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章 人为利趋

第12章 人为利趋

“伯圭与昔日颇有不同,当年在卢师门下时,他虽出身不高,却脾气暴烈,说话直爽,整日将扫平胡虏,志在边将封侯的话挂在嘴上。”

简雍看向远处的公孙瓒,嘴角挑起几分笑容:“他竟还有这般志向?倒也有趣。”

“你觉得他做不到?”

简雍没有回答,只是反问道:“那今日的他,又与昔日有何不同?”

“你试想,我们出县百里,来官道上迎他,他与我多年不见,虽然寒暄了几句,但张口不问我等为何来此,也不问我等现如今做些什么,只是坦然接受了,好像我们来此迎他,是再正常不过的事。”

简雍听了这话,心中顿时醒悟。

对啊,多年不见的人,突然出现在官道上,怎也不问问原因?

他细细揣摩了一会,方道:“按常理,多年不见的好友在官道上迎着,是应紧着问问为何的……明廷只道声‘惭愧’,却是受之当然……如此说来,在咱们之前,这涿县中怕已是有不少人跟他打过招呼。”

刘俭叹息道:“所以说啊,咱们那点小心思,人家清楚的紧………只是有这心思的人,不在少数,人家选谁不选谁,也要斟酌的。”

简雍笑道:“但你们都是同窗,他应该还是会以伱与玄德为先吧?”

“你想的倒是简单,官场人情之事,就是天大的事,那些事前求到他的人,只怕皆许之重利,可我们只是带些普通的见面之礼,并无重财……你没听他适才话中有话?”

简雍认真地回忆了一会,遂摇头:“没听出来。”

刘俭叹息一声,也能怪,当年在缑氏山学经时,没有简雍。

“他适才夸玄德会说话,还说让他忆起了王邑、傅燮等人,其实是指当年阿备在缑氏山时,曾攀附士门望族子弟。”

简雍恍然:“这是故意在道当年的不满?”

“倒也不算,只是人家用此言来提醒咱们,今次人家来上任,既可提携我们,也可不提携我们,同窗之谊可顾,也可不顾……毕竟,人家也要看旁人的脸色行事。”

简雍诧异道:“怎这许多心思?他好歹也是比千石的县令,一县尊长,还需看谁脸色?”

“太多了,涿郡原先也不是没有发生过,外派官吏与地方望族豪强纠葛颇深,被本地豪强联手驱逐,再说在这涿郡的地界上,能管他公孙伯圭的,尚还有郡守、方伯,这上下疏通之法,首在县署人事,怎可能为了区区几个同学,轻易许诺?况且……”

“况且什么?”

“你当他这比千石的印,是天上掉下来的不成?”

……

另外一边,大树下正在对坐谈心的刘备和公孙瓒,也正观望着刘俭那一边。

“呵呵,一别数载啊,当年我两个同窗小友,如今也是丰姿绰约的英武之士了,实是让人嗟叹,你看阿俭,当年的个头不及我肩膀,如今身形几与我一样雄壮,真少年英杰也!”公孙瓒一边遥望刘俭,一边品评。

刘备笑道:“兄长更是不同往昔,如今已是比千石的官身,一方之长,反观我等,一事无成,只能遥望兄长脊背,惭愧之至。”

公孙瓒的表情复杂。

“这比千石,来之不易……很难的。”

刘备闻言愣了愣,随即想到公孙瓒既是靠着岳父的裙带关系上位,虽仕途顺利,但一切还需看岳父候府君的脸色行事,确属不易。

“兄长经历坎坷,能走到今日……唉,听闻兄长前番任御车之时,仗义护送刘府君发配,为世人所传,实令人钦佩。”刘备出言安慰。

公孙瓒咧嘴一笑,没搭腔。

刘玄德,未懂我话中之意。

……

不远处。

“他走到今天,哪会那般容易?都是花钱堆出来的。”刘俭斩钉截铁。

简雍奇道:“听闻他任御车举上计吏时,其主刘其被发配日南,他改扮护卫一路护送,后刘其被赦,公孙瓒也因此事被举孝廉任官,从此发达,如何就是花钱堆的?”

刘俭冲着不远处的公孙瓒努努嘴:“若是刘其不被赦免,公孙瓒此举便是有违法度,纵然其情可悯,但想要在入仕升迁,纯属妄想……而且,你觉得没他岳父准许,他能这么随意就伴陪刘其发配?这当中牵扯复杂,焉能任他一人意起而行?”

简雍摸着短须思索:“你言下之意,公孙瓒陪同刘其南下,是事前议定,而那刘其也早就得到风声,会在中途被赦?所以公孙瓒陪同府君南下,是作秀?”

“宦官和外戚当政的朝廷,什么消息都是可以往外卖的,包括陛下想要提前赦免谁。”

简雍眨了眨眼:“从举孝廉开始,就得大笔的花钱?”

“你以为呢?察举滥竽充数者虽多,但光靠作假不使钱,岂不可笑?这当中,出身、门路、事迹、财货,缺一样不可。

简雍终归是寒士,纵微寒,亦对这个世道的升迁之途尚抱有一丝希望。

“可这都是你自己猜的,你一介白身,就能猜的这么准?”

刘俭低声道:“那我就给你猜个准的,你觉得,这位涿县明廷为了今日,花了多少钱?”

简雍干巴巴地道:“西园官价,千石县令合千万……他花了一千万?”

刘俭摇了摇头:“不止,从他假扮押解卒陪同刘其南下开始,光是买这条赦免的消息,应就不下几百万钱,就算是买到了消息,成就了名声,可辽西郡的孝廉名额就未必会落在他的头上,要知道光是他公孙家中,就有多少人在盯着?再加上举孝廉后,公孙瓒并未入京就任郎官,而是直接在辽东任属国长史,这当中又节约了多少时间,但是这些不合规矩的章程,实际上都是需要钱来疏通的。”

简雍读古文经还可以,但数术一般。

“那、那这么多事他得花多少?”

