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 时间成本

我不知道有没有人发自内心地喜欢送快递。就算有,大概也是罕见的。反正我和我认识的快递员都不是那种人。一般来说,只有在发工资的时候,我才会感觉自己付出的劳动值得,而不是在比如说客户露出感激的表情或口头表达谢意的时候——虽说那种时候我也很欣慰。我给自己算了一笔账:在我们周围一带,快递员和送餐员在不包吃住的情况下,平均工资是7000块左右。这是由北京的生活成本和工作强度决定的,是长年累月自然形成的市场行情。低于这个报酬,劳动力就会流动到其他地区或其他工种。那么按照我每个月工作26天算,日薪就是270块。这就是我的劳动价值——我避免用“身价”这个词。然后我每天工作十一个小时,其中早上到站点后卸货、分拣和装车花去一个小时,去往各小区的路上合共花去一个小时,这些是我的固定成本。那么剩下用来派件的九个小时里,我每个小时就得产出30元,平均每分钟产出0.5元。反过来看,这就是我的时间成本。我派一个件平均得到2元,那么我必须每四分钟派出一个快件才不至于亏本。假如达不到,我就该考虑换一份工作了。

渐渐地,我习惯了从纯粹的经济角度来看待问题,用成本的眼光看待时间。比如说,因为我的每分钟值0.5元,所以我小个便的成本是1元,哪怕公厕是免费的,但我花费了两分钟时间。我吃一顿午饭要花二十分钟——其中十分钟用于等餐——时间成本就是10元,假如一份盖浇饭卖15元,加起来就是25元,这对我来说太奢侈了!所以我经常不吃午饭。为了减少上厕所,我早上也几乎不喝水。在派件的时候,假如收件人不在家——工作日的白天约有一半的住宅没人——我花一分钟打个电话,除支出0.1元的话费外,还付出了0.5元的时间成本。假如收件人要求把快件放去快递柜,我将付出更多的时间成本,而且往快递柜里放一个快件,平均还要付0.4元,那么这笔买卖我就亏本了。如果收件人要求改天再送到家里,我将亏损更多——不仅打了电话,还将付出双倍的劳动时间。这些还只是顺利的情况;假如电话没人接听,我将在等待中白白浪费一分钟,也就是0.5元。还有的电话打通后就很难挂掉,客户百折不挠地提出各种我满足不了的要求。有时打完一个电话后,花去的时间成本已经超过了派件费,可这快件还在手上没送出去。

比如有一次,还是在玉兰湾,我在客户预约的时间上门取一件唯品会的退货,但客户并不在家。电话接通后,是一个亲切的中年女声,她说要晚上七点后才到家,让我到时再过来。不过七点后我已经下班了,所以我让她把预约时间改到第二天。可是她又说,明天也是七点后到家,她每天都是这个时间。我说:“如果是这样的话,建议您把退货带到工作的地方退。”可是她告诉我,她在医院上班,工作的时候不方便处理私事。像这种情况,她只能自己把退货寄回了,唯品会的上门揽退不支持夜间预约。不过那样她会有点儿麻烦,因为玉兰湾的快递员除S公司的以外,其余的都不上门收件。但S公司的运费远高于平台补偿的10元,大多数人并不愿意发S公司。而发其他快递,她要自己带去快递站寄,她不一定能找到,或者不愿意费这个劲儿。相比而言,在电话里动员我是更省心的解决办法。何况她显然是个乐于沟通的人,相信凡事只要争取就有可能。在我拒绝了她的几个提议后,她问我能不能下了班吃过晚饭之后,到玉兰湾来散散步,顺便把她的退货取了。她始终保持着良好的沟通态度,措辞很得体,语调温婉,富有感染力,简直无可挑剔。不过,晚上到她的小区去并不像她说的那么诗情画意,我来回得花上一个小时,还得忍受一路的交通拥堵、喇叭、废气、红绿灯……谁会选择散这么个步,而不留在家里休息和陪伴家人?再说从经济角度考虑,专门为她的一个订单跑一趟也很不明智。我们收一个退货的提成是3.5元,我当然不想花一个小时挣3.5元,而且还是在加班的情况下。或许她自己是个工作狂,义无反顾地愿意为工作付出和牺牲,而在这个竞争激烈的社会,她认为我理应和她一样。可是我的觉悟没有达到她的水平,而且我还想反过来建议她:不如你晚上吃了饭出来散个步,顺便找个快递站把退货寄掉。当然我没有真的这么说,我随便找了个理由拒绝了她。后来我还给她送过几次货,面对面的时候她仍然很礼貌,丝毫没有因为我曾拒绝过她而心存芥蒂,或者起码没让我感觉出来。

