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一十一章 钱生钱

对于张敖投资在长安办厂的建议刘敬还真不敢答应,一来这与刘邦派他来的目的不相符,另外张敖表现的有点儿太大方了,不但将刘邦想要的纺车、织布机送到长安,而且还要出资在长安办纺织厂,意味着要手把手的将纺织技术教给长安百姓。这比刘邦要的结果要好很多。出于本能的谨慎,刘敬要仔细分析之并且禀报刘邦之后才敢决定是否答应。

“大王,这事恐怕不妥吧?”此时赵午向张敖说道。

“太傅有话请讲。”张敖对赵国的几个老臣相当的客气。

“赵国几经战乱,好不容易平定了,现在羊毛纺织是赵国少有的能赚钱的项目,如果大王在长安建厂,定然会使赵国百姓利益受损。”赵午作为赵国的高官自然要为赵国百姓考虑。

刘敬一听这怎么还有拦着的,如果自己出使一回却一事无成,那也太丢脸了。刘敬急忙说道:“赵国与我大汉自是一体,让大汉其他地方的百姓也受益才是德政。”

“既然皇帝陛下派侯爷前来,我们就不应只考虑赵国的利益,这事就这样定了。”张敖最后一锤定音。

刘敬出使的目的达到了,而且还完成的很好,心里却感觉哪里不对,总觉得张敖的作法违背人的本性。

刘敬迅速的返回了长安,将经过汇报给了刘邦。

“赵王想到长安开厂就让他来好了。”在听取了刘敬介绍的在纺织厂里干一天活能够吃饱饭,而且还有不错的报酬后刘邦同意了张敖在长安建厂的要求。

“我总感觉怪怪的,赵王有点儿过分的大公无私了。”刘敬提出了自己的疑问。

“赵王对我大汉还是十分忠诚的。”刘邦虽然不相信有忠诚之人,对张敖的作法却不奇怪,好象自张敖当上赵王之后,每次与他这个岳父共事都是全心全意的,吃亏的事情没少办。另外刘邦何尝没有过关门打狗的想法,不怕张敖把资产投在长安,哪天看着不爽一句话这些东西就是皇家的了。

长安城中的赵国盐店、龙门饭店发放出来了小广告,赵王张敖要在长安建立纺织厂的消息传播的很快。

“纺织厂要招工人了。”

管饭之后还给不错的报酬的条件很有吸引力。

“可惜只招女子。”

“你家里有没有合适的人可以去呀?”

“没想到一个女子干一天活会比我挣的多。”

“那不更好吗,本来在长安生活就不易。”

刘邦之前迁移了几十万人口到长安,这些人虽然有些资产,却也是坐吃山空,条件差一点儿的也只能放下面子外出工作。

纺织厂开工建设了,许多人跑过来看稀奇。

“建个工厂要这么大地方?”看着张敖买下来的大片土地,看热闹的人有点儿疑惑,工厂完全脱离了他们对那些工匠干活的小作坊的印象。

“地方不大哪行,听说开始就要有几千人在这里干活,以后还要增加到上万呢。”有听到更多消息的人解释。

“这边还有卖东西的?”

“人家说了,这叫前店后厂,卖的东西绝对是好东西,如果不好可以直接来找纺织厂,这么大的厂子想跑都跑不掉。”

“大家看这就是我说动赵王在这里建造的纺织厂。”刘敬带领着一群大臣到纺织厂的地址来参观。刘敬说动张敖有功,刘邦觉得刘敬和张敖还是有交情的,顺便派刘敬来帮助赵国在长安建造工厂一事。

“侯爷又为大汉立下新功了。”大臣们根本就没有想过开办工厂有什么好处,只是习惯的吹捧着。

“这个工厂建成第一批就要招收五千工人,五千工人意谓着什么?意谓着有五千个妇女不再为吃饭发愁,她挣回去的工钱,又让五千个家庭有了活路,而这五千个家庭有钱吃穿,就又有大量商贩能卖出东西获利。只需这么一个工厂就有上万人受益。”刘敬在协助的过程中听赵国的官员介绍了多次,逐渐的他自己好象也信了。

“赵王开这么大的工厂肯定获得颇丰吧?”有懂一些商贾之道的大臣问。

“赵王获得肯定是有的,不过如果工厂建在赵国我们还是要买赵国的布匹,获利的是赵国的百姓,现在工厂建在了长安,首先得到好处的是长安百姓,我们何乐而不为呢?另外赵王讲过他不会独占纺织厂的好处,如果有人愿意出钱和他一起扩建纺织厂,他将按出钱的份额与大家分享纺织厂的利润,出了钱就会有收入,不用自己操心,那是多好的事?你们可有兴趣?”刘敬卖力的为纺织厂宣传,现在只要一提起纺织厂就会与刘敬联系起来,纺织厂做的越大,刘敬的声望会越高。

“我可没钱。”

