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十一章 贺新火了

贺新火了!

准确的说是《征服》这部剧火了,从而把他也给带火了。

其实《征服》一开始在西安、深圳、黑龙江等几家电视台首播的时候,因为没有安排在黄金时间播出,影响有限。

但三月初南京台播出了《征服》,当时跟《征服》撞档期的正是江苏台播放的《射雕英雄传》。《征服》播出的头一天,《射雕英雄传》的收视率比《征服》高两个点,再过两天,《征服》的收视率就比《射雕英雄传》高两个点,而且这个差距还在一点点的拉开,最终《征服》的平均收视率赢了《射雕英雄传》将近三个点。

要知道《射雕英雄传》是一部投资高达三千多万的大制作,不但有金牌制作人张继忠负责全程掌控,还汇聚了周讯、李鸭棚、周杰、蒋琴琴等影视红星。

而《征服》有什么?投资只有《神雕英雄传》的十分之一;导演是“拍纪实的那个”的高群叔;最大牌的演员只有一个将将要过气的江姗,男主角贺新虽说是金马影帝,但又有几个人认识?

然而就是这么一部毫不起眼的警匪片,却让无数观众叫好,无疑就是这部剧太过真实,非常贴近当下的社会生活。

贺新上辈子断断续续不知道看了多少遍的《征服》。俗话讲:内行看门道,外行看热闹。以前他就是觉得好看,看个热闹而已。

而且在拍这部戏的时候,他也没觉得老高的导演水平有多高,甚至内心还有点轻视,毕竟跟他以前合作过的王晓帅、关金鹏、戴斯杰,甚至是丁小黑这些导演相比,不论是审美还是技术方面的水平,他们要远比高群叔高明的多。

而当青岛台也开始播这部剧的时候,一开始他只是想看看自己在这部剧的表演跟上辈子记忆中颜王的表演有没有差距,但是看着看着,他突然发现当初在拍摄的时候,老高常常跟他讲,这部《征服》他想讲的是一个追逐的故事,在叙述上要追求一种叙述的快感和沸点的表演后,征服观众;还说自己最佩服的就是美国的科恩兄弟。还真的不是说说而已,原来老高他真的做到了。

因为他看着看着,居然看出了美剧的味道!很多叙事手法包括镜头的运用都有一些美剧的意思,有意识地在运用象征性的镜头。

这些在拍摄的时候是没办法感觉的,只有在剪辑成片后才能够看出来。要不然怎么说剪辑就是二次创作,至今好莱坞的各大电影公司还保留着最后剪辑权这项权利,同时还将奥斯卡的最佳剪辑奖看做是小最佳影片奖。

从老高剪辑的叙事手法上来看真的是有点牛逼,他先将刘华强快意恩仇、侠肝义胆的那部分先露给观众。然后随着故事的进展在逐渐补上他和李丽之间的事情、吸度的事情,当整个故事完整以后,当故事接近尾声的时候,刘华强这个人物才算真正完成。

关键是刘华强这个人物没有所谓欺骗观众的摇摆,或者一下子的转变,会让观众感到很突兀。就象你认为这个坏人改过自新了,其实没有;你认为这个坏人原谅主角了,其实没有;你认为这个坏人其实藏在门后了,其实也没有这样类似的技巧。

就是很原原本本的还原了刘华强一个地痞的本来样子,他一直都是这样,只不过观众不知道他的过去而已。

观众都是先入为主的,这也就解释了为什么刘华强这样一个坏蛋观众会不讨厌他,这也是颜王当年爆红,现在轮到贺新占便宜的地方,至少演了一个没有令观众讨厌的反派。

同时贺新也仔细对比了一下自己和记忆中颜王的表演。其实说起来很惭愧,一开始他在表演的时候想摆脱颜王的影子,演出贺新般的刘华强,但是记忆的惯性很强烈,不知不觉中,还是有会很多地方在下意识的模仿颜王的表演。

可能在某些细节方面,他处理的要比颜王来得更加出色,但是就整个人物所爆发出来的强大气场而言,显然还是稍有不足。

但幸运的是他的心目中有颜王这个标杆,观众心里是没有的。他们第一次在屏幕上看到原来坏人还能是这样的,甚至他在剧中的一些台词,比如“有你机会,你不中用啊!”,“这瓜保熟吗?”等,也开始在观众中流传起来。

怎么说呢?就好像是前几年《古惑仔》系列刚刚开始流行时一样,他俨然成了内地版的郑伊建。而且正是因为这个故事发生在内地,“强哥”比“浩南哥”更加令观众熟悉感和亲近感。

所以,直接带来的效果就是他火了。

最明显的一个变化是,以前他大摇大摆走在街上没人认识,但是自从《征服》在青岛台播出后,就会发现经常有人会把目光盯着他看,也会有人新奇或者怯生生地上前问:“你是刘华强吗?”

起初他还会很有礼貌的回答:“不好意思,我叫贺新,演的是刘华强。”

“哇,真的是刘华强啊!强哥,你好!你好!”

“……”

那些兴奋的观众压根就不管你叫什么贺新,他们只认准了你就是刘华强。就象当初徐光头演了猪八戒一样,只要观众认出他来,就会指着他兴奋地喊道:“猪八戒!猪八戒!大家快来看呀,猪八戒!”

所以次数多了,他都懒得解释了,别人喊他:“刘华强!”

他也只得笑呵呵地跟对方点头道:“哎,我就是刘华强。”

不光是内地的观众爱看,剧组的那帮子香港人居然也爱看这部电视剧。

《征服》刚开始在青岛台热播的时候,有一次他跟往常一样骑着自行车来到片场。那天是个大晴天,他正好戴了副墨镜,而且因为之前他演了个和尚把头发剃光了,这会刚刚长出来一点,跟电视剧里刘华强的发型差不多。

现场正好有个哥们在现场布景,他把自行车停好,随口打了声招呼,结果那哥们抬起头一看到他居然下意识的往后退了一步,脱口而出道:“强哥!”

