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1.第80章 冲突

第80章 冲突

赵煦端坐在御座上,听着司马光侃侃而谈。

上上辈子的一些事情,在他脑海里浮现着。

程颢,大概是来不了汴京的。

因为他很快就要去世了,所以代替程颢来的,会是其弟弟程颐。

对于程颐,赵煦印象最深刻的就是,赵煦自己一个人在花园里数蚂蚁。

这事情被程颐知道了,程颐就跑来跟他说:“官家仁圣,虫蚁尚且不伤,若能用于国政之上,天下幸甚!”

赵煦当时看着程颐:????

我一个人数蚂蚁,你怎么知道的?

也是在那个时候开始,赵煦才知道,自己的一举一动都被人监视。

于是,他越发的沉默寡言。

至于范纯仁和苏轼?

赵煦记得,他亲政后,全部被他和章惇丢去岭南吃荔枝了。

现在回头想想,其实范纯仁和苏轼都挺有意思的。

特别是苏轼,赵煦对他印象最深刻的就是,苏轼经常悄悄的拉住赵煦的袖子,然后私底下和他说唐代皇帝怎么杀大臣的。

说的绘声绘色,让赵煦惊疑不定:你是来试探朕的吗?

等赵煦在现代醒来,看完史料才知道。

苏轼不是在试探他。

这就是他!

这就是苏轼苏子瞻做的出来的事情!

而范纯仁?

老实说,在元祐群臣里,除了吕大防,就是范纯仁最像新党了。

而且,赵煦在现代看的研究和资料里记载,范纯仁在元祐末年,一直在试图祢和新党和旧党的分歧,打算和稀泥。

不过,那个时候再来和稀泥已经晚了。

旧党大臣手里,已经沾满了新党大臣的血!

蔡确贬死,邓绾贬死,章惇差一点也死了。

无数新党大臣,在元祐时代备受打击和折磨。

在新党看来,旧党都已经撕破脸了,就不必再和他们客气,也不必给他们留体面。

当时的赵煦,也不够成熟,不够稳重。

被仇恨冲昏了头脑,也被元祐时代的所见所闻吓坏了。

所以,对一切旧党大开杀戒。

除了少数几个赵煦观感不错的大臣,剩下的元祐旧臣,几乎人手一个剥麻待遇,统统去了岭南。

一时间岭南荆棘之路,热闹非凡。

不过,从事后来看,虽然是意气用事,虽然让党争进一步激烈化了。

但在短期来看,反而统一了上下意志。

使得朝野上下,避免了那些不必要的争执和争论。

于是得以全力变法改革,全力用兵西北,取得了不错的成绩。

老实说,要是赵煦但凡多活几年,灭了西夏。

说不定也就没有那些后来的事情了。

这个世界就是这样的。

成败论英雄,只有胜利者才配得到赞美。

失败者,自然是小丑。

……

赵煦在这里胡思乱想,帷幕中的两宫,就已经完成了交流。

太皇太后道:“相公所举大臣,老身和皇太后都觉得甚好,就以相公所举大臣任用吧!”

“老臣,诚惶诚恐,再拜谢恩!”司马光持芴敬拜。

举荐大臣,既是国事,也是是司马光的试探,看看两宫对他的态度和信任度。

如今看来,应该是不错的。

这让司马光备受鼓舞,也让他终于有底气去说那个事情了。

持芴而起,司马光深深吸了一口气,然后看着朝笏上的文字,终于下定决心,奏道:“此外,老臣还有一愚钝之言,愿献太皇太后!”

太皇太后这个时候,心情很不错,于是说道:“相公但言无妨!”

司马光持芴道:“老臣闻,近来御史言官,以左相王珪,屡行不法之事,动乱国家法度,败坏祖宗制度,言者以王珪当剥麻贬黜,乃至于有欲杀宰相者……”

“老臣惶恐,昧死谨奏太皇太后、皇太后、皇帝陛下……”

“祖宗以来,恩遇大臣,善待儒臣,自仁庙以降,国家已六七十年未曾深治宰执大臣之罪!”

“昔年,陈士儒大逆不道,纵妻杀母,大行皇帝尤以‘陈士儒乃故执政之独子,若杀之,则绝人祭祀,断人香火’,乃欲赦其死罪……”

“陈士儒尚非宰执,不过宰执之子,干犯十恶不赦之重罪,大行皇帝犹念人情,尝欲赦之……”

“何况真宰相乎?”

司马光的话,让帷幕内的气氛,立刻开始下降。

剥麻王珪,这是太皇太后的执念!

因为,她害怕,害怕若不能将王珪深治。

一旦六哥长大了,想起来这个事情,打算查一查,查出一点什么来。

那么她的身后名,高家的富贵,还有雍王的前途就全完了!

况且,太皇太后也不觉得,剥麻王珪有什么错!

御史台的言官们,弹章累上,每一个人都在说王珪有罪,有大罪。

Wωω. ttκan. C○

罗列的罪名,列举的罪状,从败坏法度,以权谋私,贪污受贿,到私通辽使,非议君父,不一而足。

可这些元老大臣,却不仅仅不体谅她的苦楚,也不去看御史台的言官弹劾。

前有孙固,现在又有司马光,都来她面前给王珪说好话!

