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马邑之战

残阳西下,周边的树木都是光秃秃的,河水结了一层厚厚的冰层,在余晖的映射下,折射出幽冷的七彩,连大地都被冻得硬邦邦的。在北国边陲的蛇谷县东门处,守门军士却不畏苦寒,站着城门洞下,攥着冰冷的铁枪,时刻保持着警惕。

“哒哒哒”,突然,远处传来一阵马蹄声,守城军士忍不住站直了腰身,精神也抖擞了起来,他们明白是赵将军练完兵回营了。

远处一支马队,打着绛黄色军旗,快速的奔驰过来,近千骑兵纵马奔驰,却也进退有据,一点也不凌乱。为首的一人骑者一匹白马,剑眉朗目,颇为威武挺拔。正是紫英整日念道的弟弟——赵匡胤,他头戴战盔,穿着亮银甲,左手握着缰绳,右手持着铁枪,身上背着一柄长弓,腰间还挎了一桶狼牙箭,盔缨鲜明,护镜闪亮,英气勃勃。他踩马镫,紧缰绳,控制了一下马速,方才笑着对紧跟着其后的军士,说道:“今日训练颇有进步,晚上加大餐,野猪肉炖白菜!日后,若天天像今日这样,我向郭大人禀报,不仅天天让你们吃肉,还加你们月钱。”

身后的马军顿时沸腾起来,众人喜不自禁,有些高叫道:“谢谢赵将军。”有些人嬉笑道:“老三,跟着赵将军干两年,你就能去上媳妇儿了。”。。。

那赵将军也是兴致勃勃,和周围的军士有说有笑。等到了成门前,这支骑兵,才齐整整的收住缰绳,缓缓策马进城回营。

“八哥。你可回来了,三哥命人击鼓聚将了。”刚进来营门,高怀亮就跑过来说道。

“哦,怀亮,莫非今天有契丹人侵边了。”赵匡胤狐疑的看了高怀亮一眼,问道。

高怀亮撇了撇嘴角,不屑的说道:“他们?耶律照上个月刚吃了亏,一时半会儿是不会来了?是郭刺史派人来的。”

两人边说便往帅帐那边去,等他们到了帅帐一看,人都来起了。郭荣穿着白袍,踩着翻云官靴,坐在正中央帅椅上,一边站着张永能、王审琦,另一边站着石守信、慕容延钊,这几人也是刚来,相互之间正用眼神打着招呼。赵匡胤二人紧走两步,上前施过礼之后,分两侧站定。

郭荣徐徐说道:“众家兄弟,今日父帅来信。说及契丹人今冬存量不多,诸部蠢蠢欲动,又南下掠夺之意。太原王为朝廷北面长城,对此事万分心急。父帅将举大军向应州方向移动,命我等将兵将兵配合,伺机而动,重创敌军,使之不敢小视河东。”说着,郭荣站起身来,从袖中取出一信,递给张永能他们。

wωω.тTk án.℃o

“啊,又是我们配合啊,那不是又轮不上我们打仗了吗?”慕容延钊高声抱怨道。

见张永能、赵匡胤等人正传阅这信件。郭荣看了眼犹在愤愤不平的慕容,嘴角微微一笑,缓缓的低声说道:“众家兄弟,其实我私下听说朝廷有意制衡藩镇,太原王深受国恩,却。。。恩,他老人家即忧心局势,又担忧陛下被蒙蔽。所以,才命我父帅出兵,给契丹人一个警告。只是,眼下局势不明,我河东绝对不会与契丹人死战,父帅率大军直趋应州,以我看,震慑之意,远过于刀枪之争。倒是我们这些相机配合的部队,反而会真刀真枪的和契丹人打上几仗。所以,我父帅命令我们这次一定要打出河东军的威风,敲山震虎,即震慑契丹,使其不敢南下,又警告朝中宵小,使其不能混乱朝纲。”

在他看来,父帅郭威的大军更多的是一种政治姿态,向契丹和朝廷炫耀河东的势力,让他们不敢轻易打河东的注意。所以郭威的大军虽然有所行动,可基本上不可能和契丹人的军队硬拼,反而是这几路配合行动的部队,反而有可能成为这次示威游行的主力部队。帐下这几人都是郭荣的心腹兄弟,这些话他不能不说,可是却也不好过于直白。

好在下面的兄弟,不是一点就透,就是乐于打仗,生怕不让他尽全力的主。因此,他话刚说话,石守信就说道:“这次终于,轮到咱们出动了。上个月我去代州,碰到了四哥,他抓着我是一阵的吹嘘,他在应县打死了多少契丹狗,看他牛逼的样子,我打心眼里不服,这次我要作先锋,谁也不能跟我抢。”说话,瞪着牛眼环视了一下,生怕有人跳出来,抢先锋。

郭荣呵呵笑道:“这次和上次不一样,上个月是契丹狗自己跑出来扰边,被李重进给打了个措手不及。我们这次要打的可是老对手耶律照的马邑,这马邑虽然不大,可还是有城墙有箭楼这些防御工事,外加这马邑离朔州只有50多里地,快马的话,半个时辰都能跑个来回。攻城可不好打啊,众家兄弟,可有什么计策吗?”

