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7章 夸父号升天

焦叔离开京师,马不停蹄的赶往山东。

等到了山东之后,焦叔立刻按照冯保传授的经验,召集当地的富户开会,将这座还没有开采的银矿摊派出去,要求这些富户摊派上交“开采”的矿税。

这些士绅地主自然是不干了,这矿还不知道在哪里呢,就要向他们收钱,谁都知道山东这地方就算是有银矿,也都是一些开采难度大,开采出来也不一定能回本。

说白了,焦太监就是用矿税来盘剥本地富户的。

这些人自然不肯答应。

山东并不是传统意义上的科举大省。

在大明,南直隶、浙江、江西和福建这几个省,是科举卷王圣地,出的进士是最多的。

但是山东这个地方,作为孔夫子的故乡,也是有悠久的官本位传统的。

只不过山东的读书人比较务实,他们不卷竞争激烈的贡试和殿试,而是卷到举人就出来做官了。

举人出来做官,大部分都和海瑞一样先担任县学教谕这种学政官员,然后考评优秀可以等着升迁到主簿县丞这样的级别上。

如今大明就有山东县丞半天下的说法,就是因为山东读书人往往举人就出来做官,不求做大官,只求能够进入官府就行。

山东没有江南太仓王氏那种一门几个进士的科举超级家族,但是几乎所有大一点的家族都有人出来做官。

这些家族联合起来,开始串联弹劾焦太监。

但是焦太监也不是省油的,作为太监,他又不是内阁辅臣,在他看来普通百姓和当官的都是一样的,他忠于的就是皇帝一人!

而且他是太监,天然就是和士大夫不对付,他就是不做坏事,士大夫也不会说他的好话。

这些地方豪强,平日里坏事也没少干,满口仁义道德,背地里男盗女娼! wωω• тt kán• C O

焦太监入宫之前,也有丰富的底层斗争经验,他在济南城内,招募了大量的地痞无赖,组成了山东矿监的收税队伍。

他给这些地痞无赖发职位,什么某某县矿税大使,什么某某府矿税总监,这些人拿着山东矿监的任命,立刻冲到这些士绅地主家里要钱。

这时候上书请求皇帝开矿税的山东巡抚韩楫坐不住了。

上奏让皇帝在山东开矿的奏章是他提的,结果皇帝确实是派人来开矿了,却不是让工部的官员来办,而是派来了太监焦叔。

韩楫明白,如果自己再不有点动作,很快就被打成和焦太监狼狈为奸的阉党,到时候山东士绅就不是针对焦太监了,连他这个山东巡抚都要被弹劾了。

韩楫立刻开始上书,向朝廷说明焦太监在山东的罪行,请求皇帝罢免焦叔,将开矿的事情交还给工部。

随着山东的奏章一封一封的送过来,高拱更加头大了。

韩楫是他的门生,是他保举到山东巡抚的位置上的,本来就在山东做的很不顺利,上面还有山东总督陈以勤和吞并在济州府的新军三镇统制官王本固在掣肘。

三人互相弹劾的奏章本来就不少,现在又多了一个焦太监在山东收矿税,山东士绅群情激奋,和山东有关的言官疯狂弹劾焦太监和韩楫。

整个山东都乱成了一团,高拱向隆庆皇帝上书,也同意韩楫的要求,请求朝廷撤回矿监太监,改派工部的官员去开矿。

但是一向对高拱言听计从的隆庆皇帝,却在这件事上出奇的坚持。

皇帝搬出来的法理依据也很简单,“夫矿,乃天地所生之财,皇产也。”

既然祖宗之法已经说了,这天下的矿藏都是皇帝的私人产业,那么委派皇帝自己的家奴太监去开采,你们文官没有资格哔哔。

至于说焦太监害民的事情,朕已经派人去查了,也不能听信山东文官的一面之辞。

皇帝这么说了,内阁也没有办法,就算是一向强势的高拱,也没办法强行要求皇帝将太监召回来。

围绕着山东矿监的问题,整个京师乱成了一团。

而就在京师的明廷官员为了山东开矿的事情斗争的时候,一艘快船停靠在大沽码头。

大沽棱堡中的高务观带领一群士兵上船,从船上扛下来一堆东西。

“李兄,你怎么亲自来了!”

高务观看到一个熟悉的身影,连忙上前抓住久别重逢的好友。

来人正是前临淮侯世子李言恭,从广西返回南京,完成了军官培训之后,他已经调任大都督府担任后勤参谋。

如今东南已经过了草创阶段,一切升迁都有了规矩。

军中晋升的等级更森严,李言恭虽然在广西战事中立下功劳,但是想要进一步升迁担任基层主官,还需要在南京总参谋处锻炼一段时间。

“高兄,这次的新装备大都督非常重视,我要再留在这里一段时间,搜集使用中出现的问题。”

高务观问道:“丹芸呢?你上次来信说丹芸怀孕了,你来大沽丹芸怎么办?”

