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章 牛棚思过

第13章 牛棚思过

刘备虽然微醺,却也知晓轻重,他悄悄地望了一下刘俭,见刘俭没有提出异议,这才放下心来。

公孙瓒很是豪气。

“二位贤弟有事,尽管说便是,无有不便!咱们三人,兄弟也。”

刘备立刻就将他们在迎接公孙瓒的途中,发现了鲜卑与太行流寇的事情,捡重要的与公孙瓒说了一遍。

公孙瓒听了,眉头紧锁,表情颇凝重。

沉默片刻,便听他开口道:“你们活捉了一个鲜卑人?”

“正是。”

“将他带来,吾亲自问话。”

刘俭使了一个眼色,便见张飞起身而去,不多时将那被活捉的鲜卑人押了来。

公孙瓒站起身,站到了那鲜卑人面前,一张嘴,竟也是操起一口流利的鲜卑语,审问起来。

张飞吓了一跳,低声道:“不想这公孙县君,竟会说鲜卑语言?”

刘俭压低了声音:“这有什么奇怪,你莫忘了,他先前可是辽东属国长史。”

属国,是两汉为安置归附匈奴、羌、乌桓等夷民而设立的行政区域,属国不设太守,只设置都尉管理,下有丞、候、千人、九译令,直属雒阳朝廷,与州郡无过多交集,和地方是两套班子,国内辖民可以不出徭役,税收也有优惠。

至于说为什么,自然是因为属国的主要作用不是养汉民,而是养夷。

身为辽东属国长史,若不通夷民之言,连份内的工作都没法开展,这是最基本的能力。

公孙瓒这些年和乌桓、鲜卑打交道打的太多了,应如何审讯对方,又该用什么样的方法加以威胁利诱,他比谁都门儿清。

果然——那鲜卑人一开始在公孙瓒审讯下,尚还嘴硬,要么不说话,要么只是简短的回上几句。

可随着时间的推移,那鲜卑人逐渐有些坚持不住了,豆大的汗珠顺着脸颊滑落。

最终,也不知那鲜卑人嘀咕了几句什么,公孙瓒方才露出了满意的表情。

随后,公孙又让手下的骑士按照刘俭等人所言去附近查探,并去取附近的死尸作为证据。

安排完这些事之后,公孙瓒笑看向刘俭和刘备:“此事交给为兄处置,你们大可放心,至于这捉拿贼胡的功绩,待我进了县署,交接了公事,自会书信禀明府君,伱们放心就是。”

说罢,命人将胡骑押解下去,与二刘继续喝酒。

其他的,一概不提。

刘俭心下暗道……果然,事情被自己想简单了。

刘备少年气盛,道:“伯圭兄,实不相瞒,我等不需县署赏赐,只求能有机会为大汉尽忠,方不负男儿之志,还请兄长相助!”

公孙瓒笑道:“玄德有这般志气,乃是好事,你放心,此事为兄记下来了,待翌日我进县署之后,再做计较。”

再做计较,这四个字可谓高深。

既不算答应,也不算不答应,让你心有不甘,偏又无法反驳催促。

催?催也是这四个字。

话都说到这份上,刘备也不好再追问,他颇郁闷的看向刘俭。

刘俭毫不在意,冲着公孙瓒豪言道:“多谢兄长,咱们满饮一卮!”

“好,这才像个汉子!喝!”

……

次日清晨,刘俭等人随同公孙瓒一起返回涿县,抵达后,公孙瓒自领人去县署上任了。

而刘俭和刘备则只能返回家中等消息。

一进家门,胡氏就将两人招呼过去,当着刘周的面,痛斥刘备。

“玄德,我让你在家准备成年礼,你却偷跑出去扯闲,是不是觉得我这个伯母管你不得?”

刘备恭敬道:“伯母误会,侄儿并非贪玩,只是……”

“莫找理由!我罚你去后舍牛棚思过十日,十日内,每日只准一食,你服不服?”

“侄儿不敢不服。”

“不敢?那要是敢,还是会不服了?”

“不、不是,侄儿服气。”

“母亲,此事与阿备无关。”

刘俭见胡氏责备刘备,急忙替他申辩:“阿备是孩儿拽去的,孩儿自己去见县君,心实忐忑,我们虽为同窗,但孩儿与他年齿相差甚多,人家如今又是县尊,孩儿恐自己去招呼不周,因此才特意叫上阿备,与他无干,若是要去牛棚思过,也应是孩儿去。”

胡氏紧紧地抿着嘴,表情很是难看。

这是被自家儿子拆台呢。

刘周在一旁打圆场:“算了,不过是两个孩子去会会同窗,咱们做长辈的,还能缚住孩子的手脚不成?”

“你还说!”胡氏舍不得骂孩子,也不忍心让刘俭去牛棚思过,转而冲刘周发起火来:“若不是你这老朽平日里惯他们太甚,他们焉能这般顽劣?”

“我惯的?”刘周恨不能给自家妇人一个耳刮,明明是你太护犊子好吧?

“不是你惯着,难道是我?”胡氏的眼神中露出了几分凶狠。

“行,我惯的,我惯的……”

“阿父,阿母,孩儿和阿备回去收拾一下,稍后便去牛棚思过十日。”

胡氏心疼道:“思什么思,免了吧。”

刘俭倔强地摇头:“不,不免!宗圣言: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圣人尚常自省,况我等不尊父母之命。”

“你还来劲了……愿意挨饿你就去!”

