人没了骨头,再想恢复怕是难如登天。臣为了陛下可以死,无定军不该消亡。臣斗胆,请陛下看在臣一路护驾也有微末功劳面上,许臣一件事。陛下若执意北伐,请把无定军归来将士以及邺锋寒留下来守卫京都,只派臣一人一骑随驾出征。这样一来不管胜败,死的都只是微臣一人,三年后还能还陛下一个全新的无定军。”

“鱼爱卿不必绕弯子了。”刘威扬摇摇头:“你不是顾世维,学不会他的手段。你说这些,就是想告诉朕,此时北伐不可行。可是朕的话已经说出去了,难道你要朕食言?”

“臣只是希望陛下做好准备。若成功北伐固然是好事,即便暂时不能出兵也并非坏事,不必因此动怒。”

“一派胡言!谁能阻止朕的旨意?顾世维?还是那些臣子?”

“臣是武将不懂朝政,但是臣知道战场上的事。若是下面的士兵结盟抗令,上司也没有办法。臣希望自己是杞人忧天,但是也请陛下心里有所准备。”

第五百零一章 惊变(中)第八十一章 夫妻嫌隙第四百三十章 出海(十)第四百三十章 出海(十)第九十三章 变数第一百五十八章 雪中行(二)第二百九十六章 挽歌(七)第五十章 幽闭第十二章 逆天改命第一百八十二章 搅混水第二百一十一章 无法无天(上)第三十五章 一夜不安第四百四十二章 阴谋(三)第四百五十八章 首善地第四百章 一月期限第三百七十四章 僵持(三)第三百零三章 英雄的黎明(一)第四百四十一章 阴谋(二)第二百二十章 吴家港(一)第三百零六五章 英雄的黎明(四)第一百九十五章 儿女心思第二百四十九章 把酒未言欢第四百九十六章 狙击第七章 为母则强第一百三十四章 雪落(四)第一百九十五章 儿女心思第三百六十三章 士气低落四百六十八章 迷雾因何起(中)第二百一十九章 杨烈进京(下)第一百一十三章 伏杀(下)第三百零八章 枭雄的诞生(三)第三十七章 杨烈进京第五十九章 亡灵幻境第一百八十八章 仗义出手第四百二十六章 出海(六)第七十一章 一对一第八十五章 切磋第一百五十章 恶狼(中)第一百七十六章 鬼市第六十二章 王祐第一百零六章 少年英雄(下)第三百九十二章 无妄之灾第一百四十章 马肉(下)第七十一章 一对一第四十三章 一拍即合第二百八十二章 燃烧的大地(三)第一百三十八章 马肉(上)第二百二十章 吴家港(一)第一百七十五章 夜行第四百五十二章 今时意(三)第二百二十章 吴家港(一)第七十七章 哈梵病危第二十三章 咫尺天涯第八十二章 立功心切第三百二十九章 天京之变(中)第四百五十二章 今时意(三)第四百八十四章 七曜之争(二)第三百五十五章 廉贞(一)第一百五十九章 雪中行(三)第四百零九章 内奸显形第四百八十三章 七曜之争(一)第二百二十四章 接近真相第一百五十章 恶狼(中)第二百二十二章 吴家港(三)第九十八章 斥候第二百零三章 器械之争(六)第一百九十八章 器械之争(一)第四百三十六章 历练(二)第二百三十七章 一败涂地四百七十六章 皇后回宫第一百九十一章 血战(一)第三百七十七章 下马威第二百一十六章 冬樱(下)第三百零八章 枭雄的诞生(三)第一百零九章 筹备第三百五十章 不稳(上)第四百四十五章 当年情(二)第十五章 地龙翻身第二百八十五章 燃烧的大地(七)第二百五十八章 牢笼(一)第四百三十四章 出海(十四)第一百六十七章 进京(一)第三百一十三章 枭雄的诞生(八)第七十八章 边城多警急第二百八十三章 燃烧的大地(五)第三百零五章 英雄的黎明(三)第二百二十章 吴家港(一)第二百一十六章 冬樱(下)第一百二十五章 龙吼第四百八十一章 火烧无定城第二百一十八章 杨烈进京(中)第三十六章 月下之盟第三百五十章 不稳(上)第三百八十五章 多狸到来第四百零二章 故人重逢第四百一十一章 逃脱第一百六十三章 雪中行(七)第三百七十八章 议事第二百四十一章 不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