李言恭笑着说道:“丹芸已经随我去南京了,现在住在我爹的庄子里。”

“再说我在大沽也就一个月时间,到时候乘坐飞剪船赶回去,不会耽误产期的。”

高务观笑着说道:“那就好!走走,快去棱堡吧,只是在军中不能喝酒,没办法和以前一样为你接风洗尘了!”

在士兵们的搬运下,几个大箱子搬进了大沽棱堡。

当日东南撤出京师的时候,在大沽棱堡留下一千人,又在棱堡中留下了足够的物资和弹药。

大沽棱堡又背靠大沽码头,有海上支援补给,明廷就算是包围棱堡也攻不下来。

而实际上高务观在大沽棱堡的这半年日子里,明廷军队一次都没有进攻过。

虽然大沽棱堡依然在每日操练,隔三差五还要试射炮弹,但是整个棱堡内的气氛十分的轻松。

而在距离大沽棱堡不远的地方,形成了一个商品交易的集市。

李言恭登上大沽棱堡的城墙,用望远镜就能看到繁华的大沽集市。

“没想到大沽集市这么繁华?”

李言恭从大沽棱堡送到东南大都督府的报告中,就听说过这座集市,现在看到比当年他们撤出大沽时候,天津城外的集市还要繁华。

高务观笑着说道:“大沽集市是整个北方最大的东南商品交易市场,整个顺天府、辽东、山西,乃至于草原上的商人,都会来这里购买我们东南的货物。”

李言恭疑惑的问道:“明廷不管吗?”

高务观说道:“听说我爹在明廷办新务,不允许进口我东南的货物,但是架不住京师上至达官贵人,下至穷苦百姓,都知道我们东南的货物好,像是东南织布在新办的纺织厂过一下,就成了明廷新务工坊的货物卖出去了。”

李言恭听着高务观说的云淡风轻,忍不住说道:“高兄,你只要向大都督府打报告,就会将你调回去了,大都督堂堂正正,不会利用你们父子之情来离间明廷君臣的,你也不用在这里难做。”

高务观却说道:“我是自己打报告要留下来的,我爹有他的坚持,我有我的坚持。”

对于这对犟驴一样的父子,李言恭也无话可说,他扯回到了自己的任务上。“这次的新装备非常重要,虽然在东南已经测试过几次了,但是也没办法保证百分之百安全。”

“高兄请从大沽棱堡中选任一批可靠的士兵,随我一起去测试新装备。”

高务观点头说道:“这个包在我身上,李兄,我可以参加测试吗?”

李言恭说道:“不行,你是大沽棱堡的后勤官,这次测试我要亲自参加,回去还要给大都督报告呢。”

高务观叹息一声说道:“那我只能等下一次了。”

第二天,一群士兵在棱堡中将箱子拆开,一堆奇怪零件在李言恭的指挥下安装起来。

只看到一个用薄羊皮缝制的球面,被城墙上的士兵用绳索拉开,李言恭将球面下的箩筐安装好,开始安装点火装置。

这是一只热气球!

上一次大沽之战后,苏泽认识到了侦查的重要性。

如果能早点侦查到李成梁的骑兵动向,就不会有那么惨烈的阻击战了。

这时候苏泽才想起来热气球这个利器。

用羊皮缝制的气球,燃烧焦炭的加热装置,这只名为“夸父甲字号”的热气球,是如今世界上第一架载人飞行器。

随着火焰熊熊燃烧,热气球的球体逐渐鼓起来,大沽城内的士兵看着这只热气球开始漂浮,纷纷露出惊讶的表情。

飞天,这几乎是人类最原始的梦想了!

城墙上的高务观,看着李言恭带着两名士兵坐进箩筐,热气球逐渐开始升空。

“夸父甲字号”没有飞行的动力,只能上升和下降,所以用长长的绳索拉着固定在地上。

渐渐地,“夸父甲字号”的箩筐漂浮起来,李言恭立刻说道:“松开绞盘!”

当控制绞盘的机关松开,热气球缓缓的升上天去,大沽棱堡中所有人都抬起头,看着李言恭三人飞上天空。

和李言恭一起乘坐热气球的士兵,都是高务观从大沽棱堡中挑选出来的胆大士兵。

可就算是胆子再大,当热气球离开地面的时候,这两个士兵也忍不住双腿打颤。

“放下沙袋。”

随着高务观一声令下,士兵放下了箩筐两边的沙袋,热气球的爬升速度更快了。

此时,热闹的大沽集市也注意到大沽棱堡这边的动静,他们看到一个巨大的东西从大沽棱堡中升起来。

正在大沽棱堡交易的商人们纷纷抬起头,惊讶的看着这巨大的圆球飞上天空。

这又是什么?巨大的孔明灯?

