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六章 吴越纳土

钱弘俶已经放弃一切抵抗了。

爱来就来,反正我就躺着。

上,咱受着;不上,偷着乐。

打是打不过的。

此时此刻的钱弘俶心底还是存着一丝丝的侥幸。

钱弘俶并无多大的野心,但吴越之地,钱家经营多年,在这里还有钱家宗庙。

钱弘俶实在不愿见到钱家多年心血毁于一旦。

沈虎子看着不准备抵抗的钱弘俶,长叹地说了一句:“不怕清源抵抗,就怕清源不抵抗。”

沈虎子现在很是纠结,相比沈念这种完全不敢与中原为敌的官员,他是有心守护吴越社稷的。

但是他更加清楚现在的中原无法抵抗,一统之势,势不可挡。

守护吴越社稷的下场就是吴越在中原的铁蹄之下消亡,故而左右为难。

钱弘俶愕然看着沈虎子,问道:“沈相此言何意?”

沈虎子道:“据臣所知,留从效直中原过江以后,看出江南必败。为了自保,主动联系曹彬,愿意归顺中原,出兵征伐建、剑二州进献。如此提议,竟为曹彬直接拒绝。大王细想一下,曹彬有何资格拒绝留从效的归顺?”

钱弘俶反应过来,道:“这是罗天子的意思?”

沈虎子道:“十之八九,曹彬此次南下,必受罗天子特别吩咐。他才敢如此拒绝留家,目的已经显而易见了。罗天子容不得任何国中之国的存在,不论是清源军,还是吴越。”

顿了一顿,他继续道:“我吴越坐拥十三州,八十六县尚且不敢与中原为敌。留家不过二州之地,真的敢豁出去与中原一战?”

鲍修让接着话说下去:“一旦清源军选择纳土归顺,中原将会三面将我吴越包围。若此刻国中还有一支杀向清源的中原军队……”

里外开花,三面合围。

钱弘俶打了一个寒颤,脸色大变。

沈念古井不波的表情也跟着大变,道:“大王,当一不做二,清源军万一抵不住压力,先一步纳土归顺,我们吴越最后岂不是拾人牙慧?”

不得不说,沈念的思想永远是那么清新脱俗。

但他这番话却点醒了钱弘俶。

钱弘俶自从沈念那一句“臣不敢”以后,便放弃了对中原的抵抗。

反正中原爹让干什么就干什么,让打谁就打谁,打不打得过另算。

到了最后,收拾自己的时候,那就撅着屁股挨打,采用不抵抗政策,顺势降了。

钱家历代侍奉中原,关系向来友善。

罗幼度也不是昏庸嗜杀之君,钱家的富贵是肯定的。

所以钱弘俶看得很开,憋一憋,万一罗幼度心情大好之余,大发慈悲,那他就继续担任吴越王,维护钱家几代心血。容不得,便换一个地方当富翁。

可现在有人踩着自己纳土,情况就不一样了。

第一永远是最重要的。

第一個投降的好处,永远比第二个多。

钱家可是坐拥十三州,万一让只有泉漳两州的留家踩在头上,那面子往哪搁?

钱弘俶这些日子本就在考虑降与不降的问题,这突然冒出一个对手,打乱了他的计划。

他也不知道为何自己会从决定躺平,转为纠结争不争这个第一。

或许在他心中早有献土的心思,只是舍不得而已。

钱弘俶心烦意乱,禀退了文臣武将,独自一人,漫无目的地走着。

不知不觉竟然来到了钱镠陵庙,看着先祖雕像,嘴里默念着十则祖训。

“度德量力而识事务,如遇真君主,宜速归附。圣人云顺天者存。又云民为贵、社稷次之。免动干戈,即所以爱民。如违吾语,立见消亡。依我训言,世代可受光荣。”

念着念着,钱弘俶突然“哇”地一声,哭了出来,跪伏于地,不住叩首哀嚎:“不孝子孙,不能守祭祀,又不能死社穆,愧对钱家列祖列宗。”

一夜悲哭,钱弘俶拿定了主意,再一次将吴越官员聚集吴王宫。

这一次钱弘俶没有与任何人商议,而是开门见山的道:“自黄巢起义,祸乱天下。万民百姓,流离失所,契丹胡虏侵我中国。吐蕃占我凉陇之地,契丹夺我燕云诸州,甚至入我中原称皇。”

“天佑华夏,现今中原天子雄才伟略,北驱契丹,西逐吐蕃,南平江南,巴蜀归附。孤痛定思痛,为天下安危,为苍生社稷,重民轻土,将我吴越所部十三州,献于中原朝廷,促成一统大业,使我华夏重现汉唐盛世。”

