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5节 中央集权(3)

刘彻挥挥手,制止了晁错继续说下去。

似乎是大朝仪的时候的刺激吧,刘彻感觉,自己的御史大夫最近有些急于表现了。

不过,也不能怪晁错。

最近晁错的压力,非常大。

来自方方面面的打击和攻忤让他疲于奔命。

自从先帝驾崩以后,晁错的御史大夫之职,实际上已经如同空中阁楼。

要不是刘彻迟迟没有表态,甚至暗地里拉了晁错几把,恐怕现在,晁错要面临的就是众叛亲离的局面。

不说别的,桃候刘舍最近这段时间就几乎天天在东宫和未央宫之间穿梭,打的是什么主意,几乎人尽皆知。

“丞相所言,朕自清楚!”刘彻道:“太宗孝文皇帝的‘驰山泽盐池令’朕亦无意违背!”

‘驰山泽盐池令’虽然看上去好像受益的都是大地主大商人和地方的诸侯王们。

但实际上,刘彻明白,驰山泽盐池之令,更在某种程度上给予了最底层百姓喘息之机。

按照中国传统,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

山泽盐池这些大自然的恩赐的归属权,当然是归于天子。

太宗孝文皇帝下令驰山泽盐池,准许百姓可以不需要官府批准,即可自行去山林捕猎伐木开采矿山乃至于煮海为盐。

这使得底层百姓,哪怕山穷水尽了,也依然能从山林湖泊海洋与河流中获得生存的必需品。

要是换了在秦代,百姓哪怕只是捕杀了一只山林中的野猪,都属于犯法。

刘彻要是胆敢废除这条命令,那么,天下百姓的唾沫都能淹死他。

中国历史上只有一个秦,也唯有一个秦。

刘彻也不想学秦朝那样作死。

周亚夫略略有些疑惑,问道:“那陛下的意思是?”

刘彻呵呵一笑,这个世界哪里有什么没有漏洞可钻的政策?

就是历史上的小猪的盐铁政策,实际上也饶过了驰山泽盐池令,通过桑弘羊主导的治粟都尉衙门来推行,又在上林苑起了个水衡都尉的马甲来洗白。

其基本基调就是所谓的民制、官收、官卖、官营。

这样一来,就完美的绕过了驰山泽盐池之令。

政府依然准许民间煮盐、铸铁,只是不允许私人私自买卖与交易

所有与盐铁有关的贸易,必须通过盐官和铁官进行。

作为穿越者,刘彻对小猪开启的这个盐铁官营政策的弊端不说无所不知,但也多少了解一些。

毫不夸张的说,始自小猪的盐铁官营政策,在未来两千年养活了无数的官商。

甚至于很多时候,中国境内最大最强的官商集团就是盐商及其依附的官僚集团。

刘彻并不想走这条被历史证明了的死路。

小猪的盐铁官营政策,坏就坏在民制、官收这个环节。

民制官收就意味着只有官商才能干这个买卖,其他任何人参与进来,都肯定会被吞连骨头渣子都剩不下。

而且,小猪的盐铁官营政策,还极大的限制了中国的铸造冶铁技术的发展。

在如今就已经出现在少府,并且已经初具规模的炒钢技术和灌钢技术,居然在未来一千年,几乎原地踏步。

既得利益集团,蛮横的拒绝和阻挠一切可能损害他们利益的技术与发明。

就像后世页岩气刚刚冒出头来,中东土豪就施展天魔解体大法,强行将油价打压到任何页岩气与页岩油越采越亏的地步。

想到这里,刘彻就整理一下思路,道:“民间铸铁、煮盐,朕自不会去干涉,百姓买卖,也听其自便!”

“只是……”刘彻眨了眨眼睛,道:“朕将在丞相之下新设盐铁令一职,秩比两千石,令下设丞,令郡国各地县一级的衙门,各设盐铁官,专责于市集之上售卖盐铁制品!”

周亚夫听了,却是满头雾水,不明白天子这么干,到底所图为何?

要知道,如今天下的盐铁商人,基本都是地头蛇,而且,多数商人的生产成本实际上比朝廷低。

毕竟国家行为,多多少少要为工人考虑,除了被判刑的刑徒外,其余工匠,基本都有薪水和安全保障,出了事故,还要抚恤。

就是刑徒,参加煮盐采矿,要是死了,朝廷也要给家属一个说法。

但商贾不需要。

他们廉价雇佣失地和无地农民,用棍棒威逼。

泥腿子死了,直接往山里一丢,苦主就算找上门,一句我不知道就能打发。

就是告上衙门,这样的事情,地方官通常也不会在意。

章武候窦广国年轻时,不就差点死在了这样的一个黑矿山中?

