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章 凤州才是主战场

王景、韩令坤各自分兵去取成州、阶州。

罗幼度则领着五千兵士驻守凤州。

王景、韩令坤各从自己麾下调拨了两千兵士给罗幼度,加上秦州的赵玭麾下的一千降兵,共计五千兵马。

这第一次领兵,罗幼度心底有着小小的兴奋,但更多的是慎重。

第一次亦可能是最后一次。

在这个时代,文臣掌兵的机会太少。一次表现不好,以后有机会也不可能轮到头上。

印象代入感这种东西,会影响一生的。

经过深思熟虑,罗幼度让曹彬接管凤州的城防。

王景留下的张建雄与韩令坤留下的杨源都是善战之将。

让他们冲锋陷阵那是一把好手,可要接管城防,负责城中治安,他们就未必比得上曹彬了。

尽管曹彬没有上过战场,可作为将门之后,这些军务他都有涉猎。缺乏的只是经验,很容易上手。

最关键的还是在于曹彬的性格。

曹彬不苟言笑,办事认真仔细,很适合干这种细致的活。

交给曹彬,罗幼度也能放心。

在王景、韩令坤离去的第三天。

罗幼度将张建雄、杨源、曹彬叫道了凤州议事厅。

“张将军、杨将军你们两人留在凤州,会不会觉得委屈?”罗幼度熟络的跟张建雄、杨源二人打着招呼,半开玩笑的问着。

张建雄与罗幼度较为熟悉,最先说道:“委屈是有一点的,这不是针对都监。对于都监的为人,末将很是敬重的。只是末将这手痒痒,呆在这凤州,没有用武之地。”

杨源颇为尴尬的一笑,显然是同一个意思。

罗幼度脸上露出神秘微笑道:“那如果我说凤州将会是主战场,你们信是不信?”

张建雄、杨源面面相觑。

张建雄兴奋道:“莫不是蜀国又派遣了别的部队攻打凤州?”

“不!”罗幼度道:“来的人应该是李廷圭与高彦俦。”

张建雄皱眉道:“可褒国公得到的消息是他们两人率领大军增援成州、阶州去了。”

罗幼度伸手一握拳道:“我有七成把握,他们目标是凤州,所谓的增援成州、阶州,不过是障眼法而已。”

张建雄、杨源将信将疑。

罗幼度道:“要不赌一把?”

“赌什么?”

这次说话的是杨源,是个真实的赌徒,好赌如命。

罗幼度道:“不大,就请一顿酒!”

张建雄立马道:“都监赏脸,请都监饮十顿酒又如何?不过这一次可要喝都监请的。”

杨源亦道:“末将也想喝都监的酒,赌了。”

“好!”罗幼度双手一合啪的一声:“一言为定!”

他目光灼灼的瞧着二将。

罗幼度深知自己的威望不足以让张建雄、杨源完全信服。

张建雄、杨源只是奉他们上司的命令,才听认调遣。

这种指派是做不到令行禁止。

面对罗幼度的命令,他们多半会想一想,然后再选择服从,还是反对。

罗幼度要的是完全服从,唯有通过这种打赌的方式,镇住他们,让他们真正认可自己的能力,才能更进一步的指挥他们。

“别的话我也不多说了!两位将军回去安排兵士备战,然后你我这几天日夜流连翠红楼,我请客!记得叫上赵将军,我们打赌的事,不可对他说……”

他口中的赵将军,就是降将赵玭。

赵玭是降将不假,不过他不是孟昶提拔的将领,而是原来后晋的旧将,属于中原系的将领,一直不得重用。对于蜀国没有多少忠心,只是单纯的领俸禄混日子而已,相比韩继勋还是值得信任的。

不过罗幼度并不打算冒这个险,没有将他算在其中。

张建雄、杨源领命去了。

大厅只剩下罗幼度与曹彬二人。

“接下来一段时间,我跟张建雄、杨源、赵玭三位将军会在翠红楼喝花酒,做出粗心大意的模样。这两天你已经熟悉了凤州城防,适当放松些警惕。切记外松内紧,把握好分寸。我们不只是要将蜀兵吸引过来,还要让他们小觑我这个文弱书生。”

罗幼度口中的七成把握并不是根据记忆胡乱揣测。

现在的他,有事实依据。

在与王景、韩令分兵之后,罗幼度在凤州的档案库呆了整整一天一夜,将凤州十年来的人口增长比例以及税赋情况都过目了一遍。

凤州在蜀国广政十二年以前,经济情况一片大好。

孟昶采用的是两税法,百姓只要缴纳地税和户税就可以了。其中耕地每亩年纳一斗,甚至会时不时的来一次免税,徭役情况更是简单,就是修路治水,征发的人数并不多。

可以想象,这个时候的凤州百姓是很幸福的。

但就在孟昶即位十七年后,也就是广政十二年后,田税从每亩年纳一斗,变成了每亩年纳三斗,直接翻了三倍,而且征发的徭役是前年的两倍以上,从修路治水的利民工程,变成了修葺宫殿。

