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1章 肝的方向

第121章 肝的方向

门外下人们哄抢的,自然就是《拍案惊奇》了。

何良俊打开门,那几个哄抢《拍案惊奇》的下人们立刻停下,其中一个面白无须的清秀男子对着何良俊喊道:

“阿爹。”

这男子是何良俊从小亲手调教的戏子,在松江府的时候也是被人追捧的名角儿。

何良俊给他起名“潇湘”,从七岁就开始培养他唱戏,是他手下戏班挑大梁的男角。

潇湘从另外一个年轻男子怀里夺过《拍案惊奇》,双手递给何良俊说道:

“阿爹,潇湘读到一篇奇文,想要献给爹爹。”

何良俊接过泛黄的小报,他倒是好奇到底什么文章能让潇湘他们这么哄抢。

要知道当年可是有人出几千两银子要购买何良俊的戏班,他亲手调教的戏班在南北直隶都能卖予达官贵人家中,平日的礼仪训练可是不少的。

而潇湘是他最看重的男角儿,不仅仅能断文识字,对戏文的鉴赏水平也是相当高的。

《杜十娘怒沉百宝箱》?

这听起来像是传奇戏的名字。

何良俊迅速翻看,很快就被这个故事迷住了。

他直接站在门前,将整个故事看完,忍不住的说道:“好文!”

潇湘瞪了其他下人一眼,对着何良俊说道:“阿爹,这篇文章能改戏文吗?孩儿想演!”

何良俊一愣,好像还真的可以?

《杜十娘怒沉百宝箱》中的对白很多,剧情紧凑跌宕起伏,正好很符合戏剧的形式。

实际上《杜十娘怒沉百宝箱》,在明末就被改成了戏剧,甚至在近代还被拍成了电影,这篇文章本身就是上好的剧本,甚至有些台词都不想要改动,直接就能开口唱。

好像还真的行!

何良俊仔细思考,更是觉得这篇小说改戏文可行,不仅仅可行,而且排演出来绝对会大火!

作为一名戏剧家,何良俊自然知道一出大火的剧意味着什么。

一想到这里,何良俊恨不得立刻冲回书房,提笔将《杜十娘怒沉百宝箱》改成戏文。

等等,要改戏文肯定要原作者同意啊。

何良俊连忙看这篇小说的作者,能够写出这样的文章,肯定是本地名家。

苏泽?

何良俊从没有听过这个名字,他连帽子都没戴,直接拿着《拍案惊奇》冲向了陈默群的房间。

“缄之兄!”

缄之是陈默群的表字,明代关系好的读书人之间都是互相称呼表字的,若是直呼其名就是对人的不尊重。

陈默群看到何良俊连帽子都没戴,疑惑的问道:“元朗兄怎么如此匆忙?”

身为大儒,陈默群对礼仪的要求是十分高的。

若是他的学生,衣冠不整的来见他,肯定要被他严厉斥责。

在大明读书人的礼法中,衣冠是最重要的部分之一。

晋代将衣冠指代士人,所谓“衣冠南渡”中的衣冠就代指当时逃亡南方的士人贵族。

而衣冠中的冠,就是指的帽子。

什么人戴什么帽子,怎么梳头戴帽子,这都是非常讲究的,像是何良俊这样衣冠不整,其实是非常失礼的。

不过陈默群和何良俊是好友,自然不会指责他衣冠不整,但是陈默群也好奇到底是什么事情让何良俊如此失态。

“缄之兄,快看看这篇文章!”

将小报递给陈默群,何良俊安静的等待陈默群读完后,急忙问道:“如何?”

陈默群意犹未尽的说道:“好文!”

何良俊又说道:“我想要将这片文章改为戏文,缄之兄以为如何?”

陈默群点点头,这篇文章确实是很好的戏文坯子,只需要简单加工一下,一定能成为风靡天下的戏曲名篇。

何良俊又说道:“只是要改编,还需要原作者的同意,这篇文章的作者,缄之兄可认识?”

