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马邑之战(中)

一夜的劲风吹来漫天的乌云。清晨,藏青色的天穹下的马邑,孤零零的矗立着,城东不远处的渝水河,早就结了一层厚厚的冰,失去了往日流畅的叮咚声;在远处的东方,缓缓升起的旭日,只能透过云彩的间隙,无力的放出点点光芒,这光芒也太弱,看起来倒像是给天边的云朵镶了一个金边。北风吹过,城墙上插着的锦旗猎猎作响。城楼上守卫的军卒一个个弓着腰,躲着脚,冻得面色苍白,鼻子发红,若是往日,他们早躲道城门洞或者箭楼里取暖去了。可昨天,晋兵刚刚侵扰过,眼下还是属于战备状态,不管天在冷,他们还是不得不出来警戒守卫。

草原上的骄子,什么时候干过拿着长枪,在城门上巴巴等别人来进攻这样的窝囊事。这呼啸而来,腾身而去,本是他们这些草原上英雄们的拿手好戏,可现在却轮到这些汉人来戏弄他们了。

昨天就有很多军官们去找耶律照将军,要求出击,被耶律将军给压了回来。可将军也答应了,只要晋兵今天敢再来,就给他们一次迎头痛击。守城的军士们一边跺脚,一边嘴里骂骂咧咧的,怎么还不来呀!

“哒哒哒”的马蹄声终于传来了,晋兵来了。

城头上的军士们欢呼一声,连忙派斥候去禀报耶律将军。蛇谷和马邑离得实在是太近了,快马一个时辰就到了。这些斥候都很少真正的跑到蛇谷去探查军情,因为去了也是白去,契丹和大晋在马邑一般打的都是骑兵战,就算你探到了军情,你打马刚进城,那边敌兵就来了,派不派斥候也没啥区别,特别是冬天,城外面光秃秃的也没什么好抢的。至于百姓,除了城里面的百姓,城外面的百姓大部分都南下跑到太原去了。这地方离大晋很近,不愿意在契丹的蹂躏下过日子的百姓,很容易就跑到南方找自己同族人去了,毕竟兵荒马乱的,土地也荒芜了大片大片的,在哪不是种地啊。

赵匡胤带着马队,像昨天一样,也不接近城门,只派些膂力强劲的硬弓手,远处抽冷子,放几箭就当练射箭了,他还想从东边绕到西城门,然后在回蛇谷。没想到今天的契丹人一点耐性都没有了。他刚绕到南门那,东门就打开了,耶律照披挂整齐,带着马邑的军队就冲了过来。

好在马邑城外地势宽广,赵匡胤喝令掌旗官大旗一挥,众骑兵勒转马头,不慌不忙的取弓箭在手,对这契丹就是一阵齐射。耶律照却也不笨,南门离东门不远,快马转眼就倒。这骑兵作战,靠的就是一股气势,就是马匹绝命奔驰起来、无人敢于争锋的气势。你要是把骑兵勒着不懂,来放箭,那骑兵就成骑者马的步兵,离开了马匹奔驰的气势可就不算什么了。我拼了挨你几箭,从到你的阵营里面,东砍西杀一番,想哭你都没地方哭去。

想到此处,他面带微笑,大刀随意拨打几个射到身前的长箭,大喝道:“儿郎们,跟这老子冲过去,打垮了晋兵,中午,老子给你们庆功!”

两千骑齐声呐喊,马声嘶嘶,悍不畏死的冲了过来,果然不出耶律照所料,虽然自己这边又几十人中箭落马,造成了一定的混乱,可马上就要冲过去了。只靠一排弓弩手,就像以静制动,阻挡我2000的骑兵,嘿嘿,老子今天不砍你个人仰马翻,就不是草原上的好汉。

眼看着契丹兵就要从过来了,赵匡胤右手大拇指和食指圈起,响亮的吹了一个口哨,然后“呜呜”的号角声吹起。晋兵将缰绳一勒,竟再也不理契丹人,打马向南边冲去。

契丹人的马匹一时全力冲刺,晋兵的马匹却刚刚开始冲刺,这一时间,差点就追上了晋兵,耶律照都感觉自己的大刀再长个1丈,就能够着晋兵了。气的他,大刀翻转以刀为鞭,狠狠的用刀背拍了两下马屁股。

虽是鸣金收兵的号角声,可晋兵也不是一窝蜂的乱退,这晋兵居然是一批快跑,一批慢跑,快跑的是拼命逃,慢跑的却是边跑,边射箭,两批人不断的做着变换。在弓箭的招呼下,契丹人不断的错马头,挥兵器,自己的速度也就快不起来。两拨人就这么一前一后,距离不远的赛起跑来。

