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9章 牵龙章

星月无影,暗声如喧。

他听出里面那人的语音,并没有应,身子一弹,从破烂的窗口跃了进去,足一沾地便长身而起。

窗边果然立着个人,昏暗中瞧不清面貌,只看出体态健硕,威势凛凛。

那人借着微光也辨出他的身形,赶忙近前单膝行礼道:“末将拜见厂督大人。”

“洪兄请起,前次不已说过了么,无人时不必拘礼。”

徐少卿伸手一托,将他扶起来,又压着声音道:“非常之际,你我不宜久见,长话短说吧。”

“是!”

洪盛低声应着,仍旧躬着身,抬眼瞧了瞧那沉在暗中的面孔,试探着道:“末将斗胆先请问一句,前次主上遣来京城的信使……”

话未说完,徐少卿便即接口道:“无礼之人,已被本督下手除去了。”

洪盛张口结舌,满面惊愕地望着他,半晌才愣愣地点点头:“原来如此,怪不得了。”

“是不是那边又遣人来了,还要追查此事?”

“厂督大人猜得不错,今日午间,末将与几名心腹手下去城中饮酒,回营时半途被找上门来。”

徐少卿双眉一蹙:“直接找上你了?”

“是,幸亏当时末将那几个弟兄都喝得大醉,被我打发走了,没叫遇上,不过那臂上的‘三足金乌’一亮眼,还真着实被吓了一跳。那当口末将便觉奇怪,他们要见也是见督主大人,怎会无缘无故找上末将这小小武官,方才听大人那般说,这便了然了。”

先前派去的信使无故没了音信,主上自然要遣人追查,这一节他早已想到,只是不料会来得如此之快,而且竟不直接问他,却找上了洪盛,想来定然是疑心他已然反水。

山雨风雷,该来的自然要来,躲也躲不过,说不定这对她和自己来说正是个逃出生天的契机。

徐少卿暗自吁口气,问道:“来人说了什么?”

洪盛微微摇头:“先说起前番来使的事,后又细细追问大人近来的行踪,都被末将搪塞过去了,谅我一个小小武官,又入不得宫,他们也瞧不出什么破绽,只是看样子不肯甘休,而且此次来了好几人,若真是查实了,只怕要对厂督大人不利。”

“呵,一晃十几年,瞧来本督在这永安城的日子是要到头了。”

徐少卿叹然一笑,语声中透着几分落寞之意。

洪盛闻言,惊道:“厂督大人何出此言?末将方才只是担忧而已,他们既未动手,便是尚不知情,只不过有所怀疑,咱们妥善筹划,未必便瞒不过去,为何说出这等话来?”

徐少卿笑了笑:“以我东厂的手段,要瞒他们也不是难事,只是我实在不愿再过这等两面为人,片刻不得安心的日子了。”

“这……大人真的要走?”洪盛的脸色立时难看起来。

徐少卿在他肩头上一拍:“我知道,洪兄想留在这里,你放心,走前司礼监和御马监那边我都会安排好,你这龙骧卫指挥使的位子依然坐得安稳。老兄是难得的将才,以后未始没有再高升的机会,只是……”

他顿了顿,继续道:“咱们到底都是夏人,被逼无奈,隐身在这里做个辱没祖宗的细作小人,将来一旦事发,天下之大也难有容身之地,即便真有了功名利禄,也不得心安。老兄是个血性汉子,所以想劝一句,及早寻个机会抽身,于国于己都好。”

洪盛抱拳拱了拱,正色道:“多谢厂督大人提点,但末将以为,男儿生于世上,便该顶天立地,好歹做出些事来。当年虽是被胁迫到此,后来想想也未必不是个出人头地的机会,常言道事在人为,总是要走一走才知是不是死路,不过请大人放心,末将也日夜提醒自己是夏人,绝不会真的悖逆祖宗。”

徐少卿听完,沉默半晌,才点头叹道:“好吧,人各有志,我也不便多言,以你才干心智,公事上自不必担心,可那边……终究还是要小心些,一旦分寸拿捏得不好,随时会招来杀身之祸。嗯,若是真到山穷水尽之时,就去找司礼监掌印焦公公,当能为你指一条生路。”

洪盛“噗通”跪倒,大礼拜道:“多谢厂督大人,此恩绝不敢忘,大人既然要走,想来已有定计,若有用得着末将之处,便请吩咐。”

“多承洪兄高义,我现今还未全然筹划好,待稍过两日再与你商议。”

他说着,瞥过眼来,望着窗前那一片散乱黯淡的月光,喃喃自语道:“这几日……也就是这几日了……”

