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97章 播州叛乱

李言恭说道:“旅长,我认为应该将重量比较轻的炮都拉上马车,必须要让炮兵跟上步兵的行动,这样在野外战斗中步兵和炮兵才能协同作战。”

陈璘点头说道:“但是火炮作战的时候会惊扰战马,必须要用专门的战马进行战场训练才行。”

李言恭点头说道:“其实也不一定是要战马,骡子负重能力虽然不如马,但是更容易控制。”

陈璘点头说道:“我这就给后勤写信,让他们运送一批耐劳的牲畜到前线来。”

结束了对炮兵战术的总结,步兵作战的团长们也纷纷总结了自己作战的得失。

陈璘最后说道:“从京师传来的情报,李成梁忙着内部削藩的问题,应该是不可能南下了。我们这段时间继续留守睢阳,等待后方补给的弹药送达,就准备攻打开封!”

众团长纷纷领命。

就在睢阳的东南新军在整军备战的时候,四川,南中。

从汉末三国以来,南中地区就是中原划分的西南夷地区,当年诸葛亮七擒七纵孟获就是在这个地方。

川西,云贵,广西,即使到了明代依然是汉夷杂居的地区。

“团长,山寨就在那边了!”

亲卫拿来望远镜,熊况看着对面半山腰的山寨,咬了一口肉干说道:“这帮贼寇为什么都要在这种地方建造山寨,害得老子好一顿爬!传令全军注意掩护,给老子端了它!”

接下来的战斗并没有什么意外。

西南山区的这些土匪,靠的就是躲藏在山中,仗着官军不愿意花力气进山剿匪,才能猖獗一时。

遇到正规军剿匪,这些山寨根本就是不堪一击,迅速被熊况的军队消灭。

熊况正带着军队,在南中地区训练剿匪。

等到中午的时候,熊况就已经结束了战斗,一部分士兵押送着土匪下山,熊况召集手下营连级的指挥官开会总结。

“滇马确实适合山路驼运,不过也只能驮得动六磅炮,口径再大的就完全运不上山了。”

“手榴弹在山地作战中用处很大,但是也容易造成山体滑坡。”

众人你一言我一语,熊况掏出本子将这次作战遇到的问题,还有需要改进的地方全部记录了下来。

果然大都督说的没错,“实践出真知”,熊况才发现山地作战中竟然有这么多的问题。

驼运物资补给,武器配比,安营寨扎,这些东西都需要实践。

遇到伤员如何处置,山上如何御寒过夜,这都是需要一步步总结的。

等到众人总结完毕,熊况点头说道:

“这是我们最后一次在南平剿匪了。”

众人看向熊况,熊况说道:

“大都督的预判没错,果然贵州土司有异动,旅长已经下令,我们独立团返回南平城休整七日,就立刻前往贵州。”

一个军队的指挥官的个人风格,会影响整个队伍。

李言恭的指挥风格比较稳健,基本上打的就是稳扎稳打的阵地战,所以他手下的指挥官也比较严谨。

熊况打仗比较灵活,喜欢出奇兵,所以他手下指挥官的风格也和他类似,整个独立团的氛围比较轻松,但是普遍更加好战。其实熊况在南平剿匪,就是为了训练军队山地作战,为了大都督预言的云贵作战提前准备。

