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75章 治本经

明代南方多好黄酒,也都以黄酒作为好酒款待客人。

黄酒这东西比白酒好入口,也比白酒醒酒快,等到于宗远结账离开后不久,陈朝源、熊岳和林清材三人就慢慢醒了过来。

林清材摸着怀里的拜帖,对着苏泽说道:“苏兄,这于二公子在延平府声名狼藉,恐非良友啊。”

苏泽不以为意的说道:“这个我晓得,林兄放心,苏某心中有数。”

林清材还是担忧的叹了一口气,不过他和苏泽也才相识两天,也不好随意指摘苏泽怎么交友,只好再次叹息一声,扶着另外两名同学,和苏泽一起返回了县学。

因为四人中除了陈朝源住在城内,熊岳和林清材都住在城外,特别是熊岳家住在武夷山下,比苏泽的长宁卫还远。

所以他们今天都在校舍住一个晚上,等到明天清早再回家。

回去的路上凉风一吹,众人的酒也醒了几分,都是读书人聚在一起,到了校舍反而睡不着了。

四个人当中除了苏泽,其他三人都是从小读书的,陈朝源更是已经读了二十年的书了,四书和四书章句都已经通读,他治的本经是《易经》,如今在攻读易经的阶段。

既然都是读书人,科举自然是第一话题了。

陈朝源参加过好几次童子试,又是年纪最长的,自然是他先起话题。

“苏兄,你还没选本经吧?”

苏泽点点头,刚入学的时候海瑞考较过大家功课,苏泽当时就坦言自己还没有选修本经。

陈朝源说道:“我痴长几岁,就自称兄长了,为兄劝你千万别选易经。”

“这是为何?”

陈朝源感慨一声说道:“酒宴上我听那于二公子说你精通梅花术数,怕是你要钻研《易经》,所以才出言提醒你,为兄几次参加童子试,都折在了这《易经》的题目上。”

县试的考试内容在明初比较随意,到了成化年间格式才相对固定,不过基本上第一场都考经义。

一道《四书义》,一道《五经义》,这题目的答题格式就是八股,就是考察对四书五经的理解。

四书义是所有人通考的,因为四书是所有读书人都要学的。

五经义则是五道题目,考试的时候题目写在木牌上,你选择的本经是什么就写哪道题的答案,本经是科举前就选好的,在考场上不得更改。

县试第二道是考律和判,说白了就是司法考试和知名判决的判例。

第三道是考策,也就是史论,就是一篇小的策论,并不规定要八股文格式。

听起来很复杂,实际上到了成化年以后,县试基本上都是第一道刷人,第二道第三道考试基本上就不刷人了。

律判和策这种东西,反正在后面的考试也不重视,到了乡试会试的时候,看中的也是第一场对考察经义的八股文,只要前面考试过关了,名次都不会太差。

所以在科举考试这件事上,也有点像是高考选修,因为选修物理化学的可能要和选修地理生物的一起比综合比分,所以在选修本经这件事上需要非常慎重。

陈朝源叹息说道:“咱们南平县修《易经》的读书人实在是太多了,延平书院的那位山长就是《易学》大儒,我当时贪图《易经》的字数少,抄读便宜些,如今悔之晚矣啊。”

众人纷纷沉默了,大家都是寒门子弟,当然知道为什么这么多人选择《易经》。

朱熹为《易经》、《尚书》和《诗经》都做了注疏,就是说这三经是有官方意识形态的标准答案的。

《春秋》用左氏、公羊、谷梁三传及胡安国、张洽传,《礼记》用古注疏,这其中有和官方意识形态相悖的地方,没有名师指导师没办法入门的,寒门弟子一般都不选。

而《易经》字数少,这年头无论是买书还是抄书,对于寒门子弟都是一笔巨大的支出,所以像陈朝源这样选修《易经》的寒门读书人是最多的。

因为选修的人多,所以《易经》在科举考试中格外的卷,考的题目也越来越偏越来越难。

陈朝源四书学的已经不错了,每次都是在这《易经》的考题上丢分。

“那以陈兄之见,应该治那本经?”

陈朝源说道:“《诗经》!”

看到其他二人也点头,苏泽问道:“这是为何?”

“《诗经》有朱子集传可以自学,治《诗经》的南平读书人要比《易经》少一些,竞争也没那么激烈。”

苏泽问道:“请问陈兄,这南平县内治哪本经的人最少啊?”

