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零四章 获奖之后

林子轩一行人在片场呆了五天,随后返回了国内。

双方达成了一定的共识,由于项目还没有开始,更细的东西暂时无法确定。

比如和哪些公司合作,贷款的操作流程,演员和幕后工作人员的选择,这都要慢慢来。

他们谈妥了大致的方向,接下来会有其他人去做,不需要亲自跑这些杂事。

李桉拍完手里的片子,大概九八年下半年会来大陆一趟,一个是看外景,一个是选演员。

选好演员后,需要进行为期三个月到半年的训练,包括武术基础的训练和古代各种礼仪规矩的培训,这虽然是一部武侠片,但细节不能出现大的纰漏。

《卧虎藏龙》有明确的时代背景,不能超出背景来讲故事,那样显得不够真实。

李桉这边的联系人是一个叫做詹姆斯的老外,詹姆斯是李桉在好莱坞的制片人,和投资商打交道都是由他负责。

林子轩准备把后续的工作让于东接手。

这是一个了解好莱坞运作模式的好机会,有了这次的合作,以后就有了和好莱坞片商沟通的经验和渠道,不至于太过被动。

林子轩看重的是这种经验,不光是《卧虎藏龙》一部影片,这是走向国际化的第一步。

在国内,《小城之春》获得金狮奖的热度降了下来。

拿到威尼斯影后的俞菲鸿一直没露面,田状状又不能访问,媒体找不到焦点人物,只能采访王志闻和张国粒等人。

记者总感觉没抓住重点,不够尽兴。

于东从威尼斯回来,《小城之春》卖的不错,不仅收回了成本,还净赚了十几万美金。

这就是拿奖和不拿奖的区别,不拿奖的话或许连成本都收不回来。

这种片子不是奔着票房去的,它不是一个商业化的产品。

当初林子轩就和田状状说过,你不用考虑票房的问题,要是一会考虑票房,一会考虑怎么花钱,那就没法拍了。

动机越纯粹,拍出来的电影效果就越好。

《小城之春》在国内上映肯定不会有多少观众,大家刚开始可能是因为对陈导明这些演员感兴趣才走进的影院,不过能坚持中途不退场就不错了。

那么姜闻的《阳光灿烂的日子》同样是文艺片,怎么能在国内拿到五千万的票房。

这个原因比较复杂,一个是他拍的题材敏感,迎合了观众的心理,加上影片的情节得到了年轻人的追捧,于是票房口碑双丰收。

这是可遇而不可求的事儿。

文艺片不能说是票房差的代名词,但大部分文艺片都是票房惨淡,只有个别大导演的片子才会具有票房号召力。

这些考量林子轩在拍《小城之春》前就想到了,现在既拿奖又赚了钱,超出了他的预期。

俞菲鸿回到京城,参加的第一个采访节目就是《姗姗访谈录》。

这是自己公司的演员,林子轩不会把这个机会让给其他媒体,而且,俞菲鸿会在《姗姗访谈录》上提到他们在美国和李桉见面的事情。

不用在节目中太刻意的提起,就是那么随便一说。

这种看似不经意的表述比直接说出和李桉合作的消息更能吸引媒体的注意力,媒体会自己脑补整个的过程。

林子轩带着《卧虎藏龙》电视剧的主演们到美国,那肯定是邀请李桉来拍电影。

也就是说,《卧虎藏龙》要拍电影版了。

这件事足够媒体热炒一段时间了,从电影的投资,到演员的选择,还有李桉第一次拍武侠片,都是能引起大家兴趣的话题。

既然和李桉达成了初步的合作协议,那么在国内的宣传工作就可以开始了。

目前,好梦公司只会承认正在和李桉接触,有意邀请李桉执导影片。

至于接触的细节会一点点的放出来,每隔一段时间放出一个新闻,让这个话题持续下去。

国内的民营影视公司和好莱坞导演合作,这在国内还是首次,更何况是在国际影坛上获得不少奖项的李桉。

凭着《小城之春》的获奖和《卧虎藏龙》电影版两个新闻,好梦公司的知名度会上升到一个新高度,受到更多的关注。

《卧虎藏龙》后传的剧集马上就要在电视上播出了,有了这个新闻,收视率差不了。

俞菲鸿和慕姗姗在公司里见过不少次,不过这么面对面的交谈还是第一次。

慕姗姗算是好梦公司的老板娘,虽然不管公司的事务,却不能小看她对林子轩的影响力。

双方事先做过沟通,哪些话题不能问,需要怎么回答,都会有商量,避免录制时候尴尬。

当然,录制节目不会这么的死板,那只是访谈的大纲,在访谈的时候可以稍加发挥,显得更为生活化,如果话题实在不适合播出,在后期制作的时候剪掉就行了。