这让太皇太后真的难受!

可司马光,却不管这些。

别说他看不到帷幕内的太皇太后的脸色了。

就算看到了,他该说还是要说。

所以,他持芴拜道:“老臣愚钝,昧死谨奏太皇太后:祖宗制度,恩遇士大夫,乃是以士大夫为社稷柱石,托付军国社稷之任!”

“故,祖宗不罪宰执,不杀士大夫!”

“此乃与士大夫共治天下之善政也!”

“还望太皇太后,深察祖宗深意,发慈圣之心,酌情赦王珪之罪,以安天下中外士大夫之心!”

这是事实。

剥麻王珪事小,深罪宰相事大。

太皇太后听到这里,终于是忍不住哼了一声。

“老身连一个王珪的罪也治不了了?”

“治罪一个区区王珪,天下士大夫就要失望了?”

司马光持芴再拜:“不敢!”

“但老臣所言,句句皆实!”

赵煦在旁边看着,只恨手头没有一个西瓜。

司马牛和上头的太皇太后顶了起来。

他还真有些期待双方的胜负。

可惜,赵煦要看戏吃瓜的念头,终究维持不了几秒。

他身后,传来了向太后低声的嘱咐:“六哥,去劝一劝娘娘!”

向太后当然知道,那位姑后忧心的事什么?

解铃还须系铃人。

只有六哥保得住王珪体面!

感谢:youngswj,打赏500点起点币。

感谢:圣ㄆ祭。Sky、yunshu1976打赏100点起点币

(本章完)

412.第391章 初幸专一制造军器局第504章 赵煦对孟皇后的回忆第634章 龙丘居士传染链141.第135章 范纯仁:又是一个拗相公286.第272章 党争的味道第589章 绝杀104.两宣麻大拜除。236.第224章 元祐字典124.第119章 画饼 (12500更新完毕,继续求第601章 第五百九十七 开战(1)216.第205章 赵煦的底牌240.第228章 难得硬气的太皇太后第606章 上下同利的熙河路(2)307.第292章 苏轼在登州452.第429章 对曾布的安排238.第226章 西夏使者的惊魂一日(1)160.第151章 倾轧第71章 要做事就先喂饱人168.第159章 报捷吧!444.第421章 爱干干,不干滚第480章 朕爱大臣!88.第87章 京东铁马(2)238.第226章 西夏使者的惊魂一日(1)247.第235章 嘱托153.第144章 吕公著:君不见唐代牛李党争乎357.第338章 爱上厨艺的王安石第516章 王大枪的奇妙之旅110.第106章 起复的沈括和入京的苏轼 【四更第560章 封赏(1)106.第102章 章惇在暗中观察 【四更12000字第58章 少年天子,小试牛刀466.第442章 决战之前493.第467章 大宋中兴离不开好汉!413.第392章 童贯的野望246.第234章 黄河秋汛298.第283章 名曰吕惠卿的阴影117.司马光四月十七日洛阳上书184.第175章 迂回94.乙未日加封、推恩名单第560章 封赏(1)497.第471章 请君入瓮164.第155章 吕公著:司马光到底在担心什么第559章 司马光:知我者,陛下也!第14章 通风报信93.第91章 烈火烹油350.第332章 嘉佑老臣的技能 (500月票加更98.第95章 文彦博回京 (求追定,求月票啊!235.第223章 赵煦的解释491.第465章 要顾全大局啊427.第404章 交趾:难道是吕惠卿南下?452.第429章 对曾布的安排472.第448章 司马光在行动(1)第619章 战局(1)222.第211章 激进派在行动130.第125章 心累的司马光292.第277章 蔡京:我就要飞黄腾达了!第21章 王珪的选择440.第417章 茶叶倾销事件184.第175章 迂回第537章 暴利第12章 刘惟简第521章 汴京学府的商业逻辑第592章 闻战则喜(1)第605章 上下同利的熙河路(1)146.七月总结,八月展望。第637章 御花园中的新菜地第492章 朕爱叔叔第505章 招供205.第195章 汴京沙盘399.第379章 原木立信第4章 扼住命运的咽喉339.第322章 吕公著:现在也就只能指望王介300.第285章 刘挚:小人无朋,君子有之!第497章 两宫的裂痕488.第462章 交趾认输373.第353章 向太后的提醒115.第111章 吕惠卿158.第149章 天生圣君 (6500月票加更)170.第161章 刘昌祚392.第372章 优秀的匹配机制480.第455章 韩绛被人恨死了295.第280章 蔡京233.第221章 这条鱼有点大123.第118章 沈括入京第623章 拽厥嵬名二进宫(3)234.第222章 辽国还得感谢大宋 【9000月票加358.第339章 王安石:少主是否有一个大计划467.第443章 决战(1)第55章 蔡确陛辞荐元老165.第156章 仁多保忠:梁乙逋,我誓杀汝!第7章 向皇后的手段216.第205章 赵煦的底牌401.第381章 武装移民216.第205章 赵煦的底牌第507章 两宫的不同第518章 朕就是想给太母 母后修个园子,朕有第15章 高太后:果然都在称颂六哥纯孝吗?第563章 章惇是下一个王安石?249.第237章 重赏之威!第550章 逆练神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