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六章 潞州之围

西线的主要对手是李茂贞和杨崇本。

李茂贞是岐王,杨崇本是静难节度使,这两个人手拉着手搞扩张,首先攻打夏州的李思谏。

夏州这个地方就是之后党项建立的西夏政权的发源地,统治地区大致包括夏、绥、银、宥、盐五州。

夏州节度使又称为定难军节度使,这个时候还不成气候,一直跟在各大军阀身后做小弟。

这个小弟做得很是尽职尽责,一直在为自己的老大分忧,而且从来不惹事。

但你不惹事不代表事不来惹你。

李茂贞带着杨崇本搞扩张,向东是朱温,不敢打,向南是王建,儿女亲家也不好意思打。

那还能打谁呢,只剩下一个夏州了呀,那就打他吧。

夏州的李思谏被打蒙了,立刻向朱温告急。

为什么向朱温告急呢,因为朱温是皇帝呀,而全国各地的军阀除了李克用、王建、李茂贞、吴国的杨隆演以外都已经向朱温称臣了。

做了你的臣,你就要为我作主,这事没商量!

而朱温也不想让李茂贞的势力坐大,那就打吧。

大梁负责打架的将领是匡国节度使刘知俊,这位猛将带着副将康怀英一起出战。

这两个人很会取巧,先是在半路打了一个漂亮的伏击战,吃掉了杨崇本的三千人,活捉将领刘彦晖。

接下来杨崇本坐不住了,统帅五万军队驻扎在美原,要与刘知俊互掐。

刘知俊真是牛人,人家的军兵是五万,这哥儿们带了多少兵呢,对方的十分之一,五千。

以五千击五万,最后还胜利了,不得不说是人才。

美原之战,刘知俊杀敌二万,俘获战马三千,抓获敌军将校百人,是实打实的大捷。

从此杨崇本彻底被打服了,至死都没有再出关。

这一仗是在朱温登基的前期打的,当时朱温在沧州刚吃了败仗,美原之战的胜利为大梁王朝的建立增添了很多色彩。

西边暂时被打服了,然后打北边。

朱温称帝的这一年,派遣大将李思安去攻打桀燕。

这次战争我们前文提到过,李思安是员猛将,在战斗中先后使用了诱敌深入、暗度陈仓、围点打援等计策,把桀燕各地打得落花流水,挥军直上,围了幽州。

幽州一度风雨飘摇,处在被攻克的临界点上。

这时候刘守光来了,解了幽州之围。

但李思安也没吃亏,在对方辖区大抢特抢一阵,赚了个盆满钵满,还把几座城池的百姓给迁到大梁的土地上去了,大大削弱了燕国的力量。

朱温听到前线报捷的消息后大喜,打算好好地奖赏李思安,让他再去打个大胜仗,好给他办一次升职加薪。

这次朱温让李思安进攻的对象是河东的李克用,具体打击目标是对方管控的潞州城。

这一次,李思安败了。

李思安这个人很奇特。

他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打仗,就是不提职。

朱温对他有一句评价:“李思安当敌果敢,无出其右者,然每遇籓方择材,吾将用之,则败闻必至,如是者二三矣,则知飞将数奇,前史岂虚言哉!”

意思是说李思安打仗杠杠滴,绝对没问题,但是每当要在诸将中选择各地节度使人选的时候,他都会在节骨眼上打败仗、出问题,这样的事情前前后后发生过两三次。

这种情况是没办法用常理来解释的,只能说李思安和汉朝的名将李广一样,数奇(命不好)。

就是这样一位命不好的猛将,现在要去潞州和李克用手下的战将李嗣昭对决。

其实围绕潞州的这场战争已经打了好长时间了,但是一直打,一直停不下来。

晋国想要守住南大门,所以不可能弃城;大梁要拔除西大门面前的这颗钉子,也不太可能退兵。

结果双方就耗在这里了。

之前跟李嗣昭作战的梁军大将是康怀贞。

老康这个人不是庸才,但城里面的李嗣昭更是将才,而且李克用听闻梁军大举攻潞,派了猛将周德威、李嗣源、李嗣本等人来增援。

没办法呀,潞州不能有失啊,潞州保卫战打不赢,后面就要打晋阳保卫战了,伤不起啊。

康怀贞打不进去,就在城外围着城墙修建堡垒,分兵屯守,实行锁城政策。

这就是要打持久战的节奏了。

然而这还没完,仗打了一半周德威从北边带兵过来了,康怀贞慌了,派手下将领秦武去阻敌。

秦武跟周德威根本不是一个重量级的,一仗下来,大败亏输,逃回康怀贞大营去了。

周德威大军压境,也不入城,在潞州附近屯扎下来,开始观光旅游。

观光是假,侦查敌情是真。

周德威用兵如狼,他盯死了梁军,就等着对方露出破绽,然后发动致命一击。

康怀贞慌了,城里的李嗣昭在练龟息大法,攻不得;城外边有个周德威在虎视眈眈,防不住啊。

康怀贞向朱温求援。

他的逻辑也很简单,我一开始是跟李嗣昭打的,这小子不遵守单挑规则,竟然搬来了救兵,这仗没法打了呀。

所以你也要给我派援兵过来,这样双方就旗鼓相当了,游戏才能进行下去。

朱温大怒。

这是个暴脾气,康怀贞围城围了快一年了,硬是没把潞州打下来,朱温肚子里早就憋了一肚子火了。

现在倒好,你送来一封信,我以为是捷报呢,没想到拆开一看竟然是封求救信。

你想过我心里的落差没,你考虑过我的感受没!

