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4节 中央集权(2)

刘彻临襟正坐,对着周亚夫与晁错道:“朕皇祖太宗孝文皇帝在位时,曾下诏曰:天生蒸民,为之置君以养治之。天子执政,首在活命,如今地方郡守,郡尉乃至于郡司马、主薄两千石封疆大吏,操执生杀大权,两千石固多贤明大臣,然,亦也难免忙中出错,朕意将死刑处决之权,收归中央,由廷尉复核,上报朕前,亲笔勾绝,而后准予处刑!”

周亚夫与晁错对视一眼,然后拜道:“陛下仁善,臣等谨奉诏!”

对于中央来说,当然是权力越多越好了。

而且,自秦以后,中央集权就已经是大势所趋,不可阻挡。

更何况,天子所说的这个事情,只要不是笨蛋,都知道,天下舆论与民心,都是支持的。

诸子百家,无论什么派系,都不会在这个涉及少杀、慎杀的问题上多嘴。

至于把持话语权的地主官僚阶级,恐怕,要对这个决定举四肢支持了。

毕竟,朝廷的肉食者们比起地方的郡守来说,是要脸的。

譬如故廷尉张欧,当了三年廷尉,前后拢共就杀了十几个人,就这些人,都还是被逼的没有办法才杀的。

这些年来,汉室的高层,已经出现了不少爱惜羽毛的人。

只是,刘彻更看到了,实际上目前现行的汉律对于权贵官僚阶级的权益是非常看重的。

汉律中就规定了。公乘以上爵位及六百石以上官吏犯罪,需由廷尉审判定罪。

至于关内侯以上及两千石犯罪,更是只有丞相、廷尉与皇帝才能决定其命运。

说到底。刘氏江山的本质,是封建王朝。

汉室的律法自然会偏向照顾地主权贵阶级和有钱的商人。

在多数时候,平民与有钱人犯罪,是两种待遇。

一个很鲜明的对比,就是太史公与公孙贺。

历史上太史公触犯小猪,被判宫刑,同一时期的公孙贺犯下了失期之罪。按照军法当死。

但结果是,太史公被割掉了小jj。而公孙贺则只是交了一笔赎金。

至于李广,单单是赎死就赎了两三次。

换句话说,刘彻收回死刑的复核权,实际上受益的是无权无势的平民百姓。

至于地主豪强这种阶级。他们倘若犯罪,该死的一定会死,不该死的即使没有皇帝勾绝也死不了。

历史上杀人盈野的酷吏们,幕后的主使者,除了皇帝外,还能是谁?

不然你以为王温舒、义纵、张汤、咸宣这些杀人魔王当真有自己的意志,本身就是嗜血的恶魔?

正如刘彻现在把郅都放在河南郡,不就给了郅都便宜行事的权力,廷尉方面也得到了吩咐:凡河西郡上报死刑者。一律依河南郡守之意见批复。

这等于是刘彻给予了郅都无限开火权。

而郅都也干的很漂亮。

一到冬天,就上报了长长的死刑名单,名单上的死刑犯多达四百余人。涉及地主豪强、商贾、游侠、官吏、盗匪。

游侠跟盗匪什么的,郅都已经自己杀了。

至于地主豪强官吏这些有身份的犯人,也活不过今年的十月。

根据监察御史和绣衣卫的报告,目前的河南郡‘郡治为之一新’,‘路不拾遗,野无盗匪。民皆称善’。

只是河南郡地处中原腹心,郅都这么杀下去。百姓倒是高兴,可地主官僚阶级估计就怨声载道了。

刘彻抛出这个死刑复核制度,也有些安抚那些被吓傻了的地主官僚阶级的意思。

毕竟,皇帝嘛,还是要有演技的。

不能让人看出你是幕后黑手。

罪责与怨望归于臣子,而功绩与赞美归于皇帝。

谈完死刑复核权,刘彻感觉,也铺垫的差不多了。

于是,对周亚夫道:“丞相,朕近日观君自吴楚带回来的吴逆楚逆种种不法之事的卷宗,朕发现,吴逆最近十余年,每岁自盐铁、铸钱能获利数十万万,甚至一度天下制钱半出吴逆,所谓前事不忘后事之师,为江山社稷计,朕觉得,盐铁、铸钱之事已经必须到了变革之时,且,盐铁铸钱之利,若为社稷所有,岂非等若每岁岁入倍之?朝廷自盐铁获利后,得之更可兴武备、抚孤寡,修水利,建桥梁。如此,民不益赋,而海内用饶,未知丞相怎么看?”

