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3章 筹办婚礼

第253章 筹办婚礼

把苏泽放在南平,方望海和李贽就匆匆返回泉州,给女儿筹办婚礼。

指导大明朝婚礼的两份文件,一份是《大明会典》,一份是《朱子家礼》。

不过婚礼中六礼的部分都是少不了的,这六礼就是纳采、问名、纳吉、纳征、请期、亲迎。

其中前面五个部分算是商议婚礼期间就定下来的,因为方望海是请假回来主持婚礼的,所以日子在路上已经定下来了,苏泽只需要按照步骤一步步的做就可以了。

苏泽返回南平城后,因为觉得心虚,所以并没有返回长宁卫办婚礼。

苏泽将家老阿公和九姑婆从长宁卫接到了县城。又在城内购买了一座新宅,作为结婚的地方。

明代婚礼的过程已经是相当复杂了,苏泽家中没有长辈,所以只能由他那些同学帮着操持。

所幸的还有韩历这个阴阳生帮忙,又有诸多同学帮衬着,倒是进展的很顺利。

婚期已经定下,在长宁卫的码头上,已经长高的林良珺,看着登上舰船的林默珺说道:

“姐,你真的不去阿泽哥的婚礼?”

林默珺正在擦拭红缨枪,她表情淡然的说道:“军情紧急,倭人的船队出现在琉球,我要去一趟,你帮我将贺礼送过去,和苏泽说一声就是了。”

林良珺沉默了一番,他如今已经比林默珺高了,对于儿女之事也有了一些了解。

他也察觉到自家姐姐和苏泽的情愫。

林良珺说道:“姐!我带人将阿泽哥抢过来?”

林默珺大声呵斥道:“胡闹!你又皮痒了是不是?”

血脉压制的力量让林良珺抱住脑袋,林默珺却没有继续发作。

看着弟弟已经比自己还要高的身材,林默珺暗暗叹了一口气。

若是弟弟能早点长大多好啊。

只可惜林默珺距离能承袭军职还有两年的时间。

自家姐姐竟然没有揍自己?林良珺从指缝中看了看林默珺,看到她脸上的表情,林良珺连忙说道:

“姐,我也不去了,我陪你去琉球。”

林默珺看着弟弟说道:“别闹了,我们姐弟都不去,你让苏泽的新娘子怎么看?”

“随她怎么看,明明是你先认识阿泽哥的。”

林良珺不满的说道。

林默珺沉默了一会儿说道:“你知道你阿泽哥的志向吗?”

林良珺摇头,苏泽在长宁卫做了这么多事情,林良珺只知道他是个有本事的读书人,却不知道他到底为了什么这么拼。

甚至林良珺觉得苏泽实在是太拼了,他明明已经考上了举人,却依然在忙碌着,就连回来结婚都这么匆忙。

林默珺低着头说道:“我也不完全知道,但是我有些猜测。”

她抬起头看着林良珺说道:“但是那位方娘子,肯定没有我了解他。”

林良珺结结巴巴的说道:“姐!你要偷人?”

这下子他的耳朵没有逃过,被林默珺揪起来,林默珺说道:

“又耳朵痒了?”

放下求饶的弟弟,林默珺这才说道:“那方娘子能出海吗?能陪着苏泽打仗吗?往后的日子还长。”

林默珺说完这些,提着红缨枪登上了新世界号。

“把我的礼物带过去,你也帮我看着点,那位方娘子到底是什么样的人。”

林良珺连忙答应下来,看着扬帆离开港口的新世界号,林良珺也有些自责,要是自己能早日继承百户之位,姐姐也不会这么辛苦了。

与此同时,泉州。

方若兰已经接到了父亲的书信,婚期已经定下来,方望海就要归家,再过上十几日就是婚期了。

从上一次方望海来信的时候,方家就已经开始准备婚礼了。

方若兰也不知道自己到底是什么心情,包含了对婚后生活的期待,对未来生活的踌躇,以及对离开娘家的怅然若失。

李夫人这些日子马吊也不打了,整日的在外面忙碌着,就是为了给方若兰筹备婚礼的东西。

而方若兰这些日子却反倒是无聊了起来。

李夫人也已经对方若兰的女红放弃了,她在泉州府搜罗了两个女工出众的婆子,将她们塞进陪嫁的队伍。

在外面忙碌了一天,李夫人终于返回家中,她来到女儿的闺房。

看着眼角含着喜色的女儿,李夫人终于知道什么叫做“女大不中留”。

她将侍女屏退,对着方若兰说道:

“明日你爹就要返回泉州了,再过上几日我们就动身去南平了。”

方若兰突然愣了一下,她这才意识到自己在娘家的日子不多了。

方若兰的神情有些低落,李夫人摸着她的发梢说道:

“傻孩子,总有嫁人这一天的。”

李夫人从袖子里掏出一份单子:

“这是苏泽送来的聘礼单子,你看看吧。”

方若兰接过来一看,平日里她就是掌家的,自然知道这份聘礼的价格,她倒吸了一口气:

“这么重?”

