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6章 第222 223章 缓兵之计

面对楚王的登佣请求,李然自知无法再回拒,于是便只提出了两个条件,以作为交换。

而他的这两个条件,也顺便的,是暂且阻止了楚国准备北进问鼎中原的计划。

其实,这明眼人一眼就知道,这分明便是缓兵之计。

然而,楚王也明知是计,却仍是勉为其难的应允了下来。

“好!只要子明先生肯为寡人效力,这些个条件又算得了什么?”

这话明面上乃是因看重李然,所以才答应李然的条件,然而事实上这又何尝不是楚王熊围的缓兵之计呢?

他之所以会答应下来,那也是因为他也知道,你李然一旦是答应了,那这一时半会定然是不会再离开的了。

来日方长,只要你李然肯是先留在楚国一段时日,这往后的日子还长着呢,又何必急于这一时呢?

于是,对于李然登佣一事,便算是暂时确定了下来。而楚王也是极为高兴,正欲传令下去,要为此事而再度大摆筵席以示礼重,却毅然是被李然给回拒了。

毕竟,虽说是为了郑国的长治久安才出此的下策,但他李然终究还是有叛国之嫌的。

所以,这根本就不是什么值得夸耀的事情,而大摆宴席那更是万万不可的。

……

此间事罢,李然便赶紧是找到了子产,并将此事的前因后果是与他说了一遍。

“然实有愧,只怕短时间内是回不了郑国了。”

李然是一脸的羞愧之色,只觉得此次是有负于子产所托。

李然相助子产,的确是出于真心诚意的。因为,他从子产的新政当中,的的确确是看到了一丝与这个时代迥然不同的格局,以及一个充满了和谐气息的理想蓝图。

他自是愿意继续相助子产,愿意继续为子产的新政,以及天下的未来贡献自己的一份力。

可惜,天终究不遂人愿。面对楚王的咄咄逼人,为了能够让楚国从此能够断绝其北进争霸之心,他李然也只得是做出些许的牺牲了。

另一方面,由于李然短时间内是肯定无法返回郑国的了,所以,显而易见的,子产也只得是暂时一个人在郑国孤军奋战了。

“哎……子明这又是说得哪里话?本卿又岂能不知子明所为之深意?”

子产闻声急忙将李然扶起,面露愧色,微微一叹道。

“唉,若非我郑国实力不济,楚国又岂敢如此蔑视于我们呢?子明此来楚国,为的本就是阻止楚国北进,此间之事,皆是情非得已,君上与本卿又岂会怪罪于你呢?”

“只是……如此一来,只怕又要委屈子明了。”

聪明如子产,不会猜不透李然的用意,所以这一番话也可谓情真意切,不带半分虚伪粉饰的。

身为郑国行人的李然,为何会被楚王强行挖走?这其中最为关键的原因,难道不还是因为郑国的弱小么?

倘若郑国能够强大如晋国一般,那楚国又岂能是如此的放肆?

“多谢大夫体谅……”

“李然在此,拜谢大夫!”

子产可谓是李然自穿越以来,所遇到的人中,与他是最为志同道合的忘年知交。

无论是其“一心为民”的执政理念,又或者是“无可无不可”的处世原则,都可谓是与李然的秉性是不谋而合的。

生逢这一乱世之中,能得一朋友已算得是实属不易,更妄论是得一知交呢?

“子明放心,伱且安心是在楚国好生自处,祭氏那边,侨自当会多加关照一二的。”

子产也明白,李然不在郑邑的这段时日里,祭乐将是李然最为牵挂的羁绊。

李然闻声,再度拜谢,感激之情,一时溢于言表。

而正当他二人在说着话,此时,殿外忽的是进来了一名侍卫,只说是郑邑来人求见。

要说起在楚国做生意的郑国商贾本就是不少的,故而得闻郑伯与子产驾临楚国,那些个来自郑国的商贾请求拜见一番,并献上些许的殷勤,那也是理所当然的。

只不过,让子产和李然都没想到的是,前来拜见的并不是郑国商贾,而是鸮翼从郑邑派来的信使。

“鸮翼派来的?”

“莫不是……郑邑出事了?”

