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面试

去S公司面试的那天,是我到北京的第三天。第一天和第二天我用来安顿自己,第三天早上起床后,我在58同城上投了一些应聘资料。那天是2018年3月20日。还没到吃午饭的时候,我的手机就响起来了。电话里是一位女士,她首先表明自己不是用人单位,而是属于58同城旗下的一个职介部门或子公司。我起先以为她想推销些什么,但随即反应过来,她的职责是帮用人单位和求职者牵线。电话里的女士继续对我说道,在看到我投递的资料后,想把我推荐给S速运公司,假如我下午有空,可以到亦庄面个试,地址她会通过短信发给我。我毫不犹豫地答应了。对我来说,在找工作这件事上耗费时间划不来,我的条件很难找到收入更高的工作,S公司已经比我原本最糟的设想要好得多。

出发去亦庄之前,我还接到了另一个电话——另外一位女士问我有没兴趣到D物流公司试试。我告诉她,六天前我才在D公司办完离职手续,当时经理告诉我,正常离职后三个月内不能再入职。所以,我不知道是不是换了一个城市,这三个月的限制就取消了。结果她回答不出来。实际上在我投递的简历里,工作经历一项已经注明我在D公司的离职日期,她大概没有仔细看。在支吾片刻后,她对我说,她先打听一下这种情况,然后再给我回电话。当然,后来她再没联系我。

至今我也不知道,当时在亦庄面试的那个地方,是S公司的什么部门,后来我再也没去过那里。面试地址在一个开放的工业园区里,周围都是面积很大的厂区。S公司的那栋楼就立在路边,样子有点儿破旧,看得出是个从事体力劳动的地方。不过奇怪的是楼里没有什么人。我记得包括我在内,总共十几个应聘者,都站在一个房间里听一位经理说话。房间里好像没有椅子,要不就是大家都不好意思坐,因为跟我们说话的经理也是站着的。那个经理是什么经理我也没搞清楚,从头到尾就只有他在接待我们。他用聊天的口吻和我们说,他最初也是从快递员干起的,现在则负责人事管理的工作。他大概是想告诉我们,他和我们出身一样,都属于劳动人民,同时也暗示我们将来也会有广阔的职业前景。

于是我们围着他,认真地听他说话。他则提高了声音,确保每个人都能听到,那样子就像个正在介绍景点的导游。他的工作也确实接近于导游。他说,网上经常有人提到,快递员的月薪早已过万,所以难免有人觉得送快递的收入很高——确实有收入高的快递员,但那只占少数,刚入职的新人手头没有积累的客户资源,不可能拿到那么高的工资。不过他马上补充,入职后的第一个月,公司会保底给5000块。

接着他又说,干快递这行,上班时间长,客户难伺候,每天日晒雨淋,很多人没干之前以为很轻松,干了之后才发现自己受不了……显然,他担心的不是我们不能胜任或瞧不起这份工作,而是我们干了两天就跑掉——假如是那样的话,还不如此刻就打道回府好——这大概就是他的用意。不过,我原本就没想过月薪上万、工作轻松之类的事情,其他人大概也没有,反正在他说完之后,并没有人因此失望地离开或向他提出什么问题。看见大家都没有怀着过高的预期,经理大概有点儿满意,于是拿出了一叠表格让我们填。在我们都填好表之后,他让我们选择各自就近的站点去报到。方法是这样的:他一个个地读出有空缺职位的站点名称,然后我们举手报名。我听到他念出了第一个地名,这是个我没听过的地方,当时北京99%的地方我都没听过,所以这很正常。不过我担忧地想到,万一到最后他读出的地名我全都不认识,那我该怎么办?就在这时候,他念到了“梨园”。恰好我就落脚在梨园——北京那么大,地方有那么多,而他第二个就念到“梨园”,我觉得这太幸运了,就像是命运推了我一把,于是我马上报了名。

拿到了梨园分部的地址和负责人电话后,我先在高德地图里查了一下,发现那个地方离我住处很近,步行只要二十分钟。我又看到时间还早,心想何必耽搁一天呢,于是立刻就给梨园分部的L经理打去电话,说我马上过去报到。但是我未免有些过于乐观;我来的时候交通畅顺,回去却撞上了晚高峰。北京的交通状况很快给我上了一课。两个小时后,我在公交上又给L经理打去电话,说我赶不及了,还是得明早过去。

3月份的北京依然春寒料峭,气温比我从南方出发来的城市低了十几度。第二天早上,我去到云景南大街的某小区旁,S公司的云景里站点就设在这里。L经理的办公室在站点二楼,在进门之前,我看到旁边还有京东和D公司的站点。因为这个缘故,人行道上已经被货车碾得支离破碎、坑洼不平。

包括云景里站点在内,L经理管理着附近的四个S公司站点。见面之后,我发现还要回答他的一些问题,大概这个才是正式的面试。L经理戴一副细框眼镜,年龄大约四十岁,说话时带着礼貌的微笑。他这会儿估计不忙,所以和我东一句西一句地聊了起来。不过对于一对一的聊天,我并没有心理准备,所以基本是他问我答,多余的话我一句都没说。他问我是哪里人,我告诉了他。他又问我来北京多久了,我说刚第四天。他接着问我为什么想送快递。我不知道自己算不算想送快递,如果有更好的选择,我就不来送快递了。不过我猜他想听的不是这种答案,而且我也不敢这么说。这时我犯了一个错误,我应该说我对S公司向来有好感——加入一个我喜欢的公司,这合情合理,完全说得过去。可是我由于紧张,却说成因为我住在附近,想找一份就近的工作。这当然也是事实,但不全面——在我可以找到的工作里,送快递是收入比较高的一种。我那么说显得有点儿漫不经心,好像到这里来只是贪图方便,并不是深思熟虑的决定。

