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54.第354章 大内氏(上)

第354章 大内氏(上)

周防国山口城,这里是大内氏的发源地,也是整个大内氏领地中最为繁华的城市。

说起大内氏,他们一直号称自己是百济王族,因此大内氏也曾经多次向朝鲜索要领土,想要在朝鲜也占据一片土地,当然朝鲜并没有答应。

当初大内义弘在世时,在与南朝的战争中,以自己的勇武立下赫赫的战功,同时领周防、长门、丰前、石见、和泉、纪伊六国的守护,那时的大内氏在权势上达到了顶峰,甚至威胁到足利幕府。

也正是因为这个原因,所以足利幕府对大内义弘也多方打压,最后大内义弘起兵谋反,可惜兵败战死,导致大内氏的权势一落千丈,封国也只剩下四个。

不过就算是如此,大内氏依然是倭国内实力最为强大的大名之一,足利幕府对他们依然抱有很大的戒心。

大内义弘死后,由他的弟弟大内盛见接管家主之位,本来大内盛见并不是足利幕府选定的人,但大内盛见却凭自己的能力,打败了足利幕府支持的另一个弟弟,成功的统一了大内氏,逼得足利幕府承认了他的家主之位。

不过现在的大内盛见却十分的苦恼,只见他盘坐在厅中,看着面前的一封书信陷入到沉思之中。

信是大明派来的使节送来的,信上的内容据说是怀良亲王的儿子宽和亲王所写,他代表大明的军队,向大内氏发出招揽之意。

按照信上所说,只要大内氏愿意投靠大明一方,那么大明也愿意支持他们,甚至帮他们夺回被幕府剥夺的两国守护之位,让他们拥有与足利幕府正面对抗的实力。

对于信上的内容,大内盛见并不怀疑,大明的确有这个实力。

要知道九州的战况他都看在眼里,明军仅仅出动了几万人,就将整个九州的大名杀的大败,现在已经夺取了九州大部分的区域,只剩下自己的丰前国,以及依附于他们的大友氏的一部分领土没有被明军打下来。

不过大内盛见深知,大明留下自己的领地不打,并不是怕了他们,而是想借此向他发出善意,这封招揽的书信就是证据。

“叔父,您不会真的想要投靠大明吧?”

正在这时,坐在大内盛见右手边的一个年轻人却忽然开口问道。

只见这个年轻人身材瘦长,属于倭人中难得的高个子,他名叫大内持世,是大内义弘的儿子,也就是大内盛见的侄子。

“投靠大明也没什么不好,现在大明的军队已经攻占了九州的大部分,要我看,咱们日本肯定要变天了,提前投靠大明,说不定还能得到一些好处!”

没等大内盛见回答,坐在大内持世对面的另一个年轻人却抢先回答道。

这个年轻人也同样是个高个子,身材十分魁梧,长相凶恶,看起来像是寺庙里的护法金刚一般。

凶恶的年轻人名叫大内持盛,他也是大内义弘的儿子,大内持世是他的哥哥,只是兄弟两人一向不和,彼此间经常争斗。

“明人远道而来,谁知道他们能在九州呆多久,万一他们忽然撤走,到时所有投靠他们的人,恐怕都要遭受灭顶之灾!”

大内持世瞪了弟弟一眼,当即反驳道。

“那可不一定,万一明人占据了九州,甚至接下来攻入本州,杀进镰仓灭了幕府,到时咱们都要做大明的臣民了!”

大内持盛也毫不客气的回敬道。

“都这种时候了,你们两兄弟就不能少吵一句?”

大内盛见被吵的心烦,当即一拍桌子怒道。

看到叔父生气,两兄弟也终于不敢再开口,说来也有趣,大内盛见个子不高,属于倭人中的常见身材,但两个侄子都是少见的高个子,这也遗传自他们的父亲大内义弘,当初大内义弘就是战场上少见的猛将,所以才能立下赫赫的战功。

但就算两个侄子长得再威猛,却在大内盛见这个矮小叔父面前十分听话,根本不敢有任何的放肆,毕竟他们都知道,当初要不是叔父在父亲死后力挽狂澜,恐怕大内氏就要彻底的完了。

“叔父,大明虽然打败了九州的大名联军,但幕府却一直没有出手,大明劳师远征,而幕府却是本土作战,可以征调更多的兵力,我觉得咱们还是要慎重啊!”

