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零五章 气势

节目录制完成,俞菲鸿和慕姗姗轻松下来,闲聊了几句。『』

无非是平时有什么爱好,逛街吃饭这种小事,能够拉近两人的关系。

俞菲鸿眼下要拍摄《潜伏》,虽说戏份不多,却是个重要角色,是剧中的女二号。

在《卧虎藏龙》这个项目启动之前,俞菲鸿还有档期拍一部电视剧或者电影,不过这要看她自己的意思,俞菲鸿对角色颇为挑剔。

再说,拿了国际影后,选择角色就不能那么随意了,要么是大制作,要么角色特别出彩。

这时候,林子轩走了过来,和她们打了声招呼。

“林总,慕姐,我先走了。”俞菲鸿起身道。

“明晚的庆功宴,别来晚了,你可是主角。”林子轩提醒道。

《小城之春》拿了金狮奖,好梦公司要举办一场庆功宴,这算是宣传的一部分,既宣传了影片,也宣传了公司,还褒奖了工作人员。

要是没什么响动,那就太过低调了。

好梦公司过了低调展的阶段,应该进入扩张推进的模式了,要在民营影视公司中确立领跑者的地位,各种宣传很有必要。

“你怎么过来了?不放心自己公司的人啊?”慕姗姗取笑道。

“这有什么不放心的,反正没什么事儿,等你一起下班呢。”林子轩淡定道。

“明晚的庆功宴我就不去了,都是电影圈的人,我去不合适,还是在家陪小雪好了。”慕姗姗决定道。

“好吧,我也尽早回来,这种应酬没什么意思,以后还是少参与的好。”林子轩点头道。

话虽这么说,不过林子轩知道,随着好梦公司的不断壮大,这种应酬只会越来越多。

两人说着闲话,收拾了东西,离开了写字楼。

“晓玲要从家里搬出去,咱妈这两天正为这事儿怄气呢,你想想办法,别这么僵着了。”在路上,慕姗姗提起道。

“还能怎么样,随她去吧,这是迟早的事儿,过段日子就好了。”林子轩无奈道。

家家有本难念的经,林晓玲搬出去住不算大事,郑秀莲觉得心里不舒服,两人吵了几句嘴,就这么僵着了。

对此林子轩只能摇摇头,等她们想通了,自然就没事了。

“晓玲是和小徐一起住的吧?”慕姗姗关心道,“她们那地方安全么?你去过没有?”

“听说是高层公寓楼,一个月租金上千块,会享受着呢。”林子轩介绍道,“咱们就别管了,让她们折腾去吧。”

回到家里,母女之间的拉锯战还在持续,连小雪都感觉到了不对劲,一脸的迷惑。

第二天晚上,《小城之春》的庆功宴开始,邀请了一些圈内人,还有几位相熟的记者。

庆功宴采取的是酒会加自助餐的形式,这样比较西式,也较为开放,比大家在一起吃吃喝喝要有意思一些。

作为新晋的威尼斯影后,俞菲鸿成为了全场的焦点,徐晶蕾也颇受瞩目。

葛尤在外地拍戏,冯晓刚和张国粒一块过来了,《一声叹息》的拍摄接近尾声。

好梦公司给这部片子报了一个国际电影节,叫做开罗国际电影节,这是非洲的一个电影节,由埃及电影作家和评论家协会举办,创办于1976年。

原本这个电影节是没有竞赛单元的,都是一些展映活动,不怎么出名。

到了1991年,开罗国际电影节增加了主竞赛单元,它规定,凡是不带政治色彩的纯艺术性的故事片、纪录片、短片均可参展、参赛。

开罗国际电影节每年一届,在十一月份举办。

这个电影节的分量只比国内的沪城国际电影节的分量稍微重一点,正因为如此,竞争没那么激烈,更容易拿奖。

好莱坞和欧洲的影片很少参加这类电影节,参赛的主要是亚非拉地区的影片。

《一声叹息》只要质量没问题,拿奖的可能性很大,它的最高奖是金字塔金奖。

“你们拿了金狮,我们就只能奔着金字塔去了。”冯晓刚玩笑道,“反正都有个‘金’字,看起来差不多。”

在庆功宴的一角,摆放着两座金狮奖杯,一座是最佳影片,一座是最佳女主角。

最佳女主角这个是俞菲鸿个人的,最佳影片这个可以放在好梦公司的展览室里。

这是好梦公司拿到的第一座电影奖杯,自然格外的重视。

冯晓刚一直想证明自己,这次拍《一声叹息》是真下了功夫的,演员的表演都很好,他就想着能够在国际影坛拿奖。

“冯哥,放心,这次肯定有戏。”林子轩接茬道,“就算没戏了,咱还有机会不是,明年再拍一部片子,继续冲奖。”