耶律照脚踹马镫,身子前倾,大刀向前尝试性的捅了几次,终于确定不管怎样就是够不着对方,看着自己的部将不断有人坠马,不得已命掌旗官,大旗一挥,把速度控制了一下,然后自己也纷纷取长弓硬弩,想和晋兵对射。可晋兵快的一波早跑到前面去了,慢的这一拨,一看契丹人也取弓箭了,啥话也不说,拼命的打马,向前逃去。契丹人换兵器,取弓箭,这一会的功夫,马匹的速度就慢了点,这距离一下子就拉开了,等他们在瞄好目标,把箭给放出去,晋兵早跑的远远的了。这一下,把耶律照给玩了个目瞪口呆,看着自己莫名其妙的就折了百八个兄弟,恨得牙齿直咬。

追吧,追不上,而且前面说不定有埋伏。撤吧,对手下人也不好交代,早知道是这样,还不如就在城里面当缩头乌龟呢,至少损失的人数没有这么多啊。

耶律照犹豫了一下,传令停止追进,暂时休整一下。他不想直接传令回军,一是自己心里有火,二是抹不开面子,三是自己手下的兄弟们,面色也不正常。这些草原上的直肠子汉子们,第一次,打仗打得这么窝火,一个个心想,要是我的马再快那么一点点,就。。。

契丹兵定下来了,等他们看清楚,前面的情况的时候,各个都是火冒三丈的。前面不远处,晋兵也停下来了,而且还有些人跳下马来,三五成群围成一团,坐在地上打屁聊天。硬邦邦的地,不怕把你的屁股给冻掉!

“将军,我们冲上去,把这些汉猪,给杀个干净。”契丹兵一个个火冒三丈的请战道。

众情沸腾、军心可用,耶律照想了想,不冲也的冲了,挥手继续追进。

见契丹人追来,晋兵慌忙上马,这会儿也不分两拨了,一阵慌乱的向蛇谷退去。

蛇谷去马邑的道路,在中途分成了两条叉道,一条是大道,四边都是农田,一条是山间小道,地势险峻,易于设伏,秋收的时候,耶律照就在小道上中计被伏,差点没被射死在里面。

快到了分叉的地方,耶律照命人将大旗一挥,让军队停了下来。他怕再次中计。看了看前面,晋兵居然没有从小道走,走得是左侧的大道,恩?莫非今天他们不是在这里设伏吗?

如果这心思,让赵匡胤知道估计会气的吐血:你当我们当你是猪啊,上次坑了你,这次在同一个地方,用差不多的计策,再来耍你一次。就是猪,也长了记性,不会在上当了。

耶律照猜不透赵匡胤等人的心思,为了保险起见,他命军队徐徐后撤了,反正刚才追晋兵,像赶鸭子一样,面子都回来了。还是趁好就收吧。

契丹兵慢慢的退了回去,原本应该溃败回蛇谷的晋兵,居然不依不饶的跟了过来。

妈的,今天还跟老子表上了。耶律照回头一看,晋兵居然冲了过来,心里不禁火冒三丈。

勒着马头,手握大刀,喝道:“儿郎们,跟我冲过去,宰了这群汉猪。”

契丹军齐刷刷的调转马头,向着晋兵冲了过来,这会儿,他们也不像射箭了,就像用大刀狠狠的跺下对面晋兵的脑袋,出口心中的恶气。

两军想看就要接触了,可晋兵就在契丹人的眼前,来了个大拐弯儿,只不过马速太急,没弄成360大转弯,而变成了一个270度的大转弯,幸好现在田地也是冻的硬邦邦的,马匹走在上面和走官道没什么区别。

晋兵利用这个转弯不减马速,就这么在契丹人的面前再次呼啸而去。汉人重守城,契丹重野战,可这汉人今天居然玩的这么溜而。这一下,所有的契丹人全都火了。你在我们契丹人面前玩马术,这不是班门弄斧吗?可是,这玩斧头的,把斧头玩的想小刀一样利索,这就更让草原上生活的契丹人,受不了了。跟我玩马术,今天非把你追回蛇谷县不行。

冲动是魔鬼。有些契丹兵就有点不顾号令,径直就追了过去。

耶律照就顺应军心的追了一阵,可是毕竟是将领,虽然火冒三丈,可警惕心还是有的。他顺着大道,又和晋兵较量了一会儿马力。就准备挥棋收兵了。

可就在这时,有人高叫道:“将军,身后有队晋兵。”

果然有埋伏,他回头看时,一队约有500人左右晋兵,骑着马从小道那边绕了过来。耶律照嘴角一笑,怪不得感觉今天来城下的晋兵少了些呢,原来分出了一部分在小道这里埋伏了。

嘿嘿,萧元帅前天刚穿过将令,说是河东代州刺史郭威,将兵趋应州,由有我军作战的意图,萧元帅要分兵去应州应急,让我好生看守马邑。照这么说,这两天蛇谷不断派兵了骚扰,肯定是想迷惑我朔州军,是我朔州军不能分兵去应州,嘿嘿,幸好我昨天没有去向萧元帅告急。

就蛇谷那2000骑兵,还不放在我眼里。

耶律照高叫道:“众军听令,我们现杀了后面的伏兵,在和前面的晋兵决战。”说着,他也不直接拨马回头,而是学着刚才晋兵的样子,走田地,绕了个大圈,不减马速,直接进攻从小道从来的晋兵。

可今天晋兵看来是打定了主意,要赛马到底,那500人,居然错马头,和契丹兵再次擦身而过,挥挥手,射出几只冷箭,带走几条姓名。

看着晋兵回合之后,朝着契丹人哈哈大笑,耶律照怒火焚身,气的面脸通红,面露凶光。汉狗,欺人太甚!

