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3章 第655 656章 这土地是还定了!

第543章 第655 656章 这土地是还定了!

李然一边注视着外面,一边是摇了摇头,并是说道:

“不得而知,但眼下这些人是绝不会善罢甘休的!而且可能后面会有更多的敌人!”

鲁侯宋听了,不由是心惊胆战,颤声道:

“那……那该如何是好?”

这时,一旁的孔丘沉声道:

“君上安心,臣定保君上安全无虞!”

鲁侯宋看着孔丘,看他这一副高大而威猛的身躯,心下也是稍定。

而就在此刻,不远处竟再一次响起了一阵嘈杂的声音。

鲁侯宋听了,不由令他是腿弯一软,险些又要跪了下去。

李然急忙将其搀扶起来,并是安慰道:

“君上!是救兵!是救兵到了!”

鲁侯宋闻言,不由大喜过望,赶紧探头望去,发现果真是悬挂着鲁国的旌旗。

原来,对面是沿途埋伏于此地的鲁师,他们本就在距离此地不远处,得知鲁侯宋遭难,便是急忙赶来相帮。

但见那些伏兵突入,瞬间便是攻守易型,直杀得那些“莱人”是措手不及,纷纷溃败。

就此鲁侯宋之围算是得以解除。

然而,那些莱人虽是溃败,孔丘却也不敢命人追赶。他直接下令是收拾残部,快速聚拢一处,并是簇拥着鲁侯是赶紧离去!

在一阵阵的颠簸之中,鲁侯宋又因之前受的惊吓,不由是一阵阵的作呕不能止住。

孔丘上前,却也只得是轻叩其背,不敢就此停下马车。

只半天的功夫,便竟是入了鲁国地界。

直到此刻,鲁侯宋这才算是缓过一口气来。

这几日所发生的一切,对他而言,简直无异于是丢了半条命。

而李然所一直悬着的心,也总算是落了地。

此番会盟,齐国方面屡次发难,却都被孔丘和李然是一一化解。最终也没有让鲁国受辱,并且还是争取到了最大的利益。

……

田乞和竖牛,在得知阻拦鲁侯宋回国知事失败,孔丘和李然也没能杀成。

田乞不由是气急败坏,却也对此无可奈何,只能是跟着齐侯杵臼先回了临淄。

齐侯杵臼一路之上都是闷闷不乐。

一回到宫中,便召集文武百官进行朝会,对于这次的夹谷之会,齐侯杵臼很明显已经有些愤怒,没捞到任何的好处不说,甚至还把他身为一国之君的老脸给丢尽了。

只见齐侯杵臼是阴沉着脸,与田乞等大臣在那抱怨道:

“鲁国的臣子是用君子之道辅佐他们的君主,而你们却偏偏要用夷狄之道辅佐寡人,搞出什么莱人之乱!结果,却反而是让寡人在鲁国君主面前丢了面子。此次会盟,简直是糟糕透顶!”

田乞跪拜在地:

“臣有罪,还请君上降罪!”

齐侯杵臼眯了一下眼睛。

“降罪倒也不必,但你这次也实属没能把事情办妥,看在往日的份上,可以既往不咎,但是眼下还有一件大事,却也该提上日程了!”

田乞自是心领神会:

“敢问君上,是否为郓邑、汶阳、龟阴之田一事?”

齐侯杵臼正色起身,并是点头道:

“正是!”

田乞说道:

“君上,兹事体大,君上又舟车劳顿,本该好生歇息,可明日再议!”

齐侯杵臼却是摇了摇头:

“此事现今就如同悬在寡人头顶上的一把刀刃,若不将其解决,实在是令寡人心神不宁!”

“所以,还是早做决断为好!免得寡人这还要时时惦记着!”

而田乞对此事,当然还想再拖延些时日。只听他又是另寻借口言道:

“但是……在场的诸位大臣对此事还一无所知,理应让他们先了解其来龙去脉之后,再行商议才好啊!”

齐侯杵臼却坚持道:

“这又何难?诸位大臣若是不知情,可以现在就告诉他们便是!如此的耻事,也该说与众人知晓才是,以鞭策众臣的知耻之心!”

田乞见齐侯杵臼执意如此,也不便于过多的阻言。更何况,他也已经和齐侯杵臼说过,此事在朝会之时,可与诸位大臣们一起抉择。

所以,他如果这时候再出言阻挠,那就不免是有出尔反尔之嫌。而且,也就难免是不让人怀疑其居心了。

这时,只见黎锄是又出列言道:

“君上,此为鲁国无礼要求罢了!这些地方,虽然之前乃是归鲁国所有,但现在既已经被我们齐国所据有,又岂有白白还给他们的道理?”

