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9章 第509 510章 目标:制衡范鞅

第429章 第509 510章 目标:制衡范鞅

董安于表现得十分淡然,一副颇为成竹在胸的模样。

“如今新君初立,有意继承我晋国先君平公之遗志,干出一番大事业来!”

李然一听,瞬间便是明白了是怎么一回事来。

虽然董安于的话算得言简意赅,而其中的意思其实也是相当隐晦。

如今即将新立的晋国国君晋侯午,乃是晋平公的曾孙。虽然如今只年仅十几岁,却已有心要一扫晋国权卿摄政之阴霾,振兴晋国公室。

其实,要说晋平公时期,虽说在赵文子、韩宣子等人的辅佐下,勉强保住了晋国的霸主地位。

但是,晋平公晚期也逐渐是陷入了与权卿争斗的内耗之中而日渐消沉。

大兴土木,沉于美色,就是晋国平公晚年的基本状态。

而他晚年之所以要大兴土木、不务政事,与其说是沉沦,倒不如说是一种无声的反抗。

古往今来,历代“昏君”之所以要大造宫殿,要广纳美女,这种看似是极为骄奢淫逸的事情,其实大都还有着另外的一层意思在里面。

那就是,为了削弱卿大夫或是士族的力量!

国君要广纳嫔妃,女人从哪来?肯定不能是庶人之女啊,各大家族都得要送自家亲族之女过来。那我也不客气,照单全收,这不过分吧?

那女人娶进门了,住哪?肯定房间不够吧?那就得造宫殿,那造宫殿的钱从哪里出?肯定不从公家出啊,自家的女儿自己疼,那你们各家是不是都得凑个份子钱呢?这可不是给我晋平公的,这可是为了让你们女儿过上好日子的。

那自然而然的,谁出钱多,我就宠信谁呗。我的这种做法是不是就会引起你们自己卿族之间的内卷呢?

答案是显而易见的。

好了,跟国君结成了亲家,又替公室出钱出力的造宫殿,这个蛋糕也就越做越大,谁都只会想着怎么巴望晋平公,那这些人哪里还敢有二心呢?

而晋平公,也就是靠着这种手段,巧妙的维系着各卿族之间的势力。

只不过,这唯一的缺点,就是这种玩法,身体会累垮那也是必然的。

所以,从古至今,想要好好的当一个合格的,“荒淫无道”的国君,那还真得是有一副好身体才行啊。

这差事,一般人还真干不了。

再说回现在。

如今范氏,在其三代之后,尤其是范鞅自己,历经平公、昭公、顷公而愈发显贵,其权势也已然是达到了顶峰。

而这样的范氏,又如何不让其他那些明里暗里都与他不太对付的卿族,在墙角里瑟瑟发抖呢?

而要说其中,最受打压的,那就莫过于韩、赵、魏三家。

不过理所当然的,这三家也不会就此坐以待毙。

譬如韩氏,如今的韩氏宗主韩须,就主动是将自己的主邑是迁去了平阳。一副看上去就好似人畜无害,只准备是一心经营自家的模样。

但其实呢?这无非是一种示弱于范鞅,企图以此避祸的一种手段。

而同样的处境下,赵氏却似乎是选择了与韩氏截然不同的道路。

“赵上军他……当真愿意替鲁侯从中斡旋此事?”

李然显然还是有些不了解赵鞅。所以,言语间还是颇有提防与试探之意。

“呵呵,先生勿疑,我家主公如今不过志学之年,不通于谋略,又如何敢有其他的心思?只因如今范氏一族联合中行氏,欲图谋我赵氏久矣。而我赵氏,亦不过是出于自保而已!”

董安于这一番话看似答非所问,然则,他和李然二人之间,皆是心知肚明的。

如今,横在李然面前的是谁?

是范鞅

而赵氏的威胁又是谁?

也是范鞅

所以,这话里话外虽是辞不达意,但大家的思路都是出奇的清晰。

不过,李然依旧是有所提防,不由是眯了一下眼睛:

“哦?果真如此?”

李然这一问亦可谓是言简意赅,而承其上言,明面上是问的情况是否属实。但实则其潜台词是:你们赵氏真的会为了我们鲁国,而与范氏不对付?