从此,他在组里便多了个外号“强哥”!

就连黄月泰也跟他开玩笑道:“果然叫华强的都是大哥!都惹不起!”

最搞笑的还要数程好家隔壁的那个小媳妇许春花,因为隔三差五送新鲜蔬菜过来,程妈心里很过意不去,也经常做一些茄汁大虾、红烧鲅鱼、酱猪蹄之类的拿手菜送过去,礼尚往来,这一来二去,两家便走的很近,充分诠释了什么叫远亲不如近邻。

有一次对门小两口吵架,居然还把自己的家房门敞开着,隔着道房门就能听得清清楚楚。就听到许春花中气十足地冲她男人嚷嚷道:“你再横!你再横!你再跟横我一下,我马上叫隔壁的强哥出来收拾你,你信不信?”

“噗!”

正在喝汤的贺新,顿时一口汤全都喷了出来。幸亏他反应快,把头偏到一边,要不然程妈辛辛苦苦做的这一桌子菜恐怕都没法吃了。

当然火了之后,最直接的好处就是找他拍戏的人多了,片酬涨了,常季红那边居然一下子收到了七八个剧本。好在当初签约的时候,他就跟常季红有言在先,接戏必须由他本人认可之后才能接。

认可的方式当然是看剧本,但他目前压根就没心思看其他的剧本。关金鹏的《画魂》此时已经在苏州东山开机了,他因为忙着拍《恋之风景》,连田守信这个人物都没好好研究过呢。

总之他告诉常季红,八月份之前别找他就行。

但还是挡不住他们那些制片人的神通广大,有一广东来的哥们居然直接找到了他在青岛的拍摄现场,“啪”的把一张银行卡拍到他面前。

“五万一集,都不用签合同,只要你答应演,这张卡就是你的了,这五十万定金就交给你……档期没有问题,我们可以等!”

第五百三十八章 突然袭击第五十五章 没到手的才是最好的第六百五十六章 贺先生有大情怀第七百四十八章 不行,没有理由第六百十六章 命不好的葛妹妹第五百零一章 商业片也能高级第八百七十八章 京城遇到西雅图第五百十三章 新皓传媒值五千万第一百七十七章 胖头鱼第八百二十七章 腿玩年第一百三十八章 高群叔脑洞大开第七百五十二章 影后呼之欲出第八百七十五章 不客气第二百三十章 再赴戛纳第八百四十六章 严重受刺激的宁皓第二百五十一章 这是什么神操作?第二百四十章 八卦和膨胀第五百五十四章 男人的通病第七百二十六章 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第八百三十二章白雪的野望第七百七十一章 两道红杠杠第四百八十九章 患得患失第七百零二章 传说中隔壁老王的故事?第三百六十二章 受伤(补昨天)第八百四十五章 《泰囧》缓上,饥饿营销第五十二章 小裁缝第一百五十三章 戛纳红毯第七百八十一章 云集第八百六十二章 累的连大姨妈都推迟了第七百四十四章 不好厚此薄彼第一百五十二章 戛纳的夜第二百五十五章 笑场第一百十三章 儒雅,朴素第五百二十九章 跟上节奏第三百五十一章 实话实说第三十五章 获奖(二)第一百六十五章 虚心接受,屡教不改第六百六十八章 《无极》首映第九十六章 征服第五百三十七章 傻姑娘,这可是一辈子的污点啊!第五百六十五章 《双驴记》入围了……第六百九十一章 弦崩断了第七百四十六章 感性的人脑子容易犯浑第五百四十四章 裂痕第四百二十七章 靴子落地第一百九十二章 拍摄日常第六百零三章 主动出击第八百十六章 要生了第一百零八章 过年(一)第九章 杀青第四百六十五章 难产的《潜伏》第二百十二章 母女吵架第五百九十六章 何必让华艺分一杯羹第八百八十四章 热闹的电影节第七百七十八章 怀孕的女人伤不起第六百五十章 钢的琴2第五百五十章 扮相和演技都很重要第六百八十五章 好用、便宜第八百二十九章 争议第八百七十七章 怎么说?不好说?干脆不说!第八百七十五章 不客气第六十章 吴总第五百十九章 安插眼线?第七百九十七章 演员第六百六十章 北电第四十一章 两部戏第二百七十四章 从善如流第二百四十八章 都是套路第四百五十九章 怎么多了个剃须刀第一百章 试戏第八百四十七章 军艺校草第一百八十一章 和表演系副主任的日常互怼第六百十一章 你觉得我会看走眼么第六百八十五章 好用、便宜第八百六十一章 烧包的肥腾第七百三十八章 票房热卖第七百七十六章 签约,访谈第八十三章 实至名归第六百七十章 情以何堪第三百八十四章 行规如此第三十章 好好第二十三章 恋爱的滋味第四十五章 格格不入啊第九百十章 故意冷落?没有,我们只是不熟第二十九章 进展良好第七百七十五章 有潜力的新人第七百七十九章 三十岁第一百七十七章 胖头鱼第八百二十二章 青涩的文导演第八百十章 拼了的宋铁第八百九十三章 诺贝尔数学奖的拥趸第八百二十五章 今年的奖项好象不太乐观第四百六十二章 忙碌第二百二十三章 美人发飙第八百十六章 要生了第五百八十三章 《双驴记》首映第四十二章 巴尔扎克和小裁缝第五百二十二章 你们男人是不是都是吃在碗里的,看在锅里的?第六百六十九章 演的好有个屁用第一百八十八章 贺新是耕地的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