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1章 蔡国的那些事

楚王故意是与穿封戌一唱一和,其实无非就是想要告诉李然,切莫因为当时一时之争,而伤了他们之间的和气。

而他们这一番话的潜台词也就是,他楚王其实也是个心胸宽广之人,绝不会因为李然的出言不逊而怪罪于他。

换句话说,他还是希望李然能够一如既往的,为他献出之前所承允过的最后一计。

而楚王这一番“吃了吐”的操作,或许是因为太过于刻意为之,因此,竟令李然更是起了几分厌恶来。

很显然,他并不是穿封戌,他与楚王所争执的,也并非什么个人利益。

这能相提并论吗?

他所看不惯的,乃是楚王的无德,以及绝人社稷的暴行。

这种作派,又如何能够令他认同呢?

所以,即便楚王在筵席上与穿封戌演得是出神入化,他也只是一直冷眼旁观着,不言不语。

这就让楚王有些不悦了。

他本以为自己来这么一出,虽不能平息李然心中的怒火,但至少能与李然缓和一下他二人的关系,彼此都给对方一个台阶。

可没他没想到李然对此竟是全然不见,甚至连意思一下的意思也没有。

你李然要做人,难道他贵为楚王,自尊心就不要了?

哼,给你脸了不是?

在寡人面前摆谱?

待筵席散去,楚王也不再多言,故意是旁落了李然。招呼也不打一声,便任由李然径直离去了。

……

楚王对于灭掉陈国而感到志得意满,而中原诸国的妥协绥靖,则更加助长了楚王的气焰,其野心也愈发膨胀了起来。

甚至他隐隐觉得,如今即便是没有李然相助,他也依然能够建立不朽之功了!

于是,在经过短暂的休息后,楚王决定趁着军心士气正旺,再下一城!

而这一次,楚王将目标对准了已被他们楚国团团包围住了的蔡国!

蔡国乃与陈国、楚国接壤,而如今陈国被灭,显然蔡国就等于被直接被包了饺子。

那理所当然的,也就难以独善其身了。

之前也说过,楚国自文王始,历经后来的成王、庄王和共王等历任先君,被楚国所吞并的大大小小的国家不下几十个。

而如今周边,仅剩下的几个体量稍大一些的诸侯国,此前也大都是或依附于晋国,或从属于楚国而艰难的苟活着。

而如今,随着赖国、钟离国以及陈国相继被灭。

楚国的版图在楚王熊围的手上,可谓是得到了极大的扩张。也早已是远远超过了他当年即位之初的疆域。

而在这偌大的疆域腹地之内,如今便只剩下蔡国这么一个稍大一些的诸侯国尚且苟存着。

而楚王是什么人?他能容得下自己的卧榻之侧容得他人安睡?

蔡国的地盘,也必须是寡人的!

说干就干!

这时候,观从又再度登场。

事实上,观从之所以能够这时候再一次登场,也可以说正是因为李然。

若不是李然这下子算是彻底与楚王闹翻了,想来这出谋划策的差事,还真不一定能轮得到他。

楚王如今在李然的熏陶下,也十分清楚所谓“智取”的重要性,也知道了但凡兴兵打仗,所谓“名正言顺”的重要性。

这年头,打仗都得是师出有名的,这可实在是太重要了。

于是,他就必须找人商议商议,究竟该怎样,才能在进攻蔡国的时候做到师出有名呢?

所以,他又立刻是唤来了观从,而观从也是开门见山,直接献计道:

“大王,此事不难,如今的蔡侯本就是杀父篡位之徒,此乃大恶。大王何不借此原故发难?先邀请蔡侯入楚述说其原委,蔡侯若来,便直接执住他,挥师灭蔡。蔡侯若不来,则说明蔡侯心虚,届时大王便可名正言顺出兵征伐蔡国!”

说到这里,还需得扒一扒蔡国的那些个丑事。

其实,蔡国和陈国一样,也是一个在春秋历史上没什么大作为的国家。

但若是要往上追溯蔡国的地位,却很是能够令人吃惊。

蔡国的开国先祖,不是别人,正是周文王的儿子,周武王的亲弟弟,蔡叔度。乃是正儿八经的姬姓宗亲之后。

所以说,蔡国在很长一段时间内,其实可以算是西周一个比较重要的封国。

可是呢?蔡国最终却并没有像晋国、鲁国那样,成为一个名副其实的大国。更不曾像郑国那样,显贵一时。

恰恰相反,蔡国在经历漫长岁月的洗礼后,自蔡哀侯开始就一蹶不振。更为要命的是,蔡国的几经起伏,竟还都是跟女人有关。

先来一段息夫人的故事。

话说当年,蔡哀侯娶了陈国公主为妻,而他妻子的妹妹——息夫人,回陈国省亲之时,路过蔡国,而蔡哀侯乃以息夫人是他小姨子,理应招待为由,将息夫人给挽留了下来。

要说这息夫人是谁?

这息夫人,便是传说中的春秋四大美女之一,传言容颜绝代,风华万千,目若秋水,脸似桃花。

所以身为姐夫的蔡哀侯,在见到息夫人后,便是被彻底给迷住了!当即就打算要将其据为己有,来个姊妹共侍一夫!

只不过,这种行为是完全要讲实力的,尤其是别人息国好歹也是正儿八经的诸侯国,你这么玩,最后毫无疑问,肯定会得罪息国啊?