董安于也自是听出了李然的话外之音,于是,他又毫不迟疑的说道:

“正是!毕竟对于赵氏而言,想要自保,也唯有此法!”

李然沉思片刻,其实对于董安于所说的,他也都能理解。其实,这赵家就是把拥护晋侯午,当成了一种可以拿来制衡范氏的手段了。

说起如今这位年轻的赵氏家主赵鞅,他其实几乎是在令人窒息的高压状态下而被立为宗主的。

而年纪轻轻的他,之所以能够位列六卿,也大都是多亏了此前韩宣子和魏舒的多多提携。

只是,在韩宣子致仕,范鞅入主中军之后,赵鞅的日子也自然就变得日益艰难起来。

而如今,范鞅除了在地位上是直接压过了赵家。其实,他更是早就已经着力于分裂赵氏一族了。

范氏本就与中行氏交好,而前不久,中行氏又与同出赵氏的小宗邯郸赵氏是结成了儿女亲家。

其意图不可谓不明显,范鞅显然是想通过邯郸作为杠杆,撬动整个赵氏一族的分裂。

年轻的赵鞅对此当然也是深感忧虑,却又无可奈何。

赵鞅的危机感与日俱增,自认为是不可坐以待毙。

所以,在董安于的谋筹之下,他们也想借鲁侯一事,与新君是站于一处,从而更好的制衡范鞅。

李然也是想明白了其中的关窍所在。

“那……你们又准备如何做?”

WWW✿ttκд n✿c o

“恕在下斗胆,还请子明大人能够移步,和我家主公见上一面!”

“嗯……那去往何处?李某愿往!”

董安于见李然答应了下来,便是凑上前,并小声絮道:

“此事还得于暗中进行,不能让范氏有所察觉。所以,还望子明大夫能够屈尊一二,装扮成更夫模样,再去面见家主。”

李然闻言,则是毫不迟疑道:

“呵呵,这有何难?李某这就收拾一番便是!”

而董安于其实也早有准备,他立刻是拿出了一套更夫的服饰,而李然则立即起身,要进得内屋更衣,而孔丘则是上前,不无顾虑的小声言道:

“赵氏此举,不过是出于自保,此举当真可行?”

“嗯,如今也顾不得这些许多。赵氏能有这一番心思,对我们而言未尝不是一件好事!我们可借机奉鲁侯归国,而他们则亦可借新君之手制衡范氏,大家各取所需,倒也不必担心!”

孔丘一想,也确实如此。至于如今的赵鞅以后是不是会成为下一个范鞅,反正这也是晋国的后来之事了。这时候想得太多,也无济于事!

——

第510章_赵文子的容人之量

很快,李然便换穿了一身更夫的服饰,并让孔丘和仲由都留在驿馆内等待消息。

董安于则是先行离开,不多时,又有两名更夫是进了驿馆。其中一个到了房间,脱下衣服,然后趁着夜幕便是悄然离开了,而李然则是跟着另一个更夫是一起出到打更。

而孔丘对此,却依旧是放心不下。

“仲由!你暗中跟着大人一同前去,以防不测!”

子路“诺”了一声后,便是远远的跟着李然。只见他们两个在夜幕中正常行走一阵,突然又进入一个拐角处,然后是进入一处屋内。

这屋子坐落于深巷之中,倒是一点都不起眼。而子路为防止行迹败露,便只得是在远处看着,不敢靠近。

李然则是跟着那个更夫进了屋内。那名更夫点燃了一盏灯,屋内顿时明亮了起来,李然眯了一下眼睛,却没有见到其他人。

但见那更夫径直去掉了衣帽,朝李然是深鞠一躬,开口道:

“晋国上军佐赵鞅,见过子明先生!”

这一幕,是大大出乎李然的意料,他没想到堂堂晋国的上军佐,上六卿之一的赵鞅,竟会扮成更夫的模样来见自己!

这显然也是董安于让他如此做的。

一来,自是为了掩人耳目。二来也是为了体现他们赵家“务实不务虚”,肯为了大业而“屈降身份”的品质。

李然见状,自不敢怠慢,便急忙还礼。

“未曾想到竟是赵上军!李然失礼了!”

