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章 约四事

听范质这么说,马云倒是松了口气,虽然他不认为范质是拓跋恒那样认死理的人,但是如果范质死不同意,马云也不好把事情弄得太僵。

当下,马云正色的问道:“范先生请讲,只要小王能够做到,自然无不答应。”

范质思量了一下,缓缓说道:“自晚唐以来,武夫当道,藩镇割据,天下动乱不堪,读书人备受欺压,地方道德沦丧,认夷为父,朝秦暮楚,即失臣节,又丢人格,长此下去,中华千年文化,有毁于一旦险。这第一嘛,在下请王爷尊孔教,用士人,谨守圣贤之道,建学堂,推行教化之风,则天下有识之士,必翕然而投,待时机成熟后,‘尊孔平贼’,行仁义于天下。”

这段话半文半白,马云也就听了个大概,不过他还是觉得范质说的也挺对的。于是马云点头说道:“这一条,小王答应你。”

范质喝了口茶,继续说道:“当今天下,外有契丹强敌觊觎,内则藩镇淋漓,大晋擅开边衅,激怒契丹,现今虽小败契丹,但依我看契丹亡晋之心不死,必将南下,到时大晋恐怕就难以支持,天下恐有土崩瓦解之势。在下请王爷行仁主之风,学尧舜之肚量,不爱财物,不尚豪奢,莫使天下供一人,广开言路,善纳劝谏,即使说的不对,也不要引言罪人。任用贤才,则不问出身。”

这段话,马云听明白了,就是劝自己要节俭和善于用人。马云又偷眼看了一眼赵普、李骧他们,见他们也是纷纷点头,于是他又点点头。

范质接着说道:“当今天下动乱的根源,可以说起自唐玄宗设节度使,钱粮、监督、管辖职权尽入其手,而又没有什么节制,这节度使往往就变得目无君上,飞扬跋扈。而其中节度使往往武夫居多,更是鲜廉寡耻,下荼毒百姓,上欺压君父。在下请王爷,将来罢节度使之职,置文官于军队,行监军之责,由文官掌枢密院,负责考核武将升迁,军队的钱粮也应由朝廷负责,不能有武将私自征集,军队的扩展补充,也应上报朝廷,由朝廷裁断节制。”

马云听的有点愣了,范质这段话让他想起了他大舅子有名的“杯酒释兵权”,宋初赵匡胤好像就是这么干的,当然就宋朝初期来看,这个政策没有什么错误,毕竟武夫当国乱了一二百年了(从安史之乱算起),适当的节制武将也是应有之义,只不过后来宋朝做的有点过分了而已。

马云还没说话,就见李骧说道:“范先生这话,在下觉得有些不妥。”

这话音刚落,这屋里剩余的四个人,全部看向了李骧。吴班略带愕然,范质一脸诧异,赵普面无表情,马云心里却有一丝高兴。

李骧说道:“当今天下动乱,‘尊孔平贼’,要靠全军将士的血战,这个时候对军官严格考核,恐怕伤了将士的进取之心。”

范质冷笑一声,说道:“如果不严格考核武将的升迁,那么就算讨平了天下,还不是一样的藩镇割据,只不过是变了变割据者的姓名罢了。既然如此,王爷又何必要扫平天下呢?在下还是那个看法,一定要节制武将。“

李骧丝毫不让,说道:“节制自然要节制,但不是你那个节制的方法,你那样做不仅会挫伤将士奋进之心,更有可能导致文官越权指挥战斗,赵括之事,就不可避免了。”

范质气势似乎一窒,气呼呼的坐在一旁,不再说话,只是拿眼睛看着马云,马云淡然一笑,道:“两位先生,说的都有道理,如果将来。。。这节度使一职嘛,小王是一定要裁撤的,不过军队保持一定的战斗力,是国家稳定的基础保证,过于的消弱武将并没有什么好处。毕竟玄宗之前,大**队基本上是所向披靡的嘛,当时也不见得就把武将给一贬到底。既然我们要尊孔教,不如参考参考汉代、唐代,以及历朝历代对武将的管辖执法。总之,一定要做到尊孔教,有法可依。圣人是怎么做的,我们就怎么做。范先生,你觉得呢?”

