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16.第516章 报纸引发的风波(上)

第516章 报纸引发的风波(上)

“粗鄙!庸俗!这种文章怎么能登上大雅之堂?”

国子监中,一名年轻的监生指着手中的新闻报,一脸义愤填膺的怒斥道。

“没错,这个罗俭写的文章简直狗屁不通,毫无文采可言,新闻报竟然将这种文章刊登出来,简直是有辱斯文!”

另一个监生也大声附和道。

其它的监生这时也都是群情激奋,一个个怒斥着新闻报上罗俭的文章。

罗俭写的海上冒险小说,获得了巨大的成功,不少人都在追读,但也引发了很大的争议,比如这些国子监的监生们,他们觉得罗俭的小说粗鄙不堪,刊登在报纸上,只会败坏大明的民风,因此才会如此愤怒。

“各位兄台,我等士人,应该为民请命,不如现在就去新闻报社,逼他们停止刊登罗俭的文章!”

人群中不知是谁高呼一声,立刻得到不少人的赞同,毕竟年轻人总是最容易被煽动。

于是一群监生连课也不上了,“呼啦”一声全都跑去早间新闻报社去示威。

马安和梁信都没想到,报纸上刊登的文章,竟然会引来国子监学生的围攻,他们包围报社,要求报社不得再刊登罗俭的文章。

面对这种情况,马安也拿不定主意,立刻立刻派人通知了朱瞻壑。

朱瞻壑也有些意外,但他处理这件事的方法十分简单粗暴,就是直接派人到国子监,要求他们管好自己的学生,于是很快国子监祭酒亲自出面,把闹事的学生都带了回去。

“世子,这可怎么办,罗俭的小说要不要停一段时间?”

梁信有些担心的向赶到报社的朱瞻壑问道。

“不用,该怎么登还怎么登,一群学生而已,还闹不出什么大乱子!”

朱瞻壑却十分淡定的摆了摆手道。

这件事虽然有点让人意外,不过这也提醒了朱瞻壑,随着报纸的出现,必然会加剧思想上的碰撞,罗俭的小说在那些儒家弟子看来,可以说是粗鄙不堪,甚至不能称之为文章。

但正是这么粗鄙的小说,却在报纸上取得巨大的成功,许多人买报纸就是为了看小说的连载,这自然让这些一向自视甚高的读书人大为不满,进而跑来报社抗议。

“世子,这些学生倒是不足为虑,但就怕他们背后有人挑唆啊?”

马安忽然开口提醒道,在他看来,这帮学生无缘无故的跑到报社闹事,很可能是受了别人的鼓动,比如儒报那些人,可是一直将新闻报视为最大的对手,做出这样的事也不奇怪。

“应该不会,如果是有人背后挑唆,那些学生绝不会这么轻易的退走,而且夏尚书和卢修的为人我还是了解的,他们还不至于做出这种事。”

朱瞻壑却摇了摇头,否定了马安的猜测。

“世子说的有道理,如果背后没有人挑唆,那这件事也就好办了。”

马安闻言立刻松了口气,虽然报社有汉王府做靠山,但多一事不如少一事,马安也同样不想惹麻烦。

朱瞻壑安抚了一下报社的人,然后吩咐一切照旧,这才离开了报社。 回去的路上,他也一直在考虑着这件事的影响。

罗俭本身的文化水平不高,写小说也全都用白话,甚至比三国还要白,毕竟三国里好歹也经常添加一些诗词。

而罗俭的小说却完全口语化,有些人物的对话,更是夹杂着许多脏话,毕竟在海船那种地方,跑船的人大都出身底层,本就没什么文化,骂人更是常有的事。

因此罗俭的小说,已经与后世的小说很接近了,而且他有大量的亲身经验,使得他的小说更有代入感,所以才会吸引那么多人追读。

“搞不好真要来一场新文化运动了?”

朱瞻壑想了半天,最后忽然自语道。

本来他只想办一份报纸,加强对海外的宣传,激发普通人对海外的兴趣,从而加强大明对海外的连接,毕竟从思想上的改变,才是真正的改变。

可是现在的事情发展,却有点超出朱瞻壑自己的预料,仅仅一个白话小说,就已经引发了读书人的反对。

而且朱瞻壑有预感,今天国子监学生的反对,仅仅只是一个开始,接下来很可能还会有更大的抗议。

朱瞻壑的预感是正确的,国子监的学生虽然被带回去了,但他们的怒火并没有被平息,许多人纷纷写下文章,然后向儒报投稿。

于是第二天一早,儒报的头版头条就刊登了一篇攻击罗俭以及新闻报的文章,文章中称罗俭为粗鄙的船夫,根本不配写文章,更骂新闻报有辱斯文,只靠一些粗俗的文章吸引读者等等。