这仗你还想不想打了,还能不能打了,不能打就换人!

这时候恰好李思安在幽州大摇大摆回来了,这是个能打的,朱温立刻就开始换将。

他把李思安任命为新的潞州行营都统,将康怀贞降职为行营都虞侯,仍在前线军中效力。

朱温的意思很明白:你别动,还在那儿呆着,看看人家李思安是怎么打仗的!

李思安不是一个人去潞州的,随他而去的还有新在河北打了胜仗的虎狼之师。

带着虎狼之师赶到潞州的李思安眉头皱得很深。

他倒吸一口凉气,心想我的乖乖,这仗不好打啊!

第一百二十八章 刘掞的苦恼第一百一十八章 徐温的手段第一百七十八章 哭吧哭吧不是罪第一百二十六章 使诈的周德威第一百六十一章 精明的符习第一百五十二章 德胜渡第八十六章 王重师的悲哀第一百八十七章 好商好量来投降第一百零一章 朱温很憋屈第一百二十八章 刘掞的苦恼第二十四章 王氏三龙(一)第二百零一章 郭从谦第一百零七章 朱温之死第一百八十一章 千年老二孔谦第一百九十七章 死局第四十三章 乱战魏博第三十三章 战神李存孝(二)第十五章 决战汴州第三十二章 战神李存孝(一)第七十五章 闹市杀人事件第一百二十五章 刘掞第一百九十四章 百姓第九十一章 泼皮无赖也有自己的无奈第一百五十二章 德胜渡第一百三十五章 北边儿那点儿事儿第一百一十二章 灭燕(二)第五十三章 河东之战第一百六十二章 不一样的太监——张承业第四十五章 巨能作的李罕之第一百四十三章 胡柳坡之战第七十三章 张颢和徐温第一百七十九章 悲催的郭崇韬第一百六十六章 杨刘第一百二十二章 魏博的麻烦第一百九十二章 小人不能惹第十四章 朱温的崛起第二十五章 王氏三龙(二)第二百一十五章 书生意气第一百一十三章 父亲王建第一百四十九章 四国大战第一百七十一章 唐帝李存勖第二百一十九章 宰相之争第二十三章 海龙王第八十九章 王彦章出场第七十一章 淮南之变(一)第四十三章 乱战魏博第三十七章 英雄气短李存孝第九十章 朝廷与藩镇第一百五十七章 王处直的悲剧第三章 北伐第一百七十一章 唐帝李存勖第五十九章 昭宗之殇第一百二十八章 刘掞的苦恼第一百二十四章 大战前夜第二十章 再提“屯兵八百里”第一百三十九章 幽州之围第三十六章 疯狂的李茂贞第一百五十四章 刘掞的落幕第四十六章 杨行密的安排第一百九十九章 魏州之乱第一百七十三章 各有算计第六十章 杨行密手下的悍将们第一百五十二章 德胜渡第一章 愤青是怎样炼成的第八十四章 李存勖的改革第二百零六章 李存勖的悲哀第一百八十三章 风雨飘摇第三十八章 李存孝的怨气第八十二章 潞州大战第二百一十一章 冯道第一百三十二章 贝州城最终结局第九十三章 南汉帝国发家史(一)第五十一章 牛人葛从周第二百一十章 明宗李嗣源第一百七十一章 唐帝李存勖第六十一章 杭州之围第一百三十九章 幽州之围第一百零六章 没落的朱温第三十八章 李存孝的怨气第一百七十九章 悲催的郭崇韬第二百一十八章 朝廷第五十八章 征战鲁东第六十五章 可怜的大唐第一百三十六章 韩延徽第一百七十五章 刘皇后第一百三十六章 韩延徽第一百七十一章 唐帝李存勖第二百一十九章 宰相之争第一百一十七章 乱战第四章 兵锋所指——长安!第六十三章 三个刺儿头一台戏(一)第二百零九章 赶尽杀绝第一百四十二章 大战前夜第二百零八章 善后第九十六章 周本的威力第二十八章 朱珍的结局(二)第一百四十三章 胡柳坡之战第三十八章 李存孝的怨气第二百零四章 造反的李嗣源第一百七十一章 唐帝李存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