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二十二章 伪命题

“获得第15届上海电视节白玉兰奖最佳女演员的是……”

大屏幕上打出入围的五位女演员的现场实时画面,分别是《纸醉金迷》程好,《马文的战争》宋旦旦,《北风那个吹》闫昵,《上海王》袁丽,以及来自香港的《珠光宝气》叉烧芬。

五位女演员面对镜头都表现的很得体,一副宠辱不惊的样子。程好坐在下面,同样带着亲和力十足的微笑。但如果镜头推进给到她脸部特写时,肯定不难发现她笑容略显僵硬,目光更是格外期盼地望着台上正在开启信封的自家老公。

可惜台上的贺新丝毫没有朝她这边看过来,而是干脆利落的开启信封,然后凑近话筒直接道:“宋旦旦,《马文的战争》!”

“哗哗哗……”

在一片礼节性的掌声中,著名小品演员宋旦旦兴冲冲跑到台来领奖。当然人家的主业还是京城人艺的话剧演员,曾经拿过话剧类的梅花奖和金狮奖,还曾拿过华表奖的影后,只不过在电视剧领域,这次还是头一回获得正经奖项的认可。

“恭喜,宋老师!”

“小贺,谢谢啊!”

宋旦旦从贺新手里接过奖杯,还特意发挥小品演员的幽默,扬了扬手里的奖杯,冲着话筒来了一句:“不好意思啊,程好!刚刚看到颁奖嘉宾是小贺,我还以为自己没戏了呢!承让,承让。”

现场发出一阵笑声。

毕竟入围的五位女演员宋旦旦是唯一的前辈,她有资格开这种玩笑。至于贺新作为最佳女演员的颁奖嘉宾,完全是因为他是上届白玉兰奖的视帝,属于常规操作,并不是主办方刻意安排。

此时镜头也适时地给到了正在微笑拍手的程好,只见她还俏皮的朝镜头挥了挥手,丝毫看不出她心里正在骂“MMP!”

随着最佳女演员奖颁出,本届白玉兰奖的五项大奖,三项已经揭晓,分别是最佳编剧给了《北风那个吹》的高满堂,最佳导演给了《王贵与安娜》的程强。

原时空中,本届白玉兰奖几乎被《潜伏》横扫,现在随着《潜伏》的提前诞生,竞争一下子减轻了不少。紧接着原时空中输给颜王的老段如愿以偿的凭借《团长》中的出色发挥,获得了视帝。而分量最重的最佳电视剧则颁给了主旋律题材的《北风那个吹》。

入围三项提名的《纸醉金迷》颗粒无收,除了程好,特地从涿州影视城的《三国》片场赶来的高西西和于合伟也都失望不已。

……

“好了,别生气了。我觉得这次你们吃亏就吃亏在还没有上星,只是在上海电视台电视剧频道小范围播出,知名度不高,反响不够强烈,难免也会左右评委的评判。好饭不怕晚嘛,这次拿不到,不等于明年拿不到吧!”

回到宾馆房间,一进门贺新就忙着安慰装了一晚上的笑脸,结束后一直阴着脸到现在的未婚妻。

“金鹰奖我又不是没有拿过,谁稀罕呀!”程好闷哼一声道。

三大电视剧奖项,除了白玉兰奖是一年一次,金鹰奖和飞天奖都是两年一届,隔花举办。

“不稀罕就不稀罕呗,你说你现在已经是东京影后,成色十足的电影咖,难道还在乎这电视剧奖项啊?好了,好了,别不开心了,你还穿着礼服呢,赶紧换了,洗个澡早点睡觉,明天一大早还得赶飞机呢。”贺新搂着她笑呵呵的安慰道。

“她演的哪儿好了,演什么都象她宋旦旦自己,观众从来都是只记住她的名字,从来记不住她演的角色的名字。我看都比不上闫昵姐,不就是仗着资格老嘛!得了便宜还卖乖,居然还嘲笑我……”

