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试也简单

夜里外面下雨,突然的降温让楚凌风很是不适应。他后悔没提前了解杭州的天气,以致于衣服太薄,自己随身带的两件都穿在身上也不够暖和。由于跟96的学长之前也没有过交集,楚凌风硬是忍着冷也没有提出借他的衣物,更不用说被子,好在满身的疲惫还是让他迷迷糊糊和衣睡去。第二天一早,天空放晴,气温也回升很多。楚凌风在食堂边上的小店买了一个煎饼果子,一边吃一边按照学姐给他讲过的路线往实验室走。过了图书馆,美丽的华家池一下映入眼帘:池边桃红柳绿,池内碧波荡漾,铺满鹅卵石的池边小路很是精致。沿小路前行,微风拂面,略带湿意的空气中夹杂着植物的清香扑面而来,楚凌风很是舒爽,那一丝面见导师的紧张也瞬间烟消云散。

从池边的岔路走出,沿着一条绿荫道,穿过一片桑园,楚凌风来到了科学楼前。科学楼是生物技术研究所的一座五层高的实验楼,之前联系好的导师就在这座楼办公。到了实验室,见到了中农学姐赵芳,正是她的极力推荐,楚凌风选择了她的导师胡维作为自己的导师。赵芳先是大概给他介绍了导师的基本情况:胡维,三十九岁,西北农大博士毕业,被浙大人才引进,到博士后流动站做研究,出站后留在了浙大。他从1999年开始带研究生,赵芳是第二届,上面还有俩师兄。正在他们闲聊的时候,胡维走进来,赵芳便给他们双方相互介绍,随后借故走开,屋里只留下楚凌风跟胡维。两人的第一次交流比想象中进行的还轻松愉快,彼此很快就接受对方。胡维告诉楚凌风,复试对他更多的就是走走过场,无需紧张。因为出色的笔试成绩本就让他占据优势,作为导师之一,胡维会在复试时明确自己的选择,这让楚凌风很是开心。

确如胡维所说,楚凌风第二天的复试进行得非常轻松。他回答提问时,重点放在了回应某些导师对中州农大考研率的质疑。他用自己和柳晓通过半年努力走到复试现场的例子,让那些恶意宣传中州农大所有学生从大一就狠抓考研的谣言不攻自破。他的侃侃而谈让导师们印象深刻,甚至引起导师中“大牛”的兴趣,暗示可以接受他作为自己的学生。但楚凌风坚持了自己的选择,也是对胡维给予自己橄榄枝的最好回报。一场复试下来,原本有两个差额落选,但由于排名靠后的都是浙大本校学生,最后通过院内调剂完成了等额录取。谁也不曾想到,这次参加复试的6个女生中,就有楚凌风后来的妻子,那也是他们俩第一次见面。

当楚凌风、章海燕、柳晓他们顺利完成自己复试的时候,另一个男生刘东泽却出了岔子。因为受名额限制,他所报考的导师无法录取他,也无法在浙大范围调剂,只好把他推荐到上海某个同门那碰碰运气。得到这个消息后,在第一时间,楚凌风和柳晓一块将刘东泽连夜送上开往上海的火车。这次送行,让内向的刘东泽对两人很是感激。而也正是这次省外调剂,刘东泽得以开启辉煌之路,他从上海到云南,由农科硕士变理科博士。2006年楚凌风在昆明培训与他相遇时,他已经有一项很牛的专利在手,事迹也已经登报。那时的他虽然还是不重仪表,不善言辞,却已经开朗许多,听说还时常参加电台竞猜节目,获奖品无数。

因为实习时间紧张,又因为以后机会多多,众人在复试后的第二天便踏上归途,并没有去领略西湖的迷人风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