陈默群连忙翻看作者的名字,当看到苏泽两个字的时候,陈默群愣了一下。

“缄之兄认识?”

陈默群点点头说道:“认识倒是认识。”

“既然认识,还请缄之兄引荐。”

陈默群脑海中浮现苏泽的脸,又想到他那句“追返本初之道”的话,对着何良俊说道:

“此子是县学教谕海刚峰的弟子,不过不住在南平城内,元朗兄要见他,要等到月底他进城读书的时候了。”

“县学的学子?”

陈默群有些尴尬的说道:“也算不上是县学学子,这苏泽家贫,没有功名在身,是海刚峰发掘的读书人种子。”

何良俊说道:“没想到延平府还有如此奇才!光是这篇文章,就足以能扬名江南了!”

江南的市民文学发展迅猛,在倭寇进犯之前,何良俊的戏文就有人花费重金购买。

像是苏泽这样的文章,书商能踏破他的门槛。

何良俊想了想,还是觉得等不到月底,他对着陈默群说道:“缄之兄,我要去上门拜访这个苏泽!”

陈默群知道自己这位好友对于戏剧的执着,却没想到他着急到了这个地步上,陈默群想了想说道:“那也要等到明日,明日,我向海刚峰问一下苏泽的住址,我陪你过去就是。”

“那就多谢缄之兄了!”

与此同时,天色渐渐黑了,平日里这个时候,于家的书铺都已经打烊了。

可是今日书铺前聚集了不少人,都是要买《拍案惊奇》的。

苏泽让林显亮在书铺前卖小报,林显亮自然是照做,在书铺最明显的位置放上了《拍案惊奇》。

不过刚开张的时候,《拍案惊奇》无人问津。

林显亮看到小报卖不出去,连忙找来伙计商议办法。

书铺的伙计是苏泽主张留下来的,对苏泽非常的感激,最近做事也是矜矜业业的。

这伙计也在书铺做了几年生意,他建议道:“掌柜的,依小的看,最好还是将价格标出来。”

林显亮恍然大悟,也是啊,不把价格标出来,被人看到这印刷纸张根本不想买。

林显亮立刻让伙计做了一个价格牌子立在《拍案惊奇》边上,打出了一份三钱银子的低价招牌。

果不其然,这个牌子打出来之后,就有个仆役打扮的年轻男子停下脚步。

方爱竹是方知府家在外办事的仆役,也是陪着方知府儿子伴读的书童。

既然是书童,方爱竹自然是识字的,看到三钱银子的《拍案惊奇》,早上出府采买的方爱竹挪不开步子了。

方知府父女都爱书如命,方爱竹什么书没有见过,可是单单没见过《拍案惊奇》这样的书,四张大版面也不裁剪装帧,真是太奇怪了。

方爱竹拿起《拍案惊奇》,随意的翻看起来。

《杜十娘怒沉百宝箱》?原来是小说啊,名字挺有趣的。

方爱竹很快看了下去。

方爱竹也学过句读,但是这奇怪的断句符号好舒服啊,不需要提前断句。

文章又是白话文,方爱竹的阅读速度很快。

当看到杜十娘拿出百宝箱,让李甲出钱帮她赎身的时候,方爱竹已经完全沉浸在故事中了。

这时候书铺伙计适时出现打断了他。

“这位公子,一份三钱银子?买吗?”

方爱竹这才想起来,自己还在书铺。

三钱银子?这么便宜?

他连忙掏出三钱银子说道:“买!买!”