程好猛地挣脱了他的手臂,把手里的小包包往沙发上一扔,就爆发了。

当初在人艺的时候,她跟宋旦旦就相处的不太好。当然那时她还是新人,看到著名小品演员当然得笑着捧着,主要是人家宋旦旦架子大,爱理不理的。

而且今天宋旦旦开过玩笑后,还笑呵呵的解释:我和程好以前是一个单位的什么巴拉巴拉的。不知所以的人还以为她们以前就关系很好,开个玩笑很正常,但程好听起来却尤为刺耳。

而且这部《纸醉金迷》可以说是她的心血之作,是她尤为看重的一部电视剧作品。自从入围后,她还特地找来了其他几部入围女演员的电视剧统统都看了一遍,一时间还信心十足,这次就是冲着拿奖来的。

看她一下子爆发了,贺新倒是松了口气,他太了解自家媳妇了,就怕她憋在心里不吭声。这么发泄一通,再睡一觉,第二天就没事了。

“好了,这种事情都是难免了。就象前年你们演的那个《新上海滩》,你说李雪键老师演的好不好?他比《半路夫妻》中的红雷哥差哪儿了?最后不也没得奖嘛!再说了,人家是资格老,可岁数都摆在那儿了,这可能是人家为数不多的得奖机会。你三十都没到呢,将来还有的事机会,就算让让老人,咱们尊老,昂!”

这会儿贺新只能哄着。

可能是对比李雪键老师的遭遇,又有可能是老公一句“你三十都没到呢”,总之让她的心情总算稍微平衡、舒畅了一点。但还是噘着嘴闷闷不乐道:“以后还不知道有没有这样的机会?”

“有,一定有。实在不行,等将来咱们自个找个合适的本子,自己捧自己!”

贺新记忆中好剧多着呢,总有一款适合。

……

第15届上海电视节落幕,紧跟着第12届上海国际电影节开幕。

本届电影节一共有两部华语电影入围,分别是两岸三地制作的《白银帝国》和藏族导演执导的剧情长片《寻找智美更登》。既有两岸三地概念,又有少数民族概念,很有各自的代表性。

除了主竞赛单元和亚洲新人奖竞赛单元之外,今年又增加了一个电影频道传媒大奖单元。原时空中由《双驴记》改编的《走着瞧》,几乎横扫了这个单元,一举拿下了最具潜力新男演员奖、最具潜力新导演奖、最受关注女演员奖和最受媒体关注影片奖四项大奖。

当然现在不存在什么《走着瞧》了,而且上影节别看在十二大国际A类电影节中影响力敬陪末座,但这边却依旧自我感觉良好,特别强调首映概念。于是乎类似《双驴记》、《万箭穿心》这类作品都无法报名参赛。

不过在本届电影节的电影频道传媒大奖单元还入围一部由徐光头主演的小成本喜剧《夜店》。

自从中影、博纳、国立常升和新皓传媒搞了一个青年导演计划之后,雄心勃勃的橙天娱乐不甘示弱,也跟中影联合推出了一个“橙天-中影青年导演计划”。这部《夜店》就是这个计划推出的第一部新人导演作品。

“耗子哥,铮哥,辛苦!辛苦!”

贺新一脸亲切的跟两个刚刚完成《无人区》的拍摄,马不停蹄从大西北赶来的,晒的跟非洲人似的宁皓和徐光头握手。

宁皓这次是作为青年代表之一来参加导演论坛,顺便也帮自己公司投资的两部电影站台。而徐光头则是因为作品入围电影频道传媒大奖单元,同时也为这部小成本喜剧站台宣传。

宁皓虽然晒的黑了点,变化不大,但瘦下来的徐光头却好像看上去还没有完全从角色里走出来一样,目光失去了往日的精明灵动,变的呆滞,而且总给人有点神神叨叨的。

接着他的目光就停留在跟他们一起过来的那位戴着棒球帽、穿着滑板鞋,嘴角边向上扬起一道疤痕,看上去一副桀骜不驯,气质有点象谢逼王的年轻人身上。

“杨导,好久不见,恭喜啊!”

“贺老师,谢谢啊!”