范质眨了眨眼睛,马云这话杂七杂八、绕来绕去的,只说要裁撤节度使,可也没怎么说约束武将,最后反而来了句:圣人怎么做,我们就怎么做。孔子治鲁,路不拾遗,夜不闭户,那是大大的有名,孔子治军可没听说过呀。

旁边的赵普却说道:“王爷圣明呀,仁者治国讲究仁、义、礼、智、信,治军,讲究智、信、仁、勇、严,当是如此。”

“仁、义、礼、智、信”这为人处世的“五常”,是汉代儒教大家董仲舒提出来的;“智、信、仁、勇、严”这为将的“五德”,是兵圣孙子提出来的。如果治国治军真能这样,那真的是蒙昧以求了。当下,范质点点头,认可了马云、赵普的说话。

事实上赵普这话夸得是稀里糊涂,马云刚才是把问题给混为一体,赵普那看似是把这问题从新作答,而且答得很明确,很清晰,很经典,可是是典型的所答非所问。范质居然就这样认可了,让马云心里也是一喜。

范质顿了顿,又说道:“还有最后一条,在下虽然不才,学识文章也不够练达,但岳州这百里之地,却也不用在下来管理,如果王爷能在三个月内弄到个四五个州,那么在下自当肝脑涂地,涌泉相报。否则,请王爷许诺在下自由。”

这话一落,马云、赵普等人愕然了,一二三,提了这么多条件,马云也一一答应了,眼看马上就要举杯庆祝:合作愉快了。最后范质来了这么一条,合着刚才说了半天,那都是白说啊。

这下李骧、赵普脸上都有些不悦,马云却微笑道:“小王,答应先生这条。”马云心道:大舅子,你可不能说我不帮你啊。

第108章 临江第22章 岳州流言第189章 高勋议和第149章 奢侈品第18章 三千精兵第28章 武忠王之后第35章 拉拢第37章 声东击西(下)第140章 改朝换代(1)第40章 找点事干(下)第46章 蜜月第193章 拽刺再出使第3章 英雄母亲第23章 曹氏父子第93章 到后方去要啥有啥第126章 两派第64章 交州第23章 召回第57章 京变第42章 隔山打牛第33章 入蜀(2)50第14章 威逼第119章 李唐猝亡(3)第68章 老婆闯大牢第176章 敌不动,我不动第46章 奇功第101章 听春宫第133章 刺客来历第34章 遭遇第109章 峰回路转?第59章 出降(上)第117章 造反第39章 马踏南平(三)第5章 观兵第37章 牢头居然是王朴第45章 三使南唐(6)第106章 巧娘的担心第123章 汴京动荡第56章 账本第87章 戏弄第137章 兄弟,来科考不?第21章 刘崇南下第64章 收编第39章 李唐的反应(2)第192章 真议和第31章 黑吃黑的太祖皇帝第100章 长江水势第89章 马作的卢飞快第33章 激战封川(上)第97章 观画第84章 喜忧参半第11章 三个人的交头接耳第115章 西征第8章 围堵慕容彦超第98章 罪状第61章 龙虎风云会(四)第69章 进攻潼关第105章 幽会第171章 设伏第45章 神棍第23章 曹氏父子第45章 三使南唐(6)第6章 军事改革第145章第132章 测三围(上)第182章 对峙第十二章第1章 南平窘境第39章 李唐的反应(1)第22章 覆手为雨第15章 巧夺向城第75章 广东内务第38章 马踏南平(二)第135章 泼脏水2第65章 好事将近第39章 李唐的反应(1)第128章 尽用楚人?(4)第69章 侧翼第58章 直捣兴王府第25章 限制党项(4)第14章 转战归州(下)第138章 想享受文人待遇吗?第132章 测三围(上)第73章 半渡而击第59章 老五吞了那笔钱第123章 到车里面坐坐第6章 军事改革第11章 典军的麻烦59第32章 封州之战(中)第49章 巧取雄州第127章 尽用楚人?(3)第65章 攻城第17章 变换的时局第35章 拉拢第97章 拼了第40章 一三五第199章 追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