“你这话我只听前半截,后半截就当没听到。”冯晓刚回应道。

“你这是自欺欺人呢,我倒是觉得得对,别太看重了,以后机会多得是,按照一年拍一部片子算,你最少还能拍上几十部,拿奖是早晚的事儿。”张国粒调侃道。

“合着我这辈子就为了拿奖了,也得有点个人追求吧,等什么时候拍片子不为了票房,不为了拿奖,就为了一点小爱好,到那时候我这心里就踏实了。”冯晓刚感慨道,“现在我心里还不能踏实,还得有点念想。”

三人在这儿放松的闲聊,不少人却在关注着他们。

韩三评作为《小城之春》的出品人,也来到了庆功宴上,他没想到这部片子能拿到金狮奖,这个奖在国内很有分量。

无论是电影圈子里还是媒体都很看重,只比奥斯卡和戛纳稍低一点。

在欧洲三大电影节上,柏林电影节兼顾商业和艺术,威尼斯电影节崇尚艺术和个性,戛纳电影节的规模和影响力最大。

现在好梦公司要票房有票房,要奖项有奖项,据说还要和李桉合作拍片。

和京城电影制作片相比,它展的太快,在其他影视公司还在观望的时候,它已经走出了一条自己的路子。

韩三评感觉到这家刚成立几年的民营影视公司有一飞冲天的气势,似乎没什么能挡住好梦公司向前的脚步。(未完待续。)8

第一百七十八章 妖娆第二百五十一章 我很怀念它第四百三十三章 市场决定价值第六十九章 手牵手一起走第三百八十六章 严冬期第三章 相亲进行时第三百一十六章 上星第二百三十七章 武侠第三百三十二章 意境第四百二十一章 从头再来第六十六章 这一年第二百八十六章 指导第八百一十五章 回顾第二十三章 这个世界变化太快第八百零五章 交替第五百九十三章 启蒙课第七百八十三章 欢送会第四百七十四章 黑马第四百三十三章 市场决定价值第九十四章 第一个吃螃蟹的人第七百五十一章 综合第五百八十章 现象第二十七章 有关未来的话题第四百四十八章 评语第一百六十章 每个人第六百三十三章 高清第二百二十八章 走向世界第九十三章 大约在冬季第四百三十四章 水土不服第四百六十五章 加入第七百四十三章 狙击第一百七十三章 人情第二百零九章 搏一搏第七百二十四章 狂欢第二百九十三章 灵动第一百九十四章 做个观众挺好第八十二章 白天懂得夜的黑第六百五十五章 工作第三百一十二章 生活化第八十二章 白天懂得夜的黑第八百一十八章 剪影第四百六十章 众说纷纭第六百五十四章 点头第三百六十八章 戏包人和人扛戏第三百三十四章 工业和艺术第八百一十五章 回顾第二百二十九章 传媒第四百零八章 广撒网第三百四十一章 老演员第二百零九章 搏一搏第三百一十章 十年磨一剑第二百五十五章 团聚第六百五十四章 点头第五百二十章 倾诉第六十八章 以后要对他更好一点第三百二十章 拿奖模式第六百八十六章 碰面第一百九十二章 天生做演员的材料第四百七十七章 处罚第六百七十八章 毁誉第八百零八章 机遇第三百六十三章 自然而然第六百七十四章 满意度第四百三十一章 事业心第七百九十九章 经验之谈第五百五十五章 野心第五百九十六章 有容乃大第四百二十章 时代和生活第四百章 生活里没有如果第五百四十五章 首映式第五十三章 面试第二百三十章 国考元年第六百五十四章 点头第五百八十一章 十七岁第一百七十四章 考试第四百三十二章 成名之后第三百三十八章 比喻第六十二章 回京第三百三十一章 套路第一百零七章 京城人在纽约第六百二十六章 过节第七百零九章 配合第二百五十七章 娱乐片的春天第五章 文艺青年的对话第八百零四章 成名之前第一百九十五章 圈内圈外第三百三十三章 经营第五百七十一章 往事只能回味第六百二十一章 主导第五百七十二章 梦醒时分第二百三十五章 市场第五百二十八章 海选第六百八十六章 碰面第八百零二章 校庆第六百七十四章 满意度第六百五十一章 品牌第三十章 家的味道第五百三十六章 水很深第二百零四章 相识于微时第七百八十二章 时间的味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