陈朝源低着头说道:“那自然是《春秋》了。”

“这《春秋》微言大义,虽然字数不多,但是左氏、公羊、谷梁三传及胡安国、张洽传实在太多了,卷帙浩繁,普通读书人根本读不起,更不要说其中精妙之处,也不是没有名师指导的人能学的。”

果然如此,这也和苏泽想的差不多。

看起来公平的科举考试,其中也藏着不公平。

就不说科举作弊这种场外因素,名师指导的和自学的就差距极大。

选修五经的时候看起来寒门士子有选择,实际上能自学的也就《易经》和《诗经》,这赛道都卷的不得了。

但是那些富家子弟,则可以延请名师,选修寒门士子不敢治的《春秋》《尚书》《礼记》,这就要比寒门子弟更容易考上。

苏泽知道陈朝源是为了自己好,不过他可是有系统的人,到底治什么本经,苏泽心中已经有了决定。

他还是说道:“多谢陈兄指点,让苏某少走了弯路。”

陈朝源说道:“苏兄天纵奇才,能破知县老爷的精妙题目,只要好好治几年经,必定能考上秀才。”

熊岳和林清材也纷纷点头。

他们也不是看不起苏泽,要学通一门经义,怎么也要几年的功夫,苏泽还没有治本经,说他几年能考上秀才已经是夸奖他了。

苏泽看了看自己科举Lv3,105/300,只要坚持这個进度读书,明年县试前肯定能肝到Lv5。

说完了科举,四人又开始讨论起当下流行的学术来。

第601章 从没打过这么富裕的仗第126章 三号天使投资人第281章 讲武堂第427章 汤显祖考申论第012章 烟薯第258章 药,种子第683章 苏泽之问(大结局上)第483章 现代和前现代第028章 初阵第019章 科举技能第614章 投降主义谋士第390章 天授乎?民予也第310章 遭了,我成反贼了(三更,一万二!第664章 铁路司的畅想第040章 蓝色被动(晚上还有)第126章 三号天使投资人第649章 放虎归山第363章 从君权天授到主权在民第256章 掌家娘子第622章 果然草台第557章 钢材期货第304章 圣质如初第233章 门庭若市第067章 化工技能第684章 苏泽之问(大结局中)(马上更新下第293章 照明推动启蒙第630章 女王朝贡第341章 一日而陷第321章 谭纶欺天了!第345章 无能狂怒第561章 崇明岛度假村第602章 干嘛嘛不成第066章 山雨欲来(三更)第593章 女王的决断第351章 《治安疏》第333章 徐州地方第565章 解散都察院第514章 “皆大欢喜”第514章 “皆大欢喜”第403章 于二公子的风险投资(三)第334章 钻膛炮第033章 晒盐第644章 藩属国条约第257章 大员岛第239章 数据治税第400章 李舜臣的选择第549章 拆迁问题第445章 致进步者的演讲第126章 三号天使投资人第118章 长宁卫新貌第271章 和张居正见面第166章 武夷山红茶第216章 方若兰的舅父第357章 打得一拳开,免得百拳来第295章 爆炸就是艺术第207章 航行澳门第108章 于家往事,贡茶劫第400章 李舜臣的选择第426章 梁山好汉东渡朝鲜第96章 救困方,惠民事第94章 节妇苦,织布事第621章 世界是个草台班子第635章 军功章第371章 有朋自远方来第156章 “倭”乱未平第406章 祖宗之法的回旋镖第658章 少爷第264章 扬州盐商第112章 太菜了,出金了第339章 疯狂的冬衣第522章 东南:糟了,我成大秦了!第276章 生产力爆炸!第548章 城市与乡村第195章 投宿西禅寺第213章 “一道德”的野心第580章 信心比白银重要第534章 猴子回倭国第644章 藩属国条约第299章 减租减息第667章 政治仗第415章 潜伏的新阶层第320章 西禅寺培训班第003章 占卜第216章 方若兰的舅父第384章 枪炮 病菌与玻璃第575章 太先进了第636章 西安战云第617章 打老虎第050章 账房技能第074章 打探消息第624章 大都督先例第360章 兵法金色技能第068章 再入县城第052章 海瑞的县学新制第582章 夜郎自大第391章 《十日谈》和肺鼠疫第266章 文笔如刀第037章 大明特色:逼良为倭第78章 铳炮第448章 后发赶超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