有一个事实是,我并没有因为切身地意识到时间就是金钱而赚到更多的金钱。实际上我的基本工作方式并没因此有所改变,我没有不管三七二十一地把所有快件扔进快递柜里,也没有不接电话或索性屏蔽掉陌生来电——我像是变得既在乎钱同时又不在乎钱了。我常常羡慕“四通一达”的小哥,在我们梨园过半数的小区里,“四通一达”已经不再上楼。他们会把快件直接投进快递柜,要不就在小区里租个房子做驿站,发短信让收件人自取。

品骏虽然在快递行业里默默无闻,但是因为采取直营制,没有各种乱七八糟的劳资纠纷,这是我喜欢的方面。而且公司背靠唯品会,减轻了部分的生存压力。在派件方面,我们和S公司一样,也要求送货上门。不过话说回来,我在每个小区的派件方式,其实并不都一样。事实上,每个小区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住户和快递员之间早已形成了长久的默契。我在接手一个小区时,首先得参考这个小区里其他快递员的派件方法,然后再根据自身情况微调。

显然,在我负责的区域里,有些地方快件比较好送,而有些地方不太好送。对于不好送的地方,我会这么看待:我把从好送的地方盈余的时间补贴到不好送的地方了,因此那些不好送的地方的客户,应该感谢好送的地方的客户。

我还发现有很多人,尽管几乎每天都在收发快件,但是对快递员的工作方式仍然很不了解。我倾向于把所有这些不了解看作对我们劳动报酬的不了解。比如有一次,我在京通罗斯福广场里派件,一个收件人——她是个售货员——工作调动到通州万达广场去了。在电话里,我告诉她把快件转到万达要第二天才能送到。当然,不必说的是,那将不是由我来派送。可是她吃惊地反问:“这么近怎么要花一天时间呢,你一会儿给我送过来不就行了吗?”并不是只有她提出过这种问题,实际上会这么问的人不在少数。这令我不由得想到,有些我以为显而易见的事情,别人可能根本想象不到,因此沟通时需要耐心。首先,从京通罗斯福广场到通州万达广场,并不像她轻描淡写的语气所暗示的那么近,我开三轮来回跑一趟,即使电量充足,也要大半个小时。其次,这取决于以什么身份看待这个问题。对于一个在假日逛街的女孩来说,城里的任何两个商场之间都不存在距离。可是快递员很多每天只在一两个小区里活动,对我们来说,几公里外的万达广场和几十公里外的天安门广场都同样遥不可及。最后,万达广场的面积很大,对我来说很陌生,我步行进去找一个店铺难免要花不少时间。逛商场可不是我的特长,在稍大一点儿的商场里我经常分不清东南西北。以上这些她都不难在一定程度上想象得到,假如她愿意换位思考的话。那么她想象不到的就只有我送一个快件只有2块钱这件事了——我尝试带着善意这么理解。因为我不愿意相信,她在知道我的报酬的情况下,仍然会心安理得地要求我单独为她跑一趟。