大内持世犹豫了一下,终于再次向大内盛见劝说道。

“幕府现在可抽不出兵力对付大明的军队,不要忘了,去年上杉氏宪举兵反叛,一度占领了镰仓,逼得足利义持不得不逃到骏河躲避,虽然后来派今川范政、上杉房方等人出兵,但打到现在也没有平息叛乱,所以短时间内,他们根本抽调不出兵力去九州。”

大内盛见却摇了摇头说道。

足利义持承袭将军之位后,幕府内部就一直问题不断,主要是足利义持为了坐稳将军之位,开始收回幕府一些实权人物手中的权力。

比如斯波氏、上杉氏等,甚至包括他们大内氏,这些人本来都是幕府手下的实权派,可足利义持为了巩固自己的权力,必定会与这些人发生冲突。

因此自从足利义持上位后,整个幕府就一直内乱不断,再加上南朝旧贵族的不时反叛,导致足利义持面临着一个内忧外患的局面。

现在又多了大明这个外来的威胁,幕府之所以坐视大明占据了大半个九州,一是想借此消耗九州大名的实力,二来其实也是抽不出兵力,毕竟幕府的镰仓老巢都被人攻陷了,他们哪还有余力去管九州的事?

“还是叔父有见识,说起那个足利义持我就来气,他爹足利义满更不是个好东西,要不是他们父子的逼迫,我爹怎么会仓促起兵,最后又被他们足利家的人出卖,这才导致兵败战死!”

大内持盛说到最后,眼睛也微微发红,哪怕过了这么多年,他对父亲的战死一事,也依然无法放下,时常想要找幕府报仇雪恨。

不过大内持盛虽然长得凶恶,但并不傻,以前他深知自家实力有限,无法与幕府对抗,但现在大明的到来,却让他看到了一丝曙光。

(本章完)

434.第434章 招安第258章 交权627.第627章 夏元吉可抵百条战船616.第616章 谈条件第54章 新的财路963.第963章 张辅的苦劝794.第794章 车上闲谈(上)389.第389章 反对开海的人第275章 寿宴(上)508.第508章 夏元吉的投稿(上)961.第961章 大军出发689.第689章 扶植代理人472.第472章 一个教训(中)850.第850章 依弗港之战(上)571.第571章 朱高燧回来了375.第375章 消息传出941.第941章 脱脱不花(上)632.第632章 满剌加港第191章 “谣言”477.第477章 眼线第16章 好弟弟(上)305.第305章 交换人质(下)558.第558章 汉王妃去天竺795.第795章 车上闲谈(下)377.第377章 利益冲突389.第389章 反对开海的人486.第486章 设局497.第497章 战俘的分配487.第487章 阿鲁台的计划479.第479章 治标不治本351.第351章 菊池氏投靠784.第784章 奇人院(上)第113章 东厂的诞生(上)第16章 好弟弟(上)545.第545章 银矿反击战(上)495.第495章 瓦剌崛起(上)367.第367章 弥留之际(下)909.第909章 儿子(上)第130章 朱高燧的后手917.第917章 英雄第102章 效仿蒙古人第143章 讨公道(下)第181章 打消怀疑972.第972章 身陷绝地383.第383章 天津开海(下)573.第573章 苦闷的夏元吉580.第580章 迁回南京第3章 少师姚广孝第259章 大型打脸现场834.第834章 海军的任务508.第508章 夏元吉的投稿(上)367.第367章 弥留之际(下)358.第358章 足利义嗣第121章 抓捕纪纲(上)569.第569章 朱棣驾崩(上)696.第696章 蒸汽机(中)445.第445章 新老移民(上)第210章 真的是朱文奎767.第767章 兄弟密谈(上)603.第603章 朱高煦归来(上)431.第431章 橄榄枝775.第775章 有野心的朱瞻垐第229章 旧港求援第154章 史上第一次飞天(下)329.第329章 缺人795.第795章 车上闲谈(下)497.第497章 战俘的分配第210章 真的是朱文奎第123章 纪纲死了968.第968章 土木堡之败(上)第254章 果然是他333.第333章 信德之战(上)339.第339章 假与真第52章 你想要什么?563.第563章 最后一次北征(上)523.第523章 朱勇回来了787.第787章 硝酸446.第446章 新老移民(中)442.第442章 “封侯拜相”郭成志第191章 “谣言”705.第705章 大汉商品的代销权517.第517章 报纸引发的风波(下)303.第303章 定海卫第54章 新的财路588.第588章 倒行逆施第93章 朱瞻壑来“夺权”了324.第324章 对马岛(下)第144章 张忠的道路602.第602章 被夺权了381.第381章 成婚(下)第227章 程济第597章 对质朱高燧(下)486.第486章 设局第47章 计划顺利471.第471章 一个教训(上)719.第719章 朱勇和神机营394.第394章 涉案官员736.第736章 内奸(上)第158章 密本制度438.第438章 移民(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