两人一番见礼过后,便是互相打量起对方来。

他二人虽然此前便早就有了交集,但其实,这才是他们第一次见面。

二人促膝入座后,赵鞅则是率先开口言道:

“子明先生贤名广播,鞅早就想与先生相见,奈何却是一直无缘。今日能与先生相见,实乃幸会。只不过,邀先生以此等方式见面,不免是有些委屈了先生!”

李然闻言不由的一笑。

“赵上军言重了。话说上回于洛邑之内,确是李然失礼在先。彼时李然只因心情不佳,却将赵上军给拒之门外,如今回想起来,李然亦是万分惭愧。后又听得他人所言,原来李然的这条性命之所以能够苟活至今,亦是因为得了大人的恩惠!李然在此,谢过赵上军。”

李然说罢,便又是一个拱手作揖,以示谢意。而赵鞅闻言,却是摆手道:

“先生不必如此,此前鞅入得洛邑后,之所以想见先生,鞅可不是去邀功的。而是希望先生能来我晋国,助鞅一臂之力!”

“先祖父在世之时,就时常与鞅提及子明先生,要鞅日后若得机会,一定要请得子明先生。说鞅只知武事,不善谋略,而子明先生乃谋略绝伦之人,故而我赵氏若欲重振,就非得子明先生不可。”

щщщ◆ t t k a n◆ c ○

李然知道,赵鞅此时口中的先祖父,不是别人,正是赵氏的一代中兴之主赵武赵文子,李然此前在楚灵王的虢地盟会上大放异彩,故而赵武才会对他是美誉有加。

然而,李然闻声却是不由长叹一声,并是摇了摇头道:

“赵上军谬赞了,李然实是愧不敢当。李然数次出仕,最终却大都是不尽如人意。甚至是连自家性命都险些不保,然如今不过是一丧家之犬,不值得赵上军如此重视呐!”

赵鞅听罢,却依旧是满不在乎的回道:

“唉!先生此言差矣,鞅虽不才,却也知姜太公昔日不为纣王所用,年七十有二才得遇明主文王。而百里奚在虞国亦是碌碌无为,却被秦穆公以五张羊皮换得,以致西秦大治,遂霸西戎!既如此,先生又何必过于在意这一时之得失呢?”

“更何况,鞅也不懂得其他,只知先祖父确是有识人之能的。先祖父在世之时,便要鞅务必请来二人辅佐,一人便是董狐之后,董安于。而另一人,便是先生您呐。如今鞅既已得董安于从旁辅佐,唯缺先生。”

“鞅虽不才,若先生不弃,鞅请求与先生一起共谋大事!”

李然闻之,不由大惊。

李然所惊讶的,并非是他居然会得赵鞅如此重视。

毕竟,面对像赵鞅如今这般的招揽,李然早就已经是姜子牙打妖怪,见怪不怪了。

他所惊讶的,乃是他的祖父赵武赵文子的容人之量!

因为他很清楚,当年的董狐,也就是董安于的先祖,可就是那个曾秉笔直书“赵盾弑其君”的史官!

而就是因为董狐的那一笔彪炳于史册的“赵盾弑其君”,这一家族污点,却是为日后他们赵氏一族的“下宫之难”直接埋下了伏笔!

那为什么要说这赵武赵文子是真有容人之量呢?

因为,要说他们的这一场“下宫之难”,他们赵氏可谓是经历了一场灭顶之灾,全族险些直接被灭。

只独独留得一个独苗,也就是后来的赵武。

赵武,也就是赵盾之孙。而当他日后再次面对自家的仇敌董家之时,当他们赵氏后来在他手上得以再度振兴之后,他所想到的,并非是清算董家。恰恰相反,却是让其子嗣辅佐于自家。

而这种“选贤任能不避其仇”的容人之量,或许也正是赵武为何能凭一己之力而振兴赵氏的原因吧。

只不过,令赵鞅没想到的是,当李然面对他如此诚意的相邀,李然的内心却并未是生出一丝的波澜。

正所谓哀莫大于心死,在他辅佐了楚灵王和王子朝这两个混球后,尤其是当其父亲李耳,与他说得那些“无为”的大道理后,其实此刻的李然也已是萌生了退意。

“请恕然难以从命!然此番前来晋国,只是想奉鲁侯归国。待此事一了,然便会和妻女就此隐退,不再过问世事。天下纷争,届时也将与然没有丝毫的关系。赵上军,我们还是先说说鲁侯的事情吧!”