胡氏心中委屈,本想收拾刘备,哪想自家儿子却跟自己杠上了,眼泪差点没流出来。

“那孩儿去收拾一下。”

二人向刘周夫妇行礼,转身走了。

胡氏一脸心疼的看着自家孩子的背影,有苦难言。

刘周却老怀大慰,赞道:“不愧是读圣人言的孩子,果有担当,这俩孩子终还是长成了,吾心甚慰。”

“慰什么慰,儿子不吃,你今晚也饿着!”

“啊?夫人,这是为何啊?”

“闭嘴,烦着呢。”

……

回了房间,刘备叹道:“德然,你何苦跟伯母较劲?伯母嘴快无心而已。”

“我可不是跟阿母较劲,我是想借这机会给公孙伯圭提个醒。”

“啊?”

刘备听了这话,颇为吃惊。

“此言何意?”

“兄长,你觉得,伯圭兄对你我如何?”

刘备的表情变的有些落寞。

“说实话,我觉得他并不想用你我。”

“确实,虽是同窗,但他执掌一县之地,上有太守下有豪强,人事方面的事,极是敏感,以他的角度,定需顾忌多方利益,你我的身份想在他那排上位置,短时间内只怕不行。”

“这与你我去牛棚思过,有何关系?”

“一会我会让家人去找简雍,托他将咱们这次的事迹,在县中先散布出去。”

刘备听了这话,若有所思。

原来如此……

刘俭转头看向窗外,神色颇为期待:“刘家兄弟,海内名儒弟子,百里出迎同门,夜半杀贼,肃清宵小为师兄上任荡清道路,却因擅行为父母责罚,十日不准食……”

刘备急忙纠正他:“不是十日不准食,是十天每日只有一食!”

“哈哈……夸张,夸张一点,没人会深究的。”

“哦。”

“回头这消息在市井传播,或可传出一段佳话……他公孙瓒刚刚上任,咱们两兄弟出于同门之谊,为他做了这么多,你说他若对咱俩不闻不问,这县君之位,他坐着不烫吗?”

刘备算是彻底明白了:“既可通过此事来扬名,又让公孙瓒不能不对咱们做些回报?”

“名声,县君也是需要名声的,所以今日母亲的责罚,咱们必须要接,这可不是罚咱们,罚的,是那位师兄的面皮。”

“你,你说公孙伯圭会不会因为此事恨上咱们?”

“为什么要恨?这事对他而言,是个机会。”

“机会?”

“只要他能够对咱们兄弟做出回应,事情传出去,也是他公孙瓒顾念同门之谊,有恩必报,这可是给他扬名的机会,你说他伯圭兄会蠢到不用?”

刘备敬服道:“贤弟果有机谋,为兄佩服!”

(本章完)

第657章 倒戈过来的都是好同志第300章 好叔父,好侄儿第49章 我知你而你不知我第350章 针对刘俭的计谋,又来了第389章 伟大的汉胡共荣第353章 挖大将墙角第117章 中郎将刘俭第346章 来要陈留王了第633章 刘俭是司州的救星第584章 “曹军”报仇!第70章 送礼之人第32章 关长生第351章 双边美人计第145章 常山国贼第367章 男人,是劝不动左将军的第657章 倒戈过来的都是好同志第395章 平定乌桓去医院,请假第276章 各有布局第4章 同窗可用第292章 河北刘德然,声名大噪第79章 刘俭,曹操,袁家兄弟第560章 袁氏“归一”第527章 刘俭与太史慈的交情第258章 刘虞说:德然,我只适合治民第531章 长安朝堂的新势力第748章 黄盖诈降第546章 我要找,琅琊诸葛第700章 弘农王,毒士第608章 王佐之才出动第252章 幽州如何谋之第553章 影响局势的战役第63章 案 情第49章 我知你而你不知我第589章 北上第439章 夏侯之殇第224章 董袁交恶第45章 向董卓学习第300章 好叔父,好侄儿第57章 整顿家族内力第259章 西青州牧使刘备第566章 一往无前张翼德第600章 清除掉隐患第210章 杀乱之始第443章 他定会仿效我第558章 刘俭 袁术第515章 东海糜家,甘心归北第563章 被追击的英豪第468章 谁是最看重他郭嘉的人?第603章 董卓的病第555章 袁术生死第420章 此战之后,我就是天下第一牧守第113章 刘俭平乱第254章 收青州黄巾百万第378章 刘家贤内助第228章 帝与太后的新依靠第582章 谦亡第110章 黎民最能接受的话(为堂主加更)第551章 武圣之威(二合一)第453章 董卓说:你真是我克星啊第750章 谁用谁第412章 河内郡未来的班子第704章 刘俭出马第751章 老将徐荣第136章 张角的重要“遗产”第588章 东南人杰第631章 虎落第667章 皇帝的志向第124章 两面派孙文台第472章 郭嘉开拓了眼界第83章 新年一过,大事发生第425章 猛将如虎第150章 英魂遗孤第121章 第一百一十九 孙黄二司马争功第382章 毒士有计第687章 凉州战第618章 皇帝急了问太监第762章 左右,拿下孙策第487章 功业竞赛第578章 天下,自有公理(二合一)第334章 校尉,黄忠!扬名!第531章 长安朝堂的新势力第104章 帮手一个接一个(求订阅)第545章 你想站着?我却要你跪下第344章 黑道之神第424章 先破吕牛第325章 刘俭对皇帝的忠告第414章 我的盟友何在?第468章 谁是最看重他郭嘉的人?第134章 终于分胜负了第528章 袁家日后会被灭门的第216章 冀州军对西凉军第727章 袁家两代第647章 内有奸恶,必训兵讨之第555章 袁术生死第12章 人为利趋第409章 我愿代表河内韩氏做出承诺第301章 咱俩,谁吞并谁?第294章 猛虎的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