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0章 陈国设县

宛丘之战,楚国这边近乎等于是躺赢。

王子弃疾率师围城,兵不血刃的就将宛丘给拿了下来。

而面对公子招的辱骂,李然嘴上虽没说什么,可这心里却还是有些郁闷的。

他本以天下苍生为念,强行劝说楚王可以用更为柔和的方式讨伐陈国,避免了一场针对陈国百姓的无妄之灾。

楚国拿下陈国,这几乎是板上钉钉的事情。而李然所能做的,也唯有是尽可能的去避免无谓的牺牲。

他并不知道他这样做,到底对不对。

因为很显然,宋国和中原诸国对此直接选择躺平,是他所料未及的。而这一失算,李然非常明白,其最终的后果会是什么。

最后,公子招被流放去了越国。

临行前,他还特意让人是给李然带了话,说他公子招日后定会找他雪耻报仇。

只不过,李然对此也只是一笑置之,倒也并未当一回事。

毕竟,他这一路走来,被恫吓的实在太多了,对此也早就麻了。

然后,陈国如今已成了楚国案板上的鱼肉,究竟该如何处置陈国呢?是红烧还是清炖,则成为了眼下急需解决的另一个难题。

理所当然的,由于宋国的不作为,楚王对于这一局面的也愈加的飞扬跋扈起来。

所以,不可避免的,李然与楚王又再度在这问题上出现了争议。

“大王既乃是以奉还太孙吴的名义讨罪于陈国,那便合该让太孙吴回陈国即位,使陈国不至于断了帝舜的祭祀,此乃大德!”

这便是李然的看法。

毕竟你可打着天下盟主的旗号,帮着别国拨乱反正乃是天经地义之事。

而如今太孙吴乃是陈国的正统,让他即位,延续陈国的社稷乃是再正确不过的选择。

“呵呵,陈国上下昏聩至此,先生以为此等暗弱之邦当真还有扶助的必要?”

“寡人如今心里在想什么,先生难道不知?”

楚王一脸冷笑,意思已经是再明显不过了。

不过细细想来,这也算得是他一贯的风格。

既然老子是天命所归,那就把陈国整个都据为己有又能怎样?

“不可!大王既为诸国盟主,便该当以天下民生计,以诸国安宁计!”

“若大王只想着如何欺辱邻邦,不以德行布于天下,即便大王掠夺再多的土地那又如何呢?”

“天下从来都是有德者才能居之?大王难道当真以为似这般的行径可以使得楚国霸业长久吗?”

“昔日武王伐纣,亦为讨罪。然则得天下之后,其继任者周公不绝殷商之祀,宋国乃存,天下归心。倘若大王无有周公之胸襟,周公之气魄,又何以摄取天下?”

李然并未退缩,仍是最尖锐的言辞坚定着自己的立场。

他献策于楚王,致使陈国降楚。这当然不是为了使陈国成为楚之属地。

然而楚王在这一点上,却也是丝毫不让步。

“周公?呵呵……”

“先生拿周礼劝谏寡人也不是一次两回了,寡人一直是能听则听,不听则罢,此乃寡人一以贯之的雅量。”

“先生莫不是忘了,当年周王室又是如何对待我楚人的?!”

“岐阳会盟,我楚先君翻山越岭,跋山涉水,以事天子,但最终呢?周王室又何曾是以礼待我?只因我楚乃不过区区子爵,而让我楚国先君与各部族首领一起看守燎火!”

“彼时周人又是何其跋扈?又何曾有考虑过‘克己复礼’?”

“所幸天不绝我荆楚,我楚强盛至此!而诸夏暗弱将溃,如今先生却要让寡人‘克己复礼’?何其荒谬!”

话到此处,楚王的脸上满是愤慨之色。

接着他话锋一转,盯着李然厉声道:

“要说周人当年究竟是如何得的天下,寡人不知道,也不想知道,那跟寡人也没关系。”

“但寡人要如何夺得这天下,那也非先生能够一语以盖之的。”

“陈国如今落入我楚人之手,若要让寡人就此放手?绝无可能!”

楚王熊围终究是把话说开了,这件事上,似乎本就没有任何可商量的余地。

楚国历代君主都致力于开疆拓土,从未懈怠。

而他楚王熊围的雄心壮志,更是丝毫不落于楚文王,楚庄王。

这陈国,他是吃定了!

听到这里,李然也深知他的劝谏已然无用,楚王这是铁了心的要与整个中原为敌了。

于是,他只得是又作一声苦笑:

“哎……楚国大势已去矣。”

现在,他总算明白后世之人为何会将楚王熊围描绘成一个“暴君”的形象了。

在楚王熊围的雄心壮志的确是不假的,但在他身上,又完全看不到半分谦谦之德。这样的人,能得善终吗?能让楚国持久强盛下去吗?