在热气球上的李言恭并没有飞天的兴奋,他小心的观察风向标,估算热气球飞行的速度,调节加热器的火焰大小。

前几次热气球升空的测试李言恭也参与了,但是那时候是在风向平稳的时候测试的。

大沽距离海边很近,海边的风很大,李言恭小心翼翼的控制热气球,不敢让热气球升的太快。

可即使是这样,一阵海风吹过来,热气球还是被刮着飞向了大沽集市方向。

绞盘的卡索崩开,绳索飞快的放出去,高务观连忙冲过去喊道:

“抓住!”

可是飞快旋转的绞盘根本无法控制,几个上前试图停下绞盘的士兵都被甩出去,热气球向着集市方向快速飞过去。

高务观看了看左右,冲过去拿起一杆练习用的铁枪,直接插进了高速旋转的绞盘中。

绞盘终于停止了转动,士兵们一拥而上,牢牢的将绞盘抓住。

高务观拿起望远镜,热气球已经飞到了大沽集市上方,他咬牙说道:

“全体武装,随我出城接应!”

此时在热气球上的李言恭,经历了惊魂的几十秒。

等到热气球被绳索拉住,他这才开始减小加热器的火焰,控制热气球稳住了。

“李参谋,接下来怎么办?”

李言恭迅速判断情况说道:“肯定是绞盘出了问题,大沽棱堡那边没办法收回热气球了。”

“那怎么办?”

另一名士兵吓的脸都白了,连忙问道。

李言恭说道:

“迫降!”

“下面就是大沽集市,在这里迫降吗?”

“现在就降落,拿上武器,如果明廷发现我们,必须立刻销毁热气球!”

此时在大沽集市外,商人们看着头顶上那个东西越来越低,越来越大,看着热气球向着地面降落,商人们四散逃开。

在李言恭的操作下,热气球总算是安稳落地,他和两名士兵从热气球的箩筐中拿着武器爬出来。

“有人!”

“神仙下凡了!”

“这不是东南的军服吗?”

“东南有神仙!”

“这是仙器啊!”

就在商人们议论纷纷的时候,从大沽棱堡冲出来的高务观,总算是接应上了李言恭。

高务观二话不说,指挥士兵拖着热气器就向大沽棱堡撤退,总算是将热气球拖回了大沽棱堡。

但是热气球迫降的新闻,还是迅速从大沽集市传开,东南有神仙法器,可以腾云驾雾飞行。

第418章 公车上书第068章 再入县城第277章 一书惊起千层浪第661章 兰州易帜第239章 数据治税第069章 县令第597章 播州叛乱第075章 治本经第166章 武夷山红茶第365章 嘉靖退位第222章 双金色被动第352章 大明马嵬坡第114章 头号二号冤种第358章 大沽血战第628章 大赦第017章 卫学7月12日 早上这章中午十一点发第434章 铁路公债第515章 大明1566年第234章 箪食壶浆第388章 印花税第622章 果然草台第134章 倭乱的根源第603章 河南请降第551章 李春芳倒台第335章 火器制造技能,突破(恢复更新,求第491章 橡胶树第033章 晒盐第230章 上海缉私总团第321章 谭纶欺天了!第680章 电报和铁路带来的改变第581章 货币和财政政策第672章 最终还是练兵第397章 佛法入草原第422章 制宪会议开幕第055章 算卦第119章 拍案惊奇第472章 都是人精第470章 唯有一争第030章 鬼市第472章 都是人精第243章 水淹第353章 内斗不止第498章 巴巴罗萨行动第217章 朱熹王阳明都错了!第231章 当家难第350章 大明朝廷的搬运工第289章 水师新军和火器坊第382章 船运和保险第411章 星空和道德律令第554章 李成梁的手段第355章 国之命脉第324章 转进如风第480章 让草原再次伟大第525章 分产令第539章 观政进士考试第221章 五星连珠第255章 婚后二三事第596章 睢阳之战的战后总结第245章 李时珍第79章 亡于洪武第681章 人心所向第681章 人心所向第546章 翻山入蜀!第395章 父与子,夫与妻第423章 凝聚“共识”第302章 重商主义第199章 登榜送贴第431章 蒸汽机第432章 蒸汽时代的初鸣第277章 一书惊起千层浪第185章 去月港第655章 意料之外第634章 争陕西第624章 大都督先例第482章 缺官第145章 佳人偷菜?第294章 技能:博物学第648章 李如彘隐忍第566章 睢阳第95章 中华茶道,医局第666章 弃辽第607章 投资鬼才于公子第672章 最终还是练兵第345章 无能狂怒第152章 飞翔的荷兰人第635章 军功章第192章 乡试临近第486章 王恭厂大爆炸第124章 林默珺的请求第116章 数学查账,降维打击第162章 染布,天文,书法第601章 从没打过这么富裕的仗第397章 佛法入草原第368章 新思想,新学说第178章 平步青云第311章 从“贼”第655章 意料之外第128章 海上来船第304章 圣质如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