最直观的影响就是人口增长比例停滞不前。

民生从这里起就受到了影响。

这越往后凤州的税赋情况越乱,本来只有两税,渐渐的头子钱、义仓税、农器税、牛革筋角税、进际税、蚕盐钱、曲引钱、市例钱各种各样的额外加税层出不穷。

这还不包括贪腐情况。

徭役也是一年重过一年。

尤其是两年前,孟昶要修葺宫殿,直接以上好的楠木抵税。

倚靠秦岭的凤州正好盛产楠木,百姓为了纳税,放弃了耕种转为樵夫,引发了饥荒。

罗幼度不信孟昶专门逮着凤州一地霍霍,凤州的情况定是蜀国绝大多数州县的缩影。

以小见大,一叶落而知天下秋。

战争是政治的延续,而经济左右了政治的走向。

经济如何意味着对方会采用什么应对手段。

对方的经济一塌糊涂,注定了不可能跟他们打持久战。

所以派遣大将李廷圭、高彦俦分别支援成州、阶州,以成州、阶州抵御周军打持久战,十有八九是障眼法。

因为他们耗不起!

攻打凤州,堵截周军后路粮道,以小博大用最快的速度结束战争是他们唯一的选择。

是故,罗幼度笃定了凤州才是后蜀真正的目标。

第三十一章 成都,朕来了!第十一章 收复二州 独自领兵第三十六章 我是冤枉的,你可相信?第七章 结交第四十九章 张琼战将 决战之始第八十三章 丑丑、阿貔第十三章 刘彦贞的辉煌事迹第一百二十五章 能干事,也能惹事第七十九章 回京第十六章 葬礼上的佳人第一百四十一章 活得通透敞亮第一百七十八章 胜率第二十四章 古有孙十万,今有孟国主第二十五章 黄河决堤第六章 驱马冲阵第五十六章 婚约?第九章 知己第四十三章 汴京见!第九十七章 高丽之事第一百三十三章 交趾定第四十七章 地狱景象第十六章 攻不攻嘛!第二十八章 进击的符清儿第三十七章 稽首九拜第一章 契丹上元节第一百七十三章 炫富第一百五十章 摩皮汉骨第二十二章 选择第七十章 争夺三叉水第二十五章 晕阙第五十五章 孤注一掷第二十六章 不孝子孙第二十三章 开府库第672章 全军溃败第十四章 自作聪明第一百三十六章 让猪拱了第一百八十二章 开门红第五十章 荒唐 建言第四十章 半日闲第十九章 来吃沙的!第二十九章 栉风沐雨第十章 齐活了第五十四章 机会只给有准备的人第四十一章 两军对垒第673章 叛徒“耶律休哥”第九十四章 急于求胜第五十一章 穷寇莫追第二十八章 变得不止一人第五十九章 赵匡胤,不可典禁军第一百四十四章 理念的冲突第705章 圣战第一百二十章 拖字诀,拿捏圣意第六章 效仿诸葛第四十一章 赠马第四十三章 老三的逆袭第五十二章 美梦与现实第八章 委屈的赵匡胤第一百三十五章 又怀了……第701章 “朕这个皇帝,当得憋屈”第八十六章 洞察先机第六十二章 黄金家族的由来第三十六章 眼睛有点红第六十章 乱局中的决策第十五章 夜郎自大第四十七章 噩梦级任务第680章 一边决死 一边过节第一百四十章 “些许钱帛”第663章 出击 入冬第九十三章 如此君臣第一百零八章 原是内鬼!第三十一章 成都,朕来了!第四十八章 登岛 封锁第十八章 孟蜀出兵第四十章 舍大义存小义第一百八十五章 明日决战!第二十三章 亚历山大的魏仁浦第四十三章 战舰为桥第四十三章 汴京见!第五十一章 牛刀小试……神臂弓第三章 滋生野心的环境第703章 愁嫁的周小妹第703章 愁嫁的周小妹第七十一章 针锋相对第四十章 锦囊妙计第四十一章 赠马第三十三章 “恐高”第七十七章 南逃石堡城第七十二章 首相的野心第十三章后蜀名将第二十章 小太监秦翰第二十六章 不甘的赵家兄弟第十章 壮烈第一百四十八章 也是可以的……第三十三章 禁军逆行第六十六章 各方算计第五章 下台阶的梯子第四十一章 点检做天子第十五章 舆论爆发第五十三章 上头的慕容延钊第一百六十四章 愚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