李夫人叹息一声说道:“在南平的时候,就说苏泽是财神爷转世,果然不假啊,他这些年白手起家,竟然积攒下这么一份家业。”

“也好在你爹升了官,他上次来信让多加些嫁妆,断不能比聘礼少了,让人家说我们方家卖女儿。”

李夫人拿出一个匣子:“这里是泉州、福州的几间铺子的房契,还有掌柜伙计的身契,这些铺子你都清楚,不需要娘再交代了。”

方若兰一看立刻说道:“娘,这可都是家里赚钱的铺子啊。”

李夫人将匣子递给方若兰说道:“你爹的仕途正好,等你弟弟娶妻的时候还怕没银子吗?苏家虽然没有公婆,但是你多带一些嫁妆过去,那苏泽也不会轻待你。”

方若兰这才点头,李夫人还是将匣子拿起来说道:“这些都要随着嫁妆一起送过去。”

说完了聘礼和嫁妆的事情,李夫人又说道:

“以前府里都是你在掌家,以你的能力管理苏家也不难,为娘的就再叮嘱你几句。”

这还是方若兰这几年来,李夫人正儿八经的和她谈话,方若兰挺直了腰。

李夫人说道:“夫妻一体,日后你的富贵荣华,都要记着是你丈夫在外挣的,特别是家中的的这些产业,你要记住,若是苏泽飞黄腾达,那自然是家业兴盛,产业自丰,就像是你爹这两年,你觉得是为娘打理的功劳吗?”

方若兰摇头,方家的产业其实也就每年查查账,但是每家铺子都是挣钱的,而且不是一般的挣钱。

家中几个铺子的掌柜的伙计,也都矜矜业业的工作,很少有偷懒和贪污的情况。

原因自然也是很简单,这些掌柜伙计,不是方家的亲戚,就是方家的仆役,随着方望海的官位越来越高,他们需要方望海照拂的地方就越来越多。

比如某个远亲家的儿子要谋求个职位,就需要方望海帮忙,一旦方望海帮了忙,这掌柜的肯定要加倍的用心做事。

李夫人说道:“你比娘聪明,也明白其中的道理,所以日后家业兴旺,而不要觉得都是自己的功劳,这是你们夫妻共同经营的结果。”

“这也不是让你不要管理家业,家里的事情你也要管,男人的事情多,家里这些细碎的事情你要担起来,他才时间在外面闯荡。”

方若兰连忙点头。

李夫人又说道:“你过去就能掌家,这是你的福分。娘不担心你做不好,但是苏家如今人丁不旺,别忘了重要的事情。”

方若兰脸颊一红,李夫人又掏出一本精致的书。

“这幅图你且收着,另外还有几个调养身子的方子,这些日子也可以吃起来了。”

次日,方望海果然返回泉州城,紧接着又过了三日,浩浩荡荡的聘礼队伍,在林显扬的带领下吹吹打打的进了泉州城。

泉州城内也被苏泽的聘礼给吓到了,福建人重视厚娶厚嫁,但是这么长的聘礼队伍还是很少见的。

这其中不仅仅有常见的聘礼,还有海外的珍贵香料,高档的苏州刺绣,林林总总让泉州老百姓大开眼界。

听说女方是南京户部侍郎方望海家,而男方是本省解苏泽,老百姓又觉得是天造地设的一对。

林显扬代表男方送上聘礼,方望海又请他们吃枣糕,交换婚书就算是定下了日子。

好事将近,苏泽和方家都开始向亲朋好友发请帖。

和苏泽相熟的,要么准备动身前往南平参加婚礼,要么准备贺礼派人送过去。

苏泽这下子才明白,结婚是一件多么麻烦的事情。

来访的亲友需要安顿,苏泽在福建的人脉广大,不仅仅是读书时候的同学,作为一省解元,同年的举人也都送上了礼物。

那些不太熟的还要尽快回了,相熟的就不能直接回礼了,那会被认为不尊重,还必须要记录下来,等到对方家中有喜事的时候回过去。

苏泽的账房技能竟然足足涨了700点!估价技能也成功涨到了Lv4!