所以,朝廷要与地方的商贾在盐铁上竞争,价格上就不是朝廷能负担得了的。

但周亚夫哪里知道,墨家的加入和技术的进步,使得商人们在盐铁上已经彻底失去了所有的竞争力

目前新一代的高炉,一日出铁千斤。

虽然质量上有这样那样的问题。

但无论成本还是效率都已经甩开了当世所有的商人。

至于盐?

江都王刘阏在刘彻授意下,已经在江都境内开始了晒盐。

比起靠柴火煮盐,晒盐虽然结晶什么的都不如煮盐。

但架不住晒盐产量大啊!

一亩盐铁一月产盐的数量,就比得上数百工人日夜不停煮盐的产出了。

至于成本,那更是几乎无限接近于无。

商人们拿什么来跟朝廷的官营产品竞争呢?

甚至,刘彻只要愿意,他完全能用低于商人们铸铁煮盐的成本价来摧毁他们,打垮他们。

只是,暂时不管高炉还是煮盐,都还没形成规模。

所以,商贾们大抵还能苟延残喘个几年。

不过这样更好。

温水煮青蛙,才是对付这些家伙的最佳策略。

等晒盐的盐田和高炉形成了规模,在政府主导下,用军队做保镖,以国家信誉为担保的盐铁令衙门,将会碾碎所有的竞争者。

商人们想要在这样的竞争下活下来,唯一的办法,就是学习朝廷,同样用高炉和晒盐。

只是,天底下那个商人能有少府的底蕴,和天子的威权,可以不惜代价,不惜工本的来推进技术进步?(。)

第1143节 团结(2)第877节 安排第85节 匈奴的消息第1208节 新法家(1)第1章 复活第141节 主父偃的决心第952节 公羊学的野望(3)第1573节 流血的单于庭(1)第1253节 战略(1)第1282节 可怕的‘神骑’第252节 八方英才汇聚(1)第1495节 积极的大鸿胪第626节 温言在口(1)第238节 丧母第1267节 悲剧的楼烦贵族第1026节 恐怖的安东(3)第495节 归心第187节 郅都归心第101节 挑拨第1217节 墨家的表演(2)第1540节 最后的林胡王(1)第954节 众人的心思第1420节 作死的刘荣第685节 上帝贵平第1429节 在大夏(3)第1171节 友邦惊诧第1326节 怎么办第92节 密谋第1403节 继任者第762节 打击一小撮(1)第1188节 明主(1)第1358节 自作孽第783节 捕鲸业奠基第1575节 流血的单于庭(3)第274节 新思维(3)第1009节 高阙会战(2)第910节 楼船的脑洞(1)第633节 新学派(2)第685节 上帝贵平第677节 《新农书》完成第458节 赵佗!第1146节 使命第758节 帝国的转折(1)第330节 第二次考举(1)第304节 真假楚王(2)第668节 疯子?雄主?第1331节 匈奴剧变第91节 旧恩第477节 酒的问题第1047节 战河阴之强敌(2)第479节 来自印度第712节 影响第742节 不甘人后的陈须第487节 开源第830节 十面埋伏(4)第1553节 官制改革(2)第813节 最后的折兰骑兵(1)第1023节 替死鬼(2)第682节 笼子第1489节 皇室教育(1)第1227节 明道第717节 无题第1301节 犹豫不决的军臣第433节 忽悠(1)第1345节 你要战!那便战!第149节 廷议第602节 鱼海!鱼海!(2)第592节 少府令刘舍第744节 赵佗入朝(1)第785节 洗脑(1)第1056节 纠缠(2)第1532节 金本位的思考第625节 大棒在手第649节 尝试(1)第379节 关门,放司马第1211节 新法家(4)第106节 黑箱操作第723节 赵佗之决断第1320节 为难第74节 猪队友们第437节 收买(2)第643节 木偶第82节 关于五铢钱的构想第1010节 内阁(2)第1279节 匈奴会向哪里跑?第809节 匈奴的对策第340节 丞相的人选第1030节 日蚀第704节 淘金浪潮(2)第1585节 战前(2)第615节 洗钱第396节 尚武第324节 布置第755节 鲸川海第42节 长漂第542节 酷吏(2)第1344节 武以止戈第801节 先锋(2)第657节 南巡(2)第886节 季心归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