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一章 爹是好爹

有聚就有散,有相见就有离别,张敖年岁不大却有了些许诗人般的感伤。这倒不是张敖多愁善感,而是恋爱中的人大多没有什么脑子。

张敖和父亲张耳决定起程返回赵国,心中更多的是对公主的不舍,他一刻也不想和刘乐分开。

“走吧,回到赵国安顿好了,我就派人同高帝商议你们结婚的日子。”张耳看张敖闷闷不乐的样子就知道他在想什么。不过张耳觉得张敖进步很大,毕竟想娶媳妇是正事,比先前张敖到处惹事要好的多了。

“耶耶,咱们是去信都还是去邯郸?”张敖想让张耳作出最后的决定。

“邯郸已经没有了。”张耳叹了口气说道。张耳心中也很是为难,现在他们父子还没有确定将赵国的都城放在什么地方。

张耳想到这里有点儿难过,这确实是一个悲伤的故事,而且与张耳有关。邯郸很多年来都是赵国都城和政治经济中心。当年张耳起兵反秦,眼看形势一片大好,张耳立赵王歇做了赵王。此时秦将鄣邯打败了项梁,又带兵攻打赵国,赵王歇和张耳从邯郸逃到巨鹿,这才有了后来的巨鹿之战,鄣邯在占领邯郸之后命人拆毁了鄣邯城,这还不算完,鄣邯还将邯郸所有的居民迁往了秦国,鄣邯的拆迁搞的十分彻底,不但邯郸城没了,连邯郸人都没有了。在这之后信都才成了赵国的政治中心,但邯郸却代表了赵国过去的辉煌。

“我们还是去信都吧,现在还没有能力重建邯郸,因为我们太穷了。”张敖向张耳建议道。说到穷现在还真不是赵国一家,天下诸侯都差不多,大量的物资都在战争中被消耗掉了,所有的好东西都要优先运到战场上去。即使是刘邦拉车的马都不是一个颜色。不是找不到而是舍不得。

“走,去信都。”张耳最后作出了决定。

赵国的士卒归心似箭,一路急行军赶到了信都。

张耳自跟随陈胜吴广起义抗秦在赵国这个地方来来回回征战了多年。现在战争结束了,张耳却一点儿也轻松不起来。回来的路上张耳已经看到了赵国各地全都是一片破败的景象。即便是信都这样比较大的城池,也已破破烂烂,城内的百姓衣衫褴褛面有菜色。

昔日的王宫被打扫了一遍,对张耳父子来说也就是个遮风挡雨的地方,想要过帝王生活还有许多事情要做。

张耳带着张敖在王宫内巡视着,心中不免有些激动:“孩子,我将把这里修建的金碧辉煌,我们张家也是帝王了,你要把赵国治理好,一代一代的把这份基业传下去。”

张耳的心中已很是满足了,他一个穷困潦倒的读书人,被秦国追杀到处避难,最终成为一方诸侯,这绝对是一件值得骄傲的事情。

“我一定会努力的。”张敖咬牙艰难的说道。张敖的心里苦却没法向外人说。爹是好爹,可爹留给张敖的任务十分困难。别说一代代传下去,如果不做改变张敖自己这个赵王都没有做到头,刘邦看了公主刘乐的面子,才没有杀张敖,却也将张敖从王降到了侯。

在王宫中转了一圈,张耳的心情平静了很多,回到大殿之内,禀退了其他人,只剩下他们俩父子二人,张耳问道:“孩子,你看咱们赵国现在面临的主要困难是什么?”

“我们面临的困难首先是经济贫困,其次是匈奴威胁,再有就是同高帝刘邦的关系。自抗秦以来在赵国这个地方经历了数场大战,百姓被杀财物被毁,赵国的经济早就崩溃了。本来蒙恬受秦始皇之命驱逐了北方游牧的匈奴人,但由于抗秦斗争,秦国北方的边防军也调了回来,匈奴又发展了起来,匈奴人野蛮残忍,抢劫成性,肯定会过来抢劫我们的财物,屠杀我们的民众。至于同高帝的关系更是无解,高帝对所有的异姓王都不放心。”张敖努力将自己了解的情况讲给张耳听,希望父子同心能够共度难关。

“你分析的很有道理,看来你终于长大了。今后你收收心,跟着我多参与一些政事的管理,赵国最后还要交到你手中。”听着张敖把当前赵国面临的形势分析的头头是道,张耳很欣慰,张耳感觉自从在战场被惊吓之后张敖就成熟了起来,现在又不用去讨好公主了,张敖正好把心思用在学习王国的管理上,练习怎样做一个合格的诸侯王。还有张耳感觉自己的身体越来越差了,希望能更早的让张敖独掌国。

“我会用心学习的,只是最近我想到各处走走,了解一下赵国真实的状况。”张敖对现今社会的了解仅限于一些历史记载,他没有狂妄到仅凭这一知半解就能将赵国治理好。所以他决定先深入下去看看。