……

午后。

日头终于从云层中现出来。

虽然仍有些阴冷,但比之前却要好得多了,在庭院里铺张软椅,闲读佛经,透一透风,郁结在心中的闷气也能稍稍纾解些。

这时节已然万物凋零,宫中的庭院也满眼尽是枯败之景。

因着孝感皇后大丧,原先为年节而备的红灯彩绸都撤下了,连那迎新的喜气也随之一扫而空,让这冬日更显得萧索凄凉。

高暧抱着佛经,才只翻了几页,便读不下去了。

垂眼瞧着自己这一身素衣素袍和腰间的白绫,不由叹了口气。

“公主怎么了?”翠儿在旁问道。

她轻轻摇头,沉着眼道:“没什么,只是有些闷而已。”

“可不是么,眼看要到元日了,居然出了这等事,好好的把这喜庆也搅了,说不得明儿一年都不免沾了晦气。”

wωw ttκá n c○ “莫要胡说,皇嫂毕竟也曾是正宫皇后,宫里按礼制服丧,也是应该的。”

她微一颦眉,赶忙出言喝止。

按说孝感皇后去了,自己不该有什么难过,可也不知怎的,总觉得心头却郁郁难消。

记得那晚风雪之夜,在乾西五所,当时皇嫂便说这是两人最后一次相见,没想到一语成谶,竟成了真的。

人生如梦,连性命都是这般飘渺不定,说不准在谁的一念之间,便化作了尘土……

她回过神,瞥眼见翠儿垂眼撅着嘴,似是还有什么想说,便岔开话题道:“既然天好了,把房里那些经卷都叫人抬出来见见日头,省得霉了。”

翠儿答应了,正要转身去叫人,就见冯正一溜快步走来,到高暧跟前躬身道:“主子,清宁宫来人传懿旨,叫主子去接。”

高暧手上一颤,愣了愣便道:“你先去支应着,我这就来。”

冯正应了声,快步而去。

翠儿等他走得远了,赶忙凑上来急问:“公主,太后娘娘这时候叫你做什么?莫非……又为了那件事?”

高暧也是心头突跳,却不愿叫她瞧出来,淡然道:“我哪里知道?左右躲不过,到那里一瞧便晓得了。”

言罢,让翠儿帮着稍稍理了下衣装,便去了前面正殿。

来传旨的仍是那名中年内侍,一见面便先传了懿旨,说太后娘娘有急事召见,命她即刻前往清宁宫。

高暧不敢违拗,当即随他出门上了宫轿,沿路走得快,片刻见便到了。

那中年内侍扶她下轿,一路引到寝殿。

她在外间行了大礼,这才由宫人撩了帘子请她入内。

顾太后正用着汤羹,见她进来,眉梢便是不自禁的一挑,但那不悦一闪即逝,随即便将瓷盏搁了,拿帕子抹着唇角,冲她招手道:“来,过来。”

高暧又行了一礼,这才近前。

“站着做什么?来了便坐吧。”

这客气的样子比上回更甚,却又透着说不出的异样。

她心头愈发紧了起来,只好谢恩,在对面的青花绣墩上坐了下来。

“有些日子没见你,瞧着像是瘦了。”

“多谢母后关怀,儿臣自来便是这样,冬日里脾胃寒凉,便没什么胃口。”

顾太后一撇嘴:“哀家年轻时也是如此,但想着为了朝廷社稷,为了自个儿的身子,即便没胃口也要吃,要不然莫说生养两个皇子,就怕这身子骨也撑不到现在,你还这般年轻,可不能由着性子来。去,再盛一碗鹿尾粥与她。”

高暧不敢推辞,只得又起身谢了。

顾太后端起自己那盏,舀了一勺送入口中,颇得其味地笑了笑:“这鹿尾是关外所产,其中凝着血气,乃是食材中的珍品,女子吃了滋阴补损,最是有益。”

她说着,将那汤匙在盏中轻轻搅动,又道:“瞧你这气色,怕也不单是脾胃厌食所致,只怕与前些日子被禁在宫中也有些关联。”

这话锋一转,便扯到了那案子上,高暧立时惊觉,赶忙起身道:“母后莫要误会,儿臣当时身处疑地,陛下此举也是顺情合理,儿臣心中怎敢有丝毫怨愤。”

“瞧瞧,瞧瞧,哀家只是看你气色不好,顺口提一句罢了,哪有别的意思?”