听到刘彻终于谈及盐铁,周亚夫不知为何,感觉心中一松。

其实,不知刘彻这个皇帝害怕与周亚夫这头犟驴起冲突。

周亚夫其实也怕跟天子犟起来犟到不可收拾的地步。

答案很简单,天子年少,而他周亚夫功高。

一旦真犟起来,恐怕坊间舆论会批评他欺压少主,嚣张跋扈。

对周亚夫这种自诩纯臣,自认为忠臣的臣子来说,发生那样的情况,是无法原谅,更会是他一生的污点。

此刻听到天子用着商量的语气说出来,周亚夫顿时就轻松许多了。

有的商量就好,不管他说服了天子,还是天子说服了他,都能避免最糟糕的情况发生。

周亚夫当然也知道刘彻所说的那些事情确实属实。

盐铁铸钱之利,只要不是瞎子都能看到。

但关键是——这个事情一则涉及太宗孝文皇帝,虽说汉室没有什么祖宗之法不能变的概念,但终究为尊者讳,很是棘手,更牵扯天下方方面面的利益,岂是上下嘴皮子一碰就能解决的?

若如此,吴楚之乱就不会发生了!

二则,盐铁铸钱之事,汉室已经是一放一收又一放了。

太祖高皇帝时期,为了取信天下,收拢民心,曾经驰山泽盐池,许民自铸钱币。

到吕后时期,为了增加国库收入,更为了稳定金融秩序,吕后颁布钱律,禁止了民间私自铸造钱币和开山凿矿。

太宗孝文皇帝上台,为了收买天下人心,再次宣布驰山泽盐池之利,准许民间铸币。

如今,天子要是再来这么一出。

那么,政令朝令夕改,对汉室社稷江山来说,可不是什么好事情。

思虑及此,周亚夫拜道:“陛下所说,臣虽愚钝,亦也有所知,只是,臣所虑者兹事体大,涉及朝廷威严,律法尊严以及太宗孝文皇帝诏令,不敢不慎!”

晁错听完周亚夫的话,嘴一撇,立刻跳出来拜道:“陛下,臣以为陛下所言,圣明无比,至于丞相之忧,不足挂齿!”

“吴楚逆贼尚且灰飞烟灭,余者鼠辈,何足为患?至于太宗孝文皇帝诏令?太宗孝文皇帝可没说,驰山泽盐池,许民自铸乃是永久不变之法,世易时移,天子收回山泽盐池之利,也是本份!”()

第375节 八方英才汇长安(1)第1027节 狂欢(1)第703节 淘金浪潮(1)第569节 人心(1)第1075节 一汉当五胡(1)第208节 调查(2)第1285节 匈奴‘神骑’(1)第379节 关门,放司马第1101节 绝望的匈奴人第1041节 河阴之战(1)第1352节 决战(4)第997节 徐福后人第280节 战斗力爆表的御史们(2)第829节 十面埋伏(3)第1273节 但使龙城飞将在第613节 乌孙的灾难(1)第556节 儒家的改变(1)第30节 谎言第776节 悲惨的乌孙人(1)第310节 交易(2)第1016节 战前准备(2)第96节 各家有各家的难处第980节 战略欺骗(1)第473节 中央集 权(1)第147节 阳弋第1449节 为民做主(1)第196节 义婼的变化第679节 儒法合流?第1564节 以夷制夷第99节 水军第1298节 武贵文轻第8节 家宴(下)第225节 棉花有着落了第1514节 战略(2)第419 长安谍影第149节 廷议第681节 法度第1292节 帝国的毁灭(1)第396节 尚武第328节 选秀(完)第1537节 居延(2)第987节 动员(2)第1225节 百死不悔第108节 众生百态第1556节 匈奴的大一统(1)第205节 未雨绸缪第1457节 掀桌子(3)第1084节 匈奴最后的指望第1597节 太初历第1097节 可怕的少府第291节 忽悠匈奴人(2)第921节 齐鲁第676节 觉醒第221节 教育之野望第228节 第一次主持廷议第903节 少府的成果(2)第245节 太子刘德(1)第454节 城头变幻大王旗第253节 八方英才汇聚(2)第1583节 战前(1)第246节 太子刘德(2)第1391节 画大饼 1 除夕快乐第208节 调查(2)第555节 墨家复兴第1386节 聪明的商人第1181节 讲道理(2)第1427节 在大夏(1)第437节 收买(2)第482节 视察第73节 袁盎第807节 谁才是世界第一强军(1)第1412节 河套的开发(3)第1473节 众智(1)第711节 肮脏时代(2)第928节 薄世的麻烦第855节 封赏(2)第935节 刺史之制(1)第700节 主爵都尉第717节 无题第950节 公羊学的野望(1)第1605节 说服(2)第467节 家宴(1)第244节 储君之位在招手第919节 从此朕既国家!(1)第817节 最后的折兰骑兵(5)第744节 赵佗入朝(1)第984节 俘虏的改造(2)第1391节 勃勃野心第485节 假象第391节 马政第1253节 战略(1)第878节 世仇第289节 刘启教子第515节 聪明第545节 血流成河(1)第555节 墨家复兴第536节 洗脑(1)第517节 给他们主人第629节 温言在口(4)第644节 悬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