他命人吹起重逢号角,死命的打马向这晋兵冲了过来。

晋兵却分成两路,一路1500人,快马进入蛇谷县,一路和契丹人虚与委蛇,缓阻契丹,可契丹人这次是豁出命来强追,这阻挡的却变得十分艰难。两军时有短兵相接。

风疾云低,天上居然飘起了雪花。

正午左右,契丹人追到了蛇谷县。城门已毕,那500的晋兵,仓皇的向代州方向逃去。耶律照也不再官道。只是来到蛇谷县外,想晋兵那样,从西门,绕道东门,抽空就射上几箭。他没带云梯一类的东西,自然不能攻城,眼看着中午将近,他心里怒火不减,可也不能在城下久呆,就准备鸣金收兵。

他命令还没下命令呢,就见蛇谷县城墙上,突然扔下两个条横幅来,白底的横幅上面写着斗大的几个大字,一边写着“拳打耶律小毛虫”,另一边写着“活捉萧劲老王八”。不至有汉字,旁边还有契丹文翻译。城头上面传出阵阵嬉笑声。

耶律照出身皇族,对汉学颇有涉猎,汉字自然认得不少。当下看的是怒火冲天,他也不急着走了,就命令1000人在列阵在马上冲着城里对骂,另一1000人在阵后下马吃点干粮。

看着契丹人气焰嚣张,有组织、有计划、有目的的开骂,广大晋兵指战员们,义不容辞,当即站了出来,义正言辞、争锋相对的谕旨对骂。只是,晋兵精神可嘉,就是七嘴八舌的,气势反落后了一些。

不愧是军队,有纪律、有组织,配合好。

看到不利的情景,晋军中有志之士连忙将晋兵也给组织了起来,口号统一,气势如虹。契丹人再次受挫,心中不甘,他们有些不懂汉语,骂的绕口,于是干脆用起了本族语言。这一下,热闹是热闹了,两边人都知道对骂在骂自己,就是不知道对方骂的是什么。双方一上一下,就这么骂了足足半个时辰,搞得口干舌燥为止。

不知道那个心里学家曾经说过,辱骂也可以发泄压力,环节情绪。骂了半天之后,耶律照神清气爽,得意洋洋的有绕着蛇谷县走了一圈,然后打马扬鞭回马邑去鸟。

第49章 巧取雄州第7章 圣人东南飞第58章 龙虎风云会(一)第2章 整风运动第20章 死谏第42章 趁火打劫第19章 圈套第120章 我看行第5章 观兵第209章 半个月时间第15章 伏击(一)第104章 会战(3)第164章 立下大功劳第9章 陷害高行周第6章 契丹灭晋(中)第77章 两个吴越王第55章 连番用计第22章 岳州流言第36章 兵围荆门第63章 天生丽质第117章 救人第104章 会战(3)第120章 我看行第95章 新军情第22章 覆手为雨第4章 晚宴第2章 丫就一空城第4章 美侍女第45章 神棍第19章 弃子第22章 摸底第62章 包围圈第18章 忽悠赵季札第38章 夜袭(下)第112章 夜宴(三)第95章 军事互动第122章 把爷的马车开来第119章 李唐猝亡(3)第12章 被打断了!第119章 公主大婚(下)第49章 血战黄土镇第167章 中间人第105章 后宫第51章 发证奖励第64章 交州第92章 进位九千岁第31章 驻兵灵州(3)第84章 驿站春风第117章 救人第41章 一战关中(2)第24章 议和第143章 等待第199章 追击第107章 巧妙的战略第96章 崩溃的前夕第105章 幽会第163章 调兵遣将第185章 追击第120章 我看行第37章 马踏南平(一)第84章 喜忧参半第10章 新妃(1)第57章 怒闯拱圣营第44章 黄土镇第55章 新的变化第62章 架梯子爬墙第74章 在天愿为比翼鸟第211章 陇州第119章 李唐猝亡(3)28第10章 新妃(1)第28章 武忠王之后第77章 无利不起早第101章 逃亡第40章 一三五第103章 高举旗帜不动摇第7章 大火熊熊第63章 我冤!我冤!第140章 伪周的计划第133章 测三围(下)第175章 御驾亲征第66章 休妻?这可不行第51章 漫天要价第138章 隐士,不是那么好当的第163章 调兵遣将第91章 契丹杨衮第3章 突击检查第29章 营救五王爷第33章 激战封川(下)第102章 坦胸相见第4章 断其一臂第3章 坠马的疑问第150章 当皇帝了(2)第119章 公主大婚(下)第150章 财政收入第32章 入蜀(1)第158章 蜀国来客第100章 我才是驸马第40章 找点事干(下)第83章 漫漫的攻城岁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