顾太后压压手,示意她坐下,唇角却挑起一抹不易察觉的笑,接着道:“其实盈盈的死,哀家一早便瞧出似你这入宫还没几日,胆子又小的人,定然做不下这等事来。现在既然都过去了,此事也不必再提,你也不用再放在心上。”

她说得云淡风轻,高暧听着却是愈来愈不安。

这时,外面有宫人端了粥进来,恭恭敬敬地送到面前。

她接过来捧在手中,便觉一股独特的浓香渗入鼻间,却无半点补品的冲腻之气。

还未动口,光是嗅着便知是好东西,可她这会子半分食欲也没有,只是捧着那瓷盏发呆。

只听顾太后又道:“今日叫你来还是前话,早说要与你配一门婚事,如今司礼监那头已拟好了单子,哀家瞧过了,都是些世家大族,饱学子弟,所以特地叫你也来瞧一瞧,选一选,且看哪个中意。”

高暧只听前面那两句,心便已沉了下去,耳边“嗡嗡”的,后面的话全没听到,愣在那里全然不知所措。

来的路上,她心中还在奢望太后不要提起这件事,现在想想自己都觉好笑。

既然是处心积虑早已筹划好的,懿旨一出,又怎会理她愿意不愿意?

该怎么办?

若是嘴上应了,至多等到皇嫂的丧期一过,便要送她成婚,到时木已成舟,天下皆知,她该如何是好?又如何对得起他?

可若是不应,今日又当如何?自己还走得出这清宁宫么?

正踌躇间,便听顾太后又道:“后来想想么,似你这般年纪,脸皮子又薄,谅也没什么主见,索性便由哀家替你选一个,定然错不了。”

高暧一听这话,只觉胸中忽然如汤沸一般,也不知从哪生出了勇气,将那盏儿放在旁边的几上,起身道:“多谢母后关爱,但儿臣这些日子来细细思虑,觉得自己无才无德,礼数上也不周全,只恐损了皇家的威仪,所以……”

“又是这番话。”

顾太后皱眉不悦道:“哀家不是说了么,女子懂得侍君如天,便是才德,礼数不周也可习学,既然叫你嫁,哪会损什么皇家威仪。正巧元日也近了,陛下诸事繁忙,哀家宫里无人陪伴,索性你便在这里住上几日,一来与哀家做个伴,二来也可指点你些礼数。”

这话里话外的意思,竟是要将自己扣留在这里。

高暧登时大急:“母后,儿臣……”

“哀家亲自指点你岂不是好?就这么定了,这几日你便歇在那头暖阁里吧。”

“母后,不……”

高暧刚叫了一声,便有一名宫人从外头急匆匆地走进来,贴在顾太后耳边低语了几句,神色中竟带着些慌张。

顾太后也是一皱眉,随即向左右使了个眼色。

几名宫人立时会意,快步上前将高暧捂了嘴,拖入软榻后的隔门。

第8章 山雨来第57章 不思量第22章 品红胭第100章 桃花落第131章 慕青鸟第76章 碧遥山第139章 关山难第120章 雁行天第136章 灵泉乡第73章 清平乐第35章 暗送意第41章 斜日落第25章 星月天第87章 沉香韵第71章 永遇乐第91章 上林苑第68章 双丝网第99章 玉阶苔第72章 归鸿影第40章 声声慢第24章 意成牵第74章 玉重楼第76章 碧遥山53.经云暖第131章 慕青鸟第13章 月梢头第55章 雨残香第16章 乡音调第138章 沈水烟第114章 锦上欢第10章 烟雨愁第68章 双丝网第54章 与谁同第69章 莫相送52.夜提经第114章 锦上欢第23章 踏莎行第91章 上林苑第89章 草芊绵第111章 月影昏第33章 朔风寒53.经云暖第14章 雾重重第74章 玉重楼第89章 草芊绵第20章 傍携归第44章 夜正浓第141章 栖复惊第133章 北群空第56章 秣城慢第34章 伴婵娟第111章 月影昏52.夜提经第107章 兴欲阑第66章 两相知第58章 短松岗第11章 意切切第102章 满城风第26章 意阑珊第61章 既相逢第91章 上林苑第139章 关山难第114章 锦上欢第111章 月影昏第47章 辞金阙第94章 午风晴第107章 兴欲阑第43章 君影香第47章 辞金阙第40章 声声慢第39章 唤胭萝第7章 宫阙深第126章 蔓芳芩第34章 伴婵娟第87章 沉香韵第80章 玉琼轩第10章 烟雨愁第74章 玉重楼第78章 朝天阙第84章 天颜醉第60章 却匆匆第91章 上林苑第5章 撩云鬓第3章 胭脂印第70章 付瑶琴第13章 月梢头第117章 残璎珞第70章 付瑶琴第139章 关山难第83章 香花竹第56章 秣城慢第25章 星月天第23章 踏莎行第9章 花盈路第9章 花盈路第40章 声声慢第71章 永遇乐第21章 夜来香第45章 锦缠道第21章 夜来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