“嗨,三哥,要啥计策啊,这安县不就两千契丹狗吗?我们可有三千人呢,冲过去,把他们砍了不久得了嘛。”慕容延钊满不在乎的说道。

“哈哈,我说九哥,人家可是在城门楼里阴着放箭,咱们骑着马还没等冲动城门边,估计都得折损一半人马。”高怀亮笑嘻嘻的说道。

“老十三说的不错,这次契丹人可是主防,咱们是主攻啊。”张永德在一旁沉声说道。

“要说咱们的军队三千人,骑兵都有两千,同等数量下,打对攻战,我们是一点都不怵他们契丹,可是打攻坚战,反而不是我们所长了。咱们是不是想办法把它给引出来啊。”一直没有说话的王审琦说道。

“老七,这马邑的耶律照,咱们也打过多次交道了,彼此知根知底的,这个大冬天的,地里光秃秃的,要啥没啥,没有什么好处,就像把他给引出来,我看难呢。”张永德摇摇头说道。秋收的时候,赵匡胤他们假意在马邑抢粮,引得契丹人出兵,狠狠的打了耶律照一下子。这几个月下来,双方也就是些小股部队的遭遇战,再也没有大规模的战斗发生了。

郭荣看了眼一直低头深思的赵匡胤,问道:“老八,你怎么看啊。”

“三哥,众家兄弟,这个耶律照也算是个猛将,不过还不够咱们兄弟玩的。我在想如何把朔州也给打下来。”

大帐中的众人的眼睛热切起来,他们都知道这个一直不怎么说话的老八,打起仗来鬼主意可不少,现在他这么一说,这个安县看来是轻松可以拿下来了。

“八哥,你想出来办法没。”石守信忍不住问道。

“打朔州的办法还没想出来,可是打马邑,主意早就有了。”看着众家兄弟热切的眼神,赵匡胤也不再卖关子,他笑道:“咱们中原人,大多善守而不善战,所以攻起城来,先想的就是怎么对付城墙、箭楼、滚木礌石,可是这契丹人擅长的是野战,他们可不擅长守城,至少这个耶律照,咱们和他做邻居这么久了,偷袭也好,突击也好,可从没玩过围城攻坚的活。咱们不擅长攻城,他耶律照也不见的就喜欢守城。再加上秋收的时候,他吃了咱们的亏,这小子一定再找机会,想报复咱们一下。另外,这马邑和朔州离得又近,他心里必然也不信咱们能把他这两千人马给吃掉。所以,我们大可以在马邑。。。”

伴随着清脆的马鞭声,一个斥候高叫着:“驾,驾,闪开,快闪开,有紧急军情。”马邑街上本就稀少的百姓见了,更是惶恐的逃避到大街的两侧,有些百姓甚至躲会家里,关上的大门。契丹军人对汉人极为凶残,呼来喝去,如使奴役,稍不如意,非打即骂。这些百姓每日里见了契丹人就唯恐避之不及,更不要说这人还有急事了。

这斥候到了到县衙门前,翻身下马,“噔噔”三步并作两步,走上台阶,对着门前侍立的护卫说道:“赶紧并报将军,有紧急军情。”

得知了晋兵出兵的消息的耶律照,一定也不惊慌,他抿了一口烈酒,高叫道:“来的好,拿我的大刀、战甲来,我们上城楼看看。”

耶律照刚登上城楼,就见东南方黑压压的来了一队骑兵,他心中估摸了一下,大概两千来人,看来蛇谷县的骑兵是全军出动了。不过你想用骑兵攻城,嘿嘿,有点儿戏了吧。

那马军来的极快,就像钱塘的大潮,转瞬间就扑到了城门下,“哒哒哒”的马蹄声,震得大地似乎都为之颤抖,仿佛城楼都在摇晃。契丹人平日里骑在马上,也不觉得大晋骑兵如何的了得,可初次守城,就碰到如此大批的骑兵,刚才还在天边的军队,忽然一下就跑到了眼皮子地下,那马头上悬挂着的长枪大刀,感觉下一刻就会劈到自己的脑袋上。城楼上的契丹兵有些面如土色,几个亲军仿佛刚想起来似的,劝道:“将军,我们是不是派人去朔州向萧元帅求救啊。”

“求什么救,这群王八蛋也就两千人,而且都是骑兵,来的快,跑的也快,萧元帅要是派兵来了,这群兔崽子们肯定又夹着尾巴跑回去了。到时候,萧元帅治老子一个谎报军情那该怎么般。放心,他们又没云梯,我看他们怎么攻上城来。我正想和他们好好玩玩呢。”耶律照自信满满的说。上次秋收的时候,吃了晋兵的一个亏,现在他学聪明了,反正眼下外面光秃秃的,你想抢就抢吧,我再也不出去了。