子产当然也知道鸮翼乃是李然的仆从。也知道此番李然前来楚国,这鸮翼便是在郑邑替李然镇守后院之人。

此番鸮翼突然从郑邑派人前来报信,除了郑邑出事,却还能是有何事?

李然自然也有些吃不准,毕竟他于临走之时便已交代得很是清楚了。

什么事该告诉什么人,又与什么人商量,他都交代得是一清二楚的。

所以,而能让鸮翼派人十万火急来楚国报信的,那决计不会是件小事!

于是,两人对视了一眼,并立刻是让侍卫将信使给带了进来。

“拜见大夫,拜见主公!”

信使乃是经常跟在鸮翼身边之人,见得二人便是急忙跪伏在地。

“起来说话,郑邑究竟是出了何事?”

李然不及多想,径直如是问道。

而一旁的子产也是一脸担忧的看着信使。

此时,只听信使是继续禀道:

“回主公,鸮翼主事前些日子得到情报,说子皙大夫正准备趁如今郑国国内空虚,企图发动叛乱!”

原来,乃是鸮翼得到了如此重要的情报,所以这才第一时间派人前来告知李然。

而饶是李然听闻此事,也不由是微微一怔,急忙把目光投向了子产。

然而,子产却是闻声沉默,脸上满是思索之色。

“主事还得到可靠情报,说此次子皙大夫发动叛乱的第一目标便是游氏的宗主——游吉!”

随着信使的第二句话说完,饶是子产也忍不住大吃一惊,脸色一时间变得相当难看。

游吉乃是子产死党,乃是子产在朝堂之上最为可靠的盟友。

驷黑此次叛乱,竟是以游吉为首要目标,看似是为了报游氏的夺妻之仇,但实际上呢?游吉又跟他能有什么冤仇?这分明就是冲着子产来的!

“还有呢?”

反倒是李然,听罢此言,依旧是显得十分冷静沉着,当即又如是问道。

而信使却是再无任何情报,只得摇头,也甚是惶恐不安的看着他们二人。

——

第223章_驷黑之乱

可真是一波未平一波又起呐!

李然刚是应付完楚国这边,却不料后院居然又失了火。

驷黑这厮居然是如此的胆大妄为,竟意欲是发动叛乱!

饶是李然这随遇而安的秉性,也不由是有些恼怒了。

只心道这个老匹夫,可真是一天天的不得消停啊!净是到处给自己添乱。

好在郑邑方面,鸮翼是一如既往的可靠,得以提前刺得到了情报,这对他们而言,实在是太关键了!

“子明,你怎么看?”

子产双眉紧皱,也是一脸的怒气,但如今碍于他们身在楚国,鞭长莫及,徒增怒气也是无济于事。

“此事恐怕没有表面上这么简单。”

李然想了想,只觉得此事也颇为蹊跷。

“其实……驷黑若仅仅是要对付大夫,然以为大可不必如此的大费周折。”

“若真是针对大夫来的,那他也应是于途中设伏才对,又何必是舍近求远,选择在郑邑动手呢?”

“毕竟大夫如今也不在郑邑,更何况还有子皮大夫镇守。驷黑如今竟胆敢是在子皮大夫的眼皮子底下发动叛乱?这未免也太过牵强了些。”

其实,除了这一处的蹊跷外,李然却还有一点疑惑是没有说出来的。

不过他没说,并不代表子产想不到。

子产闻声,神色不由一时凛然,并是双瞳如炬的看着李然言道:

“嗯,子明你在此处刚刚接受了楚王的登佣,国内便突然是传来了驷黑意欲的消息,莫不是此二者之间是有什么关联?”

“毕竟……如今的楚王,那可是丰段那老家伙的岳丈啊!”

是了,李然没说的一点蹊跷之处正在此处。

要说以驷黑的才智,他想要发动叛乱,的确是想不到什么好点子的。

毕竟以他的能力,他所能够想到的事,便仅限于他眼前所看得到的东西。若是再深远一些的,他便只能是睁眼瞎了。

但即便如此,此事却还是颇为令人费解的。

退一万步讲,就算是驷黑的脑子不够用,那也不至于是主动找死吧?毕竟人家当国罕虎还在啊。驷黑难道只当他这个当国是个摆设不成?