钱弘俶这一番话振聋发聩。

殿下诸多吴越之臣人人震惊。

对于吴越的前景,满朝文武无一人看好,而且心情复杂。

不同于江南诸臣的自命清高,吴越百官因钱家对历代中原王朝的态度,所有官员对于中原印象极好。

大臣往来交流频繁,彼此出使如同旅游一样,都会受到双方的热情款待。

吴越没少进贡中原,中原也没少赏赐吴越。但凡天子宴请使节,吴越使者几乎都位列最上席。

双方都没怎么将彼此当作外人。

故而都不知怎么面对接下来的关系。

不过结果如何所有人都想得到。

天下一统,势在必行。

吴越挡不住中原的兵锋,但谁也想不到钱弘俶会主动选择纳土归顺,一时间都心生敬意。

钱弘俶看了沈念一眼,道:“沈辅相!”

沈念出列应诺:“臣在!”

钱弘俶道:“孤与清源军晋江王多有往来,知他也是爱民忠义之辈。孤有一封书信,你带往泉州,劝说他同孤一并纳土归顺。”

沈念眼睛一亮,心底叫了一声:“高!”

这一下不管留从效归不归顺,这第一大功,少不了了。

“臣领命!”沈念高声应诺。

钱弘俶挥了挥手,下令退朝。

钱弘俶独自一人坐在王宫的龙椅上,脸上有着几分留恋不舍,同时也有几分如释重负。

其实这也是钱弘俶难能可贵的一面。

钱弘俶不是圣人,也不是圣母。

什么以天下苍生安危为念,都是屁话。

站在道德最高点,大义凛然,哪里是人干的事情?

钱弘俶自是有私心,但能够顾全钱家利益之余,同时兼顾百姓,避免百姓受到战祸,促使天下归一,已经很了不起了。

第九十六章 惊天消息第三十一章 诬蔑第五十章 歼中原水军,扬李唐雄风第二章 乱其军队第一百四十章 “些许钱帛”第二十章 张琼的单纯心思第一百四十章 “些许钱帛”第九十八章 对马岛惨案第一百四十八章 西方使者第三十四章 相互试探第十章 捅刀子 穿小鞋第三十四章 相互试探第六十八章 更乱的局势第十章 离间计成 抵达前线第一百一十九章 富二代第684章 报仇 中原的弱点第十八章 单骑斩将第五十四章 巢湖水寨第一百五十九章 归义内乱第七十五章 文德殿夜第五十章 深揖第一百四十九章 分析透彻第五十七章 无为县火第三十三章 “恐高”第一百零三章 金刀杨无敌第四十五章赵家兄弟的好感第三章 破败国都第一百六十九章 兵抵西域第四十二章 毒烟、猛火第681章 焰火中的进攻第三十九章 皇家日报第七十三章 火烧辉月楼第十五章曹潘双壁 步骑配合(第四更)第四十六章 多疑第十八章 无法拒绝的利诱第二十二章 交手第二十九章 三思而行第三十三章 治将第三十五章 备棺断案第683章 城破第四十二章 一语停口角第十四章 美人恩重第一百五十三章 不卖,就抢第五章 大王,臣……不敢第一百五十一章 拜师第六十章 降了吧!第一百八十八章 雪崩第二十五章 黄河决堤第十六章 洞房花烛夜第八十七章 人得向前看第九十八章 对马岛惨案第三十六章 自导自演第675章 大仁大义第二十九章 栉风沐雨第一百一十一章 逃跑第一百五十八章 早熟 信任第八十三章 丑丑、阿貔第一百四十九章 分析透彻第三十七章 人情世故第七章 意见相左第九章 夜谈第685章 美梦第四十八章 下手轻点……第六章 负荆请罪第九十一章 符皇后的决定第一百零二章 以假为真第705章 圣战第一百五十八章 早熟 信任第四十章 内奸第四十八章 真义士!第四十六章 战事焦灼第二十四章 古有孙十万,今有孟国主第三章 文化入侵第一百三十一章 心寒胆落第669章 孙吴在世,韩白重生第一百六十一章 通知第五十七章 无为县火第五十章 荒唐 建言第十四章 故人传讯第四十一章 妄自尊大第二十八章 游刃有余第二章 活下去第一百零三章 金刀杨无敌第八十八章 魂断陈桥驿第一章 自尽第五十四章 出来了,回不去了?第一百六十一章 通知第一百七十章 全力配合第四十二章 乌江渡口阻击战第九十三章 指鹿为马第十四章 美人恩重第一百四十四章 理念的冲突第九十四章 云淡风轻的掌控权柄第十二章 上元节夜第二章 一统南方的讯号第九十八章 对马岛惨案第四十八章 深谋远虑第一百七十一章 目光焦距之处第一百二十九章 给小觑了第二十三章 符家二老各怀心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