其中主掌福州市舶司的陶公公,送上了一匣子银灿灿的银币,这些银币各种样式都有,应该是市舶司从客商那边收来的孝敬。

光是这些精致的各国银币就让苏泽很喜欢,不要提这匣子银币的价值了。

于二公子则送来了一匹好马,这匹马比上次送给苏泽的马还要神骏,苏泽只能收下,等到下一次于二公子再纳妾的时候回礼了。

长宁卫的诸人也都送上了礼物,林良珺一边帮着苏泽操持,一边也带来了林默珺的礼物。

不得不说,在所有的礼物中,苏泽最喜欢的还是林默珺送来的礼物。

林默珺的礼物是一把精致的短铳,据说这是林默珺在帮助琉球和倭寇作战中的战利品,是某个倭国高级武士的配枪,是高价从佛郎机定制的。

银质枪托和纯手工制造的枪管,枪托上还有手工雕刻的浮雕,苏泽对这把短铳爱不释手。

除了短铳之外,林默珺还送了一艘精致的船模给苏泽,据说这船模是和澳门建造的那艘葡萄牙巨舰一模一样,是建造那艘巨舰的首席船匠亲手制作的。

也不知道林默珺是从哪里搞来的这艘船模,苏泽将船模小心的放在书房最显眼的地方,每天都要拿起来把玩端详。

转眼到了吉日前一天,方望海带领家人已经抵达了南平,送嫁妆的车队再次震撼了南平百姓。

方家的陪嫁不亚于苏泽送的彩礼,甚至还要更多上一分。

珠宝首饰自然不必说了,李夫人给方若兰准备了三十多人的陪嫁,这其中包含丫鬟到厨娘再到裁缝,方爱竹的身契也在其中,他已经被苏泽要了过来,以后就是苏泽的书童了。

方望海还是暂住在城隍庙后厢,新任的延平知府和南平孙知县都在城外迎接,整个南平县都知道了明日就是解元公的好日子。

方望海看着南平城,想到曾经在延平府做知府的日子,女儿要出嫁了,心情也有些复杂。

谢绝了城内门生故吏的拜访,一家人坐在城隍庙后的院子里,方望海又想起第一天到任南平的日子。

“等你婚后,我就带着你娘和弟弟去南京了。”

方望海对着女儿说道。

方若兰点点头,方望海这种大员基本上都会带妻子上任,上一次是因为没有安顿下来,这次一起去南京也是正常的。

方望海又说道:“你们婚后在南平待到年后吧,等年后也让苏泽带你一起去南京,那边的事情还需要苏泽帮衬着。”

李夫人不满的说道:“女儿女婿刚成婚,你就要让女婿给你帮忙,这路上舟车劳顿的,备孕的事情怎么办!”

方望海叹息一声说道:“南京那边还有很多事情要苏泽帮着筹办。”

李夫人颇为不满,但是想到如果都去了南京,和女儿也能多见面,也没有再出言阻止。

方望海有些话想说,可是看着女儿,又半点都说不出来。

第二天清早,整个城隍庙后宅就热闹起来。

(本章完)

第214章 成圣的路第515章 大明1566年第414章 常山之蛇第619章 自治社区第350章 大明朝廷的搬运工第294章 技能:博物学第073章 于二公子第117章 办报打擂台第266章 文笔如刀第327章 张居正谏行一条鞭法第116章 数学查账,降维打击第074章 打探消息第289章 水师新军和火器坊第159章 赌术技能第548章 城市与乡村第656章 分工体系第430章 铁路第444章 阳谋第184章 劳动者的智慧第161章 连环巴掌第289章 水师新军和火器坊第99章 讲学技能,表字第632章 富者恒富,弱者恒贫第551章 李春芳倒台第368章 新思想,新学说第616章 李如柏打老虎第462章 戚虎下山第540章 挖人第463章 红丸第633章 你的想法有些极端了第158章 冤案第167章 酒中精,花精粹第241章 朕的钱!第442章 官办与私营第443章 “固若金汤”第155章 赏罚自何出第185章 去月港第660章 大一统的曙光第482章 缺官第539章 观政进士考试第660章 大一统的曙光第344章 有恒产者有恒心第656章 分工体系第604章 山东“大捷”第394章 当其无,有器之用第314章 大人,时代变了7月12日 早上这章中午十一点发第381章 苏大都督的倒模第034章 精制第679章 雨将军第144章 编写蒙学教材的打算第527章 赚钱的都写在禁令中第565章 解散都察院第334章 钻膛炮第021章 开蒙第541章 行人司夫人会第005章 破浪第442章 官办与私营第580章 信心比白银重要第670章 另一个战场第536章 特别都察院第633章 你的想法有些极端了第033章 晒盐第195章 投宿西禅寺第610章 女真崛起第222章 双金色被动第487章 道德洼地优势第518章 都是东南的错!第578章 恶性通胀第112章 太菜了,出金了第333章 徐州地方第033章 晒盐第501章 苏泽的预测第658章 少爷第136章 倒霉的矿监第147章 双双升级第564章 怎么交税?第244章 有疾,吾往矣第641章 攻占陕西第226章 抵达南京第227章 收税要靠兵第606章 欧陆来信(续)第461章 人才“诅咒”第532章 女真叛乱第068章 再入县城第014章 种田要用脑第618章 舍不得第408章 骆驼祥子第670章 另一个战场第573章 三大法王第144章 编写蒙学教材的打算第010章 赶海第416章 政第258章 药,种子第513章 内斗是大明特色第361章 留下的伏笔第584章 备战睢阳第96章 救困方,惠民事第555章 关税第537章 人事办人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