“拿钱出来与诸侯王合伙做生意,这种事我可不敢想,赚了钱他不给你怎么办,更有甚者人家说这厂子跟你没关系怎么办,钱不就直接打了水漂了。”大臣们其实是不放心,另外社会地位高的人权力太大,对于底层来说财产和生命的保障程度很低。

“其实你们根本不用担心,在赵国赵王制定了专门的法律规定了合伙做生意的办法,好象叫《工商法》什么的,规定了合伙做生意时大家怎么出钱,赚了钱怎么分,一切都要按法律来,如果违反了规定会坐牢,杀头的。现在赵国几个人共同办工厂,一起经商的事很多,还没见有多少被坑害的。”负责协调建设纺织厂之后,刘敬对赵国的了解更多了。

“也就是说,我与人合伙做生意,对方要是不规矩,官府还要替我找回公道。”

“要是那样,商人还真不敢轻易坑人。”大臣们更相信官府的力量。

“好是好,可惜那是赵国的法律,管不了长安,管的了长安也管不了赵王。”

“我们可以让皇帝陛下在大汉也公布这样一个法律,诸侯王也得听陛下的,想坑大家的钱应得冒着皇帝陛下的风险。”

“这倒是个好办法,要是用钱能赚钱,钱生钱,我们的子孙后代就不用发愁了。”

“对,咱们这就派人把赵国那个《工商法》找来,借鉴其中适合大汉的地方,呈请陛下制定大汉的《工商法》。”

大臣们多少都有点儿财产,但谁也不怕钱多,如果能赚更多的钱,大家肯定高兴。

刘邦接到了大臣们关于制定大汉工商法的奏折,刘邦却高兴不起来,因为他对《工商法》看不懂。

第六十七章 道路问题第二百九十七章 拆房寻书第一百二十四章 出乎意料第二百零三章 疯狂的女人第三百二十八章 胆大的赵离第一章 战场上特立独行的少年第一百九十四章 押入大牢第二百五十一章 收买第一百五十七章 战力计算第一百零四章 君臣争封第一百六十一章 炒面第三百六十三章 全都是困难第一百二十八章 赚钱的买卖第三百九十章 吴王刘濞第一百八十四章 大汉的明星第九十一章 赠书第六十章 自己赚钱自己花第一百零八章 母鸭和公鸭的配合第一百八十八章 龙门饭店第二百五十七章 无拘无束的杀戮第二百九十一章 老人变坏了第三百九十二章 贸易战第三百七十三章 纯与不纯第三百四十九章 赊卖第三百二十三章 兵临城下第三百九十八章 你舍得第三百三十二章 天然养马场第二百九十一章 老人变坏了第四百零三章 陷入困境第四百一十九章 诸侯们的反应第三百九十三章 属于大汉的终会回来第一百六十三章 贿赂第三百二十六章 新的法令第三百四十九章 赊卖第二百九十三章 打天下与坐天下第一百五十四章 反戈一击第二百二十五章 我要去长安第二百七十四章 亲情与宫斗第一百二十九章 商品流通第三百三十五章 白马之盟第四百二十九章 都是单身第四百二十八章 利益分配第二百三十三章 一群没用的东西第二百五十四章 克制不了的贪欲第三百六十一章 恼羞成怒的齐王第一百二十八章 赚钱的买卖第一百零一章 御前对抗赛第二百九十八章 认真读书的好学生第三百零三章 人尽其才第三百八十七章 最有钱的人第二百四十一章 讨价还价第三百四十章 悲喜之间第三百二十章 先礼后兵第二百三十七章 决心第一百六十五章 王的女人第四百零二章 回头第三百七十五章 大汉发展的方向第三百四十九章 赊卖第二百五十八章 来了别想走第十七章 阅兵第四百一十九章 诸侯们的反应第一百零二章 黄金杯联赛第一百一十七章 画地图第四百二十五章 越未知越可怕第三百五十四章 压水机第四十四章 允婚第四百一十七章 不想丢了性命第一百四十九章 初战第一百零一章 御前对抗赛第三百一十七章 自家兄弟第三十五章 皇太子刘盈第二百八十二章 我要买你的想法第四百零一章 与吴国的战争第四百二十七章 火炮的缺陷第三章 大汉公主第三百七十七章 威胁皇位的人第三百四十一章 刘邦老婆们的出路第四百二十二章 出其不意第五章 一声叹息第二十三章 一家人第二十二章 调查研究第一百七十二章 十三香第三十八章 农具展览会第二百八十章 科学院第二百三十二章 赵王辛苦了第三百六十九章 宣传战第四百零三章 陷入困境第三百二十七章 环境破坏的先行者第一百九十七章 拉你陪葬第二百一十一章 钱生钱第三百六十六章 前景广阔第九十二章 荷花大少第二百零一章 暴走的吕产第二百五十二章 深入敌营第二百零四章 最有权势的女人第二百四十一章 讨价还价第三百一十章 攻心为上第三百五十七章 医者封爵第一百九十八章 对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