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章 ,萧墙之内

“呃……,呵呵呵呵,”纵然曹锟自诩很了解段祺瑞的脾气,但段祺瑞这么不给面子,多少还是让他下不了台。他敷衍的笑了一阵之后,接着也不再装腔作势下去,叹了一口气说道:“唉,还是老哥哥你性子最直爽了。既如此,我曹老三也不再绕弯子,索性直接与老哥哥你议一议大总统称帝一事。”

一提到袁世凯称帝,段祺瑞心头都大有业火丛生。不过考虑到之前熊炳琦说过是要紧事,而且曹锟专门打听到他今日从马家堡车站离京特意跑来见面,自己势必还是要了解清楚对方真正的意图。因此即便是有火气,他还是保持着一份耐心。

“是吗?你大老远的都从湖北赶回来参加典礼,项城称帝的事情你还要议什么?”段祺瑞语气依然冷冰冰的说道。

“虽然我曹老三在湖北待了快两年的时间,但对于大总统筹谋帝制一事早有耳闻,从一开始我便觉得此事颇有蹊跷,好端端的又无缘无故,大总统怎么会突然这般鬼迷心窍?若大总统筹谋帝制当真是为了我中华富强振兴,这我无话可说,也必然会义无反顾的支持。怕就怕……唉,这只是大总统一己私欲呀。”曹锟感叹的说道。

“是吗?你也这么认为?”段祺瑞用一种很怀疑的眼神看了曹锟一眼,加重语气问道。

“唉,我曹老三虽然平日里没什么主见,又不像老哥哥你这么有文化、受过高等教育,俨然就是粗人一个,所以时常的表现入不了老哥哥您的法眼。可我曹老三身为北洋军人,就算喊不出为国为家的大口号、大道理,但最起码也知道一定要顾全北洋的大局。大总统这次密谋称帝,事先可曾与我等打过招呼吗?没有,那我等岂知这推行帝制之后会不会给北洋招致大祸呢?”曹锟摆出一副忧心忡忡的样子,语重心长的说道。

一提到北洋大局,段祺瑞自然颇有感慨,他从始至终所做的一切无一不是为了巩固北洋的统治权,甚至为此不惜屡次冲撞袁世凯,招致袁世凯猜疑和排挤。他对曹锟虽然有个人的成见,但正如曹锟所说的那样,大家都是北洋的臣子,在这个时候肯定要为北洋的大局着想。

“听你这么一说,似乎你对帝制一事也颇有不满了?”

“唉,不满自然算不上,就是担心罢了。老哥哥你这几年在北京自然不知道,之前外面的议论还都只能微言罢了,自打大总统宣布执行帝制之后,南方算是闹得不行。不止如此,就连湖北那边也都是吵翻了天,整天都有学生、青年上街游行,闹得人头都大了。王子春三番两头的来找我诉苦,说局势再怎么闹下去,指不定那天这些人就要砸督军府了。”曹锟绘声绘色的说道,就彷佛自己身临其境一般。

“是吗?”段祺瑞微微皱起眉头问了一句,诚实的说他的确知道南方有反对的声音,但这些声音是什么规模、是什么情况、又是什么趋势,自己也仅仅只能推测出一个大概,完全不能了解的详细透彻。不过即便如此,他也觉得曹锟的话有几分夸大,要是南方真的那么这么大,自己理应早就收到风声了。

“不仅如此,实不相瞒,并非我曹老三一个人对大总统推行帝制感到疑惑和担心,别说我曹老三麾下的人马,就说华甫老哥、陆蒙城,还有张四哥那边都有微词。尤其是华甫老哥,前几天我准备动身北上时还收到他老人家专门发来的电报,说不管怎么样,他是不会参加大总统的登基典礼。言下之意就是表达不满了。”曹锟加重语气继续说道。

“华甫的态度我就有所了解,项城也不是不知道。只可惜,如今帝制水到渠成,项城他也再听不进我们这些人的劝说。”段祺瑞颇为无奈的叹了一口气,说完话之后又摇了摇头。

“可不是吗?另外,我还听说就连大总统的那个什么侄子,叫袁肃的,他最近也都在跟南方革命党秘密来往,似乎是有响应南方反帝制的意思。”曹锟下意识压低了声音,小心翼翼的对段祺瑞说道。

袁肃与南方革命党来往的风声,前两个月里已经在北洋政府里面传遍了。不过后来袁世凯邀请袁肃一家人北上,袁肃的妻子张涵玲已有身孕,他本人也说自己今后会好好照顾妻子及其肚子里的孩子,无暇理会军政方面的事。最终让这些传言不了了之。但是袁世凯那边尽管没为难袁肃,可依然派人到天津法租界加以监视。

段祺瑞倒是没怎么担心袁肃,一方面这年轻人都被夺取了兵权又加以监视,另外一方面袁肃毕竟是袁世凯侄子,从亲属和利益双重方面都没理由反对帝制。纵然现在没什么实际利益可图,但大不了沉默不语,帝制成功后能获一份名誉,失败也无关紧要。

“袁肃的消息早就过时了。不过不管怎么说,此次帝制十之八九还是会祸起萧墙。”