这蔡哀侯,或许就是想欺负欺负息国,毕竟他欺负不了楚国,但息国他以为他还是可以随意拿捏的。

但是,人家息国虽然明面上干不过你,但人家好歹也是有脑子的。于是,息国国君震怒之下,急忙飞马传书给楚国,也就是当时的楚文王。

明言息国愿意助楚国一臂之力,打击蔡国。

而楚国此时正不知该向何处拓展楚国的疆域,一听到有这种好事儿,那还不赶快行动?于是,当即与息国一起出兵,攻打蔡国,在莘地击败蔡军,并是俘虏了蔡哀侯。

蔡国自此而势微。

这里,其实可以再提一句这个息夫人。

有关“女人误国”这句话,其实也完全得分人分事儿来说,尤其是在息夫人这里,就显得尤为明显。

蔡国虽然是因为息夫人而衰弱,但这却并不能怪息夫人。

其实,息夫人本身其实是一位非常有人格魅力,且极具传奇色彩的女人。

楚文王执住蔡哀侯后,这蔡哀侯为了报复息侯,便故意言及了息夫人的美貌。

而楚文王在听到了蔡哀侯所言后,也是不由好奇。于是,借以巡游为名来到了息国。息国国君款待楚文王,而当楚文王在执意要见息夫人后,也同样被其美貌所动容。

次日,楚文王设宴招待息侯,并乘机以武力俘虏了息国国君,息国也就此灭亡。并且是让息侯担任守卫城门的士兵,打算羞辱完之后便将其杀害。

而息夫人闻讯后,便执意要投井自杀以周全其夫君。最后楚文王为息夫人的刚毅所折服,就此保全了息侯的性命。作为条件,息夫人则是嫁给了楚文王。

但息夫人的故事却还没就此完结,在她嫁给了楚文王之后,此女更是为楚文王诞下一子。

此子,便是后来赫赫有名的,第一个饮马黄河的楚国君王——楚成王。

而息夫人在后来,更是在应对楚国“子元之乱”中,沉着有度,刚毅果决,也最终为楚国百年之基业是立下了汗马功劳。

第363章 丰段横死第184章 第184 185章 熏隧盟会第117章 老辣的祭先第535章 第643 644章 有文事者,必有武备第213章 被隐藏的对话第495章 范鞅的阳谋第301章 蔡国的那些事第98章 动机第451章 观从的算术第492章 知过能改第525章 第626 627章 舞武同源第14章 季氏输了第一阵第97章 欲擒故纵第524章 第624 625章 孔子也是懂老子的第583章 花田错第762章 最后一日第163章 夜袭第175章 徐吾犯之妹第689章 诱敌之计?第281章 人生在世,志向各有不同第135章 诡辩灵台宫第258章 朱方城大战第559章 齐登季氏之台第509章 第599 600章 斗智!赵鞅和范鞅第622章 李然见南子第189章 第194 195章 游说丰段第426章 羊舌氏夷族第218章 战力爆表的吴王诸樊第633章 巩简的决心第432章 回不回去,是个问题第177章 公孙黑丢人丢大了第312章 观从的身世第373章 子产辞世第453章 第540 541章 坏隤(tui)流血事件第55章 贵宾请上座第584章 成邑终究不太平第59章 闹个乌龙第421章 第498 499章 《道德经》传世第418章 季孙意如代摄君事第450章 子家羁拒归国第15章 书呆子把妹也有一套第332章 第382 383章 诱敌之策第657章 赵鞅开始动手了第188章 第192 193章 祭先的智慧第86章 别甩锅,自己背好第644章 赵氏恩仇录第478章 阳虎的野望第656章 为取邯郸设三计第461章 移步改玉第684章 奉诏平叛第63章 一语惊醒梦中人第4章 惊动太子爷第696章 荀跞退而求其次第55章 贵宾请上座第46章 身处黑暗的光明第596章 第719 720章 坎有险,求小得第311章 道纪之徒——观从第447章 阿稠想歇歇第604章 第729 730章 李然的衷告第427章 范鞅的诡辩第441章 会师郓邑第661章 万事俱备第644章 赵氏恩仇录第364章 驷颛献城第324章 楚王的自省第269章 再谏楚王第470章 范蠡赚驷歂(chuan)第176章 祭先的试探第103章 民怨第676章 中行寅欲速战速决第556章 耽误了时机,将一无所有第508章 赵氏之谋第251章 第290 291章 伍举与王子弃疾的秘约第609章 吃了一起躺板板第457章 阳虎的心计第711章 范吉射袭营第48章 孙骤之死第491章 过不去的心坎第492章 知过能改第332章 第382 383章 诱敌之策第152章 鲁国现状第275章 庆封的老瓜第11章 功成一半第147章 罕虎的自知之明第605章 第731 732章 田乞好贱第174章 子产的心疾第93章 针锋相对第593章 第715 716章 公敛阳的两难第296章 祭乐有身孕了第521章 第618 619章 孙武心动了第256章 第297 298章 钟离之战在即第523章 第622 623章 李然的一些反思第669章 吃亏是福第180章 离间计第386章 游说巩简第101章 罕虎也很难第600章 以其矛,攻其盾第514章 阳虎的失败第433章 鲁侯稠的毒咒第336章 第388 389章 朔月夜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