一笑,一开口,原本身上那股子谢逼王的装逼感全无,一下子变的拘谨起来。

这位杨导叫杨青,毕业于中戏成人教育学院导演系,贺新曾经读的进修班也属于这个成人教育学院,两人还是一届的,只是表演进修班是一年制,而导演系是二年制。

当年在中戏两人仅仅是认识而已,并不熟悉。当初贺新从徐光头口中得知杨青这个名字的时候,还挺惊讶的。这年头正儿八经从导演系本科毕业,甚至是研究生毕业,也不一定有戏拍,很多还混迹在剧组充当场记、副导演什么的,或者拍拍广告,还有些干脆就改行。

而中戏那个成人教育学院的导演系,当时上学的那些人,很多都是来自于电视台、广告公司,甚至是影楼的。如今居然冒出来这么一位,还能拿到“橙天-中影青年导演计划”扶植资金的,足见有过人之处。

可惜在他的记忆中对后世的杨青并没有什么印象。不过这也正常,上辈子他看片一般只看演员,很少会去关注导演是谁,除了象国师、陈大导、冯裤子这类的大导演,又或者创造票房奇迹的,象宁皓、徐光头、吴精、郭凡、油腻陈等这些名字。想当初他连王晓帅的名字都不知道,更别提眼前这个杨青了。

跟杨青打过招呼之后,他又笑着问:“哎,博哥怎么没有跟着一块儿过来凑凑热闹?”

“这次大家都拍的太辛苦了,小博回家歇着了。”宁皓摸摸自己的大脑门感慨道。

旁边的徐光头瓮声瓮气的来了一句:“我看再拍下去小博都快抑郁了。”

徐光头这次对黄博意见老大了,一开始电影开机后,刚拍了半个月,黄博就感觉不对,主动提出要去体验生活(这点倒是挺有靓仔青的风格)。在体验生活时还跟人学杀猪,可刀拿在手里半天还是没有下得了手,为此回去还病了一场。但病好之后却觉得有了新的感悟,便宁皓商量重拍,两个处女座一拍即合,唯独苦了徐光头,只得陪着把前面半个月拍的戏再重新来一遍。

几个人凑在一块儿吃吃喝喝,连当晚举行的开幕红毯都没有去参加。第二天下午,他跟宁皓两个人精神抖擞的去参加本届电影节的第一场主题论坛“中国制造——中国电影市场需要怎样的电影”。

参与这次论坛活动,坐在台上掰扯的四位导演代表,分别是王晓帅、陆串、宁皓,以及去年获得金马奖最佳影片《海角七号》的湾湾导演魏德胜。

说起来惭愧,这四位当中王晓帅年龄最大,却是唯一作品的票房成绩没有过亿的导演,不过在奖项方面常年在欧洲三大节混的小帅导演还是遥遥领先的。

除了四位导演,另外还有博纳的于东、万达院线的陈国伟、上海联合院线的副总吴鹤沪,以及京城新影联的副总高军,这四位算是院线的代表。

贺新则和其他来参加论坛的人士在底下坐着。他这次并不是以演员的身份,而是以新皓传媒老板的身份来参加这次论坛活动。

主持人是刚刚完成《建国大业》拍摄,头上刚刚长出毛碴的张果立。不得不说这位真的可谓是导、演、主持,全能型选手,哪哪儿都有他。

“贺董!”

他刚刚坐下来,旁边一位戴眼镜,看起来儒雅斯文的男子伸手过来打招呼。

“哟,王总,您好!”

贺新忙跟他握手。

眼前这位是光线传媒的老板王常田,两人曾经在其他场合见过几次,只是认识并不熟悉。老王是做电视的,旗下的《娱乐现场》、《音乐风云榜》和《630剧场》都搞的很火,贺新曾接受过他们节目采访,当时那位凶很大的女主持人让他印象很深刻。

哦,多说一句,曾经给他造成不少麻烦的那个八卦杂志《大明星周刊》也是老王旗下的。

两人寒暄了几句,论坛便开始了。

张果立先巴拉巴拉一通开场白,隆重介绍了一下台上的几位嘉宾,重点当然是四位导演,各自的履历荣誉都细细摆了一遍,贺新坐在底下真的挺怀疑这货是不是就是照着百度百科上的资料念的。

接着张果立就话锋一转,直至目前中国电影存在的问题,比如中国电影的年产量已经超过四百部,去年的票房超过了四十亿,但绝大部分电影是没有机会在院线上映,这到底是中国电影市场出现了问题,还是内容出现了问题?、

没钱看小说?送你现金or点币,限时1天领取!关注公·众·号【书友大本营】,免费领!