伙计开心的收下银子,今日终于开张了。

方爱竹夹着报纸匆忙离开,而随着三钱银子的低价招牌吸引了一些识字的百姓,《拍案惊奇》的书架前也陆续围上了一些顾客。

伙计观察每一个顾客,每当顾客露出沉浸的表情的时候,他就上前打断对方让顾客掏钱,这些顾客就会和方爱竹一样迅速掏钱,不到半个上午的时间,就已经卖出了二十份《拍案惊奇》了。

一份三钱银子,二十份报纸也有六两银子了。

早上从来都不是书铺的销售高峰期,城里的读书人一般都是饭后来书铺淘新书。

能在上午卖出这么多份报纸,也算是开张大吉了。

过了午后,又来了一堆指名要购买《拍案惊奇》的顾客,这下子伙计也发现不对了。

只是一份售价三钱银子的小报,竟然有人过来指名购买。

等到了下午的时候,于家书铺前已经排起了队伍,这些都是专门来购买《拍案惊奇》报的。

五十份报纸并不算多,午后不久就销售一空,面对不断涌过来要买《拍案惊奇》的顾客,林显亮和伙计解释得嗓子都哑了,最后不得已再挂出一个牌子“拍案惊奇已售罄”,这才哄走了那些排队买书的客人。

让林显亮和伙计都没想到,那些排队没买到书的客人实在不甘心,最后都会在书铺挑上一本书回去,今天书铺的销售额蹭蹭蹭的往上涨!

等到了晚上,还是有不少人过来询问有没有《拍案惊奇》了,一直到了天色完全黑了,书铺才打了烊。

顶着烛光,林显亮和伙计核对了今日的营业额,看到账上一百多两银子的流水,林显亮和伙计都傻眼了。

于家书铺虽然赚钱,但这个销售也只有最新的火书到货才会冲到。

书铺里的这些书都是旧书,靠着卖报纸竟然赚了这么多银子!

伙计立刻对林显亮说道:“掌柜的,这《拍案惊奇》还有吗?”

林显亮摇头说道:“阿泽兄弟就给我五十份。”

“掌柜的,快回去进货啊!”

林显亮一拍脑袋,连忙说道:“明日我就去长宁卫进货!”

在长宁卫的苏泽刚刚挑灯夜读结束,突然系统跳出了提示。

【小有文名,文章流传度达到100点,文学技能经验+20,Lv3,26/300】

苏泽疑惑的打开系统,文学技能涨了?

苏泽再仔细查看这条记录,“文章流传度”?

苏泽一下子明白了,原来文学技能要这么涨!

也对啊!后世作家比拼名声,比的不就是书籍的销量吗!?

这文学技能要靠传播度来刷,合理!

苏泽没想到自己搞出来的小报,竟然阴差阳错的让他找到了刷文学技能的办法!

而且这个文学技能,似乎非常好刷啊!

印刷了五十份报纸,就涨了20点经验,如果卖出一千份报纸,不是直接五级了?

等等,似乎也不是这么算的,这个文学传播度似乎不是报纸销量,可能是别的什么算法。

但是顾名思义,报纸卖的阅读,读报纸的人越多,肯定技能涨的越快!

一想到这里,苏泽激动起来,找到了肝经验的方法就好,就怕不知道怎么肝!

“文学”可是一个相当重要的技能啊!不管是造反还是干什么,知名度都是很重要的。

再说了,穿越古代又怎么能不做文抄公呢!

明日要加印更多的报纸!