果然,L经理对我的回答起了戒心。他旁敲侧击地试探,问我想在北京待多久、为什么要来北京,等等。我回答了之后,他又问到我的家庭情况,问我父母多大了、有没孩子之类的。我知道他在担心什么,所以再不敢说错半句。接下来我回答的都是我认为他喜欢听的。他说,这个工作没有我以为的那么好。我就说,我没有以为这个工作有多好。他说,送快递很苦的。我就说,我不怕吃苦,我的上一份工作比送快递还苦。像这样的对话让我感到尴尬。我明白他在介意什么,他怕我干几天就跑掉,这样的人估计不少,大概已令他非常头痛。从聊天当中,他知道我没有孩子,父母有医保和退休金,不必靠我赡养,故此我身上的担子很轻。这些信息引起了他的警惕。当时我完全没料到,他会对这些内容那么敏感和在意。显然他在担心,假如我在工作中遇到不愉快的情况,可能不会选择忍辱负重,而是会因一时冲动而辞职,因为我身上没有足够沉重的负担。除此以外,和其他应聘者相比,我说话可能过于文雅。虽然L经理也是个斯文人,但我后来察觉,他其实更喜欢性格“粗”点儿的快递员,因为“粗人”身上没有多余的自尊心。后来在工作中我亲身体会到,自尊心确实是一种妨碍。

今天的我回过头看,已经能理解他当时对我的方式和态度;可能换我坐他的位子,为了把工作做好,也只能选择和他相似的做法。他尝试劝退我,不过是委婉地,因为他和我一样,都不是简单粗暴的人。而且更重要的是,我头一天大老远地跑去亦庄应聘,然后再被分配过来,假如他不接收我,起码得给出个合理的解释。所以他希望我自愿放弃,但我并没有。最后,他好像不大情愿似的收下了我,让我第二天到邻近的临河里站点试工。

第八章 履新第三章 试工和入职第十一章 赔钱第九章 时间成本第七章 旺季和跳槽第十五章 我做过的其他工作 从第一份工作到第八份工作第十章 投诉和“报复”第十六章 我做过的其他工作 从第九份工作到第十一份工作第一章 我在物流公司上夜班的一年第十章 投诉和“报复”第二十二章 我做过的其他工作 尾声第二十二章 我做过的其他工作 尾声第一章 我在物流公司上夜班的一年第五章 入组第一章 我在物流公司上夜班的一年第七章 旺季和跳槽第十三章 在上海打工的回忆 便利店第十五章 我做过的其他工作 从第一份工作到第八份工作第二十一章 我做过的其他工作 从第十六份工作到第十九份工作第十三章 在上海打工的回忆 便利店第十四章 自行车店第五章 入组第六章 病休和借调第四章 流浪第六章 病休和借调第二章 面试第十三章 在上海打工的回忆 便利店第八章 履新第八章 履新第二章 面试第五章 入组第三章 试工和入职第十章 投诉和“报复”第十一章 赔钱第一章 我在物流公司上夜班的一年第二十章 我做过的其他工作 第十五份工作第一章 我在物流公司上夜班的一年第五章 入组第一章 我在物流公司上夜班的一年第二十章 我做过的其他工作 第十五份工作第十四章 自行车店第十二章 遣散第七章 旺季和跳槽第五章 入组第八章 履新第三章 试工和入职第三章 试工和入职第十六章 我做过的其他工作 从第九份工作到第十一份工作第十六章 我做过的其他工作 从第九份工作到第十一份工作第十五章 我做过的其他工作 从第一份工作到第八份工作第一章 我在物流公司上夜班的一年第十二章 遣散第十三章 在上海打工的回忆 便利店第一章 我在物流公司上夜班的一年第七章 旺季和跳槽第一章 我在物流公司上夜班的一年第十二章 遣散第十四章 自行车店第十章 投诉和“报复”第四章 流浪第十二章 遣散第九章 时间成本第十九章 我做过的其他工作 第十三份工作和第十四份工作第五章 入组第十四章 自行车店第六章 病休和借调第二章 面试第五章 入组第二十章 我做过的其他工作 第十五份工作第十四章 自行车店第十四章 自行车店第十章 投诉和“报复”第五章 入组第八章 履新第十七章 我做过的其他工作 写作第十四章 自行车店第一章 我在物流公司上夜班的一年第十一章 赔钱第六章 病休和借调第十四章 自行车店第十九章 我做过的其他工作 第十三份工作和第十四份工作第十五章 我做过的其他工作 从第一份工作到第八份工作第二章 面试第十八章 我做过的其他工作 第十二份工作第二十章 我做过的其他工作 第十五份工作第五章 入组第三章 试工和入职第十八章 我做过的其他工作 第十二份工作第三章 试工和入职第十六章 我做过的其他工作 从第九份工作到第十一份工作第八章 履新第十三章 在上海打工的回忆 便利店第十七章 我做过的其他工作 写作第一章 我在物流公司上夜班的一年第三章 试工和入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