贵州,播州。

播州就是现在的贵州遵义市,当地土司杨家已经在本地世袭了二十六代了。

是的,从唐代开始,杨家就是播州当地的统治者,无论中原怎么更迭,杨家依然是播州宣慰使。

如今播州宣慰使杨烈,本身也是一个有野心的。

杨氏历代统治播州,势力盘根错节,早有不臣之心,他认为四川官军弱不经战,非常轻视。

在蜀中被东南攻占之后,趁着西南混乱的机会,杨烈又扩张地盘,吸纳了更多逃难的西南夷,逐渐有了不臣之心。

而当他听说云南黔国公向东南大都督苏泽投降,云南和贵州都有安定的迹象,东南在广西实行全面的改土归流。

杨烈本来就有些焦急,但是很快又听说了东南和大明在河南开战的消息。

杨烈立刻感觉自己有了机会,东南和明廷开战,那肯定是统一全国的国战,那一定会将主力都调往北方前线。

自己趁乱在这个时候出兵,如果能割据西南,那肯定会得到明廷的支持,说不定也封一个国公当当。

更进一步,还可以效法南诏大理这一类的西南割据势力建立政权。

杨烈聚集部众,打出匡扶明廷的旗号开始谋反。

只是杨烈并不知道,自己的谋反早就在一位大都督的预料中,东南内阁早就在准备山地作战,准备解决西南土司的问题。

所以杨烈谋反的消息迅速传到了成都和南京,内阁立刻召开了会议。

看着苏泽,徐渭只能感慨,大都督真的是料事如神,这西南夷叛乱的事情又被他预测对了。

云贵要叛乱,自然不是苏泽瞎猜的。

在他穿越前的历史时间线上,万历年间的播州之乱耗费了明廷最后的元气,将明廷西南的优势力量消耗一空。

只不过在那条时间线上,造反的是杨烈的儿子杨应龙。

现在是老子造反,这倒不是说杨家天生反骨,而是西南夷的问题本身就很严重,无论是谁在这种局势下,都会滋生野心。

内阁的氛围很轻松,因为苏泽的安排,东南征讨安南的主力,攻打四川的主力全部都留在西南,包括广东广西的军队,可以说近一半的军队都在西南,这一次西南夷叛乱绝对会被平定。

杨烈恐怕也没想到,在西南归附之后苏泽竟然没有把军队都调动去北方前线,而是专门留在西南“等着”自己造反。

内阁的气氛轻松,徐渭开口说道:“正如同大都督所料的,西南必反。因为西南问题不是一个军事问题,而是一个政治问题,这是落后的土司制度,和西南汉化而造成的思想进步产生的冲突。”

“西南问题,并不是汉夷问题,而是制度问题!”

第529章 电磁第644章 藩属国条约第657章 拼命第127章 文学技能升级第242章 晚年不详第010章 赶海第562章 爆火的剧团第269章 文学的紫色被动第469章 浑浊世道,如何来救?第610章 女真崛起第295章 爆炸就是艺术第210章 真正的目的地第547章 破蜀道第670章 另一个战场第457章 骑兵还未退场第461章 人才“诅咒”第389章 武昌易帜第416章 政第108章 于家往事,贡茶劫第202章 新钱发行第143章 一网打尽!第044章 大明神剑第650章 无烟火药第656章 分工体系第408章 骆驼祥子第452章 两个世界第498章 巴巴罗萨行动第144章 编写蒙学教材的打算第449章 威权主义第033章 晒盐第397章 佛法入草原第542章 富可敌国的于公子第656章 分工体系第657章 拼命第458章 豺狼当道,安问狐狸第156章 “倭”乱未平第561章 崇明岛度假村第672章 最终还是练兵第650章 无烟火药第475章 武昌和荥阳第659章 碾碎第508章 公办和私人书院第203章 围三缺一第647章 宫廷开支第114章 头号二号冤种第612章 恭顺如狗第225章 诸夏夷狄论第539章 观政进士考试第582章 夜郎自大第105章 选被动,同行第623章 教乱第411章 星空和道德律令第451章 僭主第422章 制宪会议开幕第620章 诛心,出版大明实录第346章 一顿操作猛如虎第244章 有疾,吾往矣第286章 【六经注我】!启动!第593章 女王的决断第568章 炮兵理论第146章 海战之法第667章 政治仗第064章 二探鬼市第221章 五星连珠第038章 入编捷径第564章 怎么交税?第652章 女真起兵第509章 陆上丝路第672章 最终还是练兵第415章 潜伏的新阶层第644章 藩属国条约第011章 准备开荒第237章 水战第435章 脏东西第250章 胡宗宪来访第283章 改稻为桑的关键第506章 发展不平衡矛盾第600章 三三制第528章 铁路大计划第129章 葡萄牙船长第82章 织布机(求订阅!)第203章 围三缺一第617章 打老虎第598章 系统性歧视第89章 合理,太合理了!第363章 从君权天授到主权在民第514章 “皆大欢喜”第232章 倭寇再临(卷末,求票!)第588章 低道德优势第316章 共轭货币第155章 赏罚自何出第625章 三本书第78章 铳炮第103章 束水冲沙第579章 燃眉之急第507章 自由即不公第346章 一顿操作猛如虎第378章 “父皇英明”第353章 内斗不止第535章 伐蜀准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