“臣以为,君上对此事大可置之不理便是!”

齐侯杵臼叹息道:

“置之不理?岂有这般容易?这次会盟,寡人已经丢尽了颜面,若是不做点什么的话,岂不是等于寡人一败涂地了?”

田乞连忙说道:

“君上不必如此自责,此事乃是我等臣子之过……”

齐侯杵臼却是挥了挥手,并打断了田乞的话:

“寡人刚才说了,此番不会计较你们这次的失误。但是,寡人的颜面,却是必无论如何都必须要找补回来的!不然,后世之人又该如何评价此番夹谷之会?又该如何评价寡人?”

“寡人可不希望,最终落下个不尊礼制,还背信弃义的名头!”

国夏此刻试探的问道:

“不知君上之意,到底为何?”

齐侯杵臼却并没有表态,只是一个摆手说道:

“寡人现在也是想要先听听诸位的意见!”

国夏和高张对视一眼,随后国夏则亦是出列道:

“君上!若此三地就此归还,也确是可惜,毕竟这些地方也是齐国将士们以命取之的……如若就此归还,恐不能服众。但若不归还,又恐鲁人会说我们言而无信。”

“不如,此三地便由君上派人暂管,清丈田亩,并要求鲁国以其十年之赋,赎回此三地。如此,既能不失信于人,又可得其利……”

国夏这话,其实还有一层意思在里面,那就是如果鲁国不肯的话,那这件事也就可以就此作罢。而郓邑三地,却最终可为成为国君的直属领土。

很显然,国夏这话里话外,都是有意想要就此削弱田氏的力量。

而田乞又岂能听不出来这其中的意味?

只听他这时也依旧是面不改色的回道:

“这些地方原本就是归国君所有,至于该如何处置,自然是由君上说了算。田氏承蒙君上厚爱,得了这些土地,又岂敢吝惜?”

“只不过,此三地皆为我齐国南面中原的要地,若是就此归还,只恐日后君上必悔啊!”

齐侯杵臼就端坐在君位上,一边听着,一边不由是叹息一声:

“哎……难道就没人能理解寡人之意吗?”

其实,齐侯杵臼的意思很明确,他就是想要归还这些土地,以保全自己的声誉。

但是田乞、黎锄等人却偏偏不愿意朝这方面去说。

而国夏,高张等人,又很显然是只想着如何内耗,如何去削弱田氏。但对于归还鲁地一事,却根本就不上心。

所以,在场的所有人,都不曾言及齐侯杵臼的真实想法。

这不免是让齐侯杵臼是甚为不满。

这时,少子荼却是开口道:

“父君,既然盟誓上是这般说的,那便就此还给鲁国也并无不可。反正,日后齐国若是用兵,他们也得出得三百乘,如此看来我们齐国也并不吃亏啊!”

——

第656章_年轻气盛的少子荼

少子荼是齐侯杵臼的幼子,尚不及弱冠。

自古以来,往往这古代帝王都更加偏爱幼子。所以,这齐侯杵臼也确是更偏爱他,就像此次盟会,齐侯杵臼便只带着他出去见见世面,而如今朝议也是让其列席旁听。

不过,少子荼一直以来,基本都是只听不言的。

而此刻看到了父侯的窘境,故而是突然出列说话。

齐侯杵臼听罢,不由是喜笑颜开,甚是满意的看着少子荼。

“荼儿,你也认为归还此三地,于我齐国而言并不吃亏吗?”

少子荼昂起头来,甚是确定的回答道:

“儿臣确是如此认为的,毕竟以后君父要用兵的地方还有许多。鲁国的那三百乘战车,虽算不得多,但是也是一支不小的助力。而且,此更是一种象征,乃是我齐国以德服众的功绩啊!”

“况且,与鲁国邦交,乃关乎齐晋两国日后的角逐。儿臣觉得,一时的土地得失,与此相比,倒反而是无关紧要的了。”

“儿臣以为,君父若欲行王事,其关键依旧是在于我齐国上下是否齐心,我齐国对天下诸侯是否能够言而有信。区区三处弹丸之地,又怎比得上天下诸侯的诚心信服呢?”

齐侯杵臼闻言大喜,少子荼这话,可谓是直接说到了他的心坎上。

他本来就喜欢这少子荼,眼下更是越看越顺眼。

“嗯……荼儿所言甚是!你们这些老臣,竟还不及我这尚未弱冠的小子,当真是笑话!”

齐侯杵臼的这一番话,说得很重。

这时,高张闻言则是急忙出列道:

“公子乃是国君之子,眼光自是广阔,臣等不及,也是正常啊!”

齐侯杵臼捋须道:

“荼儿确实不错,也不枉寡人一番栽培啊!”