我的地盘里有两个商场,都在九棵树地铁站旁。一个是京通罗斯福广场,另一个是阳光新生活广场。不过,阳光新生活广场这个名字很少人知道,大家习惯叫它家乐福,其实家乐福只租下了整栋商场的第二层和第三层。这个商场不允许快递员进去送货,我们只能在楼下打电话联系,让收件人自己出来取件。“四通一达”的小哥很喜欢这里,因为他们原本就不想进去送,这简直正中他们下怀。他们来了就把车一停,然后一个接一个地打电话,打完就坐着等。可是我在家乐福的快件很少,平均每天就三四个,而里面的收件人正在上班,常常不能及时出来取件。假如我为了三四个快件等半小时,那显然划不来。但提前很多打电话,出来快的人又找不见我。因为这个缘故,有时我就索性送进去了,毕竟我连走路也比他们快。不料我才送了几回,就被保安逮住了。

那天保安拦住我的地方在四楼国美的出口,其实我已经快走到目的地了。我对他说:“我刚来这里送货,还不知道规矩。”——实际上我知道,但我必须这么说——“大门口也没有告示说不能送货进来,刚才我进来也没人拦着我,要不我现在出去好了。”但他攥住我的板车扶手,不让我走。于是我问:“你不让我进去,又不让我回头,那你想怎么样啊?”他说:“我要扣下你这几箱货,你屡教不改!”就这样我们僵持住了。我咬定自己什么都不知道,我也确实是新来的,我和他还是初次打照面,虽说其他快递员早就告诉我这商场不能进,但他并不知道这些。他从来没有教育过我,所以没有理由说我什么屡教不改。此外我不信他能扣下我的货,除非我不是活在一个法治国家。他这样要挟我很荒谬,我做错的事情并没有给商场造成实质伤害。我又不是小偷,就算违反商场规定,也只是小过失,他犯不着疾恶如仇地瞪着我。我决定不买他的账,我不会惯着他那从这么一丁点儿职权中滋生的虚荣心。我对他说:“你还是让我走吧,你们没权扣留我的货物。”他大概没听懂或根本没听我在说什么,只是死死揪住我的板车不放,就像一只咬住猎物的斗牛犬。于是我说:“你再这样我要报警了。”他说你想报就报啊。于是我拿出手机打了110。如果我没有记错,那是我平生第一次打110。接线员记下了我的信息后,告诉我等会儿会有片区民警给我回电话,让我注意接听。这时候保安也用对讲机喊来了同事和上级。我倒想看看,为了这么点儿破事,他们能闹到多大。

保安的上级来了之后,先装模作样地训了我几句。我还是推说自己新来的,什么都不知道。不过我重申,商场无权扣留我的货物,所以我已经报警了。这人明显比他的下属机灵,听说我报警后,心里掂量了一下,先抛出几句狠话,挣到了面子,再话锋一转,交代我说:“你给110回个电话,说事情已经解决了,货物你现在可以拉走,但以后不准再进来。”我以为事情到此就结束了,不料却一波三折。我的收件人——四楼一家健身房的负责人——赶过来了。刚才在电话里,我告诉了她情况,她过来一看见那个保安的上级,就冲他骂了起来,原来他们之间早有龃龉。她骂他是流氓之类的,语气虽然很凶,但并不算特别脏的话,在我看来也接近事实。这些保安和流氓仅有的区别就是他们穿了制服而已。前面没提到的一点是,那个保安的上级脸上有一道刀疤,而且他的言行举止也确实流里流气。虽然以貌取人并不好,但我敢说,他从前很可能不是什么老实人。

刀疤在被骂了之后气坏了,他转过头来对我说:“这货你不能拉走了,我就要扣下来,看她能拿我怎么样!”于是我只好跟着他们到了商场的中控室。我得盯牢我的货物,毕竟这时客户还没签收,责任还在我身上。这时九棵树派出所的民警给我回电话了,我告诉他事情的经过,从他的语气里,我听出有点儿埋怨我们没事找事的意思。他问我现在在哪里,我说在中控室。接着他就打通了中控室的座机,看来派出所和商场物业是有联系的,连电话号码都知道。刀疤接了民警的电话,语气仍然很强硬,不过挂了电话之后,他同意把货物还给我,但不是直接交给我,而是吩咐我把健身房的负责人找来,他要让她写个保证书还是检讨之类的才归还货物。我对他说:“可是这快件她都还没签收呢。”刀疤说:“你直接签收吧,把人找来就行了,没你的事。”