“保守估计应在两千五百万钱以上。”

“这么多?”

“这是按我知道的事估算出来的,还有我不知道的事呢。”

简雍长叹口气:“公孙瓒,有驱灭胡虏之志者,尚如此乎?”

“这与他志向没关系,利之所趋尔!”

……

扎营之后,公孙瓒遂命人埋锅造饭,并用随身携带的肉食和辽西烈酒招待刘俭等人。

他估算了下时间,明早出发,则午时正好入涿县,在时间上可谓绰绰有余,当即决定今夜在此与两位师弟痛饮。

公孙瓒如此盛情,刘备喜出望外,他也不客气,一个劲的与公孙瓒对爵痛饮。

相知多年,刘俭心里明白,刘备在骨子里其实是一个非常贪图享乐的人,他喜欢美酒、车马、鹰犬、美女和漂亮衣服……公孙瓒拿好酒招待他,他一下子就入套了。

至于公孙瓒,表面豪气干云,一爵接着一爵的跟他们喝,但实则深藏不露。

刘俭已明白,公孙瓒对他们而言属高枝,涿县等着他提拔的人,已经准备好了各种‘利益’在排队等候。

而他和刘备,手中只有一个鲜卑人,这可能都不算筹码。

双方如今,并不对等。

刘俭无奈地揉了揉眉心,心道:还是把事想简单了,这些事他早该想到,可却直到见了公孙瓒的面,通过细枝末节,他才开始琢磨。

但现在,已是进退两难了。

就在这个时候,突听公孙瓒问刘俭:“贤弟,多年未见,你如何对为兄这般冷淡?光是玄德与我说话,你却都不搭理为兄?是何道理?”

刘俭转过头,发现公孙瓒正满面开怀笑容的望着他。

虽热情,但那目光中的意味深邃,不仔细看很难发现,只因被公孙那副豪爽雄烈之态,给深深的掩饰了。

“弟岂能不搭理兄长,只是多年不见心中激动,千言万语,却不知该从何说起了。”

“嗯,你还是当年学经时那副清高的样子,罢了,没话说,那跟为兄连喝三卮,总可以吧?”

公孙瓒酒量好,适才已经跟刘备灌多了,如今又来灌刘俭。

就在这个时候,却见已是喝的迷迷糊糊的刘备,突然凑到公孙瓒旁,大笑道:“兄长,我和阿俭今日来,可是有一要事,要禀明兄长!你可莫要被吓到了!”

刘俭默不作声,只是在旁边冷眼观察公孙瓒的状态。

且让玄德试试此人态度。

(本章完)

第692章 风水轮流第19章 审鲜卑第229章 刘董联盟第693章 袁绍行动第234章 袁基的恐惧第357章 跑到我这来要名声?第701章 阻击第150章 英魂遗孤第638章 昏君当诛,主公息怒第574章 陶谦的慌张与愤怒第122章 杀降,亦不杀?第409章 我愿代表河内韩氏做出承诺第413章 出兵除王匡,据河内第521章 河北立法不好意思,还得请天假第773章 孝顺的孩子发烧了请假第308章 董卓曰:又被擒一个第730章 初一攻城!第242章 张让,你变成了谁?第112章 雒阳黄巾起事第51章 卢植的神秘客人第442章 来日与公,会猎江东第396章 抓!就是抓!第482章 所有人都傻了第576章 试探第351章 双边美人计第6章 人,还是野兽?第141章 汉末的王不风光(第三更)第481章 过年佳节传喜讯第13章 牛棚思过春节快乐!第298章 贾诩的助攻第381章 山雨欲来风满楼第246章 乐安颜氏第234章 袁基的恐惧第92章 酒醉献子第689章 崛起的建设兵团第300章 好叔父,好侄儿第609章 河北的各级学府要加学科第132章 张角无可奈何第544章 大将军不接受平等的谈第608章 王佐之才出动第450章 给尔留个念想第683章 舆论渠道和开放诸学第258章 刘虞说:德然,我只适合治民第8章 干大事不可惜身第675章 谁都需要老婆第636章 刘德然再次使天下震动第60章 无法驾驭的棋子第712章 赦俘第739章 大捷报今天复查,还是有点问题第725章 许攸失势第513章 穷途末路,公路入徐州第14章 公孙瓒的智慧第557章 最大的痛苦第232章 夜袭者何人第332章 让功绩与汝等第7章 官场利弊再请天假第64章 皇帝与孝廉第740章 议降第547章 兄弟玄德第660章 斩草除根第144章 真正适合他的岗位第636章 刘德然再次使天下震动第337章 刘俭,直接任命了一位两千石第658章 陈留王登基第289章 是牛是马?第2章 涿县四虎第743章 关羽平淮第265章 袁绍给卢植的信第237章 谁敢造次,先过我兄弟这关第402章 大汉朝的人心变了第761章 蜀乱第405章 主公与谋士的职责第95章 四大金刚第550章 跳来跳去的泰山豪杰第599章 小五铢毁朝,志在关中第93章 外戚势力即将登场第333章 汉之疆,不可止第654章 诸王之首第608章 王佐之才出动第156章 白毦兵的雏形第98章 张角高徒第371章 彼为宗贼第452章 相国请歇马第4章 同窗可用第95章 四大金刚第118章 中郎将必破黄巾第688章 凉州新手村第653章 君君臣臣第351章 双边美人计第742章 大汉再度崛起第633章 刘俭是司州的救星第246章 乐安颜氏第447章 八厨集团第773章 孝顺的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