田乞正要说话,梁丘据这时也出列道:

“君上既认为此次盟会不尽如人意,如此作法也是无可厚非。正所谓‘君子有过则谢以质,小人有过则谢以文。君若悼之,则谢以实’!”

梁丘据这句话的意思,其实也就是赞同齐侯归还鲁国土地一事。

尤其这一句“君子弥补过失要以物质,而小人弥补过失就只需要口头上。”梁丘据这人确是堪称老狐狸,也确是懂得如何顺应君意。

正如李然所言,其实这梁丘据所最为擅长的,就是如何一味的迎合君意。

而他一开始其实也是在观望,这时既已察觉出齐侯杵臼的真实意图,又听了少子荼的话,于是当即就出来与之迎合道。

齐侯杵臼笑道:

“哈哈哈!梁丘据果然是与寡人相和呀!”

田乞对此自是极为不满,不由是瞪了梁丘据一眼:

“君上!此事事关我齐国土地之完整!还请三思!”

齐侯杵臼说道:

“哦?那三处所在,本就是鲁国土地,如今只不过是要归还罢了,怎么还事关齐国疆域完整了?”

田乞说道:

“当年周天子封太公望之土地,地小民寡,乃是经过几代人的努力,尤其是历经襄公、桓公,国土才得以一步步的壮大。”

“这期间自也是占了不少邻国的土地,若是如此说,难道都要归还回去吗?若真如此,那我齐国还能剩下多少土地?”

“鲁国的这些土地,如今已归齐国所有,而且也是将士们用命拼下来的,这般轻言归还,后患无穷啊!还请君上三思!”

终于,田乞终于还是露出了自己的真实想法。

然而,齐侯杵臼听到这些话,一时间却也不知道该如何回答。

还是少子荼,这时是替其君父回答道:

“田大人此言差矣!昔日太公望乃得周成王的特许,‘东至海,西至河,南至穆陵,北至无棣,五侯九伯,实得征之。’齐国由此得以征伐之权,是以我齐国自始封,便已是大国之资!又怎能说还剩下多少土地?”

“再者说,眼下这三处土地,已经远超当年天子所特许的疆域。而鲁国又是姬姓之邦,最通周礼,我们齐国若是占着鲁国的土地不还,如此岂不是要受天下人耻笑?”

“还请田大人莫要因私而废公,还是要以大局为重啊!”

田乞听着,脸上是一阵青一阵白。他万万没有想到,他竟然会被这孺子给说得有些挂不住脸来。

“臣本来便是为大局着想!若今日归还了鲁国的土地,那明日是不是该还莱人的土地了?臣可并无私念!”

只听少子荼又是针锋相对道:

“鲁国乃是礼仪之邦,岂能和莱人这种蛮夷相提并论?田大人这般说,不免是太过于妄自菲薄了!”

“鲁国之始封,乃为周公!近些年来,虽是有阳虎为祸,与我们齐国不对付,但毕竟其气运不绝!”

“我齐国若能归还三地,那么日后若得鲁国支持,则霸业可复!若因此与鲁国结怨,只怕是霸业难兴!”

“田大人一味阻挠,是否是因为觉得这些地方如今是归田氏所有,所以田氏就此吃了大亏?难道田大人这还算不得私念?”

田乞一边听着,一边心下已是怒火中烧。

自从他掌权以来,尤其是在晏婴去世之后,他何曾被人这么说过?

如今,他却被眼前的这个不到二十岁的少子荼给如此数落了一番,这让田乞可谓是下不来台。

而少子荼,很明显也是初生牛犊不怕虎,又是在那继续输出道:

“田大人方才口口声声言道,说田氏的封地都是齐国。如今却又在此强词夺理,不舍得拿出来。难道我君父堂堂一国之君,是田大人能够这般欺瞒的么?”

田乞听得这些话,顿是又有些诚惶诚恐起来。

齐侯杵臼固然依赖与他,也多多少少有些老糊涂,但也没有昏庸到不能决断的地步。

只见田乞是突然顿首,跪拜在地:

“臣岂敢如此想,臣只图齐国愈发强大,不敢有什么私念……若是君上果真是如此认为的,臣又岂敢不归还?还请君上明鉴!”