“获得威尼斯影后,你现在的生活有什么变化?”慕姗姗询问道。

“没什么变化吧,我这人比较简单,除了拍戏没太多爱好,平常就是看看书和电影。”俞菲鸿回答道。

事实上,获奖之后,还是给她的生活带来了不小的变化,她变的更为忙碌了。

除了接受媒体的采访,还有广告商找上门来。

以前俞菲鸿拍一支广告的薪酬是五万到十万不等,要看品牌,大品牌的价格自然要高些。

现在她拍一支广告要二十万起步,如果是国际品牌,那就要按照美金来算了。

广告价格涨,片酬也会涨,拍电视剧一集的片酬是一万五千块,电影是五十万一部。

这是好梦公司最新对外开出的价格,一旦她把即将和李桉合作拍戏的消息放出去,无论真假,都能提高身价,获得广告商的青睐。

为了处理这些讨价还价的琐事,公司给她安排了一名经纪人。

在此之前,好梦公司还没有为演员配备经纪人,就连葛尤也没有,那是因为葛尤的生活简单,好打理,有时候他自己就给解决了,不想劳烦别人。

女演员就不一样了,要顾着面子呢,不可能和广告商直接去讨价还价,跌份儿。

这就凸显出经纪人的作用了,目前国内的一线女演员都有经纪人或者助理。

不管她愿不愿意,俞菲鸿的生活都有了很大的改变。(未完待续))。如果您喜欢这部作品,欢迎您来起点()投、,您的支持,就是我最大的动力。手机用户请到阅读。)

第五百五十二章 配合第二百五十三章 岁岁年年人不同第一百六十六章 组团忽悠第四十一章 青春正当时第五百零九章 世交第四百九十七章 一切尽在不言中第一百零四章 文坛多面手第五百一十二章 导演第三百六十五章 讨论第三百一十七章 大众娱乐大众第五百一十八章 亲热戏第四百四十五章 调节第五百六十六章 决定第二百六十一章 大势所趋第七百八十五章 匆匆那年第三百一十七章 大众娱乐大众第四百四十九章 合适第六百四十九章 规矩第八百二十七章 搭台唱戏第二百七十七章 恰同学少女第六百九十四章 片场第三百一十章 十年磨一剑第五十六章 两种不同的生活态度第四百五十一章 三十而立第二百四十六章 投稿第一百零五章 首看权第一百一十五章 这里是战场第八十二章 白天懂得夜的黑第六百八十四章 镜子第二百三十五章 市场第三百一十二章 生活化第七百五十六章 风格第六百八十三章 奖项第二百三十四章 幕后第六百二十三章 阵容第五百二十八章 海选第五百七十一章 往事只能回味第四百二十三章 神帖第五百四十二章 表演第五百七十章 这六年第十一章 女生外向第二百三十七章 武侠第八十二章 白天懂得夜的黑第四百六十五章 加入第三百八十三章 小意外第六百零五章 小孩演大戏第二十四章 这个年代的爱情第七百零九章 配合第二百九十四章 一席之地第七百六十二章 处理第四百九十四章 大赛第四百章 生活里没有如果第五章 文艺青年的对话第八百零二章 校庆第七百章 教育第二百八十二章 事业第六十九章 手牵手一起走第二百八十一章 契机第四百四十六章 出版第三百一十六章 上星第四百九十六章 补考第八百零二章 校庆第七百八十三章 欢送会第六十一章 浪子回头金不换第四百八十五章 同学会第六百一十四章 看好第九十二章 再不折腾就老了第七百七十五章 最后的机会第五百一十章 星二代第二十七章 有关未来的话题第五百八十三章 酒会第六百零一章 锻炼第八十一章 新人入门第一百五十五章 团圆年第三十八章 一家子第六百二十三章 阵容第二百二十五章 小世界第四百一十一章 传言第八百一十七章 孩子们第五百三十八章 邀请第六百七十一章 大使第二百二十二章 民谣的时代第三百二十三章 孩子第二百九十八章 类型第五百八十一章 十七岁第七百九十七章 大牌驾到第七百五十七章 快车道第一百五十六章 每个人的舞台第五百六十三章 偶像第二百六十五章 勤俭传统第三百五十四章 各怀心思第四百九十六章 补考第七百九十二章 财富对话第四百九十八章 舞台第五百四十二章 表演第四百六十六章 爱好第十八章 一个时代的印记第七百九十二章 财富对话第七百八十九章 惊喜第六十七章 以夫妻的身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