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33章 你的想法有些极端了

王世贞问道:“那要怎么办才能解决这个问题呢?”

张居正摇头说道:“我不知道。”

“啊?”

“世间岂有万世不易之法?”

张居正又说道:“在张某看来,为政者有三个等级。”

“见招拆招,能够处理下面送上来的问题,暂时解决问题的,这算是第三等。”

“世人所称颂的贤明大臣,基本上都是这样一类的,能够维持目前的体制框架,做到保境安民一方,这已经是相当不错了,当年的胡汝贞,包括令尊在内,就是这么一等。”

王世贞点点头,他父亲很早就开始做官了,虽然被张居正说成第三等,但是能和胡宗宪并列,也不算是侮辱他的父亲,胡宗宪在大明和东南都做到高官,也是如今世所公认的能吏。

能被张居正评价第三等,就已经这样难了,他好奇前两等是什么样子的。

张居正说道:“能明前世之兴亡教训,暂时抑制豪强大族的扩张,暂停土地兼并,整顿吏治风气败坏的,此为第二等。”

“商君、桑弘扬、诸葛孔明、王安石,这些就是第二等。”

王世贞惊讶的看着张居正,要知道这四个人,可以说是天下最顶尖的改革家了。

虽然除了诸葛亮之外,其余三人在儒家的名声都不好,但是没有人能够否认他们的能力。

这些人都是将国家财政从烂摊子中拯救出来,完成富裕国家成就的政治能人。

而这样的人,才是张居正评价的第二等?

那什么才是第一等呢?

那肯定只有苏泽苏汝霖了,可是王世贞又好奇,张居正要如何评价苏泽。

张居正说道:“最上一等,我心中只有苏汝霖一人尔。”

“能明古今之变,通政治之理,破千年之变局,订二十年之国策的,只有苏汝霖了。”

前面夸赞的话,王世贞觉得并不夸张,但是听到后面,王世贞皱眉问道:“二十年之国策?苏汝霖能够订立就是二十年的国策?”

张居正说道:“是啊,你知道二十年有多长时间吗?”

“元朝国祚九十六年,二十年元朝换了五个皇帝。”

“我大明太祖从起兵到执掌天下也就用了二十年。”

“苏汝霖从东南起兵至今还不到十年,二十年实在是太久了,今日之政策,明日就不一定适用了,而且现在还是千古未有之大变局,我说苏汝霖能定二十年的国策,已经是往多里算了。”

王世贞沉默了一下,又觉得张居正说的没问题。

自己在苏州府丁忧三年,就看着苏州府日新月异,在飞快发展的同时,也出现了很多新问题。

就如同东南报纸上抨击的,随着全民开始逐利,奢华享乐的风气在民间兴起,从上层阶层开始带头享乐,影响到了下层。

传统的儒家道德正在飞快的解体,最先受到冲击的是广袤的农村地区,原本乡野熟人社会的伦理道德在迅速瓦解,却没有形成新的道德标准。即使苏大都督在倡导“市民道德”,但是在这股席卷全国的浪潮下,社会风气依然急剧变化,就连江南那些曾经开明的读书人,也在抨击“世风日下,人心不古”。

各种各样的新问题层出不穷,新旧的道德体系在碰撞,官府也在试探职能的边界,新生的工坊主也在积蓄自己的力量,各方势力又开始了新的博弈。

这样说,张居正说苏泽能够看到二十年后,制定适应二十年的政策,这确实是极力夸奖苏泽了。

王世贞又有些意志阑珊,如果苏汝霖这样的人,也只能解决二十年的问题,那谁能够解决二十年后的问题呢?

张居正说道:“我知道你在想什么,这世上岂有千古不易之法,纵观历史岂有千古兴盛的王朝?能够做好眼前的事情就相当不错了,最后也只能相信后人的智慧了。”

从张居正的府邸里出来,王世贞更加坚定了自己的想法,等日后天下一统,自己就好好写文章著书去了,这些政治上的事情,还是留给这些人去玩吧!

果然和张居正说的一样,在大赦令下,李如柏的打老虎行动草草收场。

短期间内保持的新币物价,仅仅持续了不到半个月就宣告崩盘。

而这一次的崩盘甚至要比上一次还严重,因为恐慌性的抛售,新币的币值比明廷旧币贬值还快。

在已经预见到了这个结果的山蒿先,还是忍不住痛哭了一场。

不过他还没有一刻为明廷货币政策崩溃而哭泣,就立刻赶往了李成梁的府上。

郭定等陕西商人已经完成了抛售,甚至连陕西会馆都开始寻找买家。

得到了这个消息后,山蒿先立刻求见李成梁。

“大将军!必须立刻发兵陕西,控制西安!陕西总督郭朴是要叛了!”