第五章 入组第二十章 我做过的其他工作 第十五份工作第十五章 我做过的其他工作 从第一份工作到第八份工作第十四章 自行车店第二十章 我做过的其他工作 第十五份工作第九章 时间成本第二十章 我做过的其他工作 第十五份工作第十六章 我做过的其他工作 从第九份工作到第十一份工作第十五章 我做过的其他工作 从第一份工作到第八份工作第十二章 遣散第一章 我在物流公司上夜班的一年第八章 履新第一章 我在物流公司上夜班的一年第七章 旺季和跳槽第一章 我在物流公司上夜班的一年第二十一章 我做过的其他工作 从第十六份工作到第十九份工作第三章 试工和入职第九章 时间成本第六章 病休和借调第十一章 赔钱第三章 试工和入职第十五章 我做过的其他工作 从第一份工作到第八份工作第三章 试工和入职第一章 我在物流公司上夜班的一年第一章 我在物流公司上夜班的一年第十八章 我做过的其他工作 第十二份工作第十一章 赔钱第二章 面试第二十一章 我做过的其他工作 从第十六份工作到第十九份工作第十四章 自行车店第二十章 我做过的其他工作 第十五份工作第二十章 我做过的其他工作 第十五份工作第十七章 我做过的其他工作 写作第二十章 我做过的其他工作 第十五份工作第十九章 我做过的其他工作 第十三份工作和第十四份工作第九章 时间成本第九章 时间成本第二十一章 我做过的其他工作 从第十六份工作到第十九份工作第十章 投诉和“报复”第十六章 我做过的其他工作 从第九份工作到第十一份工作第一章 我在物流公司上夜班的一年第十章 投诉和“报复”第二章 面试第十章 投诉和“报复”第十二章 遣散第十二章 遣散第二章 面试第十三章 在上海打工的回忆 便利店第十七章 我做过的其他工作 写作第三章 试工和入职第三章 试工和入职第十六章 我做过的其他工作 从第九份工作到第十一份工作第六章 病休和借调第八章 履新第十七章 我做过的其他工作 写作第七章 旺季和跳槽第十二章 遣散第三章 试工和入职第二十一章 我做过的其他工作 从第十六份工作到第十九份工作第六章 病休和借调第二十章 我做过的其他工作 第十五份工作第六章 病休和借调第十章 投诉和“报复”第十五章 我做过的其他工作 从第一份工作到第八份工作第六章 病休和借调第二十二章 我做过的其他工作 尾声第十五章 我做过的其他工作 从第一份工作到第八份工作第三章 试工和入职第十一章 赔钱第七章 旺季和跳槽第十二章 遣散第四章 流浪第十八章 我做过的其他工作 第十二份工作第十章 投诉和“报复”第十一章 赔钱第二十二章 我做过的其他工作 尾声第八章 履新第十八章 我做过的其他工作 第十二份工作第三章 试工和入职第七章 旺季和跳槽第二十章 我做过的其他工作 第十五份工作第十八章 我做过的其他工作 第十二份工作第十七章 我做过的其他工作 写作第十章 投诉和“报复”第二十一章 我做过的其他工作 从第十六份工作到第十九份工作第十九章 我做过的其他工作 第十三份工作和第十四份工作第三章 试工和入职第九章 时间成本第五章 入组第二章 面试第十三章 在上海打工的回忆 便利店第十六章 我做过的其他工作 从第九份工作到第十一份工作第十五章 我做过的其他工作 从第一份工作到第八份工作第十九章 我做过的其他工作 第十三份工作和第十四份工作第二章 面试第十一章 赔钱第九章 时间成本第十二章 遣散第二十一章 我做过的其他工作 从第十六份工作到第十九份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