赵鞅闻言,不由一怔,其失望之色可谓一望而知。

“先生……当真不再考虑一二?”

李然坚定的说道:

“赵上军诚心相邀,但李然已无意于天下纷争,恕在下不能从命……”

赵鞅长长叹了口气。

“这真的是太可惜了,先生如此大才,却竟会萌生退意。哎……委实可惜了,不知这天下间的纷争,得到何时才是个头呢?”

“李然能力有限,实是力所不逮,赵上军,我们还是说说鲁侯归国之事吧!”

赵鞅见李然一再要将话题拉回鲁侯之事上,显然是表明其心意已决,而赵鞅对此也是无可奈何。

于是,他也只得是言归正传,稍稍是整顿了一番思路后,便是与李然言道:

“其实,先生还未来晋国之前,董安于此前便已是让鞅就鲁国之事旁敲侧击的询问于寡君,而鞅如今也已知寡君之意。待得明日,鞅便会带先生一同觐见寡君,你我二人届时一起倡议此事,寡君自当会允下此事。到那时,即便是范鞅,也将难以阻挡此事了!”

(本章完)

第449章 第534 535章 观从至郓邑第711章 范吉射袭营第431章 范鞅的第二计划第679章 围攻晋阳第330章 挥斥方遒第726章 大宗伯第132章 再会羊舌肸第230章 悲催的许人第300章 陈国设县第681章 天子的立场第89章 燕尔新婚第285章 伴君如伴虎第499章 一言以退齐师第253章 第293 294章 惜名的王子弃疾第646章 赵氏的危与机第608章 向楚庄王学习第48章 孙骤之死第499章 一言以退齐师第283章 第330 331章 庆封的生死第716章 李然再入齐营第326章 伍奢只身往吴营第281章 人生在世,志向各有不同第682章 单旗矫诏第321章 然丹最后的话术第230章 悲催的许人第189章 第194 195章 游说丰段第53章 祭氏之邀第678章 荀跞也开始搞事情第474章 家人团聚第452章 第538 539章 年轻的子贡第70章 庶嫡之争第692章 荀跞之野望第610章 田乞好尴尬第298章 被迫献策第349章 第409 410章 祭乐失忆第279章 扶持吴国的目的第592章 范蠡入成第699章 苌弘化碧第355章 范蠡不辱使命第707章 范献子的临终遗计第632章 儋翩之乱第333章 第384 385章 葴尹宜咎诱敌第577章 大胜利!公山不狃终于撤兵第237章 第269 270章 什么叫国际巨星啊?第328章 伍举老矣,尚能翻车第447章 阿稠想歇歇第582章 醉酒第113章 老父亲的崩溃第56章 这个竖牛不对劲第658章 奸诈与仁德第630章 天下为家第418章 季孙意如代摄君事第655章 晋阳途中初定计第564章 公为与汪錡第507章 夜潜赵营第492章 知过能改第247章 君王的心思太简单第332章 第382 383章 诱敌之策第464章 稷门之誓第263章 刚正不阿的申无宇第156章 会说话,能活命第302章 灭蔡第379章 难以抉择第508章 赵氏之谋第235章 第266 267章 傲娇的楚人第29章 祥瑞的意义第582章 醉酒第163章 夜袭第761章 竖牛之死第118章 家有贤妻第652章 李然的复仇大计第437章 第518 519章 邯郸赵氏的立场第115章 竖牛奔鲁第750章 天命第222章 瓮城大战第639章 再谈婚事第187章 第190,191章 子钱的推行第633章 巩简的决心第91章 厉大行第28章 叔向来了第256章 第297 298章 钟离之战在即第338章 孙武的虚张声势第291章 国君的自我修养第696章 荀跞退而求其次第302章 灭蔡第351章 第413 414章 邓析的是非之辩第758章 “宫儿月”的来龙去脉第703章 荀跞的隐忧第486章 祭乐真的寄了?第59章 闹个乌龙第595章 两全其美的一场戏第218章 战力爆表的吴王诸樊第83章 不过是替罪羊第636章 鲁国也被牵扯进来了第721章 子路救援第682章 单旗矫诏第207章 第224 225章 子产归郑第618章 准备回洛邑第648章 请辞第373章 子产辞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