齐侯杵臼笑眯眯的看着少子荼,多少在他的身上,看到自己年轻的时候。

他同样也是幼年即位,先平崔杼,后逐庆封,从此齐国国政便尽归其手,而彼时齐国上下,也很有一番复霸之气象。

当年,齐侯杵臼亲自前往晋国,向刚刚即位的晋昭公祝贺。

宴会之中,两国玩起投壶游戏,晋昭公投壶之时,中行吴祝愿道:

“我们有酒像淮河水一样多,我们有肉像水中高地一样丰富,我们晋君投中了,晋国可以做统帅。”

而晋昭公果真的是一投即中,晋国的臣子们一片欢呼。

那时,年轻气盛的齐侯杵臼则是拿过箭,自己祝愿道:

“寡人有酒像渑水一样多,我有肉像山岭一样丰富,我投中了这支箭,代替晋君而强盛。”

齐侯杵臼说完,也是一击即中。

只不过,那时候齐国尚且还处在内乱之中,和晋国的风头正盛相比下,毕竟还是落于下风。

但彼时年轻的齐侯杵臼却依旧表现出欲与晋国一争高下的雄心。可见,当年的齐侯杵臼也是极有魄力的。

所以,现在齐侯杵臼看着眼前的少子荼,真的是愈发的欣慰,忍不住说道:

“既然如此,那么归还鲁国土地一事,便这么定下了!”

“另外,寡人还有一件事要当场宣布,自今日起,公子荼当即立为储君!待寡人百年之后,齐国国君之位便由荼儿继承!望众卿日后能够共辅之!”

原文:

齐侯将享公。孔丘谓梁丘据曰:“齐、鲁之故,吾子何不闻焉?事既成矣,而又享之,是勤执事也。且牺、象不出门,嘉乐不野合。飨而既具,是弃礼也;若其不具,用秕稗也。用秕稗,君辱;弃礼,名恶。子盍图之?夫享,所以昭德也。不昭,不如其已也。”乃不果享。

齐人来归郓、讙、龟阴之田。

——《左传》

(本章完)

第347章 观从潜逃第705章 潞之战第514章 阳虎的失败第497章 阳虎的借刀杀人第480章 阳虎说孔丘第112章 最终问题第32章 民心所向第490章 宫儿月的仁心第501章 九死一生第553章 第670 671章 我是来保费邑的第126章 天下英雄,唯子明与围尔第165章 自污的手段第38章 平丘之会的真相第103章 民怨第458章 阳虎弑主第383章 暗行众——巩简第314章 闯关第719章 荀跞之死第32章 民心所向第204章 第218 219章 虚心纳谏哪家强第125章 煮酒论英雄第458章 阳虎弑主第441章 会师郓邑第105章 权变之法第347章 观从潜逃第237章 第269 270章 什么叫国际巨星啊?第636章 鲁国也被牵扯进来了第135章 诡辩灵台宫第448章 竖牛和阳虎第55章 贵宾请上座第364章 驷颛献城第48章 孙骤之死第581章 我有嘉宾,鼓瑟吹笙第491章 过不去的心坎第533章 郈邑政变第322章 楚军的溃败第749章 李然所布下的最后一局第588章 青青子衿,悠悠我心第357章 郑郊首战第85章 逻辑漏洞第127章 王子围之聘第336章 第388 389章 朔月夜奔第195章 忠之属也第662章 当局者迷第737章 吴越争胜的真实意义第168章 献计叔孙豹第684章 奉诏平叛第567章 嘴炮的正义第643章 让赵鞅来找我吧!第640章 有诚意但没什么意义第444章 第528 529章 公山不狃来援第599章 吕齐的命运第711章 范吉射袭营第570章 严密的防备第763章 遗计第299章 陈国被亡第275章 庆封的老瓜第384章 守城五策第120章 蹊跷的迎亲(求首订!谢谢)第296章 祭乐有身孕了第413章 第484 485章 王子朝奔楚第717章 国夏撤军第613章 第741 742章 孙武假道伐蔡第468章 子贡的财商第157章 人怕出名第631章 周王派人刺杀王子朝第13章 乐安孙氏的猛人第755章 竖牛的真实身世第69章 子石大夫的劝告第728章 孔丘的理想国第215章 三不朽第737章 吴越争胜的真实意义第44章 三桓鼎立第324章 楚王的自省第280章 一切的真相第301章 蔡国的那些事第75章 纨绔子弟的猪脑子第520章 第616 617章 范蠡的谅,孙武的直第346章 伍家的命运第723章 赵鞅在晋东的胜利第102章 全靠演技第92章 何为大局?第621章 离谱!宫儿月居然吃醋了第20章 没人会在乎真相第212章 点拨第100章 爱挑事的公孙黑第413章 第484 485章 王子朝奔楚第163章 夜袭第236章 “盟主”的妙用第603章 吴国的行动第406章 第472 473章 王子朝称王第312章 观从的身世第309章 伍举也来劝谏了第240章 想阉了韩起?真是大佬第26章 失败的登佣第101章 罕虎也很难第424章 鲁侯稠的苦难第36章 叔向发怒了第28章 叔向来了第57章 义者,利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