苏泽并不知道南平县城报纸的大卖,他只是想多印一些报纸卖到其他城镇去,尽快将文学技能肝上去。

苏泽打开面板,如今“书法”和“兵法”两个技能都到了Lv4,属于这两个月努力一下就能肝到Lv5的。

建溪疏通了之后,长宁卫和背山村都不准备放过这些黑山贼,这些家伙虽然没有直接杀人,但是也劫掠黑山周围不少人,跟着薛杲为非作歹了很长时间。

家老阿公和陈氏族长商议,让他们继续给长宁卫和背山村修水利。

不过这些人也都是黑山贼裹挟的流民,不少都是附近村子活不下去的普通人。

家老阿公和陈氏族长也决定,等他修完了水利后,分一些薄田给他们耕种。

按照苏泽的规划,将这些水利设施修建完毕,两村就能多上近百亩的上等水田。

“水利”、“文学”和“数学”都到了Lv3,水利和文学都有了肝的方法,只要继续规划修建水利工程,水利技能就能上涨。

只是“数学”的增长遇到了瓶颈,苏泽准备下次去县城找一本算学的书,看看刷题能不能涨数学经验。

另外“医学”和“刀法”两个技能也都涨到了Lv2。

上次带着药返回长宁卫,苏泽也在长宁卫开了一家药庐。

Lv1的医学技能也只有简单的方子,不过这在长宁卫也足够了。

苏泽配了一些治疗腹泻风寒之类常见病的药,疑难杂症也只能到县城去看,这些药也足够长宁卫用了。

刀法是在校场刷的,虽然只有Lv2,但是在苏泽9点力量的加持下,已经可以和长宁卫正卒打的有来有回了,搞得林默珺用看怪物的眼神看着自己,她实在想不明白,苏泽练了一个月的刀法,怎么就比得上那些从小习武的正卒了,一度让林默珺怀疑人生。

一夜无话,第二天一大早,苏泽就带着小萝卜头们来到建溪边上,长宁卫的水文图实在是太粗糙了,苏泽要修建灌溉设施,需要更精确的水文图和测绘图。

正好给顺带这些小萝卜头们讲解算学知识,苏泽带着这群孩子们在田间忙碌着,一名正卒找到苏泽。

长宁卫来客人了。

(本章完)

第91章 追回旌表(晚上大章,卷末了求订阅)第170章 县试前第128章 海上来船第021章 开蒙第491章 橡胶树第607章 投资鬼才于公子第176章 青云之策(求月票!)第447章 琉球内附第003章 占卜第243章 水淹第004章 龍王第559章 沐家请降第247章 讲学泰州第369章 改土归流第334章 钻膛炮第287章 放弃劝谏情结,尊重大明命运(卷末第425章 兼并崩溃螺旋第242章 晚年不详第474章 蒸汽车头第020章 四书五经大全第322章 震惊!第307章 两场大捷!第406章 祖宗之法的回旋镖第251章 发钞第214章 成圣的路第637章 西安谍战第665章 海参崴第341章 一日而陷第154章 大胜!何以酬功?第149章 主动出击的计划(中午十二点加更)第87章 民心即是天命第645章 教皇有几个兵?第362章 谣言,民心第610章 女真崛起第290章 庙算之道第235章 乡人乡党第038章 入编捷径第604章 山东“大捷”第636章 西安战云第506章 发展不平衡矛盾第254章 大婚(求月票!)第154章 大胜!何以酬功?第475章 武昌和荥阳第645章 教皇有几个兵?第567章 论资排辈第145章 佳人偷菜?第322章 震惊!第298章 【造船】技能第143章 一网打尽!第91章 追回旌表(晚上大章,卷末了求订阅)第052章 海瑞的县学新制第407章 夸父号升天第422章 制宪会议开幕第402章 于二公子的风险投资(二)第214章 成圣的路第055章 算卦第352章 大明马嵬坡第207章 航行澳门第141章 秋水仙素和水杨苷第106章 红阳教第475章 武昌和荥阳第497章 老殖民主义了第597章 播州叛乱第675章 宣传战第169章 过年,县试报名开始第82章 织布机(求订阅!)第275章 医生会武术第487章 道德洼地优势第578章 恶性通胀第473章 财政仙术第313章 从“贼”者们(三更)第482章 缺官第053章 虎狐犬第242章 晚年不详第608章 疯狂的股票第408章 骆驼祥子第424章 人事任命第581章 货币和财政政策第136章 倒霉的矿监第338章 嘉靖四十二年的第一场会第504章 政治的妥协第449章 威权主义第225章 诸夏夷狄论第131章第462章 戚虎下山第503章 弄不完的权第335章 火器制造技能,突破(恢复更新,求第357章 打得一拳开,免得百拳来第517章 不行就投了吧第238章 合龙门(加更)第206章 书生意气第390章 天授乎?民予也第034章 精制第487章 道德洼地优势第516章 时代帷幕拉开第571章 兰州肃王第488章 婆罗门和回教第107章 凉茶,传奇戏第388章 印花税第443章 “固若金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