“唉,如今南方那些革命党人叫的凶,咱们北洋内部也都一个个提心吊胆。表面上北方这边还算稳定,可不怕一万就怕万一。万一真出了什么事,谁来负这个责任?谁又能来解决这个烂摊子?好端端的,偏偏要当这个大总统,这不是白白给了南方作乱的口实吗?”曹锟煞有其事的说道。

“没错,不管项城搞帝制会不会成功,授人以口实便已经是最大的失策。”段祺瑞很赞同曹锟这一观点,他表情坚毅的说道,语气中不乏惆怅和担忧。

“所以我今日拦了老哥哥的座驾,其实就是想与老哥哥一起想一个对策。即便现在国内还没闹出什么乱子,即便今后几年、几十年依然能够安稳,可这个口实已经给了革命党人,这帮人肯定不会安分,迟早还是会出事。”曹锟看着段祺瑞的脸色,见时机已经成熟,于是进一步揭开帷幕的说道。

“怎么,听你这么说,似是有什么别样的心思?”段祺瑞不由自主的凝神起来,郑重其事的对曹锟问道。

“老哥哥千万不要误会,常言道有备无患,要是南方那边真是把事情闹大了,甚至闹到咱们都无法收拾的地步,临时抱佛脚只怕为时晚矣。在这个时候自然是早做打算早好。我也是为了咱们北洋大局着想。”曹锟煞有其事的说道,

段祺瑞沉默了片刻,脑海中自是思索不已,他对曹锟没有太大的偏见,但是总觉得在这个时候对方以这种方式来见自己,十之八九是另有所图。不过他也不会太古板,曹锟想的是如何利用自己,而自己完全可以将计就计利用曹锟。

一念及此,他不动声色的问道:“你今日如此这般的找到我,显然心中是已经有了想法。索性先说出来听听,若真是有好办法来防范于未然,我段芝泉没有不支持的道理。”

曹锟笑了起来,连忙说道:“还是老哥哥你深明大义。其实现在办法有的是,最简单最直接的办法那就是说服大总统放弃帝制。不过坏就坏大总统心眼已经死了,不仅听不进别人的劝,这会儿又到了临门一脚的时候,肯定是不会打消这个念头。”

段祺瑞没好气的说道:“这话我先前已经说过,真若能劝说项城,也轮不到你今天再来找我发这一阵的牢骚。”

第15章 ,讨论武器第56章 ,道听途说第85章 ,扔白手套第50章 ,上海晚会第10章 ,学堂过审第20章 ,总镇问话第64章 ,杨度试探第73章 ,南北交锋第31章 ,南方筹谋第79章 ,再见其人第43章 ,新春正月第4章 ,劫掠银行第11章 ,请缨出战第19章 ,见宋教仁第55章 ,车站送行第111章 ,孝感硬战第54章 ,购置军火第59章 ,意外事件第99章 ,中方态势第48章 ,北方动荡第1章 ,另有心计第90章 ,改制共和第69章 ,急流直下第17章 ,强化民兵第81章 ,崛起之路第46章 ,北洋暗流第90章 ,发展工商第61章 ,郑家大少第104章 ,水深火热第92章 ,宴会过后第21章 ,中央命令第35章 ,群策群力第70章 ,堂上之争第31章 ,安山善后第66章 ,突来冷言第53章 ,筹备工作第10章 ,学堂过审第79章 ,决心一博第57章 ,诱敌之策第44章 ,信到京城第79章 ,建近卫军第96章 ,保定催电第80章 ,三方保举第5章 ,商业计划第79章 ,先礼后兵第35章 ,上海线索第87章 ,随营学堂第30章 ,双面处理第22章 ,滦州交代第76章 ,慈善宴会第7章 ,收受利益第96章 ,新式步枪第77章 ,神秘来宾第37章 ,京城春节第47章 ,军政会议第41章 ,再访张府第79章 ,再见其人第14章 ,最终谈和第33章 ,一波又起第36章 ,官办银行第30章 ,唐氏云南第4章 ,别有图谋第15章 ,讨论武器第40章 ,改变心思第39章 ,中秋北京第118章 ,临别之谈第57章 ,军火清单第95章 ,预备巷战第94章 ,防线告急第46章 ,舆论攻势第97章 ,另有剖析第78章 ,晓之大义第99章 ,随县之战第44章 ,对话叔父第32章 ,坚持进攻第87章 ,随营学堂第51章 ,谋将加盟第79章 ,再见其人第25章 ,作战计划第90章 ,拟两部分第89章 ,郑州计划第25章 ,几番折腾第92章 ,宴会过后第35章 ,群策群力第89章 ,前线准备第78章 ,突然而见第18章 ,冯国璋言第84章 ,长江之西第2章 ,似有察觉第30章 ,执掌大权第63章 ,北京夜谈第45章 ,萧墙之内第51章 ,英人扶持第41章 ,瀛台大会第59章 ,组建情报第17章 ,强化民兵第5章 ,时势之见第51章 ,剖心之言第114章 ,北方南方第46章 ,集权之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