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76章 百姓日用即为道

南平这个地方很奇怪,这里是朱熹故乡,按理说应该是理学昌盛的地方。

但是时人对于理学颇为厌恶,民间更推崇陆王心学。

延平书院的山长陈默群,和如今心学领袖徐阶是同榜进士,也是心学的推崇者。

延平书院经常邀请心学大儒来讲学,本地讨论心学的读书人也很多。

不过学术这种东西,对于四个还没考上功名的穷读书人来说,实在还是太远了。

而且海瑞也告诫过他们,在中举之前,最好还是不要碰这些高大上的学术,因为科举考试考的是朱熹的思想,要是学多了反而会思想混乱,不利于科举考试的发挥。

这又要说到科举考试不公平的地方了,在会试之前,题目都是各省各地命题的。

这心学和理学虽然听起来差距很大,其实儒家那套东西百分之九十都是共通的,区别只在一部分经义的解释上。

对于寒门子弟来说,你也不知道出题的官员是倾向心学还是理学,所以老老实实答题是最好的,反正对着标准答案写,怎么也不能扣分。

对于那些有资源的读书人,就可以提前知道出题者在学术上的倾向,如果出题者喜欢心学,在答题的时候融入一些心学思想,反而能够脱颖而出得到好成绩。

这也是延平书院这些年中举人数远远多于县学的原因,前几任县学教谕都没心思抓教学,更别说去揣摩省里和府里学术风向了。

而延平书院的山长是福建知名的大儒,对本地学政了如指掌,更是和这些学官都能攀上交情。

他的学生自然要比县学学生更容易中举了。

陈朝源、熊岳和林清材之中,熊岳的家境算是最好的,对于时下流行的心学最有兴趣。

林清材是大族旁支,也是听说过心学的,倒也能说出一两句来。

陈朝源年纪最大,这些年攻读又太辛苦,对于心学没有兴趣,基本上都不发表意见。

熊岳谈到了最近南平县流行的心学,叹息一声说道:“只可惜家贫,无法去延平书院中听那些大儒讲学,吾对心学也只是了解个皮毛。”

林清材则说道:“格物,致良知之说我也只是一位族兄听过,具体怎么做也是没有头绪,听说侯官有人建造心学精舍,又要精制那凝神香,在精舍中才能体味格物之法。”

苏泽听的都无力吐槽了,感情这年头的心学流行更像是某种气功伪科学,很多人搞心学研究就是行为艺术啊。

其实大部分人对于心学的追求就是这么形式主义,毕竟这东西听起来太过于玄乎。

而这些读书人谈论心学,也不是为了真的“致良知”,而是因为现在心学在朝堂和民间都很流行,通过谈论心学可以融入到了上层圈子里。

本质上大部分人读书人推崇心学,就和魏晋时代的士人喜欢谈玄学差不多。

熊岳和林清材也不懂心学,他们对于心学的向往就像是刚改开时候对于红酒西餐的向往一样,属于一种对于上层文化生活的追求。

苏泽实在听不下去了,他开口说道:“格物致知,也不必是要求什么大道理,百姓日用即道,若是要研习心学不需要求诸于人,只需要反求自身本初就可以了。”

三人全部都愣住了,熊岳和林清材纷纷看向苏泽。

就在这個时候,门外响起了一个中年人的声音:

“好一个‘百姓日用即道’!”

宿舍的门推开,只看到一身儒生常服的海瑞站在门口,四人连忙站起来向海瑞行礼。

海瑞回礼之后,看着苏泽说道:“没想到你竟然知晓王泰州的学问?”

苏泽心中发苦,自己这个穿越的时代实在是太糟糕了!

明明就是装个逼,没有唐诗宋词抄也就罢了,张载朱熹王阳明也都死了多年了,说了一句“百姓日用即道”,也被认出拾人牙慧。

王泰州,就是王艮,泰州学派的创始人。

这句百姓日用即道,就是王艮的名言。

王艮在泰州给盐丁陶匠讲课,讲授百姓日用之道,不过他已经在嘉靖十九年就死了。

王艮的泰州学派算是王阳明心学的一个分支流派,在明后期思想界有着相当重要的地位。

海瑞好歹也是个举人,知道泰州学派也是正常的。

苏泽只好继续搬出老父亲说道:“这是家父在时讲给我听的。”

海瑞也没有追究,他点头说道:“令尊涉猎广博,必是一位大儒,可惜无缘得见。”

不过海瑞还是开口提醒道:“王泰州的学术,也有些悖逆之言,你要科举切不可受其影响。不过这句百姓日用即道,倒是颇有些心学真传的意思了。”

海瑞又问道:“你那句‘反求自身本初’,又是什么意思?”

