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6章 遗物

第226章 遗物

正如刘俭所料,袁基的使者走了还不到两个时辰,董卓的使者就抵达了。

这次来的不是李傕,而是董卓的另一名心腹猛士郭汜。

而且有意思的是,这一次随同郭汜而来的,依旧是那名副使,贾诩。

主使换了一位,副使还是那位副使。

郭汜向刘俭表达了董卓的问候,同时向刘俭询问,不知上回董卓给予刘俭的提议,刘俭考虑的怎么样了。

刘俭单刀直入,对郭汜道:“董公的诚意,实在是让俭感动,只是如今雒阳城中就要发生大事,有人联系刘某,言董公乃是当朝巨恶,遗害天下之奸臣,让我起兵讨之,如今刘某左右为难,不知董公当以何策教我?”

郭汜闻言一惊,忙道:“董公从西州远道而来,勤王救驾,功勋甚重,于国于民皆有大功,何人如此恶毒,竟敢以此言污蔑董公!合该千刀万剐!”

刘俭淡笑不答,只是转头看向一旁的贾诩,问道:“贾副使,有何高见?”

贾诩向着刘俭拱手道:“董公与刘使君,素来相知,我家董公以诚意相邀,谋求与使君合作,此一番赤诚之心,可是比某些阀阅门第要诚恳了许多。”

刘俭似笑非笑地道:“问题是,这些阀阅门第本未曾想动,偏偏董公就逼他们动了,他们一动,就惹的我浑身不舒服,你说此事董公该如何给我一个解释?”

郭汜言道:“是袁家人想要刘使君会和丁原,张懿之辈讨伐董司空吧?刘使君乃是英明之人,切不可中了他们的挑拨之言才是。”

“可若是没有董公在后面操作,我不信袁家会轻举妄动!袁家何等底蕴,若非盛怒以极,断然是不会轻易出手的。”

郭汜急忙道:“刘使君不要误会,董公为人刚正,可不似使君心中所想的那般。”

刘俭没回话,只是略显讥讽的看着他。

贾诩轻叹口气。

事到如今,怕是再藏着掖着,也没有什么意义了。

刘俭跟董卓认识了不是一日两日,彼此可算是颇为了解,董卓的行为瞒不过他,也在情理之中。

贾诩道:“不论董公做过什么,他的本意都是想与使君修好,共扶汉室的,这一点还请使君悉知。”

郭汜的表情变的有些尴尬,只能是跟着点头相应:“就是,就是。”

刘俭来回扫视着眼前的两个人,道:“说实话,我确实是不想与董公为敌,但我同时也不想与袁家人为敌,刘某身为汉室宗亲,只会忠于陛下,谁是陛下的忠臣,刘某就会与谁相善,这一点还请两位给董公带个回话,要与我合作,这是底线。”

郭汜闻言似有些犹豫,却听贾诩道:“此事可也。”

“翌日,若丁原和张懿当真出兵去往雒阳,我亦当出兵相随,不过也只是壮壮声势,不会与董公当真动手,这一点,也还请两位替董公带回话去。”

郭汜听了这话顿时大怒。

这算是什么事?

答应了与董卓相善,明面上还要与袁家那些人勾连在一块,这不是将我们当傻子糊弄吗?

左面也当人,右面也当人,都是你说了算了!

第一次听说天底下还有这样的联合!

郭汜脸色阴沉,颇为不悦,贾诩倒是没有任何表情变化。

他只是反问道:“刘使君,若是换您在董公的位置上,您可会答应这个要求?”

刘俭摇了摇头道:“不会答应!”

贾诩闻言一愣。

他着实没有想到,刘俭居然会给出自己这么一个答案。

“那使君为何……”

刘俭笑道:“我手里有另外一件东西,董公若是感兴趣的话,我愿将此物相赠,只希望董公能够答应我的要求,仅此而已。”

…………

…………

郭汜和贾诩返回雒阳之后,连夜去见董卓,将刘俭的话原封不动的传达给他。

“各州阀阅望门与张角私通的书信?!”

董卓闻言猛然起身,在厅堂中来回跺着步子,脸上露出了震惊且兴奋的表情。

“若有这些东西在手,接下来若是要掌控雒阳,或是整治朝中叛逆不服从者,可就是名正言顺了!”

不得不说,那些阀阅家族和张角暗通的书信,对于这个节骨眼上的董卓而言,确实非常重要。

阀阅士族之门,除了经学传承之外,最重要的还是他们遮羞于天下的面皮。

察举制虽然在根骨上已经被腐化,但在明面上,还是要追求着一个“孝”一个“廉”。

什么是最大的孝?

是对帝王的忠!

而这些映照人性最高尚品格的字眼,都被阀阅士族代代标榜。

暗地里再不干人事,但有些事情,绝对不能被拿到表面上来,那些黑暗角落的事情一旦被拿到表面上来说事,那用百年,乃至于数百年所积累的声威名望,很有可能就会在顷刻间毁于一旦。

而黄巾起义,毫无疑问,是东汉王朝建立至今,最为浩大、影响最深的一场起义。

虽然明眼人都知道,张角当初起兵时能够做到八州联动,必然是受到了各州衣冠巨士的支持,但终归是没有证据,再说皇帝依然要用士人治国,而且张角起义后,对于世家望族的冲击影响也着实是非常之大。

所以,有些事情,大家也就没拿到明面上来说。

但没拿到明面上来说,不代表这事就过去了,如今大汉朝各州各地,依旧有黄巾在蠢蠢欲动。

特别是青州和徐州,听闻最近又发生了大规模的黄巾聚众反叛。

若是董卓在这种时刻能够得到这张大牌……

“答应他!”