“好,我派人跟着你一起去。”张耳马上同意了张敖的想法,以前张耳还怕张敖吃不了苦,不肯踏下心来做事,现在看来这都是多余的。孩子能做到这步,父母也就放心了。

第二天天刚亮张敖就起床做出发的准备,现在时间对张敖来说太紧迫了,被战争打碎的赵国这个烂摊子需要收拾,刘邦和吕雉这两口子的屠刀不知什么时候砍下来,在草原之上冒顿单于应该已经杀了他爹,很快就会发动对汉国的抢劫。

“公子起的真早啊。”一个白发苍苍的脑袋伸进了张敖的屋子。

“相国您好。”张敖连忙打招呼,来人正是赵国的国相贯高。张敖对这位老人家还是很敬重的。

“公子为什么要用木棍在嘴里捅来捅去的?”贯高对张敖的举动很是好奇。

“我这是在刷牙,只有勤刷牙保持口腔卫生,才不会让牙齿坏掉,上了年纪牙也不会早早的掉光,有道是牙好胄口就好,吃嘛嘛香。”对于习惯于刷牙的张敖来说,早晨要是不刷牙真是吃什么都难受,在汉国找牙膏是不可能的,就连牙刷张敖都没来得及让工匠做,只好找了些柳树枝蘸了细盐在嘴里磨。

“我没刷过牙,可我的牙齿也没有掉啊。”贯高说完露出了自己的满口白牙。

“你就不是正常人。”张敖没好气的说。没有这么打击人的,如果人人到了六十多岁还象贯高一样强壮,有没有牙都不是问题。

“赵王命我跟随公子到各处走走,公子刚回来信都就急着出去,是不是跟什么人早就约好了。”贯高望着张敖两眼放光,脸上带着笑。

第八十六章 看尸体第三百四十三章 不要脸与有前途第九十六章 兵棋第五十六章 可以腐败一下第二百一十七章 八字真言第二百一十八章 儿子对爹的吹捧第四百零八章 生不出儿子是优势第四百一十一章 干妈来了第四百二十二章 出其不意第四百三十九章 匈奴中的聪明人第一百零七章 孵小鸭子的赵王第二百八十章 科学院第一百一十五章 没钱万万难第三十八章 农具展览会第二百四十一章 讨价还价第一百一十五章 没钱万万难第三百九十二章 贸易战第一百四十七章 和谈第二百五十六章 简单防箭法第二百二十一章 猜忌第三百一十章 攻心为上第一百三十六章 考前辅导班第七章 惦记公主的黑胖子第二百七十九章 科举制度第九十七章 著书立说第三百六十章 我的舰队在哪里第一百五十五章 阻击第五十七章 官二代该过的日子第四百一十八章 吴王造反了第二百三十二章 赵王辛苦了第三百九十九章 好人难当第三百二十二章 糊涂仗第二百八十七章 未雨绸缪第二百六十八章 伪赵王必须死第二百四十四章 被信任被依靠第四百零四章 张敖是个忠臣第四百章 登岛作战第三百五十三章 皇帝难当第四百一十三章 大方的张敖第六章 汉奸第二百六十九章 大王不好当第一百二十七章 看风景第三十七章 你有钱吗第一百二十四章 出乎意料第四百零二章 回头第四十五章 算算礼金第二百二十六章 谁是最大的叛徒第三百一十四章 黄金宝藏第二百六十八章 伪赵王必须死第二百零六章 舍不得衣服第一百九十九章 交易第五章 一声叹息第三十四章 黄老之学第五十二章 坚强的刘猷第一百五十六章 斩将夺旗第一百零七章 孵小鸭子的赵王第一百七十章 以斗争求和平第七章 惦记公主的黑胖子第三百七十二章 邯郸时报第十九章 投喂公主第二百二十七章 防火演习第二百一十一章 钱生钱第一百九十四章 押入大牢第二百二十八章 碰壁第一百三十一章 金汁第九十四章 车马砲第四百零八章 生不出儿子是优势第二 百二十三章 一块肥肉第四百零七章 平安过一生不容易第三百二十六章 新的法令第三十一章 艰难的试验第二百八十五章 飞天第二十二章 调查研究第三百八十七章 最有钱的人第二章 四面楚歌第一百六十五章 王的女人第一百四十七章 和谈第二百四十七章 驱狼吞虎第二百九十五章 我要建学校第一百三十九章 御用园林第二百四十一章 讨价还价第五十三章 擒贼擒王第一百七十八章 人傻钱多速来第三百二十六章 新的法令第二百四十二章 视察第三十六章 讨好丈母娘第四百三十五章 老熟人新难题第四百一十章 刘肥压力大第七十九章 这下麻烦了第三百五十七章 医者封爵第一百零六章 皇家的威严第四百二十三章 逃跑的路上第二百二十章 无礼第二百二十九章 反复撕咬第二百九十七章 拆房寻书第一百八十二章 公主回娘家第四百零六章 意义非凡的一声响第一百零八章 母鸭和公鸭的配合第一百九十六章 你的事犯了第二百三十六章 改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