然后同时结合就中国电影怎么成为全球关注的中心,是否成为全球电影新的增长点,这两个问题展开讨论,请现场的四位导演和四位院线代表展开讨论。

贺新坐在下面听着,对于前面的问题确实值得讨论,但至于中国电影如何能成为全球关注的中心,在他看来却是一个伪命题。

很简单,好莱坞电影能够风靡全球,除了人家电影工业发达之外,很重要的一点就是英语是国际通用语言,而且他们所谓普世价值观也好,文化背景也好,跟整个西方世界乃至很多曾经是殖民地的发展中国家都是相通的。

而中国电影,除了语言没有优势,更重要的是文化背景不同。

其实象这样的命题别动不动就全球之类的,只要在东亚这个儒家文化圈生根发芽,成为中心就足够了。

至于能否成为全球电影新的增长点,都不如说能否成为全球电影票房新的增长点。

第八百九十章 彻底撕破脸了第八百四十八章 诚惶诚恐的腾哥第六百八十七章 豁出去的小王第三百十一章 特别关照第九百二十七章 上眼药第九十七章 晦气第七百四十九章 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第三百零二章 不自信第八百九十二章 不是惊喜,是惊吓第十四章 朋友第六百四十六章 说不清,道不明第八百二十七章 腿玩年第五百四十八章 于老师第四百十八章 为什么大美女都喜欢土气的渣男第五十二章 小裁缝第七百四十二章 惊爆第五百四十三章 还得是王晓帅第一百四十六章 客串第五十七章 万人迷第八百八十章 凡尔赛本赛第五百三十四章 高低立判第七百七十章 圈钱,回忆杀第三百九十五章 日常第六百三十七章 上来就发难第七百八十一章 云集第六百九十七章 人物访谈(二)第五百八十一章 采访第七百十五章 少女初长成第五十三章 惊变第四百章 电影节第六百七十九章 学习指南第七百六十五章 跪舔国师第十四章 朋友第六百三十二章 很简单,我不喜欢第四十七章 没有音乐细胞第四百三十章 纷纷扰扰第四百九十九章 祝你好运第三百二十一章 七剑下天山第八百四十九章 一个月增肥二十斤第七百八十一章 云集第三百六十二章 受伤(补昨天)第四百一十章 真是好演员!第四十章 艺考(二)第七百零三章 子子第四百十八章 为什么大美女都喜欢土气的渣男第五百三十章 程好很敬业第四百零五章 这么大一个瓜第一百零五章 盘问第一百六十五章 虚心接受,屡教不改第五百十章 彪悍的丫丫第七百零六章 都是个长情的人第八百零七章 雨中的戒台寺第六百二十章 延期、超支第七十八章 湾湾行第七百六十二章 没用,上不了头条第八百四十二章 找到一个很有张力的角色第二百八十二章 陈导想找你谈谈第八百七十五章 不客气第八百五十一章 渣男专业户第八十章 盛海人和盛海话第六百十七章 别闹第三百四十章 片场、古铜色、瓜哥洛第一百九十一章 切磋第六百二十五章 回京第五百四十六章 不欠人情不差钱第一百八十四章 绯闻出名第三百五十一章 实话实说第三百二十四章 徐老怪和风火连城第九百二十七章 上眼药第六百十八章 心境第八百九十八章 宝宝,妈妈真的太难了第二百二十五章 意外之喜第六十章 吴总第六十二章 关系终于突破了第八百章 爱情的边境第一百八十章 都是吃货第十四章 朋友第四百八十一章 浮想联翩第一百十七章 沉默的楼导第八百二十六章 左拥右抱和冰释前嫌第六百三十章 靠谱的监制第六十二章 关系终于突破了第二百九十五章 《无极》开机第四百零八章 准备第八百四十三章 不转让,要合作第五十一章 a little,一点点第六百六十七章 专访(续)第二百零八章 表演是需要入戏的第二百四十一章 我是舔狗,但不是流氓第六百十九章 岁月静好第二百三十四章 扶弟魔第二百九十七章 有野心的女人不容易啊!第八十六章 惊喜(二)第七百四十三章 辟谣第八百四十九章 一个月增肥二十斤第三百二十一章 七剑下天山第一百二十三章 一个路子第六百二十六章 好事多磨第四十八章 表白第七百三十九章 木秀于林风必摧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