李成梁惊讶的抬起头。

当年为了拉拢郭朴,李成龙将小女儿嫁给了郭朴的次子,和郭朴也结成了儿女亲家。

李成梁虽然知道郭朴的摇摆立场,但是还不相信郭朴会公然背叛,一仗不打就投降东南。

山蒿先着急的说道:

“大将军!陕西商人撤走,这个信号已经很明显了!本身河南陷落之后,陕西就没有坚守的意志,如今整个陕西的报纸上都在讨论投降,郭朴又不是意志坚定的人,他如何违逆整个陕西的意愿呢?”

“大将军是朝廷执政,只需要以协助陕西驻防为借口,直接入关中控制西安,就能控制整个陕西了!”

“如今整个陕西的兵力,都在潼关和关中出口防御东南,正是我军出动的大好时机啊!”

面对山蒿先的建议,李成梁还是沉默了。

山蒿先说道:“大将军!事且从权啊!”

李成梁说道:“大军出征,又哪里是说动就动的?要入关中要走山西,陕西新军编练不久,根本不堪战,要是不能攻占西安,那反而将郭朴逼向了东南贼?”

“若是郭朴没有反意呢?山先生的想法未免有些太极端了!”

第422章 制宪会议开幕第626章 秩序解体第044章 大明神剑第362章 谣言,民心第572章 汤显祖的诅咒第83章 练铳兵第530章 父母之爱儿,则为之计深远第167章 酒中精,花精粹第285章 好巧啊,陆二爷第88章 火器制造技能到手第162章 染布,天文,书法第408章 骆驼祥子第640章 仿孝文帝故事推一本朋友的书第317章 闽浙互保(章末,明天新章)第176章 青云之策(求月票!)第632章 富者恒富,弱者恒贫第480章 让草原再次伟大第198章 解元!第575章 太先进了第471章 蛮夷也,不辩经第498章 巴巴罗萨行动第649章 放虎归山第225章 诸夏夷狄论第003章 占卜第501章 苏泽的预测第312章 “苏汝霖!干恁娘!”(加更)第361章 留下的伏笔第605章 这个办法好第005章 破浪第556章 内阁议事第134章 倭乱的根源第154章 大胜!何以酬功?第138章 大战奖励,人才难得第617章 打老虎第007章 军籍第480章 让草原再次伟大第536章 特别都察院第602章 干嘛嘛不成第589章 老虎不打打苍蝇第86章 大明平均战力第036章 售盐第394章 当其无,有器之用第538章 大都督已经决定就是你了第614章 投降主义谋士第636章 西安战云第542章 富可敌国的于公子第213章 “一道德”的野心第499章 马尼拉海战第641章 攻占陕西第136章 倒霉的矿监第454章 战争史的新一页第447章 琉球内附第295章 爆炸就是艺术第344章 有恒产者有恒心第429章 填报志愿第013章 开荒忙,煎人寿第183章 南平乡野调查其一第325章 高拱献策第545章 入蜀通道(感觉中招了,今天请假欠第657章 拼命第97章 再破题第505章 教育不公第610章 女真崛起第253章 筹办婚礼第281章 讲武堂第528章 铁路大计划第210章 真正的目的地第351章 《治安疏》第611章 如司马懿故事第347章 攻克大沽!(求月票)第209章 收获满满第435章 脏东西第382章 船运和保险第247章 讲学泰州第564章 怎么交税?第124章 林默珺的请求第374章 “与民同乐”的鳌山灯会第404章 《请裁驿站疏》第529章 电磁第064章 二探鬼市第149章 主动出击的计划(中午十二点加更)第136章 倒霉的矿监第456章 乏味的时代,激荡的世纪第607章 投资鬼才于公子第241章 朕的钱!第310章 遭了,我成反贼了(三更,一万二!第433章 绝知此事要躬行第272章 吾未壮(本卷完)第381章 苏大都督的倒模第605章 这个办法好第157章 送上门的肥羊第168章 东南局势大“好”第062章 三角贸易第563章 休沐和时间第512章 蜀中和汉中第429章 填报志愿第299章 减租减息第139章 良配第662章 制宪会议再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