董卓毕竟是十年难得一见的枭雄,权衡利弊之后,立刻就对郭汜下达了命令。

郭汜常年居于凉州,对于朝中的政治斗争知晓的还是太少,他听了这话很是不解。

“司空,是不是未免太纵容那个刘俭了!”郭汜很是不忿的问道。

董卓笑呵呵的摆了摆手,道:“当此时节,该纵容还是要纵容一些的……刘俭可说了,他如何才肯答应老夫的要求?”

郭汜一脸不爽的冲着董卓拱手道:“刘俭说了,司空若是想要表示诚意,只需将左将军印送往其营,待刘俭许诺给司空之物到了之后,再行正式敕封就是了。”

董卓缓缓的点了点头,随后突然看向贾诩:“文和觉得如何?”

贾诩却道:“司空,末吏仔细揣摩此事,实在是左右为难不得要领,前几日那名投诚到司空麾下的博士李儒,依臣看来颇有能力,智计深远,司空不妨询问询问他,以试此人,如何?”

董卓当即点头道:“来人,召李儒前来!”

不多说,一名长相颇为俊秀的中年文士来到了董卓面前。

这个人就是在太学中任博士的李儒,由于一些特殊原因,至今不能出头议政。

经过了贾诩的一番考察,发现这个人的见识很远,智谋很高,绝非一般人所能比及。

于是这个人就被推荐到了董卓的面前。

当然是以牛辅的名义推荐的,而不是贾诩。

因此,现在令李儒非常感激的人是牛辅和董卓。

“末吏李儒拜见司空。”

董卓点点头,道:“李文优,现下有一事老夫要询问于你,这可以说是对伱的考验,你听好了。”

李儒当即聚精会神的倾听。

听完之后,李儒遂道:“此事有利亦有弊,就看司空如何取舍了。”

(本章完)

第708章 少年谈判第705章 张翼德思路清晰第724章 汝居然让我割地?第268章 名士董卓第434章 卓若亡,我上第436章 河北军让曹操很头疼第5章 百里迎公孙请假第735章 都瞄着荆州第102章 袁基替我买下七女(求订阅)第244章 陷阵营,白毦士出发第53章 千古之赌第296章 都是人精第509章 咱们一起吃大釜饭不好意思,还得请天假第47章 高层恩怨祸及下属第338章 雒阳太守第596章 认真做事的学子,诸葛亮第461章 卢子干激流勇退第590章 前援后追第653章 君君臣臣第715章 以待天时第605章 最后一餐第76章 袁基窃鹿第567章 刘备有了主心骨第473章 我有了新的志向第569章 大将军提十万众第391章 司州绞肉机第236章 为了朋友,当收养袁宠第747章 君当威震华夏第440章 折戟沉沙第197章 权力游戏,五王开府第255章 皇相失和第604章 动朝廷根本第107章 恐吓道师(祝大家新年快乐)第758章 尽叙大义张翼德第539章 我当然还有宏图第189章 刘备,是刘俭的好兄弟!第494章 刘俭手中刀,何其利也!第550章 跳来跳去的泰山豪杰第605章 最后一餐第693章 袁绍行动第103章 越骑营变天(求订阅)第252章 幽州如何谋之第191章 天子大行第568章 吾乃抚远大将军也!请假第98章 张角高徒第286章 歼敌与生擒第403章 左将军不会置万民于水火第243章 和青州黄巾的心理战第134章 终于分胜负了第65章 皇帝的好感第589章 北上第773章 孝顺的孩子第108章 刘俭的攻心战术第749章 苦肉阳平关第260章 刘俭欲将我置于炉上烧烤耶?第392章 目中无人吕奉先第478章 谋士们行动第700章 弘农王,毒士第770章 我们一起救袁家第781章 让人期待的孔明第618章 皇帝急了问太监第710章 八千骑第644章 就是逼你自断双臂第545章 你想站着?我却要你跪下第14章 公孙瓒的智慧第726章 宛城攻略第526章 校事府第426章 吕布张辽欲杀刘俭第130章 三位中郎将聚首第483章 宁朝廷负我请个假第766章 军师归天第458章 抚远大将军第364章 冠军侯第681章 张飞的手段第781章 让人期待的孔明第116章 涿郡固若金汤第435章 天下英雄谁敌手?曹刘第550章 跳来跳去的泰山豪杰第394章 前世死仇,今世搭档第444章 袁绍就是袁绍第662章 降董第506章 壮哉义从!第632章 孙家之殇第111章 刘俭的善后之法(为两位舵主和执事第543章 攻守易位第629章 屠虎,屠虎第669章 六月十五,起事大吉第500章 大汉的第十五个州第515章 东海糜家,甘心归北第589章 北上第492章 良将的抉择第258章 刘虞说:德然,我只适合治民第454章 刘俭的人才真多第169章 来冀州,先会田丰第267章 一本书,换个牧第337章 刘俭,直接任命了一位两千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