对于精通《周易》,并通晓天地演化之道的李然看来,他不把楚国给直接带沟里就已经算不错的了。

……

翌日,楚王最终一意孤行,将陈国设县。

这也就是说,陈国被楚国给灭国了。

这对于整个天下而言,不可谓不是件大事。

毕竟,陈国乃是相对较大的一个大国。严格算起来,与卫国、郑国的体量是大体相当的。

这样体量的诸侯国,真的直接说没就没了,当这一切成真的时候,其他的诸侯国那必然也是会感到不寒而栗的。

楚王径直任命自己的部下穿封戌,成为陈县的县公,并大摆筵席聊以庆功。

李然对此可谓是郁闷至极,所以自是不想去参加这所谓的庆功宴的。奈何楚王一再相邀,他又不得不去。

筵席上,楚王与一众文武举杯共饮,笙乐不断,其乐融融。

唯独李然独自斟喝着闷酒,一言不发。

事实上,他也确实没什么好说的了。

该说的,他都已经说了。

不该说的,他也大都说了。

事已至此,难道还要他舔着脸去跪舔楚王,祝他武运昌隆么?

而楚王在见得李然郁闷之状,心领神会,便当即是将刚被封县公的穿封戌给叫到了身边。

并且装模作样的与他问道:

“呵呵,戌啊,想当年寡人还是王子之时,你我二人曾在城麋之役中抢过功劳,彼时你并没有因为寡人是王子的身份而谦让于寡人。”

“倘若当时的伱知道寡人能有今日,你那时会把那一份功劳让给寡人么?”

这种类似君臣之间相互试探的问题,如果是别人来回答,肯定会抱着楚王的大腿好一阵哀求的。

可穿封戌是谁?

那可是楚国鼎鼎大名的猛人,他又哪里会听不出楚王这话里话外的潜台词呢?

于是,他笑呵呵的直言应道:

“呵呵,如果戌当年知道大王会有今日,那臣那时候必将杀了大王,以安宁我们楚国!”

一如当初能跟当年王子围抢夺功劳时一样,如今在这档口,穿封戌竟然又当着楚王的面,说出这样的话来。

可想而知,这个穿封戌到底是有多猛。

只不过,穿封戌的这一番话,却早在楚王的意料之中。而这,却也是楚王眼下所最希望听到的。

因此,他顿是一阵“哈哈”大笑,并甚是大声的回道:

“哈哈,卿可真是我楚不谄不媚的好男儿啊!能有卿这般的刚毅之臣,我楚又何愁不兴啊?寡人果然是没有看走眼!没看走眼呐!”

话音落下,楚王的目光却是在李然脸上轻轻扫过。

第657章 赵鞅开始动手了第427章 范鞅的诡辩第453章 第540 541章 坏隤(tui)流血事件第53章 祭氏之邀第705章 潞之战第709章 直取朝歌第719章 荀跞之死第386章 游说巩简第638章 阳虎的第二春第396章 数典忘祖的籍谈第73章 这些杀手太执着第130章 去不去?是个问题第206章 第222 223章 缓兵之计第75章 纨绔子弟的猪脑子第608章 向楚庄王学习第486章 祭乐真的寄了?第456章 季孙意如见疑阳虎第350章 第411 412章 以法治民,何如?第536章 第645 646章 夹谷之会第580章 第700 701章 子路义释公山不狃第291章 国君的自我修养第632章 儋翩之乱第567章 嘴炮的正义第268章 李然举荐的真正用意第349章 第409 410章 祭乐失忆第587章 孟孙何忌的小心思第486章 祭乐真的寄了?第516章 第608 609章 阳虎的PUA话术第97章 欲擒故纵第613章 第741 742章 孙武假道伐蔡第553章 第670 671章 我是来保费邑的第226章 第254 255章 杯酒赐县公第662章 当局者迷第332章 第382 383章 诱敌之策第12章 夺权不能太心急第21章 二进宫第681章 天子的立场第219章 见众生第206章 第222 223章 缓兵之计第572章 少男少女的誓言第193章 第201 202章 丰段又要搞事了第380章 襄助王子朝第632章 儋翩之乱第718章 荀跞遭暗算第271章 君子之道第308章 厥慭之会第518章 第612 613章 阳虎浑身都是戏第225章 第252 253章 诸樊之死第565章 公为不是同性恋第21章 二进宫第753章 是棋手?还是棋子?第133章 这个晋侯不太行第548章 三桓联手第651章 再入绛城第390章 巩简的自悟第552章 子路入费邑第678章 荀跞也开始搞事情第233章 “暴虐”的内涵第52章 孰杀子产第566章 反装忠!公山不狃的大义第630章 天下为家第347章 观从潜逃第247章 君王的心思太简单第129章 狂哉!我楚第368章 破无可破的案中案第658章 奸诈与仁德第273章 暗行众第717章 国夏撤军第463章 第551 552章 重回曲阜第359章 无头的冤魂第402章 周王猛暴毙第35章 各怀鬼胎的诸侯国第188章 第192 193章 祭先的智慧第383章 暗行众——巩简第222章 瓮城大战第751章 越王勾践另有打算第553章 第670 671章 我是来保费邑的第340章 第395 396章 国之小人第334章 穿封戌的决心第104章 态度互换第101章 罕虎也很难第252章 孙武与褚荡杀到第68章 诡异的车辙第427章 范鞅的诡辩第573章 第692 693章 自作聪明的叔孙辄第614章 柏举之战第182章 驷带来访第763章 遗计第427章 范鞅的诡辩第667章 会是一个机会吗?第758章 “宫儿月”的来龙去脉第103章 民怨第281章 人生在世,志向各有不同第410章 黄父之会第615章 伍子胥大仇得报第156章 会说话,能活命第705章 潞之战第125章 煮酒论英雄第313章 近之则不逊,远之则怨第758章 “宫儿月”的来龙去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