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7章 奸臣董卓,或忠臣董卓

第227章 奸臣董卓,或忠臣董卓

“哦?”

董卓听了李儒的回答之后,很感兴趣,他伸手请李儒坐下,问道:“如何有利有弊?还请文优细细言之?”

李儒随即道:“司空需知,刘德然身为汉室宗亲之中的一人,先前曾与袁基交厚,既受用于陛下,又受用于袁氏,本是两不得罪之姿,”

“如今,其人的真实面目已然浮出水面,刘俭若真心是想两不得罪,那当初得了张角与衣冠巨室的书信,最妥当的方法,就是付之一炬,然后暗中将此事告知袁基,以此来博取天下望族们的好感,但他没有这么做!”

董卓的反应很快,他一下子就琢磨过味来了。

“刘德然,也视世家阀阅、衣冠巨室为彼之劲敌,只是一直隐而不发!”

李儒拱手道:“正是如此!不然他不会暗中将此物留存至今。”

董卓缓缓的点了点头。

李儒突然又问道:“敢问董公,是如何入京的?”

董卓闻言一愣,接着哈哈大笑:“自然是被袁氏引入京中的,当初何进以大将军之军令,召老夫入京,这背后所指者就是袁氏,袁氏意图借宦官与何进之争,引老夫入京,用老夫当刀,尽斩京中异己!”

李儒笑道:“这异己,除了宦官之外,想来也包括何进,乃是于当今天子与何太后吧。”

董卓哈哈大笑道:“不错,袁隗老贼的心思,老夫最是了解,袁家五代坐三公位者,已达六人,可以说是声望以极,”

“袁老贼心知家族极盛者,若是不能再向上迈一步,再走个两三代,必为旁人所共仇!”

“当今天子身后有何氏外戚,不算孤寡之势,袁老贼的最终目地,想来还是想借京师之变,罢黜天子,拥立陈留王,使帝王皇家成孤寡之势!”

“而且这个罪名,他们最后还是想扔在老夫头上的,但老夫岂能如他们所愿?”

贾诩默然不语,直如听不见一样。

李儒则是长叹口气,道:“若非董公心中自明,换成旁人,早就被袁家人置于死地了。”

董卓笑道:“所以说,老夫若要不死,就只能与袁隗对立,不过老夫先前也确实想过要行废立之事,不是为了袁家,而是为了老夫自己,”

“可惜,陈留王终归还是被刘俭扣下了!不然老夫倒也是真有意立威。”

李儒拱手道:“董公果然是大能之人,李儒能投在董公麾下,实在是李某人的幸运。”

董卓冲着他抬了抬手,笑道:“继续说!”

“听了董公之言,李某已然明白,董公与袁家之分裂乃是必然,因为从打召董公入京那一刻起,袁家要做的事,就必然是以牺牲董公为前提,”

“彼之不仁,董公就没有什么可顾忌的了,如今用刘俭所赠送之物来对付以袁家为首一众衣冠巨士,正和时势,董公虽不能行废立之举而立威,但以此而立忠,也不失为一大妙策,此为一利!”

董卓点了点头,道:“老夫也觉得正是此理!”

李儒继续道:“二利,便是可将天子与何太后暂时拉拢到董公这一面。”

“天子虽然年幼,但也毕竟接近成年,何太后虽是女流,但昔年跟随在先帝身边,对朝政多少有些耳濡目染,如今宦官和何进何苗皆亡,天子和太后必然想要寻找新的势力来制衡阀阅世家,若董公行废立之事立威,立陈留王为帝,那就是将自己推向了皇帝和汉室的对立面。”

“如今看来,只要董公以张角遗书之事为契机,向天子表明忠诚,就算是独揽朝政大权,但在天子和太后眼中,董公眼下就是大汉朝最大的一位忠臣!则董公可为天子之心腹臂膀也!”

董卓听到这,顿时一愣。

饶是贾诩,也不由深深的看了李儒一眼。

好见识!

董卓初入京时,与袁隗闹翻,其内心深处或许是想当个权臣!是个可以威胁皇权的权臣!

但是如今,若是将事情换一个角度来看,这权臣在某种意义上而言,或许也会成为大汉朝的忠臣!

虽未必能够流芳百世,但想来也不会遗臭万年!

听完李儒的分析,董卓有些激动了。

他急忙站起身,在厅堂中来回的跺着步子,一张虬须大脸,因为激动而变的潮红。

也难怪董卓会激动,说实话,任凭谁都想当一个忠臣而不是奸佞,董卓也知道,他一旦为了立根于雒阳,而顺着袁隗的意思,去行废立之事,那毫无疑问,他虽可以权倾一时,但势必会成为天下公敌。

虽然可以显赫一时,只怕日后的路也会走的异常艰难。

但就当时的董卓而言,他确实没有第二条路可走!

但今日经过李儒一分析,董卓发现,他不但可以立威,似乎还可以成为天子的近臣,皇室的仪仗,甚至在某种角度来说,说他是维护汉室威严的忠臣,也并不过分。

当然,他本人并不是一个忠臣。

可那又怎么样呢?

一个人真正的内心,谁都看不透,不过也是靠天下众人去评说而已。

“文优真乃大才也!”董卓突然哈哈大笑,伸手指了指李儒,道:“如此贤能肯来相投老夫,实在是老夫的幸事!”