原来海瑞对于泰州学派也只是知道一些皮毛啊,苏泽松了一口气,既然海瑞只知道皮毛,自己也只知道皮毛,那就随便自己忽悠了。

苏泽回忆自己学习的明代思想史内容,说道:

“人之初,性本善。”

苏泽继续说道:“既然本初是善的,那要致良知,只需要去芜存菁,寻回本初之善就行了。”

众人纷纷一震。

没毛病啊!

虽然历史上有过性善性恶之辩,但是性善说还是全面获胜,毕竟已经写进了开蒙教材中。

那“致良知”就可以变成“返本初”,这个推论也是非常严谨的。

海瑞还是皱眉说道:“如何返本初呢?”

苏泽硬着头皮说道:“那自然是不忘本初之心了。”

苏泽说道:“陈兄,你读书的本初之心是什么?”

陈朝源回忆了一下自己幼年读书,蒙师见他家贫免去他学费,他第一节课学到的东西。

陈朝源立刻说道:“明事理!”

苏泽又对熊岳问道:“熊兄呢?”

熊岳想了想说道:“求功名。”

苏泽看着林清材,林清材立刻说道:“兴家族。”

苏泽又看向海瑞,海瑞只是短暂的迷茫,很快就坚定的说道:“求民安!”

第642章 民族决定论第325章 高拱献策第435章 脏东西第344章 有恒产者有恒心第462章 戚虎下山第222章 双金色被动第497章 老殖民主义了第600章 三三制第166章 武夷山红茶第474章 蒸汽车头第517章 不行就投了吧第304章 圣质如初第076章 百姓日用即为道第043章 笔架第373章 琉球商人真的太给力了!第676章 和谈人选第518章 都是东南的错!第265章 归有光第523章 无序政绩竞争第418章 公车上书第584章 备战睢阳第530章 父母之爱儿,则为之计深远第268章 文学技能Lv10第655章 意料之外第268章 文学技能Lv10第253章 筹办婚礼第679章 雨将军第212章 杀倭使!(求月票)第466章 争湖广第87章 民心即是天命第351章 《治安疏》第161章 连环巴掌第450章 唯有死亡和税收不可避免!第249章 回老家结婚,罢市第361章 留下的伏笔第231章 当家难第203章 围三缺一第211章 冲绳第207章 航行澳门第608章 疯狂的股票第433章 绝知此事要躬行第652章 女真起兵第667章 政治仗第680章 电报和铁路带来的改变出门了,晚上八点半更新第536章 特别都察院第603章 河南请降第603章 河南请降第158章 冤案第518章 都是东南的错!第109章 活字印刷第557章 钢材期货第047章 官学和私学第104章 射击技能突破第423章 凝聚“共识”第593章 女王的决断第247章 讲学泰州第104章 射击技能突破第236章 秘传真传第528章 铁路大计划第353章 内斗不止第065章 购糖(周末三江,加更,晚上还有)第249章 回老家结婚,罢市第075章 治本经第474章 蒸汽车头第453章 这是好事啊!第344章 有恒产者有恒心第344章 有恒产者有恒心第141章 秋水仙素和水杨苷第299章 减租减息第377章 景王带不动第365章 嘉靖退位第204章 人口和土地第558章 沐家和女真第004章 龍王第426章 梁山好汉东渡朝鲜第584章 备战睢阳第77章 三江感言第611章 如司马懿故事第684章 苏泽之问(大结局中)(马上更新下第076章 百姓日用即为道第026章 武穆遗书第102章 火器时代秘籍步法第639章 集团利益和首领意志第042章 去县城(二合一章节求追读)第552章 李成梁入京第286章 【六经注我】!启动!第506章 发展不平衡矛盾第417章 睿智的作战计划第212章 杀倭使!(求月票)第79章 亡于洪武第218章 思想的星火第440章 交趾糖业第109章 活字印刷第572章 汤显祖的诅咒第205章 医术被动,打飓风第311章 从“贼”第504章 政治的妥协第230章 上海缉私总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