所以,这件事本身,看起来就显得是矛盾重重的。若是只对付子产,就一定不会是安排在郑邑动手。

除非,这件事所针对的主角,一定不是子产。或者说,并不完全是针对的子产这边。

“若无丰段再背后推波助澜,谅那驷黑那老匹夫,纵是给他十个胆子,也决计不敢如此行事的……所以……”

“原来如此!”

子产把话说到此处,竟是灵机一闪,一下子便想通了这其中所有的干系。

“看来……这驷黑如今便是成了弃子了!”

而伴随着子产的此言一出,李然也是如同醍醐灌顶一般:

“是了!果然是这醉翁之意不在酒啊!丰段唆使驷黑发动叛乱,却并不是于暗中针对大夫的,其真实的用意,乃是欲要在郑邑闹出一番大动静来!”

“游吉大夫素有善名,而驷黑又素有恶名。所以,以恶惩善,此乃取‘逆乱之道’!”

子产此时,又接着继续说道:

“所以,此间乱局,无论是驷黑胜败如何,郑国之乱象既成,楚国便有了干涉的理由。而楚王熊围则更是可以以子明的名义,前去郑国问罪。届时……郑国朝野上下,还岂能容得下子明你?”

“显而易见,楚王熊围是要将你彻底留用在他楚国,并且是要让我们郑国主动将你驱逐啊!”

当然,还有一层含义,其实他们谁都知道。若是驷黑果真是干掉了游吉,那毫无疑问的,丰段和驷黑就能会再次在郑国朝堂是占据上风。

所以,楚王熊围此计,乃是与丰段可谓是各取所需,两全其美的。

子产与李然都可谓是犀利,几乎一瞬间便看透了这里面所蕴含的所有阴谋诡计来。

驷黑会选择在郑邑发动叛乱,当真会是他的主意么?

以他的脑子,如何敢在罕虎当国仍在的情况下发动叛乱?

其身后必是有丰段的教唆!

而丰段之所以如此行事,一方面乃是为了借驷黑之手剪除子产的羽翼,而一方面,也是为了襄助楚王,将李然彻底留在楚国。

看上去,这的确是一个非常不错的连环计。

“既如此,看来本卿得是先行一步返回了,若能赶在驷黑那家伙发动叛乱之前赶到,则此事尚可无虞。”

“但若是晚了,恐生巨变!”

刚才说了,以驷黑一人之力,那决计是不可能成事的。

可若是驷黑背后还有丰段的支持呢?

子产细思极恐,所以为了这件事,他必须要尽早返回才是。

李然亦是深以为然,此时他也找不到更好的办法来阻止此事了。

不过,在子产连夜启程前,李然却还是为他献上了几条计策。

“然这便命鸮翼尽可能的拖延住驷黑,并暗中搜集其叛乱的证据。待大夫回去以后,可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将其拿住,只要驷黑在手,那么一切都可无虞!”

李然一边说着,一边又当即是从身边随手扯下一块绢布,并是飞速将其写满后,取了信物,是一并交给了信使。

“交给主事,他知道该如何做……”

这是李然如今唯一能够做的事了。

而子产见状,也当即再不迟疑,向郑伯辞别后便立即先一步单骑往郑邑赶去。

……

而信使也是动作极快,此番往返乃是受了主子的重托,所以自是做足了准备的。信使本人则更是一刻都不敢耽搁,一路上愣是跑死了五匹好马,不过两日光景,便火速回抵了郑邑。

鸮翼见得他如此快速的返回,知道必然是有了新的指示,便急问回使。

而信使则将李然让他一并带回的绢布给取了出来。

“旧创未愈,需得活血。叔侄阋墙,不推自倒。”

鸮翼一看之下,只略微思索了一番,便立刻就明白了李然的用意。

当即,他便命人是去到驷黑府上的下人经常去抓药的医馆,差人给他偷偷是掺上了大量活血化瘀的药物来。

紧接着,又派人是在坊间放出流言,说驷黑最耿耿于怀的依旧是这驷氏的宗主之位,如今闹出的这些个动静,那毫无疑问,肯定是为了要将自己侄子的宗主之位给取而代之!

由此,驷氏的宗主驷带,在听得了这些个风言风语后,也不由得更是提防起了自己的这个叔叔来。

如此,又是过了两日,但子产依旧是尚未赶回。

不过所幸的是,驷黑这两天却也是出奇的太平,竟是突然间也没了声响。

这却是为何?