贾诩见董卓如此盛赞李儒,不由略微喘松了口气。

看起来,董卓对这个李儒似乎非常欣赏,也颇为重视。

却也难怪,换成别人,听了李儒适才的那番言语,谁心中会不震惊?

饶是贾诩也不例外。

李儒的脸上露出几分得意的笑容。

紧接着,却见他向着董卓长长作揖,道:“不过除此二利之外,却还有一害!”

董卓站住了脚步,望向李儒:“何害之有?”

“从今往后,董公与天下士族,将永远处理于对立面,再难回头!便如同王甫,张让,赵忠一般,哦,甚至比他们还要不如!天下士族将视董公如洪水猛兽,”

“刘俭得到张角的这些遗物之后,为何一直不拿出来,直到今日才交给董公,便是他自己不敢行此事!”

“而且,董公日后就算是将此事推到刘俭身上,只怕也不会有人信了,所有的一切,只能由董公自己扛着,毕竟当年,共同剿灭张角的人中,除了刘俭之外,董公也在。”

董卓听了这话,猛然站住了脚步。

他深深的看向了李儒,随之嘴角露出了冷笑。

“刘德然,果然是没憋好屁!”

李儒叹息道:“其实仔细想想,也是正常的,这天下之间,谁会将好处凭白奉上,刘德然就董公而言,既可视为合作伙伴,也可视为竞争对手!”

董卓在原地站定,陷入了深深的沉思之中。

说实话,董卓对于天下士族,在其心中还是有所期待的。

毕竟,若是他真的想与天下士族完完全全的站在对立面,就不会去着手平反陈蕃,窦武还有党锢之士。

纵观历史上的董卓,在其执政初期,也确实是在向士人们示好。

比如他大批量的征召名士,如荀爽,韩融,陈纪,蔡邕等人,同时又大量下派名士往地方任职,如韩馥,刘岱,孔伷,张咨,应邵,张邈等人。

这些都是他在历史上掌权之后,希望与士族人们进行和解。

但问题是,最终功败垂成。

其实与士人们彻底闹翻,这一点不论董卓如何做,都是必然的一个结果,所以也不算是一个弊端。

但这些事是经过历史见证的,这一点董卓目下还不知道。

董卓听了这番话之后,一下子在厅堂之中站定。

他默然的抬头望向窗外,喃喃道:“人心换人心,有些事情,并非是一成不变!无所谓的!”

(本章完)

第171章 他一定还有后招第186章 刘虞新任东青州牧第86章 该来的总会来第314章 豪门水深第199章 乌桓校尉的左膀右臂第706章 大局走向第662章 降董第135章 特来取张君首级第579章 刘备的眼泪第742章 大汉再度崛起第599章 小五铢毁朝,志在关中第360章 云长,你们的任务更艰巨第413章 出兵除王匡,据河内第238章 重要的牌第300章 好叔父,好侄儿第332章 让功绩与汝等第79章 刘俭,曹操,袁家兄弟第706章 大局走向第173章 防寒门,如防贼第125章 陛下又做生意了第166章 卧虎之双爪第156章 白毦兵的雏形第85章 过犹不及第169章 来冀州,先会田丰第760章 大举入蜀第313章 袁术开始操刀子了第659章 废三公第34章 豪侠关羽第429章 克服自己弱点的张飞第638章 昏君当诛,主公息怒今天晚上更第665章 请董公入京第527章 刘俭与太史慈的交情第709章 南北互市第29章 只有一张大王的刘宏第733章 袁,曹,孙都慌张了第474章 从军师到掾吏第763章 益州危第377章 新政动态第570章 河北军乃天下之冠也第594章 扼杀新苗第447章 八厨集团第723章 良将文远第404章 关键的东西,要在自己手里第162章 刘俭立牧第214章 刘俭抵达战场第446章 相国的猫腻我都知晓第550章 跳来跳去的泰山豪杰第235章 托 子第734章 南北之利第189章 刘备,是刘俭的好兄弟!第68章 袁绍的犹豫,曹操的果决第586章 下一步的行动第308章 董卓曰:又被擒一个第204章 袁家的梦第278章 你是我大哥第211章 宦官的疯狂第345章 重要的转折点第56章 家有丑妇(三更)第332章 让功绩与汝等第611章 关中动乱的各种因素第36章 共成大事!第323章 谁也别想夺我儿子第384章 只有一个方法了第582章 谦亡第448章 刘,董将会第261章 颍川荀氏第507章 定胡虏!第758章 尽叙大义张翼德去医院,请假第123章 将军之言有理,是我偏执了第770章 我们一起救袁家第67章 袁家水深(今日更六千五百字)第482章 所有人都傻了第534章 玄德仗义援公路第32章 关长生第197章 权力游戏,五王开府第702章 大事件第36章 共成大事!第73章 坦诚待君第749章 苦肉阳平关第483章 宁朝廷负我第656章 十大过失第195章 技术性人才第251章 刘俭的王牌第737章 接班人第317章 两战而平,凉州军惊之第420章 此战之后,我就是天下第一牧守第624章 司州暗战第522章 曹孟德兵伐徐州第432章 咱们应该是朋友第532章 长安第三势力开始组合第698章 梦第82章 刘俭认为,越骑营需要改改第535章 曹操邀请孙坚夹击刘备第663章 扶风法正第417章 打造曹操克星第327章 现在,时机正好第592章 前无古人第481章 过年佳节传喜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