这篇文章一经发表,立刻在读书人之中引发了巨大的反响,许多人也早就看罗俭不顺眼了,毕竟他们苦读多年,平时写的文章都难得被人夸赞一句,结果这个船夫出身的罗俭,竟然靠写一些文理不通的文章,搏得那么大的名气,简直岂有此理。

于是这些读书人也纷纷响应,纷纷聚集到新闻报社的门口,要求报社封杀罗俭,更有人向报社写信,辱骂报社与罗俭蛇鼠一窝。

一时间整个新闻报社也遭受到巨大的压力,朱瞻壑不得不派出王府的护卫,守在报社门口,防止被外人闯进去,同时还让人把罗俭保护起来,免得他被人找到。

“世子,现在报社门口抗议的人越来越多,咱们要不服个软,暂时把这个风头避过去再做打算吧?”

梁信这天实在承受不住压力,于是找到朱瞻壑建议道。

“不行,越是这种时候,越不能退让,否则以后咱们的报纸都别想办下去了!”

朱瞻壑却强硬的摇头道。

报纸都要有自己的立场,绝不能因为别人的反对,就轻易的低头,这也是他的一贯看法。

“可是如果不退让,外面的人就一直围着不走,他们可不是国子监的学生,咱们总不能直接报官,让官府把人赶走吧?”

梁信还是皱着眉头问道。

(本章完)

468.第468章 第二个目标692.第692章 纺织业(上)第107章 长史的人选304.第304章 交换人质(上)565.第565章 朱棣病重598.第598章 瞒不住955.第955章 杨善的质问365.第365章 又见张忠972.第972章 身陷绝地第197章 迁都之议(下)第196章 迁都之议(上)401.第401章 牧民734.第734章 憋屈的朱瞻基第75章 似无实有的内阁616.第616章 谈条件第137章 上元佳节(上)第198章 重启海运第595章 宫中查案(下)862.第862章 要离开了479.第479章 治标不治本第101章 邪恶的想法477.第477章 眼线340.第340章 师出有名467.第467章 山根城之战314.第314章 永平公主(中)839.第839章 逃难(上)298.第298章 海上遭遇(下)728.第728章 试乘蒸汽船294.第294章 下西洋的积极性第49章 还有没有一点契约精神了?508.第508章 夏元吉的投稿(上)第75章 似无实有的内阁第146章 飞天372.第372章 局势变化第174章 都督张兴(下)336.第336章 对马岛之战(下)635.第635章 刁钻的问题368.第368章 姚广孝去世第84章 纪纲有问题(下)第115章 分化锦衣卫第193章 自愿报名931.第931章 使团到来第41章 小倔驴413.第413章 好喝的粥第96章 打开一道口子697.第697章 蒸汽机(下)第174章 都督张兴(下)849.第849章 奥斯曼船队511.第511章 儒报(中)第197章 迁都之议(下)第178章 只差三岁702.第702章 乱成一锅粥的交趾第279章 又见朱高燧782.第782章 草原移民940.第940章 强硬的大明964.第964章 永顺伯薛绶728.第728章 试乘蒸汽船526.第526章 再次北征489.第489章 兴和之战(下)646.第646章 官与吏(上)303.第303章 定海卫916.第916章 救人696.第696章 蒸汽机(中)831.第831章 又见穆法斯875.第875章 黑海海峡之战(中)891.第891章 搭配着卖742.第742章 女校的招生607.第607章 冒险370.第370章 替代官员的人(下)720.第720章 七弦琴与荷马史诗396.第396章 抵达狮子城586.第586章 求情955.第955章 杨善的质问437.第437章 移民(中)948.第948章 不详之兆454.第454章 张忠来了790.第790章 穆法斯的羡慕919.第919章 直布罗陀第72章 蹲监狱就不用干活了?第246章 流言蜚语725.第725章 去大汉吧897.第897章 斯库台里港之战第118章 朱瞻基扮演的角色?723.第723章 王通的困境(下)460.第460章 报仇(下)965.第965章 进攻开始第178章 只差三岁第135章 内阁成立887.第887章 宦官王振(上)第179章 蜀王家的狗血剧649.第649章 科举与吏转官961.第961章 大军出发第27章 朱祁镇他娘472.第472章 一个教训(中)947.第947章 瞒天过海810.第810章 神枪手第19章 张辅有不轨之心?986.第986章 二十年528.第528章 夹龙谷956.第956章 兵不血刃