大晋的骑兵当然不会傻了吧唧的跑来攻城,就在离城还有一箭之地的时候,就冲城上齐射了起来。

耶律照正爬在城墙垛口处,高高兴兴的大放厥词,没想到对方说射箭就射箭,幸好旁边的亲兵见机快,连忙将他拉倒一边,险险的避过了夺命的一箭。要不然这位正准备谈笑退敌的耶律将军,恐怕就要当场被射个透心凉。

大晋的骑兵来的快,退的也快,从东向西列队绕城转了半圈,趁隙放了几箭,也不攻城,不知是谁先吹了个口哨,接着两千人齐声响应,呼啸一声,居然又退回去了。大晋兵这么光顾了一圈,城楼上不小心露头露肩膀的契丹兵反被射死射伤了近百人。把正在城墙上指挥军队跟着晋兵移动,准备随时增援,免得被晋兵攻个措手不及的耶律照气了个半死。

看到晋兵退了,耶律照气呼呼的有回县衙休息去了。可他刚喝了三杯,又有军士来禀报:“将军,不好了,晋军又来了。”耶律照为防城池有失,及其敬业的再次登上城楼坐镇指挥。结果这次晋军从东边又绕到南边,接着又绕回去,再次呼啸而去。

马蹄声声,我来了,呼啸一声,我又走了,挥挥手,射出几只快箭,带走几条性命。

一天之内,晋兵在马邑城下,玩了这么三次。不说耶律照暴跳如雷,就是他手下的契丹兵也恼怒不已。自从上次吃了个大亏,契丹兵倒是不敢小瞧晋兵,可是,不敢小瞧,并不代表就是畏之如虎啊。泥人还有三分火,更不要说这些暴躁的契丹汉子了。

有些人就纷纷找耶律照,要求主动出击。耶律照心中琢磨不定,他如果晚上晋兵还来的话,那么一定是有埋伏。可是夜里相当的安静,一点晋军的动静都没有。耶律照安心了,他也有点受不了了,一想对方顶多也就2000人,和自己兵力差不多,小心些自己未必打不赢。于是,他在不胜骚扰之后,反而开始期盼晋军再来了。

第二天清晨,马邑城外马蹄声声,晋军又来了。

您的留言哪怕只是一个(*^__^*)?,都会成为作者创作的动力,请努力为作者加油吧!

第170章 益津关第8章 围堵慕容彦超第1章 你说不行,我说行第119章 王爷出使第17章 灭蜀第18章 杀**个头第109章 心动(下)第46章 撞车第173章 伏击益津关第61章 迷惑第98章 观画(下)第58章 包围汴京第32章 国库没钱了第111章 夜宴(二)第133章 刺客来历第110章 夜宴(一)第86章 南下第16章 应对第212章 搂草打兔子啊第205章 借道第19章 血战(二)第97章 观画第200章 混战第37章 疯狂的想法第131章 尽用楚人?(7)第27章 孤注一掷第80章 豫章行(三)第49章 血战黄土镇第132章 测三围(上)第108章 对策第15章 下杭州(3)第209章 半个月时间第117章 造反第30章 驻兵灵州(2)第68章 释放第51章 漫天要价第99章 战高平第143章 改朝换代(4)第18章 忽悠赵季札第2章 吴越使臣7.14第32章 封州之战(下)第101章 听春宫第18章 忽悠赵季札第75章 搜捕第75章 搜捕第180章 活捉第143章 改朝换代(4)第103章 会战(2)第131章 尽用楚人?(7)第5章 不谋而合第93章 到后方去要啥有啥第16章 伏击(二)第173章 伏击益津关第20章 洞庭密议第8章 把柄第87章 戏弄第32章 小宝与平沙落雁式第39章 李唐的反映(4)第37章 疯狂的想法第68章 释放第59章 老五吞了那笔钱第66章 援军?第39章 马踏南平(三)第16章 灭蜀第97章 向东!第120章 归程(下)第58章 如坠雾中第192章 真议和第147章 黄袍加身(4)第20章 想我?像我?第64章 做的次数少了第28章 打劫第188章 谁都没法拖下去第86章 南下第24章 彷徨第51章 旖旎的一夜第10章 未来的CEO第81章 巨型炮仗第143章 改朝换代(4)第165章 条件第68章 老婆闯大牢第92章 亲嘴的后果第119章 公主大婚(下)第20章 三分之二第70章 血战第32章 封州之战(中)第25章 限制党项(4)第82章 包围第84章 喜忧参半第120章 我看行第25章 刺杀第32章 入蜀(1)第56章 专权第64章 收编第8章 倡议北伐(上)第8章 倡议北伐(上)第42章 隔山打牛第56章 账本第44章 他是个女人第115章 西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