原来,驷黑当初与游楚一战,其肩胛是受了重伤,所以一直是在敷用治疗外伤的药物。

而此番鸮翼,则依照李然所示意的药方,在那驷黑的药方中是做一番手脚。

原本受了金创之人,最忌讳的便是那些个活血的药物。而如今李然却授意其开了大量的活血药物掺杂其中。那他这外伤不发作才怪了。

而只要驷黑的外伤一发作,那他这蓄意叛乱的时日便会推迟,而这也就给子产归郑是争取了足够多的时间。

而一方面,如今驷带乃是丰段所一直意欲拉拢的,而丰段若是在背后又教唆驷黑叛乱,此事自是不便公开的,所以驷带一旦将此事报给了丰段,那丰段又岂能不有所顾忌?

驷黑这乃是我挑唆的,而现在驷带又觉得这事是故意在针对他的,最关键的是这事他丰段还不能与驷带明说!

所以,只要丰段,驷黑,驷带的内部存在着嫌隙,那驷黑叛乱一事也就自然而然的会被拖延住。

第278章 第324 325章 能被利用,也是种幸福第727章 朝聘第288章 费无忌第589章 公敛阳的本心第106章 打草惊蛇第726章 大宗伯第273章 暗行众第690章 晋阳鏖战第282章 宣战第45章 搞定孟孙羯第705章 潞之战第57章 义者,利也!第484章 噩耗第555章 公山不狃请喝茶第387章 夜袭粮道第52章 孰杀子产第344章 第401 402章 众叛亲离的楚王第365章 伯有杀人案的调查第399章 京邑保卫战第268章 李然举荐的真正用意第629章 放李然归周第726章 大宗伯第87章 半个祭家人第420章 第496 497章 天道有定数第37章 会盟前的迷雾第734章 一笑泯恩仇第360章 第423 424章 伯有鬼魂杀人事件第463章 第551 552章 重回曲阜第503章 第592 593章 阳虎再惹事第226章 第254 255章 杯酒赐县公第325章 要作烛之武第645章 三顾李然第230章 悲催的许人第538章 晏子的预言第225章 第252 253章 诸樊之死第9章 首献良策第637章 回成周第491章 过不去的心坎第480章 阳虎说孔丘第315章 申无宇赶来劝阻第466章 受蛊惑的郑国百姓第272章 审问庆封第627章 南子的宴请第281章 人生在世,志向各有不同第654章 隔岸观火?那就火势再大点第665章 邯郸誓报仇第83章 不过是替罪羊第292章 添个彩头如何?第369章 祭乐还是想起了一切第657章 赵鞅开始动手了第696章 荀跞退而求其次第392章 沉不住气的王子朝第283章 第330 331章 庆封的生死第704章 赵鞅伐潞第212章 点拨第740章 倒计时第48章 孙骤之死第35章 各怀鬼胎的诸侯国第201章 章华台第521章 第618 619章 孙武心动了第711章 范吉射袭营第407章 第474 475章 佞言者谄而干忠第85章 逻辑漏洞第367章 丰段凶案的告破第71章 父亲的心事第705章 潞之战第403章 京邑告急第405章 第470 471章 智败刘佗第615章 伍子胥大仇得报第745章 在路上第463章 第551 552章 重回曲阜第27章 宴无好宴第105章 权变之法第743章 宫儿月竟然就是祭乐!第147章 罕虎的自知之明第271章 君子之道第172章 片刻的温馨第532章 流言溃一城第261章 游说其实真的很难第505章 赵鞅是关键第374章 十里长街送子产第610章 田乞好尴尬第180章 离间计第511章 王孙贾游说国人第467章 子贡和范蠡第684章 奉诏平叛第581章 我有嘉宾,鼓瑟吹笙第159章 楚为盟主第27章 宴无好宴第253章 第293 294章 惜名的王子弃疾第488章 仿佛兮,若轻云之闭月第751章 越王勾践另有打算第272章 审问庆封第158章 爱吃瓜的大夫们第54章 代子产问话第474章 家人团聚第131章 王子围的野心第271章 君子之道第325章 要作烛之武第661章 万事俱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